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病原微生物名词解释

2020-02-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1. 微生物(microorranism ,microbe):是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群体形微小、结构简单、

肉眼直接看不见,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数百倍、数千倍,甚至数万倍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

2. 肽聚糖(peptidoglycan):是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原核细胞所特有的物质,G+

菌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G-菌由肽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

3. 脂多糖(LPS):是G-菌的内毒素。LPS由三部分组成(由内到外),1)脂类A是内

毒素的毒性部分和主要成分,与致病性有关2)核心多糖3)特异多糖,G-菌的菌体抗原

4. 细菌L型:细菌在体外受到各种直接或间接地理化或生物因素影响后,导致细胞壁肽

聚糖直接被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进而形成一种细胞壁缺失或缺陷的细菌,称为细菌L型

5. 原生质体:革兰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细菌变成细菌L型后,细胞

壁完全缺失,细菌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称为原生质体

6. 原生质球:革兰阴性菌因其细胞壁肽聚糖含量较少,且有外膜保护,一般将源于革兰

阴性菌的细菌L型称为原生质球

7. 中介体(mesosome):细菌细胞膜向胞浆内凹陷,并折叠成囊状物内含管状、板状或

泡状结构,称作中介体,多见于G+菌,又有拟线粒体之称

8. 质粒(plamid):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闭合环状DNA分子,可独立于

染色体外并且自行复制,可整合到染色体上。经人工抽提后可变成开环状或线状

9. 异染颗粒:细菌细胞浆中含有的颗粒,因其嗜碱性较强染色着色深,可染成与细菌其

他部分不同的颜色,故称异染颗粒。可作为鉴别细菌的根据,如白喉棒状杆菌

10. 荚膜(capsule):某些细菌在其细胞壁外层包裹着一层排列有序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液

物质,厚度约200mm

11. 粘液层

粘液层(alim layer):若细菌细胞表面粘液性结构松散,排列无序且易被清除者,称

12. 鞭毛(flagellun):在许多细菌在菌体上附有细长并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称为鞭毛

13. 菌毛(fimbria 或pllus):许多革兰阴性细菌和少数革兰阳性细菌菌体表面存在着数量

众多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类似毛发样的丝状物,称为菌毛

14. 芽孢(spore):很多革兰阳性菌在一定条件下,胞浆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具有

多层膜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的小体,称为芽孢,是细菌代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维持生存,具有特殊抗性的休眠结构

15. 殖体

繁殖体(vegetative form):与芽孢相比,未形成芽孢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

16. IMViC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i)和枸橼酸盐(C),利用这四种试验常用

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IMViC试验

17. 遗传(heredity):子代与亲代的生物学性状基本相同,且代代相传

18. 变异(variation):子代与亲代以及子代与子代之间的生物学性状出现差异

19. BCG卡-介:Calmette和Guerin于1908年将有毒的牛结核分枝杆菌在含胆汁、甘

油、马铃薯的培养基上,经过13年传230代,终于获得了一株毒力减弱但仍保持免疫原性的变异株,即卡介苗BCG,用于结核病的预防

20. 多重耐药性(mutiple resistance):有的细菌表现为同时对多种抗菌药物产生耐受性

即多重耐药性

21. S-R变异株:菌落由光滑型(S型)变为粗糙型(R型),称为S-R变异。变异是因为

失去细胞壁脂多糖的特异性多糖而引起的。变异时不仅菌落特征发生变化,且细菌多种性状也发生了变化,如毒力

22. 致病岛(pathogenicity island):众多致病染色体上还存在一段分子量很大,载有多

个毒力基因并可移动的DNA片段,称致病岛

23. 噬菌体(phage):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4. 毒性噬菌体(virulent phage):能再宿主菌细胞内复制繁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

并最终使细菌裂解的噬菌体,称为毒性噬菌体

25. 培养基:由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质制品

26. 菌落:在固体培养基中,单个细菌生长繁殖所形成的细菌集团

27. 状态

溶原状态: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细菌,而细菌的这种状态叫做溶原

28. 溶菌性周期:毒性噬菌体在敏感宿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其增殖过程包括:

