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摘 要:网络的迅猛发展是信息社会到来的重要标志,它所拥有的开放、互动、自由等特点为网络语言的产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网络语言便是伴随着网络的兴起和普及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本文对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语言本身就在经历着一个不断发展变革的过程,网络流行语鼓励创新,可以给语言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让语言文化更加丰富多姿。
关键词:
与传统的网络流行语不同,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所承载的社会意义更为深刻,特别是那些从反映社会热点问题、关系公众切身利益的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表现得尤为明显。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已成为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重大问题以及大众心理的多棱镜,从中可以解读出中国老百姓的心声、情绪和诉求,即便它们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人们所淡忘,但仍失为记录一个年度甚至是一个时代的重要笔触。一、网络流行语对社会的影响1、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扩大了新闻事件的影响力 网络流行语在相关热点新闻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小觑的作用。首先,这些网络流行语加速了新闻事件的传播,提升了新闻事件中所涉及的社会热点或社会问题的关注度,扩大了新闻事件的影响力。网络流行语将某一新闻事件以简洁精炼的样式、幽默戏谑的基调出现更能够引起公众的注意。一方面,已经清楚了解新闻事件的受众在看到相关网络流行语时很容易引起共鸣,很快能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者,通过QQ, MSN签名、博客、微博或论坛/BBS等方式加入到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行为中来。另一方面,尚不清楚新闻事件的人在看到某词语频繁出现、周围人热烈讨论之时,不免心生好奇,想要一探究竟,于是他们会主动了解网络流行语的来源、与之相关的新闻事件背景,进而成为网络流行语的使用与传播者。 其次,这些网络流行语不仅可以指向单一新闻事件,当其延伸开来,还能高度浓缩某
种社会现象或社会心态,因而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能够引发媒体更深层次的思考和讨论。几乎每一个网络流行语的出现都会引起媒体对类似现象的报道、分析和讨论,如\"楼脆脆\"引发的对当前房屋质量安全、高房价和无德开发商等相关热点问题的大讨论,又如\"俯卧撑\"、\"躲猫猫\"等网络流行语所引发的对政府部门信息透明度不够的讨论。2、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和信息的公开 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往往是网民基于新闻事件中难以认同的部分发出的质疑、不满之声。在网络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上,这种质疑、不满之声能够迅速、大范围地传播开来,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形成强烈的回响。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亦会受到传统媒体的高度关注,且在传统媒体的积极报道传播之下,网络流行语从网上延伸到网下,产生新一轮的传播效应,直到将社会公众全部覆盖其中。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天罗地网\"之下,公众对新闻事件真相的质疑或对官方相关解释、处理的不满等情绪迅速扩散并愈演愈烈,追问真相或要求合理解释的呼声越来越高亢,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新闻事件的主要当事人便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公众强烈的情绪表达、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的追问容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促使相关部门立即采取行动,进而促成真相的揭开、问题的解决。3、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传达了公众对社会热点问题发出的声音,是社会舆情的直接反映,它是网络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源于热点新闻事件的这些词句,在公众参与构建的社会语境下,不断超越其本身的意义限定而成为具有强烈冲击力的公共舆论表达,使得舆论监督能够有效地实现。在互联网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上,舆论监督显示出极大的威力,一方面监督主体较之传统的舆论监督要来得更为广泛,另一方面监督的对象亦无所不包,国家机关的各级工作人员、涉及公共利益的组织和个人、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各种不良社会现象都囊括在监督范围之内。而传统媒体对网络舆论的关注与报道,更是将舆论监督落到了实处,使舆论的热潮不仅仅在网络上汹涌,而是更有理性地、更为真切地影响到了现实。二、网络流行语对语言文化的影响 语言的演变是一种自然现象,语言的变化在网络时代也是一种必然趋势。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为中国传统语言增添了活力,丰富了语言文化,而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修正主流的官方语言,亦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我国历史
