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及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零售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它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社会消费的增长曾经为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过应有的奉献,但近几年的种种迹象说明,以零售百货业为主的商业时代,在短缺经济或卖方市场背景下的超额利润时代已告结束,中国商业已经步入买方市场和微利时代。如何在竞争中生存和开展成为摆在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面前最严峻的问题之一,连锁经营的引入给零售业公司带来一丝曙光。
一、我国零售业开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开展趋势展望 (一)我国零售业开展现状 1.经济开展对零售业的影响 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199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903.9亿元,到2001年达37595.2亿元,仅十年时间增长了4倍多(见图1)。今年1季度,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35.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增速同比回落了1.9个百分点。从销售行业看,3月份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15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1%;餐饮业零售额361.4亿元,增长16.1%;其他行业零售额597.1亿元,增长4.7%。
可以看出,虽然今年一季度商品零售总额呈增长态势,但由于消费者预期下降,因此对今后的零售业经营状况仍不能太乐观。
(2)连锁企业经营规模迅速扩大 2001年连锁企业中的大型企业开展迅速,企业平均经营规模比上年有大幅度提高。连锁百强年平均销售额16.2亿元,比上届百强企业平均销售规模增长65.3%。平均拥有连锁店131.2个,是上届百强企业的1.7倍。百强中前10名企业的销售额到达718.4亿元,占百强销售总额的44%。企业进入百强名单的销售规模的底线为2.68亿元,比上年增加了1.44亿元。
(3)连锁企业采用联合、兼并与重组等手段迅速扩张 2000年榜上有名的几家百强企业,在2001年的座次和称谓上都发生了显著变化,集中反映出2001年中国连锁领域一个最引人注目的开展动向,即连锁企业大范围的联合、购并活动。如:华润收购万佳,组建华润万佳,排名第11位,2000年排名分别是第11位和第13位;超市发与天客隆合并,排名第15位,2000年排名分别是第18位和第32位;民润收购岛内价、新七星等民营连锁企业,排名第27位,2000年民润、岛内价的排名分别是第66位和第51位。
(4)连锁企业向多元化经营、多业态开展的方向迈进 许多企业采取多业态开展策略。在69家经营超市、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会员商店、便利店的百强企业中,单纯经营一种业态的只有18家企业,其余51家企业均采取了多业态开展的策略:以超市经营为主的企业正在向大、小两极延伸,大力开展大型综合超市和便利店。
超市类(包括超市、大型超市、便利店、仓储店)企业在连锁百强中所处的地位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所占比例有所下降,2000年为76家,而2001年为69家。一些专业店,特别是家电专业店和连锁药店有了快速开展。
(二)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及开展趋势展望 1.我国零售业存在的问题 (1)我国零售连锁业规模偏小、集中度低 虽然近几年我国连锁经营飞速开展,但毕竟起步较晚,无法与国际大企业相比。以连锁经营开展最快的美国来说,其连锁经营已占全国零售额的80%以上,而我国这一比重为25%左右。我国2001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总额为1620.1亿元,而世界零售百强仅前10位的销售额合计就达6000多亿美元,约合5万亿元人民币。即使1620.1亿元是我国一个零售企业的销售额,也只能在世界零售
业百强排行榜上名列25位开外,缺乏沃尔玛一个企业的十分之一。中国连锁百强之首的联华超市去年的年销售额是140.6亿元,而世界零售业百强之首的沃尔玛年销售额达2178亿美元,两者相差约133倍。
(2)我国零售连锁业标准化水平偏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配送中心和信息系统 我国连锁业标准化水平偏低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大多数连锁企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作的经营管理体制,严重阻碍了我国连锁经营的开展。据调查,在现有连锁经营企业中,店铺数量在10个以下的占一半以上,按国际惯例不能称其为标准的连锁企业。不仅如此,有很多连锁企业不注重建立配送中心,商品进货本钱高,流转不畅,资金周转困难,看似连锁,实际上仍是单体点分散经营的方式,违反了连锁经营的根本原那么,其结果必然是经济效益差。据统计,目前连锁业的统一采购、集中配送率远未到达规定标准,多数企业的集中配送仅到达30%。配送的不标准将使规模效益很难发挥出来。
