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一、施工进度总体安排
计划开日期: 2011年 月 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 月 日
总日历天数: 天
二、 施工进度横道图
施工进度横道图详见附图。
三、保证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
1、强化指挥机构
选派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领导干部组成精干、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在现场行使指挥职能,对业主负责,信守合同,服从监理,协调施工,确保施工任务的按期完成。
2、投放精锐力量
精选施工队伍,在本公司内调动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部位参加本工程的施工,同时投入足量的、适宜的机械设备和人员,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提高作业进度。
3、合理编排、实施短期网络计划控制
将本标段划分为四个施工区域,平行作业,各区域内采用流水作业,编制分阶段网络计划,确定阶段工作重点,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安排施工。
4、行内部承包责任制
对参与施工生产的管理人员质量、安全、进度全过程责任承包管理,作到责任到人,按工程的实际进度及目标进度分阶段和最终竞现,最大限度激活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5、做好物资的采购、供应、储备
做好物资和设备采购供应工作,制定材料采购计划,按施工计划与物资需求计划,提前10 天采购进场。
6、采用倒班制作业
经业主及监理工程师同意,配置足够的照明,适当进行夜间作业。白天采取关饭到工地的办法,以节约职工往返于营地间的时间。采用三班制24 小时作业,以保证工期。
7、做好后勤保障
物资设备室对于易损、易坏的机械设备的配件作好储备和维修、保养工作,保障机械设备的完好率,避免由于设备故障而造成的不必要的停工。
8、作好施工准备
提前做好设备检修、人员安排与培训、现场调查,作到一经中标签订合同,立即组织队伍、设备及材料进场,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开工。
9、各项资源配置计划
9.1、劳动力配置计划
9.1.1 施工队伍来源及主要技术工种安排
按照项目管理原则,在全公司范围内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专业配套的各类人员,组成精干高效的项目经理部和项目队,承担本项目的施工任务,特殊作业人员和技术工人全部持证上岗。根据施工进展状况,各项目队人员进行动态管理。
9.2 主要材料、构配件及周转料配置
9.2.1 主要材料来源
水泥、钢材等从获得ISO9002 质量认证资格厂家采购,同时应获得业主或监理工程师的认可。地材从本地石料厂进货。砂、石等地材从当地采购,并纳入地方运输力量。
9.2.2 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和管理
1、物资设备室对采购的材料、构件按相关标准分别进行进货、过程、和最终三方面的检验,以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不合格的原材料,应书面通知物资部门做出标记,隔离存放,防止误用,并及时退货。
2、材料的运输应注意在吊运过程中的安全,严禁碰撞。放置在运输车辆上的管材其两侧应加垫木,并用紧绳器拉紧。
3、材料运至现场,经验收合格卸至管材存放场地,场地必须平整,地基牢固,防止因地面沉
陷造成管端挤压破损。堆放时禁止多层堆码。
4、对水泥、钢材等物资的储存,作好防雨、防潮工作。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将按照ISO9001:2000 标准建立质量保证模式,确保各分项工程和工序的合格率为百分之百,优良率为百分之八十以上,验收一次合格。以质量求速度,以质量求效益,以工作质量确保工序质量,上道工序不合格,决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权,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一、 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质量保证管理机构,明确相应的工作程序和质量职责,通过一流的质量管理活动,在质量监控体系保证下,保证产品质量达标。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机构,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二、 质量管理机构
建立和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对工程质量进行系统检查,并对检查、评定的结果负责,同时作好与建设主管、本公司及其下属质检部门的联系协调工作。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经理部的行政领导工作,并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计划、生产进度、质量安全、经济效益全面负责。项目副经理:是项目经理的助手,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各项生产和安全监督工作,对进度、质量、安全负直接责任,分管施工、材料和设备。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施工中的全部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工作,分管施工技术部和质量安全监察部,并主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施工技术部:负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编制;负责构配件加工订货和现场施工技术问题的处理;负责发放施工图纸、设计变更和有关技术文件;负责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和各项工程技术资料的收
