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下挠与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2024-05-10
来源:意榕旅游网
5朗( 5- 1 1s.明) 翘爰.)逢妨 施工技术曩 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下挠与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郑 钰 (龙岩市荣 工程有限公司,福建摘 要龙岩364()()I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下挠与裂缝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案及一些预防控制 措施 关键词现浇楼板;下挠;裂缝;控制技术措施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土小上程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观浇楼面 呵解决预应力空心板拼缝纵裂质量裂缝,呵加强结掏整体刚 度.方便鲢.}H功能; 设汁号虑不足和施上缺陷或符理不 善而引起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饭下挠裂缝等质量问题,是工程 技术人员常邋到的.进而对事敞原 准确分析,残余承载力 削断.修复加固及预防控制措施研究与选择,是正确处理事 故关键。同时现浇楼板(特别是跨度较大的异形楼饭)出现裂 缝或下挠严重超过规范要求的情况也在不断增JJl1,也是长期 困扰建筑施工企业的一个技术性难题。现恨据一些工程实 例.结合我雎位施工的一些施工经验,就钢筋混凝土楼板下 挠和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方法做些探讨。 1工程概况 龙岩某一高层住宅小区.共3栋单体,总建筑面积5-5万 多m!,地下2层,地上23层,框剪结构,施工到8层时发现 自3层以上的楼层7~7.5m大跨异形板有不I百】程度的下挠, 且在简支边侧的板面存在支座斜裂缝,如图1、图2所示: 图1楼板下挠 图2板支座裂缝 经设计 施工等 f、)=技术人 分析.认为用浇楼扳 礁 产生的原I 是多方面【川素作川的结果,主要有结沟设计、施 上_两个方面 2原因分析 2.1结构设计方面 (1)恨据结构设计原则,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 状态设计法.整个建筑结构或结构构件 能必须满足承裁力 极限状态、正常使Ⅲ极限状态等两种暇限状态要求。目前多 数结构设计人员对第一极限状态给予足够重视并严格执行. 而对第二种极限状态却经常忽视.就f1 能造成某些结构构件 按临界状态设计.安全储备较小.不能满足特殊环境下的安 全使用功能要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关于挠度的规定 是:受弯构件的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并考虑荷 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 (2)现浇楼板厚度与其出现下挠或裂缝也有很大关系。 一般而言,单广u】板取不小于跨度的1/35.双阳板取不小于跨 度的1/40.连续饭取不小于跨度的1/50 当饭中配置抗冲切 箍筋或弯起钢筋时,板厚更不宜小于150mm,且受力钢筋间 距不宜大于200ram。而住本工程中7~7.5m大跨异形楼板原 设计厚度为150ram.基本接近厚度取值下限或临界厚度,这 样就¨丁l能存在厚度相对储备不足,造成楼板拆模后下挠较 大,同时在饭面支座处容易产生裂缝。 (3)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的各种受力体系进行分析,通 常是按单向扳设计或者按双向饭设计.按 跨或多跨连续饭 设计;板端支承在砖墙上或是支承在过梁或剪力墙内,一般 都是仪考虑楼饭平面内的应力变化而忽视了对于现浇结构 构件之问在三维空间中女【I何分配内力、协凋变形.这种对受 力状态分析的芎虑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时r王设计中对多跨 连续板边跨的扳边往往简化处理为简支.由此而产生的误筹 在构造上 以 置构造钢筋补强. 所 置的构造钢筋有往 往存住直径过细、问距过大的 题。 (4)对于偻扳来说,约束最大的位置住其转角处, 为车々 角处梁或墙的刚度最大.它对楼饭形成的约束也最大.I司时 沿外墙转角处 受外界气温影响,也是楼板收缩变形最大的 部位:一般来说.饭内旭筋都按平行于}反的两条卡日邻边设置. 坎得车々角处臾踊平分线方I 的抗拉能力最薄弱.沿外墙阜々弁J 处的楼饭容易出现45。斜 欣射状裂礁 住一些形状变化较 大的车々角处等 罚环17r尢JJJl强陶造 、收日f筋等 ・77・ ●施工技术 翘曼建拟 2O1《)年 2.2施工操作方面 (1)模板施工中对搂板的影响。模板及其支撑的承载能 力、刚度和稳定性不够、梁饭支撑刚度差异或模饭挠度过大. 在恒活荷载作 }}{下变形下沉容易产生裂缝:模板支撑时术严 格按设计要求起拱,或在一些工期比较紧的项目,施工人员 为赶工期.混凝土尚未达到设计或规范要求的强度就过早地 拆除底模和支撑,楼面荷载影响造成楼板超值挠曲而产生通 长裂缝 (2)钢筋成型及安装对楼板的影响。钢筋绑扎施工中,楼 板支座处上层钢筋网的支撑马凳高度不够或分布间距过大, 甚至不设;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众多,在已安装好的钢 筋上行走频繁,板的上层钢筋凶受踩踏而弯曲、变形、下沉, 使其不能有效发挥抵抗负弯矩的作用,致使板实际有效高度 减少,抵抗外荷载能力降低而产生裂缝。 (3)施工安排不合理。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混凝土强 度未达到1.2MPa即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初凝期, 施工动荷载对楼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震动.