(3)我国零售业态功能不完善 我国零售业态从超级市场、百货店向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大型综合超市、家居广场开展,但由于体制不完善,往往缺乏特色,竞争力较弱。完善业态功能是对我国第一批超级市场进行功能的完善,包括:调整店铺网点结构,重点开展生鲜食品。我国有一些连锁超市、连锁便利店盲目扩张,烂设店铺网点,其结果是规模不经济。商品积压或缺货现象严重,特别是生鲜食品不能满足居民的日常消费,经营管理不善造成公司亏损。因此,完善业态功能对于开展连锁业,特别是连锁超市和连锁便利店显得尤为重要。
2.我国零售业开展趋势展望 随着入世进程的推进,我国商业零售业面临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发挥外乡优势,把零售企业做大做强是当务之急。我国零售业开展趋势是走国际化道路,与国际零售业开展接轨,具体表现在:
(1)零售业态多样化 目前,国际上零售业态按照其经营方式和规模大小可以分为购物中心、折扣店、便利店、专卖店、超级市场、仓储式会员店、专业店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消费习惯。据统计,全球零售行业百强企业中大多经营两到三种业态,有的企业甚至在五种业态中同时开展业务,单一经营一种业态的零售企业已不多见。我国零售业已初步显示出这一特点,但以传统百货经营为主的公司仍然存在,业态多样化范围偏小,需要进一步扩大。
(2)经营连锁化 全球著名的大型零售企业几乎全部采取连锁经营方式。由于大多数零售业态都可以以连锁经营的形式存在,因此连锁业的空前开展使其成为零售业新的开展趋势。我国目前已出现经营连锁化趋势,但由于连锁经营刚刚起步,存在问题较多,需要一定时间解决。
(3)企业规模化 美国最大的50家零售商业企业销售总额在1993年即已达4910亿美元,占当年美国零售总额的21.34%,产业集中度极高。世界上最大的商业连锁企业是美国的沃尔玛公司。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沃尔玛的收入每年都以20%的速度递增,目前在全球共拥有4150间门店,2001年以销售收入2178亿美元的成绩荣登《财富》500强冠军宝座。我国零售业的规模远不及西方国家,在这方面要走的路还很长。通过兼并重组,走联合经营的道路,发挥群体优势是一条捷径。
(4)管理科学化 西方零售业采用各种新技术对企业进行管理。如建立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加快资金库存周转;运用计算机对商品购销进行管理,加快信息沟通速度;建立网上销售平台,扩大产品销售等。科学化管理使物流、商流、信息流通过配送中心实现统一,大幅度提高效率,降低企业本钱。我国局部零售业上市公司由于有外资的介入,同时引入先进
的技术管理经验,在管理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国际大公司相比还相距甚远。
(5)商品品牌自有化 对零售商来说,商品是吸引顾客的原动力,因此,销售特色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是赢得顾客的主要方法。国外不少大型零售商都经历了从以一般品牌为主逐步开展为自有品牌为主的过程,有的大型零售商的自有品牌到达20%至25%。自有品牌具有风格独特、价格低廉、统一设计、统一货源、统一价格等优势,可以形成系列产品,尤其适合特定顾客的需要。建立和开展自有品牌,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已成为连锁零售业和大型零售商的开展趋势。目前,我国零售业在这方面几乎是空白。
二、零售业上市公司分析 (一)零售业上市公司概况 目前,我国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共有53家(不包括PT上市公司),从上市公司根本情况来看(见表 2),主要有以下特点: 1.沪强深弱 在零售业上市公司中,深市有18家,沪市35有家,沪市比深市上市公司的家数多了近1倍。这主要与上交所和深交所自身的开展和市场活泼程度有关。
2.新生力量薄弱 从53家上市公司来看,97年及97年以前的上市公司共有48家,占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总数的90.57%,98年新上市公司只有中商股份一家,99年没有新上市公司,2000年有广州友谊、南京中商和商业城三家,2001年仅有北京华联一家。这主要与近几年商业不景气,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利润下降等因素有关。
3.地区分布明显 53家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24个省市,其中上海最多,共有9家;北京其次,有5家;湖北、辽宁、四川有各4家。商业繁荣与地区经济开展息息相关,上海是我国经济开放较早的城市之一,商业上市公司云集上海是必然现象。
4.多数为中小盘股 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平均流通股本为9531万股,小于平均流通股本的上市公司有31家,占58.49%。流通盘最小的是ST成百,流通盘仅为2750万股,可称之为袖珍股;鄂武商A以2亿流通盘位居榜首,除此之外,流通盘最大的五家上市公司还有王府井、上海九百、第一百货和西单商场,上海2家,北京2家。