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4个阶段。从吸附至细菌溶解称为噬菌体复制周期或溶原性周期

29. 噬斑:噬菌现象在液体培养基中,可使浑浊菌变为澄清,在固体培养基上,若用适量

的噬菌体和宿主混合后接种培养,培养基表面可出现无细菌生长区,即噬斑

30. 溶原性周期: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

上,并与之一起复制传代

31. 温和噬菌体(temperate phage):有些噬菌体感染细菌后不增殖,不裂解细菌,其

核酸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并能与染色体一起复制传代。这类噬菌体称为温和噬菌体又称溶原性噬菌体

32. 前噬菌体(prophage):整合在细菌染色体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33. 溶原型细菌(lysogenic bacterium):染色体上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34. 转位因子(Transposon):转位因子是存在于细菌染色体或质粒DNA分子上的一段

特异性核苷酸序列片段,它能在DNA分子中移动,不断改变它们在基因组中的位置,能从一个基因组转移到另一个基因组中

35. 突变:是由于遗传物质的结构突然改变而引起的细菌性状的遗传性变异

36. 回复突变: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是正向突变。突变型经过又一次突变又可恢复野

生型的表型,这一过程叫做回复突变

37. 基因转移:外源性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转移至受体菌的过程为基因转移

38. 基因重组:转移的外源性DNA整合于受体菌DNA中称基因重组,使受体菌获得某些

供体菌的特性

39. 转化(transformation):转化是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片段并整合到自己基因组

中,从而获得新的性状

40. 转导(transduction):以温和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一段DNA转移到受体菌内,

使受体菌获得新的性状

41. 完全转导: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只有少数能与受体菌染色体重组并同染

色体一起复制,称为完全转导

42. 流产转导:供体菌DNA片段进入受体菌后,绝大多数游离于受体菌胞浆内,不能复

制,被称为流产转导

43. 溶原性转换(lysogenic conversion):溶源性细菌因染色体上整合有前噬菌体,从

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称为溶原性转换

44. 接合(conjugation):细菌通过性菌毛相互连接沟通,将遗传物质(主要是质粒

DNA)从供体菌转移给受体菌,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

45. 色体基因

高频重组菌株(Hfr):细菌染色体上整合有F质粒,该菌能以较高的频率转移细菌染

46. F’质粒:F质粒在Hfr菌中的整合作用是一种可逆过程,从染色体上脱离下来的F质

粒还会携带邻近的染色体基因或DNA片段

47. 原生质融合体(protopast fusion):是将两种不同的细菌经溶菌酶或青霉素等处理,

失去细胞壁称为原生质体后进行彼此融合的过程

48. 消毒(disinfection):消除和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因子,但

不一定能杀死全部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49. 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死芽胞

50.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或体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51. 无菌(asepsis):物体或局部环境内不存在活的微生物,多是灭菌的结果

52. 防腐(antisepsis):抑制微生物增殖的方法,以防止物品的腐败与变质

53. 卫生处理(sanitation):将被污染的无机物表面的微生物减少至生物安全水平

54. 巴氏消毒法(pasterurization):用61.0—62.8`C 30min或71.7`C 15~30s 杀灭液

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而仍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55. 细菌感染:细菌侵入机体后,经过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并引起病理过程

56. 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病原微生物来自宿主体外的感染称为外源性感

染,来自其他宿主细胞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称传染

57. 侵袭力:致病菌能突破宿主皮肤黏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内定植和扩散的能力,包括荚

膜、粘附因子和侵袭性物质

58. SPA:即葡萄球菌A蛋白,90%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上存在的,具有属特异性的单

链多肽1)可以干扰吞噬细胞的调理吞噬作用

2)含SPA的葡萄球菌作为载体的协同凝集试验广泛应用于多种微生物的检出

59.凝固酶:使含有抗凝剂的人或兔血浆发生凝固的酶类物质

60. 结核菌素试验: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的一种试验。以判断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无免疫力。