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被奉为儒家经典之作,而其\"风\"的部分就是来自民间的歌谣,可见历来就有民间智慧补充官方缺憾的情况。1、活跃了民间语文生活 长期以来,官方话语、精英话语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侵蚀、削弱了民间话语。1996年,国内知名的文学杂志《天涯》改版,开设了\"民间语文\"栏目。该栏目的创办初衷就是为了化解\"老是悬在半空之中\"的所谓纯文学给杂志带来的生存危机,改版后第一期\"民间语文\"的\"编者按\"中便指出:\"广义的文学,包括人类一切有创造力的语言和文字,并非作家的专属领地\"。\"民间语文\"一亮相便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它摈弃了文学专业化的精致追求,坚持以普通人的\"语文\"姿态,记载千姿百态的\"民间\"景象。\"民间语文\"倡导的是一种区别于正统的主流言说的姿态,注重长期以来被主流文学话语所淹没的民间资源。 在网络普及以前,《天涯》杂志的\"民间语文\"栏目为那些被压抑的民间表达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然而,《天涯》终究是一本文学刊物,它提供的这样一个平台的门槛依然比较高,并不是绝大多数人都能够跨得进来并自在参与其中的。而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为民间话语的复苏与活跃搭建了一个更为宽广、更为大众化的舞台。网络流行语的频频出现,打开了全民创造、全民传播流行语的火热局面,唤醒了沉默己久的民间话语。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中,部分是原先就存在的,但通过网民赋予新的意义,内涵有了极大的延伸:部分是网民根据新闻事件的典型特征精炼概括与提取而成。无论是哪种产生方式,网络流行语都集中反映了民间的智慧,调动了人们极大的创造热情。以网络流行语\"我爸是李刚\"为例,它是从河北大学车祸案肇事者嘴里喊出的一句话,此语触发了公众对于中国权贵阶层以及一些傲慢的官二代的愤慨之情,迅速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引起轰动效应。之后,猫扑网
最先发起了名为们我爸是李刚的造句大赛\"的活动,参与者众多,短短几天内网络上便出现了36万多条\"造句\",从唐诗、宋词到流行歌曲和广告语,只要相宜的,网民们都改编出了\"李刚版\",民间的创造力非同凡响。2、影响语言文化发展的方向 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丰富了语言词汇,加速了语言变革发展的进程,活跃了语言文化。这些生动鲜活的网络流行语让人们看到了语言新的可能性,打破了传统语言风格、规范的条条框
框,鼓励创新,为新词语的产生拓宽了思路。当然这些网络流行语也遵循语言的优胜劣汰的法则,如果能被社会上大部分人所接受,那么就有进入日常用语的机会,否则就会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记忆中。网络流行语如此盛行,呼唤着语言文化往更加包容的方向上发展。 随着网络流行语的不断涌现、传播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明显,语言学界逐渐达成这样一个共识:网络流行语是与当今社会紧密互动、对文化传播有着特殊意义的语言现象,是语言学,特别是修辞学、社会语言学所不能回避的课题,关注、追踪和研究它们,既是学科的学术责任,亦是学科的社会责任。由此,学界加大了对网络流行语的关注与研究力度。语言学者们从语义学、语用学、句法学三个平面对网络流行语展开研究,并探讨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性等问题。3、容易给部分人群造成理解障碍 如今,源于对现实社会关注的网络流行语往往不仅能够风靡网络,还会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口头传播)和大众传播的话语体系中,在网络之外的\"交流场\"被频繁使用。这便带来一个问题,对于那些不太接触网络的人来说,他们往往并不知道所谓的网络流行语、更不知道其背后的含义,所以如果日常交流中别人使用网络流行语表达意见或者商家利用网络流行语来做宣传,他们会不知所云,如此一来,意义的传达便受到了阻碍,沟通产生了不便。《南方周末》曾经报道过这么一个事情:某武警部队新兵营一位班长因为不了解网络流行语,担心带不好个性十足、时尚新潮的新兵,便向连里提交了辞职报告。尽管报道中讲到该部队由此兴起了一股了解并正确使用网络流行语的热潮,但不可忽视的是这种因网络流行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带来的交流障碍现象的存在。三、网络流行语对媒体的影响 在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媒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反之,网络流行语对媒体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接下来,笔者便着手于分析这个问题。1、网络流行语促成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形成舆论监督合力 从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过程来看,传统媒体与以网络为主的新媒体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网络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迅速、意见表达和观点交流的方便与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客观理性、良好的公信力优势互补,在某些情况下形成了强大的舆论监督合力,共同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和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热点新闻事件产生的网络流行语中,多数情况下传统媒体是相关事件新闻报道的最初提供者,如\"很黄很暴力\"来
自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一则关于网络净化的新闻,\"叉腰肌\"来自《体坛周报》等报纸对谢亚龙奥运赛后批评女足一事的新闻报道,等等;然而不可忽视的一种趋势是,网络因其信息传播的迅捷、互动交流的灵活渐渐成为传统媒体寻找、发掘新闻素材的所在地,在不少事件中网络已然成为非常重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和最早的问题发现者与黑幕揭发者的诞2、网络流行语丰富了媒体的表达方式,成为媒体吸引眼球的重要元素 在注意力稀缺的年代,如何吸引受众眼球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因为常常关涉社会热点问题、公众利益,极易引起受众共鸣,且生动传神,故频频被媒体用作吸引受众关注的重要元素。一般说来,每一个网络流行语大热之时,一段时期内媒体上会频繁出现该网络流行语。随着近几年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呈现井喷态势,网络流行语的利用率也急速飘升。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习惯性地将网络流行语作为文章标题的\"母板\",演变出许多颇具嘘头的标题。此外,不仅仅是标题,在行文中也不时地可以看到网络流行语的身影,某些网络流行语因其易于理解、知晓率高、幽默生动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表达。 热点新闻事件中产生的网络流行语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脱离单一具体事件,成为代表某一类社会现象的抽象符号,这是它们能够在更多的语境下被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网络流行语丰富了媒体的表达方式,在经过优胜劣汰之后,一定比例的网络流行语还能够进入媒体常规使用词汇的范畴,而不仅仅是昙花一现。
上一篇:广播电视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措施研究
下一篇:新媒体对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的应对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