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生产可能性边界: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国的全部资源所能生产的各种物品或劳务的最优产量组合。 机会成本:指为生产一单位的某一产品所必须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 国民供给与需求曲线:一国某一商品对应于其相对价格的供给与需求。
要素禀赋: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这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密集度:一国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生产要素的绝对投入量无关。
HO定理: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从而,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萨缪尔森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高,而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则下降。
特定要素: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规模经济:内在的,厂商的平均生产成本随着其自身生产规模扩大而下降,外在的,平均成本于单个厂商的生产规模无关,但与整个行业的规模有关。
关税:一国政府从自身的经济利益出发,依据本国的海关法和海关税则,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有效保护率: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所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
配额: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出口补贴: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 倾销: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
持续性倾销:这种倾销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政府在确认外国出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对该商品征收的进口附加税。
最佳关税: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幼稚产业: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自由贸易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关税同盟:在自由贸易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对非成员国采取统一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 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
国际收支:在一定的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国居民与世界其他国家居民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从事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表格。
商品贸易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
经常项目差额:是一定时期内一国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借方总值和同期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项目上贷方总值之差。
汇率:以一国货币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价格,或把一国货币折算成另一国货币的比率。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用本国货币来表示其汇率。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用外国货币来表示价格。
外汇市场:是指进行外汇买卖的交易场所或网络,是外汇供给者、外汇需求者以及买卖外汇的中介机构所构成的买卖外汇的交易系统。
外汇银行:指经过本国中央银行批准,可以经营外汇业务的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
外汇投机:指根据对汇率变动的预期,有意保持某种外汇的多头或空头,希望从汇率变动中赚取利润的行为。
铸币平价:两种货币的含金量之比。
黄金输送点:当时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时的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的一定界限上下波动。这个界限就是黄金输送点。
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为了防止资金外流或流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授权有关货币金融当局(一般式中央银行或专门的外汇管理机构),对外汇买卖和国际结算所采取的限制性措施。 重叠需求理论:两国之间的需求结构越接近,则两国之间进行贸易的基础也就越雄厚。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越接近,重叠需求的范围就越大,两国重复需要的商品都有可能成为贸易品。所以,收入水平越接近的国家,互相间的贸易关系也就可能越密切。
要素禀赋理论,两者的相同点:都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 不同点:解释出发点不同,要素禀赋理论从供给方面探讨国际贸易基础,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方面探讨国际贸易的原因,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
产品周期理论: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新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它反映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初始期: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阶段,贸易主要发生在少数先进国家与其他发达国家之间。因为这些国家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且比较接近。
成长期:在生产上转化为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在这一产品阶段拥有比较优势,产品将主要由发达国家输出到发展中国家。
成熟期:转化为劳动密集型,发展中国家成为净出口国。
形成持续性倾销的三个条件:一、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二、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其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比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要大。三、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因此不存在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
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应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①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②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③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
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①大市场效应(规模经济效应)。②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③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负面影响:①促进了新的垄断形成。②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国际收支均衡对外汇供求关系产生影响,如果一国国际收支总差额顺差,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逆差时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从而影响汇率升降,产品进出口与国内总供求。 外汇的三个特点:①国际性。②可偿性。③可兑换性。 无抛补的利率平价: △Se=r-r * 抛补的利率平价: f= r-r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