61.Nagler反应:在蛋黄琼脂平板上,菌落周围出现乳白色浑浊圈,是由卵磷脂酶(α毒素)分解蛋黄中卵磷脂所致,此现象称62.Nagler反应,为产气荚膜梭菌的特点。

63.汹涌发酵(stormy fermentation)现象:产气荚膜梭菌可分解多种糖类,产酸产气。在牛乳培养基中分解乳糖,使酪蛋白凝固,同时产生大量气体(H2和CO2),将凝固的酪蛋白冲呈蜂窝状,气势凶猛,称汹涌发酵现象。

64.硫磺颗粒(sulfur granule):感染放线菌的患者病灶和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成为硫磺颗粒。

65.支原体(Chlamydia):支原体是一类能在无生命的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支原体无细胞壁,形态上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滤器,由于它们能形成有分枝的长丝,故称之为支原体。

66.T株(tiny strain):脲原体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很小,需放大200倍才能观察到,故称T株。

67.衣原体(Chlamydia):是一类严格在真核细胞内寄生,有独特发育周期,能通过细菌滤器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68.原体(EB):是发育成熟的衣原体,小而致密,具有高度感染性,在宿主细胞外较为稳定,无繁殖能力,当进入宿主细胞后,细胞膜位于原体外形成空泡,原体在空泡中逐渐发育、增大成为始体。

69.网状体(RB):始体,大而疏松,反之星,不具感染性,在空泡内发育成许多子代原体。

70.病毒体(virion):有感染性、结构完整、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是细胞外的结构形式。

71.复制周期(replicative cycle):从病毒体入侵易感细胞到子代病毒体生成并释放,这一过程称为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吸入、脱壳、生物合成、组装成熟与释放。

72.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亦称流产感染):病毒进入细胞后,因细胞不能为病毒提供复制的必要条件(如酶类、能量及必要成分),而没有完整的感染过程称之为顿挫感染。

73.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因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发生严重改变,某些病毒不能复制出完整的子代病毒,这类病毒称之为缺陷病毒。

74.辅助病毒(helper virus):缺陷病毒与其它病毒共同感染细胞时,若其它病毒能弥补缺陷病毒不足,使之增殖出完整病毒,则称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为辅助病毒。

75.陷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DIP):缺陷病毒虽不能复制,但却具有干扰同种成熟病毒体进入细胞的作用,又称为缺陷干扰颗粒。

76.干扰现象(interference):两种病毒同时或先后感染同一种细胞时,一种病毒的增殖可以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称干扰现象。

77.条件致死突变株(conditional lethal mutant):指病毒突变后,在特定条件下,能生长,而在原来条下能生长,而在原来条件下不能繁殖而被致死。

78.条件致病菌:正常条件下对人不致病,在特定的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条件致病菌。

79.水平传播(horizontal transmission):水平传播是指病毒在人群中不同个体间即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方式。

80.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垂直传播是指通过胎盘或产道,病毒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方式。

81.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或亚临床感染(subclinical infection):病毒侵入机体后,如果病毒毒力较弱或机体防82.御力较强,病毒不能大量增殖,对组织细胞损伤不严重,临床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称为隐性感染。

83.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大量增殖造成细胞严重损伤,致使机体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类型称为显性感染。

84.潜伏性感染(latent infection):经隐性或显性感染后,病毒基因DNA或逆转录合成的cDNA以整合形式或环状分子形式存在于一定的组织或细胞中,但并不能产生有感染性的病毒体,

在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活而发生一次或多次复发感染的急性发作。如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后在三叉N内潜伏。

85.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未完全清除,可持续存在血液或组织中并不断排出体外,可出现症状,也可无症状。如乙型肝炎病毒形成的慢性感染。

