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

2021-11-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市场急需更多的高技能型人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蓬勃兴起。然而,我国中等职业学校起步较晚,发展过快,加上我国中等职业学校面对的教育对象比较复杂,主要时普通学校招生落榜的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成绩参差不齐,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明显不佳,在人才培养上还难以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方法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好办法,是加快中等职业学校发展的必然需求。如何使教学改革能跟上现代化学校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改革,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首先是理论研究的需要,教学方法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理论环节中的关键一环。其次是实践应用的需求,当前继续沿用高等教育和普通教育这些传统的教育方法模式很普遍,具有中等职业学校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在此类学校的实际教学中已经成为燃眉之急。第三是社会的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能具有高质量、高效益,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能培养出 “有文化、有技术、有思想、有道德”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一)以就业为导向,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从学生进校到走向工作岗位。这一理念贯穿着中等职业教育的始终。体现在教学上主要有以下两点:

(1)科学设计专业教学计划。首先,深入社会、企业调查研究,了解相关

行业的基本情况。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确立和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调整专业教学的培养体系,解决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本行业的一些宏观背景及行业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生产技术水平,对第一线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等。其次,根据“有效需求”原则,进一步分析相关的职业岗位的实际需求与分布情况,把专业培养目标分解细化,以便有选择地确定该专业的学生能完成哪些典型工作岗位。再次,进行有关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职业综合能力主要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项基本要素构成。对有关专业(或专业方向)进行职业综合能力的分析与分解,是专业教学设计中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一项工作。 (2)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作为教育者为教育对象设计的知识结构,它的建构必须要考虑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还要立足于未来,要有利于受教育者将来随着社会需要的变化而实现知识的自我更新。教学内容,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它的编写必须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反映时代 和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开设相关领域的理论课程和通用性技能课程,使学生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框架为: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加强实践性和职业性,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的一体化,专业课程与职业技术认证课程融合,实验课、实训课围绕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展开,学生在完成学业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考取能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各专业的学生,根据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的需求,选择专业模块的内容进行组合,构成本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模块化、弹性化、多层次的教学模式,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以满足各专业不同岗位的需求。

(二)从培养目标出发,适时改进或调整教学方法

针对理论基础薄弱,对理论学习兴趣不大,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教师如果不适时改进或调整好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按传统的教学模式授课,学生的求知欲得不到激发,使整个教学计划更是难以完成。 再者学生入学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由于他们原先在初中阶段打下的基础和学习态度的不同,领会和掌握新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程度也截然不同。如果继续按固定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势必会使学生的专业成绩两极分化,造成处于成绩差及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最终走向弃学的道路。

因此,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教学质量上的问题,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声誉,对广大学生及其家长们负责,对用人单位及社会负责,职业学校的当务之急是,大刀阔斧地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变革,通过包括在办学思想、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教育创新,整合一切教育资源,与时俱进地推进分层次、分模块、的教学方法。

1、分层次教学法:

在同专业同年级,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法:

(1)课堂授课内容分层次,即教师备课要兼顾基础与提高要求设计授课内容,以基础课为主,适当渗透提高课堂内容。

(2)课后练习分层次,即每节课的课后作业除按基础课的内容留必做题外,还可适当增加一到两个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选做题,拓展题或讨论题。

(3)考试内容分层次,即每次单元测试及考试,在试题的分量和难度上都加以区分,一般基础内容占70%,提高内容占30%(最好采用A、B卷)。这样既激发了高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使基础较差的学生学有所得,从而激

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

2、模块达标教学法:

目标的制定至关重要,关于课程的界说,钟启泉教授在其《现代课程论》中表述为:“课程是旨在遵照教育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由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制的教育内容。”课程教学目标必须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学校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在充分分析学科知识特点和中等职业学生接受知识实际将课程目标分成各个模块,依据课程标准确定各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内容,合理划分各学段的教学进度,明确全体学生都应达到的模块教学基本要求,恰当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从而在规定的学时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科学地编制模块考核试题,运用考试、实践等多种方式实施模块考核,学生分模块学习,阶段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容易对学习产生兴趣,教学效果表现明显。

3.从专业实际出发,强化专业实习实训教学

加强实习实训,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而提升技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这已成为职教界人士的共识。

中职生通常在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到企事业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只有四个学期。为了尽快使学生能掌握好专业技能,使学生尽快适应工作角色,中等职业学校应该强化实训教学。中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人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模拟实践,目的是把生产、经营、服务的流程程和操作规范通过演练达到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角色的转变。在本阶段实践中,学生的学生身份逐渐淡化,他们以准员工的身份参与生产、经营、服务活动,在各自的岗位上工作和实践,完成企业员工应当完成的任务。

学生通过模拟实训,完成相关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在实训时强调密切合作、角色转变,力求做到“实训车间工厂化”,为学生将来就业时能尽快适应企业的管理和要求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习实训的组织形式也是做好实习实训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保障。实习实训教学应该由教务处统一安排、协调,具体任务落实到各专业教研组。整个实习实训教学有计划、有步骤、有总结,有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要求。在实训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每天的实训情况做好详细的记录,实训结束后要求学生拟写实训报告,对实训过程进行总结并写出感想。实训指导教师针对学生在整个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和所写的实训报告,作出相应的评价。

总之,中等职业教学方法改革应以动态市场为导向,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训教学方法,为社会输送一批批高素质强能力的中等职业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