集整理工作。负责施工现场平面管理、施工协调及内外协调;负责施工测量、放线,负责机械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安全监察部:负责工程质量的检查、监督,进行分部分项的自检评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 小组的活动。负责做好经常性的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组织日常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帮助班组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
三、质量保证措施
1、认真贯彻公司“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精心组织、信守合同、为用户提供满意的产品”的质量。结合本工程实际,层层制定质量规划,分解质量目标和措施,确保本工程质量优良,从而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
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为副组长的质量领导小组。各级项目负责人对创优工作全权负责,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分创优规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了解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督促检查质量体系的运转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保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3、实行全员岗前培训,强化管理意识,提高职工的操作技能。参加本工程的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全体员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特殊工种和技术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各级工程技术人员、项目队长、质检员、试验员等生产技术骨干,要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和国家和当地的有关质量标准。技术标准规范和施工工艺要求,进一步细化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关键工序作业指导书,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作业。
4、确立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制,保证新工艺、新技术在本工程的有效实施,最终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深入掌握设计标准和施工工艺,结合集团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条例》和《分级技术负责制》,使各项技术工作规范化,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技术攻关和技术指导。施工技术管理要严格执行以下十二项制度:
(1)开工报告制度
(2)技术交底制度
(3)工程测量双检制度
(4)工序“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交接检。
(5)工序交接制度。无自检记录不交接,未经专业人员验收合格不交接,施工记录不全不交接。
(6)隐蔽工程检查签证制度
(7)技术资料复核制度
(8)施工过程质量试验检测制度
(9)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现场验收制度
(10)检测设备定期检验和标定制度
(11)施工资料管理制度
(12)质量保证奖惩制度
5、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经理部设主管副经理,安质部设专职质量检查工程师,选派技术过硬、业务熟练、责任心强的技术人员做经理部质量监察和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质检部门的质量监控作用。工班设兼职质量检察员,负责当班作业的质量检查,各工序设兼职质量负责人,对本工序质量负责,
做到层层把关,环环相扣,使工程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1)隐蔽工程检查采用班组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即施工班组在每道工序完工之后,首先自检,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予以纠正,然后再由检查人员进行检查。
(2)各工序完成后,由施工管理人员、质量检查工程师会同各工班长,按技术规范进行检验,凡不合符质量标准的,坚决返工处理,直到再次验收合格。建立科学先进的试验检测制度。试验和检测工作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项目经理部设工程试验技术员,配备工程检测设备、试验仪器和取得专业证书的试验技术人员,负责本项目的试验。要加强计量管理,与质
量有关的量测仪器、工具要有专人管理并定期检定。检测试验人员要严格按有关技术标准与技术条件,全面及时地为各工序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施工参数和检验数据,坚决作到不合格材料不得流入工地,不合格操作人员不得参与作业,不合格作业不得转入下道工序,不合格工程不得提交验收。
