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幂函数》评课
江宁市高级中学将《3.3 幂函数》这次展示课作为一次很好的校本教研展示机会,不仅教研组、备课组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张老师本人也进行了认真的准备,付出了很多努力.因此,正如李善良老师的评价,这节课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定位准确.教学设计总体上做到了以课程标准为基础,基本吻合江苏省教学要求.
2.课堂上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定位在引导、帮助、释疑、引思上,课堂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3.教学中揭示了研究函数的一般方法:从具体的幂函数实例抽象概括出一般幂函数的定义;再通过研究几个具体的幂函数图象抽象概括出一般幂函数的主要性质;最后是应用幂函数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4.在知识学习的同时,有意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张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中谈到: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聪明起来.说明他关注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是他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思考的一个问题.
5.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精神状态非常好,情绪饱满,对学生和蔼可亲,给学生营造了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以老师对数学教学的激情感染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我经常对学生说一句话:上课要有兴奋感,下课要有成就感.同时,当教学过程中由于电子白板出现操作失误时,老师表现出了较好的教学机智.
当然,本节课对教材的理解及把握上还是有些问题的,教学设计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例如,教材上在给出了“幂函数”的概念之后,配置了一个例题1: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分别指
出它们的奇偶性:(1)y=x3;(2)y=x;
12y=x-2.这个例题的设置,既帮助学生理解“幂函数”的概念,又区分于前面才学的指数
函数的定义域始终为R,让学生留下一个印象:“幂函数”的定义域取决于指数α的值;同时这也是从“数”的角度研究具体的“幂函数”性质,为后面通过画幂函数图象研究性质奠定了基础.我不知道张老师在教学中为什么删掉这个例题,而直接要学生去画有关“幂函数”的图象,结果学生不知道怎么来画,教学难点应该分散突破,而不应该集中在一起.
在随后研究“幂函数”的性质过程中,教材是这样编写的: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幂函数y=
x2,y=x3,y=x的图象,观察图象,你能找出这3个函数的共同特征吗?(通过研究几个具体
幂函数的共同性质,才能抽象概括出一般幂函数的性质)而张老师的设计:先画出函数y=x,y11=x2,y=,y=x3,y=x2的图象,分别写出每一个幂函数的所有性质,然后再研究幂函数在(0,
12x+∞)上的性质,考虑一下幂函数y=xα(α>0)有哪些共同性质?
不要研究单个函数的所有性质,这样会冲淡它们的共同性质,不利于抽象概括一般幂函数的性质,而对于每一个幂函数的性质,只要抓住本节课的核心“学会画幂函数图象”就迎刃而解了.
教学设计要尊重教材,依据教学要求.教学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学不是照本宣科,但绝对不是“脱离教材”;仔细分析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仔细推敲的,教材中的例题是经过反复打磨的,习题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例子不是不可以换,但换的时候要想清楚理由.
课堂教学设计应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要求的具体体现,教之道在于度,不领悟教材就不可能把握好“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