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热情

2022-02-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热情

摘要 在对教材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注重“以人的发展为本”。灵活使用教材,积极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创设开放的教学情境,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气氛,努力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 情境创设 独立探究 合作讨论 体验数学

数学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主体强烈的求知欲 案例:北师大版第四册《买电器》

师:“老师买了新房子,想请同学们到老师家参观。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课件演示老师的新房子)师:“小朋友认真观察,说说老师家里缺点什么?”生1:“厨房那里缺一台电冰箱。”生2:“厅堂缺一台电视。”生3:“浴室缺一台洗衣机。”……(学生提议添置些家用电器。课件出示“长城家电商场”,引导学生挑选电器。出示各电器价格:冰箱960元;风扇200元;洗衣机500元;电视800元)

画外音:根据提供电冰箱和电视机的价格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

学问题?

生自由提问。生1:“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生2:“1台洗衣机比1台电视机便宜多少钱?”师:“我们先来解决‘1台洗衣机和1台电视机共花多少钱’这个问题吧!”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交流。

a.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b.5个100加8个100等于13个100,13个100就是1300;c.因为5+8=13,所以500+800=1300……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了“买电器”的问题情景,激起学生寻根究底的心理倾向。把“教”的愿望转化为“学”的内在需要。这些情境在学生头脑中留下的不仅有表象概念,而且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引导他们在兴趣盎然的良好精神状态中投入新课的学习。

二、创设参与情境,给予主体操练的时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最近发展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课堂还给学生。”

案例:《小小游乐园——100以内两位数的加减法复习1》 师:“我们来到了游乐区。现在谁能当小导游,介绍每样游乐设施的票价?”(出现游乐园图和价格表)生:“飞机每人20元,碰碰船每人30元,海盗船每人50元,过山车每人32元,骑木马每人11元。”师:“有这么多好玩的,拿着60元的游乐券,你们想玩什么?和小组同学商量一下。”(学生商量)师:“刚才小朋友在商

量的时候,能互相尊重,都很注意倾听别人说话。你们想玩什么?”(请学生说,老师将他们想玩的游乐设施图贴上去)师:“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我也想玩骑木马和海盗船。我最喜欢玩海盗船了。”生1:“老师,我不同意。你两样合起来是61元,比游乐券的60元还多了1元。”师:“真的不够呀!可是我实在想玩,怎么办?”生2:“老师,我有办法,你可以跟别人借1元。”生3:“跟老板讲,让你先玩,等明天再拿一元还给他。”生4:“不行,要用游乐券,不能用钱,可以把我剩下的游乐券借给你用。”生5:“我还有办法,你可以跟他说,就差一元钱,让你玩,以后再介绍别人到游乐园玩。”生6:“对,你跟他说,你是老师,以后可以带很多小朋友到游乐园玩。”师:“谢谢你们,你们真会想办法。可是,如果只能用这张60元的游乐券玩,那该怎么办?”生7:“我建议你可以玩飞机和木马,只要31元,还可以省下29元。”生8:“老师,你不是说你很喜欢玩海盗船吗?那就只玩海盗船,还可以省下10元。”师:“我们班的小朋友真热心,谢谢你们。那我就玩票价50元的海盗船。” 这节复习100以内简单的加减法,教师把提问题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更多地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了学生,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正确的指导思想。 三、把握生成情境,还给主体自主的权利

案例:北师大版第四册《走进乡村》“结合乡村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课件出示教材第51页情景图)。

师:“说一说,你在乡村看到了什么?谈谈你对小华家乡的印象;

分组说说这些景物各在小桥的什么方向;选取自己的景物,说出它在蓄水池的什么方向?”(分组说一说,为每个同学提供了积极参与学习的机会,正反说方向,意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同时加深对方向的认识)

(在优美的音乐中走进乡村的秋天:课件出示教材第52页情境图)学生观察情境图:打出苹果园的数学信息。重点理解:最多装8箱中的“最多”是什么意思。

师:“装完这些苹果至少需要几车?”学生分组解答,展示不同的解答结果。22÷8=2(车)……6(箱)。答:至少需要2车。22÷8=2(车)……6(箱)。答:至少需要3车。师:“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解答结果?到底应该需要几车?”(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学生代表总结发言:“因为装2车后还有6箱没装完,所以必须加1辆车,我们在答的时候一定要加1,就是至少需要3辆。”教师把握生成机会,引领学生在辨析中自悟,针锋相对的自由辩论使学生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明确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用数学知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