6、广泛开展群众性TQC 小组活动,有计划地发动技术人员和作业班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以现潜在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尽量将质量问题消灭在作业之前和作业之中。
7、严把材料的检验关。严格执行《物资管理办法》和有关程序文件,从原材料的采购、进场、储存、使用方面把好材料质量关。认真进行分供方评定,坚持从质量有保证、信誉好的厂家进货,所有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必要的检验、试验证据,各项指标必须符合规定及设计要求。
8、树立精品意识,建立奖惩制度,开展创优竞赛活动。
9、坚持我公司“尊重业主、服从监理、配合设计、信守合同”的十六字准则,自觉接受业主的监控指导,服从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主动配合设计院优化设计,认真作好各方面工作。
10、加强公司对本工程项目质量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监控,将本项目作为质量检查的重点。
11、建立质量岗位责任制:
根据承包商的职责范围设置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因事设岗,以岗位聘用能胜任工作的员工,尽职尽责,以高度敬业精神来保证任务的完成。建立以总进度,质量目标为核心的岗位责任制,明确项目经理至专业施工员的岗位责任,层层负责,事事认真,协调有序地整体运转。施工员必须对所负责的分项工程有相适应的技术知识和现场管理能力。首先熟悉图纸、技术说明书、规范、质量检查要点和质量评定标准等,具备行使职能的手段,否则应进行必须的学习。施工员应认真负责地进行施工管理,重要部位应跟班作业检查,如实记好施工日志,注意积累原始记录,并随时向技术负责人反映施工情况。施工员应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对于临时变更工程和增加工程的工程量及劳动工时、工程情况都要准确记录报业主代表签证。施工员应具备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敬业精神。
四、质量控制点
为保证工程质量,预防质量通病出现,将选择如下各项目为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作为检查和预控重点,要落实各项保证措施,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工程测量:工程定位放线,标高引测、管道的轴线测量。模板工程:模板设计,支模的标高,断面尺寸,支撑的牢固度,模板的表面处理及隔离剂的涂刷。钢筋工程:原材料合格证及进场复检单、钢筋配料成型设计、大直径钢筋的焊接、钢筋就位绑扎,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材料试验;搅拌计量;大体积混凝土的防裂控制、养护、楼面标高及平整度的控制。门窗工程:门窗进场成品质量,安装时横竖对齐。
安装工程:配件质量合格证,预埋、预留准确完善。
地面工程:特殊房间的标高控制,基层强度,表面平整,踢脚线出墙厚度。抹灰工程:不同基底操作工艺的确定,阴阳角控制。
分部分项工程检查要点如下:
钢筋工程:
钢筋的型号、间距;钢筋的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以及锚固长度;钢筋的支撑及拉结措施的有效性;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模板工程:尺寸及位置;平整度及竖向垂直度;模板支撑体系及对拉螺栓的有效性;模板缝的处理及交界处的处理;留孔模板定位的准确性及固定措施;漏浆防范措施。
混凝土工程:
a.混凝土浇筑前:旧施工缝的处理(表面凿毛并清理);新施工缝的检查(位置、固定方法);工作区的清洁,污水,杂物清除;临时水电的引进;灯具照明设置情况;振捣设备的检查(机械状况、数量及工具);混凝土泵管的敷设;其他机具、材料的准备;施工人员确定(混凝土工、木工、钢筋工、电工、架子工等);雨天浇筑混凝土的特殊准备;提出浇筑混凝土预定表。
b.混凝土浇筑中:每层浇筑厚度;布料及振捣方法(时间及布点密度);观察外模有无漏浆及局部暴模现象;检查钢筋有无明显移位现象;污染钢筋的清洁;拆模后的清洗工作;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控制。
c.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表面的收光;施工缝处的表面处理(凿毛);工作区的清理(杂物、垃圾清除);有关施工机具的清洗及保养;混凝土的养护措施。
五、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切坡滑坡与塌方
(1)现象:边坡滑坡与塌方
(2)原因分析:
A、边坡开挖过陡,土体因雨水或地下水侵入,剪应力增加,内聚力减小,使土体失稳。
B、土体部加有软弱层,而未根据土层特性放坡。
C、开挖次序不当,或未及时支护,使上部岩体失稳滑动。
D、在边坡堆土较高或大量材料,增加了土体荷载,加巨了土体之前的抗剪强度。
(3)防治措施:
A、排除地面水。防止雨水流入。
B、加强边坡的支护,必要进边开挖边支护,以增加土体的稳定性。
C、在斜坡地段挖方时,遵守由上至下的开挖程序。
D、边坡堆土不宜过高,挖方较多时,采用外运土的方法。若发现地层较差时,减少在沟边堆放材料,并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
2、局部软弱地基处理
(1)现象:地基局部软弱,不能满足设计地基承载力的需要。
(2)原因分析:
A、降雨后,表面土很快干燥,而下层土质的含水量还很大,地基夯实时发生翻浆情况。
B、地基受地表水浸泡。
(3)防治措施
A、采用晾槽方法,使水的含水率降低,然后再夯实。
B、铺填碎石、碎砖,将土挤紧,填砂石后,再进行夯实。
3、管道接口漏水
(1)现象:管道接口漏水
(2)原因分析;
A、施工不符合要求。
(3)防治措施
A、严格材料验收制度,不符合技术标准的材料,坚决不用。