86.致细胞病变效应(CPE):指某些病毒,尤其无包膜病毒感染组织细胞后,可使生长旺盛的梭形细胞圆缩、聚集、拉丝、变性坏死,并从培养瓶壁脱落,细胞堆积呈葡萄串状。

87.包涵体(inclusion body)的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细胞后,在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大小数量不同的圆形或卵圆形板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病毒包涵体是由病毒颗粒或为装配的病毒成分在细胞内堆积而成。

88.干扰素(IFN):由病毒或其它干扰素诱生剂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体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抗病毒等活性的糖蛋白。

89.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由HA或NA 的基因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90.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由HA 或NA 的基因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爆发流行。

91.Dane 颗粒:存在于患者血清中,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具有双层衣壳,其核心为DNA。

92.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病原体,HIV主要有

HIV-1和HIV-2两型,世界上的AIDS大多数由HIV-1所致。

93.内基小体(Negri body):狂犬病毒在易感动物或人的中枢神经细胞(主要是大脑海马回的椎体细胞)中增殖时,在报纸内形成嗜酸性,圆形或椭圆形的包涵体,呈内基小体。

94.朊粒(prion):其本质为正常宿主细胞基因编码的,但构象异常的蛋白质——朊蛋白,是一类引起人和动物传染性海绵状病原体的总称。

95菌丝(hypha):真菌孢子以出芽方式繁殖,在适宜环境下孢子长出芽管,逐渐延长呈丝状,称为菌丝。

96.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病原生物来自宿主体内的感染称为内源性感染。

97.正常菌群(normal flora):在人体各部位正常寄居而对人无害的细菌。

98.条件致病菌(conditional bacterium):在一定条件下,原来在正常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称为致病菌,称为条件致病菌。

99.医院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其来源包括:交叉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

100.毒血症(toxemia):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血流,但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达到易感靶器官,引起组织损害,产生特殊的毒性症状。

101.菌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但未在其中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再繁殖而致病。

102.败血症(septicemia):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

103.脓毒血症(pyemia):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通过血流扩散至机体的其它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04.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由于G-菌感染使宿主血液中出现内毒素引起的症状。

105.带菌状态:经过显性感染和异性感染后,由于病原菌未被及时清除而在体内继续存在一定时期,与机体免疫力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带菌状态。处于带菌状态的宿主称带菌者。

106.侵袭力:指病原菌的合成代谢产物,由G+和部分G-产生并释放到菌体外,化学成分是蛋白质,具有损害易感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毒性作用。

107.类毒素(toxoid):细菌外毒素经0.3-0.4%甲醛作用一定时间后,其毒性消失而仍保留抗原性的生物制品,即为类毒素。

108.内毒素(endotoxin):G-菌菌崩解时释放出来的毒素,是G-菌细胞壁脂多糖,其主要成分是脂类A,性质稳定。

109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在微生物环境中正常微生物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为菌群失调。

110.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将疫苗或类毒素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防治微生物感染的措施,主要用于预防。

111.疫苗(vaccine):利用各种微生物制备的用于预防相应传染病的抗原性生物制品。

112.减毒活疫苗:通过人工培养使病原菌毒力发生变异或由自然界直接筛选出弱毒或无毒但仍保留抗原性且遗传性稳定的活菌制成。

113.灭活疫苗:也称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细菌,经人工大量培养后,用理化方法杀死而成。

114.抗生素(antibiotics):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115.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纯化免疫球蛋白,或细胞因子等免疫制剂,使机体即刻获得特异性免疫,因而作用及时。但这些免疫物质不是病人自己产生的,故维持时间短。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

116.肥达反应(Widal):用已知伤寒沙门菌O、H抗原以及引起副伤寒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肖氏沙门菌和希氏沙门菌H抗原的诊断菌液与受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测定受检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的试验。

117.细胞病变效应: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宿主细胞病变。

118.外斐反应:用变性杆菌代替相应立克次体抗原进行非特异性凝集反应,这种交叉凝集试验用于检测人或动物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供立克次体病辅助诊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