剧烈的竞争使商业零售业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分化加剧,兼并重组浪潮高涨,具体表现为: (1)转型后以新型业态\"超市+连锁\"经营为主的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显著,友谊股份、华联超市、大商集团、北京华联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33.31%、90.67%、45.86%、27.50%;每股收益分别为0.287元、0.325元、0.331元和0.365元;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2.40%、20.49%、7.20%和8.26%。中兴商业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有大幅提升,分别增长100.54%和148.95%,主要是2000年公司停业装修,经营不正常所致,扣除该因素,公司经营相对平稳。
(2)传统百货龙头企业经营业绩江河日下。第一百货每股收益为0.119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22%,主营收入减少22.97%;王府井每股收益为0.062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60%;鄂武商每股收益为-0.194元,净资产收益率为-10.07%。百货龙头企业有逐渐被连锁龙头企业替代的趋势。
(3)巨额亏损上市公司已经或将要成为资产重组的壳资源。如ST昆百大、ST成百、济南百货、民族集团、东百集团、上海九百、秋林集团等。连锁经营上市公司做大做强,兼并重组浪潮高涨。如华联超市与北京西单商场、北京超市发合资成立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在北京开发超市;友谊股份收购联华超市51%的股权,控股上海好美家装潢建材,其下属子公司联华超市与日本三菱株式会社合资兴建复兴岛物流基地;大商股份收购抚顺、锦州、营口、本溪、牡丹江百货大楼、大庆华联购物广场,还将收
购沈阳、盘锦、鞍山等地工程,在整个东北地区建立起连锁营销网络;广州友谊收购新大新公司,从事中高档百货连锁经营;武汉中百收购武汉金田超市有限责任公司49家超市和武汉金田连锁商场有限责任公司。
(4)外资介入势不可挡。对于外资零售业而言,要占领国内市场,重点应放在那些开放较早的东部沿海地区及一些大城市,这些地方集地域、资金、规模优势于一身,开展前景良好。如位于上海的第一百货与日本合资建立上海八佰伴和上海百汇;友谊股份与家乐福合作;位于北京的西单商场与香港电讯盈科子公司、台湾太平洋,合资组建北京西单太平洋百货公司等。此外,象深国商、ST昆百大、鄂武商等上市公司都具有外资背景。外资介入不仅仅是资金的介入,更多的是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的介入,这对上市公司今后的开展将起到推动作用。
2.京、沪及其它地区上市公司比照 在53家上市公司中,北京有5家,上海有9家。表5是对北京、上海及其它地区零售业上市公司简单平均后的比照数据。
从表5中可以看出,京沪地区的各项指标均高于其它地区调整后指标。其中每股收益京沪地区比其它地区至少高出0.154元,净利润至少高出4100万元,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增长率也比其它地区高出6个百分点以上。零售业上市公司业绩地区差异巨大主要是由于:a.大城市经济开展较早且开展速度较快,带动零售业开展;b.大城市开放较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比其它地区前卫,促进零售业开展;c.大城市人口密集,客源丰富,推动零售业开展。
上海9家上市公司均为老牌商业股,以百货经营为主,随着竞争的加剧,传统百货业已不能适应新的开展,象上海九百、第一百货、豫园商城等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下滑,而象友谊股份、华联超市等上市公司采用新型业态-
-超市作为主营业务,适应了商业微利时代的开展现状,使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利润大幅增加。北京地区上市公司中有4家为老牌上市公司,经营传统百货业,业绩难有大的起色。而北京华联作为2001年新上市公司,主营的超市业开展迅速,带动公司业绩大幅提升。京沪地区比照可以看出,上海地区上市公司能够迅速适应市场变化,采用新型业态,因此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北京地区上市公司1倍以上。可见,新型业态的采用对提升公司业绩大有帮助。
3.连锁经营优势初现 在53家上市公司中,引入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有14家,占零售业上市公司总数的26.4%。其中沪市8家,深市6家,分别占沪深两市零售业上市公司家数的22.85%和33.33%,深市上市公司采用连锁经营的比例高于沪市。
