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2023-05-05
来源:意榕旅游网
2O16年8月 第16期 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耿烨 (山东省邹平县环境保护局,山东邹平256200) 摘要:指出了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阐述了环境监测 的基本内容,探讨了其目的,进一步论述了环境监测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以期为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工作 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发展趋势;监测技术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类 污染事件层出不穷,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工业生 产产生的“三废”问题,汽车数量剧增带来的尾气排放问 题、雾霾问题、突发性环境问题等已经成为社会舆论讨 论的热点。环境监测技术作为环境科学的基础,是环境 保护中最重要的一环。要想采取科学的治理措施,有效 改善环境质量,必须运用科学的环境监测技术掌握污染 分布状况、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对症下药。因此,环境 监测技术是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步,为各项科学研 究、污染治理以及标准制定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2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 测定,确定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一种专业技术 ]。 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依次分为:现场调查、制定监测方 案、布点采样、样品运输与保存、样品分析、数据处理、综 合分析评价等几个步骤。环境监测的对象包含对环境 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以及对环境有影响的自然因 素和人为因素。环境监测能够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 分析描述,及时对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予以客观 反映 。 2.1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环境监测技术手段并不是 简单的化学手段,而是运用包含了物理、化学、生物在内 的多学科综合方法;监测对象也不是仅限于空气、水体、 土壤等单一客体,而是生态系统的综合性分析;同时数 据分析评价时也要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和社会状况。 这也要求环境监测人员要具备综合素质,开展监测工作 时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监测。 环境监测具有连续性。众所周知,环境污染在时间 上具有连续性,在空间上具有分布性,这就要求环境监 测必须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跨度。同时,数据量过少具 有偶然性,不足以揭示变化规律,只有长期连续测定,才 能从大量的数据中分析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提高预测 收稿日期:2016 06 20 作者简介:耿烨(1 982一),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86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6-0086 02 的准确性。这也导致了环境监测工作工作量大,持续时 间长的特点。 环境监测还具有追溯性的特点。环境监测并不只 是简单的监测,从最初监测目的确定到监测计划的制 定,从布点采样到样品运输,从数据分析到综合评价,是 一个复杂而又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任何一步的差错都 会影响最终结果的质量和预测的准确性。 2.2环境监测技术 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 技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对于环境样品中的 污染物成分分析大多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常 用的分析方法诸如光谱法、色谱法、电化学法、放射分析 法和流动注射分析法等 ]。生物技术是指利用植物和 动物在污染环境中所产生的各种反应信息来判断环境 质量的方法 ,是一种直观反映环境综合质量的方法。 生物监测包括测定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 ],观察生物在 环境中受伤害所表现的症状,通过测定生物的生理生化 反应,生物种群群落的变化等,来判断环境质量。例如 利用对特定污染物敏感的指示生物在环境中表现的症 状可以对空气或水体的污染做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利 用分光光度法可以测定大部分金属和无机非金属;利用 气象色谱法测定有机物含量等。 3环境监测的目的 环境监测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 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 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首先,环境监测可以根据环境 质量标准,科学地评价环境质量;其次,可以根据污染特 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分析污染变化趋 势,为监督管理和污染控制提供依据;再次,环境监测可 以积累长期资料,收集本底数据,为研究环境容量提供 数据支撑;最后,环境监测也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 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提供服务。 耿烨: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分析 环境与安全 的监测设备,主要用于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现场,这种 4环境监测发展趋势 4.1环境监测发展过程 情况下瞬时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危害,污染物变化迅速, 大型仪器采样分析无法适应现场需求,而小型便携式仪 器就十分重要,同样这种小型设备在野外监测中也有巨 大的需求。 环境监测的发展过程是从最初的被动监测阶段经 过主动监测阶段,发展到自动监测阶段。2O世纪5O年 代,环境科学开始发展,最初的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由 化学毒物造成,因此环境监测主要在事故发生后用于分 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环境监测体系,规范环境 监测工作的标准,加强环境监测体系监督与管理,在技 术水平提升的同时健全管理模式,根据实际需求建立数 析污染物成分、含量等,属于污染检测或者被动监测阶 段。2O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环境质量的因 据档案和平台,合理规划,以实现快速便捷、数据共享的 素不仅包含化学因素,还涉及物理、生物因素,并且各种 目标。 因素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一阶段,环境 监测从最初的化学分析发展到生态监测、立体监测,从 5 结语 被动监测发展到主动监测。自20世纪7O年代开始,发 环境监测对于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 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在各地区布设网 的作用,如何实现环境监测的科学发展是一项长久的课 点,进行在线监测,并运用遥感、遥测等手段,分析污染 题。在环境监测过程中应该进一步提高环境监钡4技术 状况,预测未来环境质量,当污染程度接近或超过标准 水平,创新管理和监督体系,才能更好地为环境保护工 时,及时发布公告并采取保护措施,这一阶段称作自动 作服务。 监测阶段。 4.2环境监测发展预测 参考文献: 目前,监测技术发展迅速,许多新技术在监测过程 [1]奚旦立,孙裕生。环境监测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中已经得到应用。诸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 [2]刘星.环境监测技术存在不足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2016 谱法用于无机污染物2O多种元素的监测分析;GC— (1):7~8. [3]阮志宏.环境监测技术及其体系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华东科技 MS、IC技术在有机污染物监测分析上的应用;遥感、遥 (学术版),2016(2):478~479. 测技术用于对一个区域的污染分布情况的监测等。 [4]聂多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科技风,2013 环境监测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方面发展大型、、 (16):258. 连续的自动监测系统,综合运用计算机数据库等现代科 [5]范思思,许同桃.环境监测技术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EJ].山东工业 技,对区域乃至全球范围的环境进行监测与管理,不断 技术,2O16(5):263~264. 提升数据处理分析的速度和质量,不断完善连续自动在 [6]余兴贵.环境监察监测的基本职能及特点探析[J].黑龙江科技信 息,20I1(32):142. 线监测系统。另一方面,研究小型便携、简易快速、准确 (上接第85页) 性研究[J].环境科学,20I3,34(2):789~794. 参考文献: [7]李琦,籍霞,王恩辉.苔藓植物对青岛市大气重金属污染的生 [1]王春香,李嫒嫒,徐顺清.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刀. 物监测作用[J].植物学报,20I4,49(5):569~577. 生态毒理学报,2010,12(9):23~24. [8]李朝霞,张玉国,梁彗星.PFu微型生物群落监测技术评价园区化 [2]张美平.生物监测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 工废水的静态毒性[J].生态学报,2012,32(23):7336~7346. 2010,23(7)t 23~25. [9]陈继红,王富生,舒易强.在发光细菌法在水质综合毒性在线检测 [3]石利戈.生物监测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4, 中的应用EJ].环境工程学报,2o13,7(IO):4144 ̄4I48. 12(19):335~336. [10]张昊,刘传志,徐影,等.生物荧光传感器检测环境水样中 [4]王丹丹,巫丽俊,戴莹.蚯蚓对锌污染土壤养分状况及锌形态的影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J].分析化学,2014,42(1):1o4~108. 响口].土壤,2013,45(6):1O48~1054. [11]李鑫,乔琰,钟国祯.应用基于单克隆抗体的免疫传感器检测 [5]宋 囊.5种阔叶绿化树种对土壤Cu污染的耐性评价研究[D].北 环境中的芘和苯并芘口].环境科学,2O15,36(1I):4319 ~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4324. E6]杨萌青,李立明,李川.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分布特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