B、安装时应将橡胶圈均匀。平展地套在插口的平台上,不能扭曲和断裂。
C、顶压橡胶圈要用力均匀,压实后,将管道除接口外用回填土压实,防止橡胶圈反弹。
D、认真检查管道承插口,发现毛刺、铁瘤等应予以剔除,避免橡胶圈被损坏。
4、混凝土工程
(1)通病
A、混凝土施工缝渗漏。
B、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孔洞、接茬不实。
C、混凝土表面出现细微裂缝。
(2)原因及分析
A、施工缝未凿毛,表面浮浆未清理干净。
B、浇筑前,施工缝未充分湿润,未铺水泥砂浆或铺砂浆后时间过长已硬化,影响了新浇筑砼的结合。
C、混凝土坍落度过大,造成粗骨料下沉、湿沉降大,气孔多是造成混凝土结构裂缝的主要原因。
D、浇筑厚度过大、有较大高度差、每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过长(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漏振以及混凝土的离析等原因是形成蜂窝、麻面、孔洞的原因。
(3)预防与治理
A、混凝土施工缝的位置及作法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方案执行,施工缝防渗的主要措施是作好施工缝的糙化处理。
B、保证水处理构筑物结构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是:拌和砼时使用符合规范与设计要求的配
合比(耐久性、抗裂、防渗);尽可能地运用较低坍落度;作到均匀拌制分层浇筑与充分的振捣;适时与充分的进行养护。
5、钢筋工程
(1)通病
A、钢筋加工长度误差大(允许偏差±10mm)。
B、受钢筋间距偏差大(允许偏差±10mm)。
C、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够,焊接搭接长度不够,钢筋水平筋不平;
D、钢筋网绑扎松动,绑扎跳扣多,双向受力筋未全部绑牢。
E、预埋筋位置偏差大。
(2)原因及分析
A、钢筋加工平台未加断头固定挡板或未检查,造成钢筋加工长度不准,偏差大。
B、绑扎时未按间距画线绑扎,或绑扎松动致使钢筋位移间距不准。
C、保护层水泥砂浆垫块的厚度加工不准或垫块摆放间距大,双层钢筋网的架立筋的净空高度偏差大,又经操作人员踩踏后弯曲下沉。
D、预埋筋固定位置未经放线测量,以致埋筋位置不准。
(3)预防与治理
A、钢筋加工平台应设下料、弯曲尺寸的控制挡板,加工后要仔细检查验收。
B、底板内的钢筋线位,要控制图纸要求,将钢筋间距控制线、预埋筋的边线(或侧墙、柱的缘线)逐一在垫层表面上用墨线弹出。绑扎安装时,要按线位摆放与绑扎。对上层底板筋,特别是紧贴侧墙、柱预埋的钢筋位置要用拉线量尺寸(用重球吊线)的办法对准、绑牢,经再次检查无误后,可用点焊方法紧贴埋筋的纵向水平固定。
C、保护层水泥砂浆垫块的强度、厚度要按要求的强度与厚度加工制作。垫块制作后,有养护措施以保证水泥砂浆垫块的强度达到要求。
D、要根据上下双层钢筋绑扎的直径确定钢筋板凳(或架立筋、排架筋)的直径和摆放间距。
E、钢筋下部的垫块摆放位置,要与架立筋对正。在每一个架立筋(板凳筋)的下面都要摆放砂浆垫块,以保证其保护层厚度。
F、架立筋的高度要根据结构厚度,钢筋直径与排架筋的摆放的方向,事先计算高度。加工中应严格控制加工高度,以保证双层筋的高度误差不超过±5mm。
G、坚持按规范要求绑扎结点。双向受力的钢筋结点,应全部绑扎,不跳扣。
H、绑扎后的底板钢筋,应认真自检与整修。自检时,要检查底板筋中的预埋筋轴线位置,其保护层厚度不超过(墙保护允许偏差±3mm,柱保护层允许偏差±5mm)。发现有超差时,应及时纠正。7.5.6 模板工程
(1)通病
A、模板跑模、变形大,垂直度、平整度超差大。
B、模板缝漏浆严重,混凝土表面石子外漏。
C、模板表面粗糙、清理不净,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D、墙厚超差。
E、墙脚根部错台、跑浆。
F、内外模板间的对位螺栓外露混凝土表面(或用铅丝对拉),致使螺栓(铅丝)端头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不足,引起锈蚀。
G、变形缝端头模板支搭固定不牢,致使变形缝的垂直度、止水带的位置、变形缝的宽超差(±5mm)。
(2)原因及分析
A、模板设计不合理或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经核算不合理。
B、模板加工粗糙,施工不认真。木模板缝未采取防漏浆措施,钢模板间缺卡具。
C、多次周转的模板未经清刷整修,涂隔离剂。
D、模板间的对拉螺栓的强度不足,或间距大。
E、墙脚根部错台,漏浆的主要问题是基础底板的墙脚根部吊模支搭不牢、浇筑混凝土时对模板的保护不够引起的。
F、变形缝止水带的位置偏移与超差大的主要原因是对止水带、变形缝在结构内的功能和重要性没有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检查验收,形成了放任自流的状态。造成了变形缝渗漏,止水带失去了止水的功能。
G、内外模面对的对拉螺栓直接贯穿墙体结构混凝土,端头部位的水泥砂浆保护层(不符合保护层的最低要求),影响到结构的耐久性。
(3)预防与治理 A、横板设计应按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气温、坍落度、外掺剂等因素,计算其产生的侧压力核算模板支撑体系每一个环节(板厚、横竖梁、螺栓、垫板、稳定支撑)。
B、穿墙对位螺栓,不应使用贯通的螺栓,应采用端头留有符合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可填补防锈砂浆的工具式锥形螺母。
C、模板应按模板设计要求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加工制作。加工后的模板应按标准认真检查验收。
D、模板应及时清理、除锈、整平和刷隔离剂。
E、墙脚根部的混凝土漏浆、不平、不直的毛病,应从基础底板的墙附角(墙脚)的吊模板设计、操作开始着想。悬吊模板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稳定性,确保其尺寸准确、平直。根部混凝土与模板间粘贴软泡沫塑料后,用螺栓紧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