从表6数据可以看出,引入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比不引入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业绩要好。其中每股收益连锁经营比非连锁经营上市公司多0.154元,主营利润增长率前者是后者的23倍,净利润前者是后者的1.93倍,剔除两家上市公司(健特生物和中兴商业)后,非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主营收入出现负增长,说明不采用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已呈下降趋势,连锁经营的优势十分显著。
采用连锁经营的上市公司中多为超市连锁,虽同为连锁经营但业绩也不尽相同。象友谊股份、华联超市、北京华联这类上市公司,连锁经营范围较广,从采购到配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本钱控制较好,因此商品价格偏低,盈利空间较大,其主营收入增长率在20%以上,开展前景良好。而象上海九百这样的传统百货上市公司,虽然其子公司上海正章洗染公司在原有220家洗染效劳连锁店的根底上,又新增了205家洗染效劳连锁店,但由于上海九百只有这一家子公司采用连锁经营,而且洗染效劳又没有超市
与人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程度高,因此这样的连锁经营对主营收入和主营利润的奉献不是很大。
可以看出,连锁经营不但要和新型业态相结合,更重要的是要扩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有效地控制本钱和费用的支出,才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三)零售业重点上市公司分析 1.友谊股份(600827) 公司于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24,429万股,流通A股3,356万股,流通B股10,708万股,是我国首家同时向境内外发行A、B股的零售业上市公司,同时也是目前中国零售业销售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营连锁超市、装潢装饰建材、综合百货、同时经营进出口业务、餐饮效劳、新旧工艺品、金银制品、家具、古玩收购等。
2000年下半年,公司先后出资受让其大股东上海友谊(集团)持有的上海好美家装璜建材90%的股权,受让华联超市51%的股权,以及受让复兴岛物流基地等一系列措施,使公司成功实现了由传统零售业向现代零售连锁业的转型,并形成了四大核心业务,即连锁超市、连锁百货、连锁装潢建材专业大卖场和社区购物中心,构建起现代电子商务技术和现代仓储物流技术两大核心技术。
公司重组后,主营业务呈现高速增长的趋势(见表7)。主营业务收入和主营业务利润的增长幅度连续两年均超过了100%,净利润也保持了近30%的增长率。每股收益由重组前的0.179元增加到2001年的0.287元,增幅为60.34%除调整后每股净资产这一指标略低于行业平均值外,2001年友谊股份其他财务指标均比行业平均值高出许多。
(1)联华超市 上海联华超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连锁超市,注册资本41,500万元,拥有店铺数1225家。2001年总资产为161,231万元,营业收
入为457,925万元,占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79.32%,销售规模为140.6亿元,净利润8,059万元。
2001年联华超市以140.6亿元的销售总额再次荣登中国连锁百强企业之首的宝座,联华超市已连续三年夺得此项殊荣。除销售总额雄居全国零售业第一以外,联华超市还囊括了国内零售业的五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大型连锁超市,全国超市行业第一家通过ISO9002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全国超市门店数量第一,全国连锁超市行业第一家成立智能型计算机系统管理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第一家拓展电子商务系统的连锁超市。
联华超市还持有上海联家超市(上海家乐福)45%的股权,目前也正在酝酿改制上市,这对于友谊股份无疑又意味着时机。
(2)好美家装璜建材超市 上海好美家装璜建材是上海最大的连锁超市企业,注册资金6,500万元。2001年总资产为36,340万元,营业收入为63,969万元,占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1.08%,销售规模为8.05亿元,净利润1,501万元。
目前公司已在上海开了5家店(曲阳店、光新店、南方店、北京路店和浦东店),在武汉开了1家店。公司在店面经营模式、售后效劳、产品质量等方面优势显著。在房地产升温的拉动下,经营状况良好。
(3)上海友谊百货 上海友谊百货,主营百货零售,注册资金5,300万元。2001年总资产为27,695万元,营业收入为36,497万元,占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6.32%,销售规模为8.97亿元,净利润1,999万元。母公司在2001年年初将上海友谊商店、上海华侨商店、上海友谊虹桥商城等都划归上海友谊百货,公司在传统百货业上已不再扩张。
(4)上海友谊南方购物中心 上海友谊南方购物中心主营百货零售、物业租赁,注册资金5,450万美元。2001年总资产为65,798万元,营业收入为8,492万元,占母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47%,百货销售为2.52亿元,该公司经过业务调整后,将逐步进入经营性盈利期。