尤其是重物冲 撞,也容易使楼板产生不规则裂缝。 以上种种原因都有可能造成楼板下挠和裂缝的产生.甚 至在工程完工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发展,可能造成钢筋 混凝土握裹作用的恶化,影响结构耐久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3技术措施 3.1补救处理措施 根据本工程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技术人员对各层楼板下 挠尺寸及裂缝宽度进行实体测量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后,与 建设、监理、设计单位沟通协商.最终决定采用叠合板加固方 案来进行补救处理。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在原来下挠过大、板面有裂缝的现浇楼板下满布支 撑,并将板底顶紧,使楼板应力有效释放。再将楼板中部下挠 超出规范要求的部位周边增加300ram范围内混凝土人工凿 除,重新支模。 (2)将原楼板面凿毛,并在整板面按@450x450mm间距 植 8(Ⅲ级钢)短钢筋,植筋深度100mm。外露30mm并做 180度弯钩。再将凿除范围内底筋调平新增中8@150(Ⅲ级 钢)双向钢筋网片附加筋。 (3)板面满布中8@150(nl级钢)双向钢网片,周边端部植 筋锚人原结构墙(剪力墙)内100him。 (4)在原结构板面整浇40厚C30膨胀细石混凝土,并加 强养护.待强度达到100%后且相邻上一层施工完成后拆除 底部支撑。 (5)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某检测机构对加固处理后的异 形楼板进行现场施加标准荷载试验,并出具了楼板试验检测 报告。该报告显示楼板在荷载作用下,跨中的最大挠度远远 小于规范要求,试验进行过程正常,无其他异常情况。楼板结 构安全可靠.满足承载力设计使用要求。 3.2预防控制措施 3.2.1结构设计方面 (1)设计时注意构造钢筋的布置,对连续板不宜采用分 离式配筋,应采用上、下两层连续式配筋;洞口处配置加强 ・78・ 筋;外墙转角处房间内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饭町通过适当增 加板厚、提高板的配筋、有针对性地增配放射钢筋等措施.提 高楼板含钢率,增大钢筋混凝土板极限抗拉能力。提高部分 外墙保温隔热标准,使温差对楼板变形带来的影响减少到最 低限度 (2)楼板内水电管线走向最好平行于楼扳受力方广uJ,对 钢筋问有水电管线穿过部位.应考虑钢筋加强.或在楼板中 增设钢丝网片,还应保证保护层有足够厚度。 3-2_2施工操作方面 (1)设计楼板底模与支架时,应充分考虑能够满足承受 各种可能施工荷载需要;严格控制模板起拱值.合理掌握拆 模时间,特别是楼板顶撑模板,达不到拆模强度,不得随意拆 模。 (2)严格按图施工。施工中对钢筋的排列绑扎和保护层 尺寸控制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采取措施,严 禁人为践踏,尤其是容易产生裂缝部位。 (3)浇筑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楼板厚度,振捣必须密实,严 禁过振和漏振;对混凝土表面的沁水,必须设法排除或吸干, 严禁撤干水泥抹干或任由沁水溢面:现浇板上不要过早上 人、堆料、施加荷载,必须作到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 后,才允许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4建议 (1)结构或图纸设计阶段尽量不要按临界状态设计,预 留足够安全储备.板厚及挠度设计取值避免按规定范围的下 限取用。 (2)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判断裂缝对结构的影响是 有害还是无害,进而选择对应可靠的处理补救措施; (3)对于跨度≥7m的楼板(特别是大跨异形楼板)应优 先考虑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设计体系。工程应 用实践证明。该结构体系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能有效 预防下挠和裂缝的产生,经济效果明显。 5结语 近些年,因设计和施工的失误或管理不善而引起现浇钢 筋混凝土楼板下挠、裂缝等质量事故,是工程施工中经常遇 到的。对事故原因准确分析、裂缝宽度验算、残余承载力判 断、修复加固及预防控制措施的研究与选择.是正确处理事 故的关键;同时就结构设计方面而言,与截面承载力计算相 比。混凝土结构裂缝计算是不容忽视,防裂、限制裂缝构造措 施还待深人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工程建设提供一些借鉴方 法和思路,以便有效地改进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防止同类 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2 GB 2]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3】汪见鲸,王元清,龚晓南,崔京浩.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 理(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黄岩松.从建筑结构设计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 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