社区购物中心(ShoppingMall)是公司新拓展的业务之一。友谊南方购物中心包括家乐福、好美家两家重头店面,人气较旺,对其他店面的出租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前景乐观。
5月16日,友谊股份以14.50元的价格成功增发3700万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归还收购联华超市股份51%股权及对其增资的银行贷款36160万元;对好美家装潢建材增资16650万元;投资15000万元组建上海友谊购物中心开展。此次增发可以看出,大力开展主营业务是公司今后的开展方向,主营业务的稳步增长将会给公司带来更高收益。
2.华联超市(600825) 公司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总股本15,428万股,流通A股3,857万股,公司是目前国内证券市场上第一家以连锁超市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其资产规模、经营业绩、管理质量和品牌知名度等都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已连续两年业绩大幅增长。
公司在华北、东北、华东有近900家连锁店,从利润构成来看,华东地区的主营业务利润奉献最高,到达96.9%。2001年公司在上海、北京、江西南昌开出了第一批大型卖场和便利店,由于下半年才刚刚启动,未对该年度经营业绩产生大的影响,今后可能成为公司利润的增长点。
公司在2001年年初与北京西单商场股份和北京超市发股份合资成立了西单上海华联超市北京。该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公司投资38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7%。此外,公司在2001年共出资1200万陆续完成了对
外地7家子公司的增资工作,这7家子公司分别设在南京、杭州、苏州、南通、淮阴、徐州、芜湖,其中以杭州子公司增资最多为450万,南京子公司增资250万,其余几家子公司增资100万,增资后公司的控股比例亦由原来统一的90%相应提高。7月底,公司第一家大卖场--上海浦东浦电路大卖场开始营业,大卖场总投资2800万元,其中70%为银行借款,30%为自有资金。
单一的零售业态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公司的开展。从华联超市2001年的一系列举措可以看出,在保持超市的优势地位外,公司大力开展大型卖场和便利店,向多业态方向开展。同时,公司还采取直营和特许加盟的方式,以上海、北京、南京等大城市为中心,在全国范围的大中小城市迅速建立起连锁零售网络,重点开展上海周边省市和北京及周边省市两块市场。特许加盟的方式不但可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收益,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华联超市资金缺乏、资产负债率高的问题。但自有资金短缺最终还是要通过增发新股从二级市场上融资解决,自有资金充裕后,公司将会有更好的开展前景。
3.北京华联(600361) 公司于2001年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第一家发行上市的超市连锁公司,总股本12,557万股,流通A股5000万股。公司前身为北京华联商厦,是一家于96年6月7日依据《公司法》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4月19日经国家经贸委批准,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注册资本为7557.29万元。北京华联是全国华联商厦集团成员之一,在华联商厦集团内仅次于上海华联,排名第二。
从资金投向看,实际投资和公司招股说明书承诺的投资工程相同,8家超市共投资35,596万元,投资工程选择比拟得当。主要是工程的市场前景广阔,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处于成长前期,是我国商品零售行业的开展方向之
一;大型超市选在无锡、大连、呼和浩特、兰州和南宁等地,可以避开国内外超市列强的竞争;八家超市已陆续开业并且盈利,使得投资风险大为降低。
北京华联主营业务突出,今后三年的成长性和盈利能力有比拟坚实的支撑,市场前景乐观。
4.第一百货(600631) 上海本地老牌商业股,总股本58,284.7939万股,流通A股18,831.3380万股。拥有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上海第一八佰伴新世纪商厦等多家著名的百货商店和几十家分子公司,经营10万多种商品,总经营面积到达28.15万平方米。曾被誉为商业龙头股,但由于公司经营以传统百货业为主,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外资的涌入,经营状况每况愈下。近三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三成,净利润缩减近五成,净资产收益率也由99年的7.42%下降到2001年的4.22%。2001年公司销售规模到达73亿元,实现净利润0.69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了近23个百分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