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
19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决定教育工作要遵循的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个别差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知识模块: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2.“课程不应指向活动,而应直接关注制定一套有结构、有序列的学习目标,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为达到这些目标而服务的。”这种观点意味着课程即( )。
A.教学科 B.社会改造 C.经验获得
D.预期学习效果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中所述观点意味着课程即预期学习效果。知识模块:中学课程
3.按照课程呈现的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 A.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 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C.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课程的组织方式不同,课程可分为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管理制度不同,课程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开发的主体不同,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或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知识模块:中学课程
4.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知识技能
B.发展学生智力 C.培养学生品德 D.关注个性发展
正确答案:A 解析:中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能动地学习、运用和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模块:中学教学
5.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情语说服 D.情绪唤起
正确答案:B 解析:替代性经验是指个体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成败经验,而获得强化的过程。知识模块:中学生学习心理
6.按照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进行划分,可以将迁移分为( )。 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B.正迁移与负迁移 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 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正确答案:A 解析: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与概括水平划分,学习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知识模块:中学生学习心理
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是( )。 A.锻炼法 B.陶冶法 C.榜样法 D.说服法
正确答案:D
解析:题干是对说服法的具体解释。知识模块:中学德育 8.“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B.知行统一的原则
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正确答案:C 解析: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题干所述是教育学家马卡连柯的名言。体现的正是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此,本题应选C。
9.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 )。 A.教育的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目的的性质 D.教育规模
正确答案:D 解析:一定的教育必须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因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知识模块: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10.下列哪种反应是对挫折的积极应对反应?() A.升华 B.投射 C.退行 D.幻想
正确答案:A
解析:人们在遭受挫折后,或强或弱、或多或少都会做出一定的反应。概括地讲,个体对挫折的反应表现为三个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个性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形式很多,一般有攻击、冷漠、退行、固执、幻想、逃避、自戕等。这些都是个体在遭受挫折时伴随着的紧张、烦恼、焦虑等的情绪反应,是比较消极的。而心理学上的“升华”是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投射作用,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因此只有A的选项是积极的,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11.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 B.社交能力
C.自我教育能力 D.合作能力
正确答案:C 解析: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故本题选C。
12.中学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类型。 A.科学的、艺术的、人文的 B.上等的、中等的、下等的 C.理想的、现实的、功利的 D.专制的、民主的、放任的
正确答案:D
解析: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包括专制型、民主型、放任型三种类型。
13.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时,受m(a+b)=ma+mb的影响而错误得到lg(a+b)=lga+lgb,这种现象是()。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重组性迁移
正确答案:B 解析: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经常表现为思维固化,缺乏灵活性、变通性,使某种学习难以顺利进行,学习效率低下。题干中的表述属于负迁移现象。因此,本题选B。
14.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进行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 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正确答案:D
解析:道德培养一般是沿着知、情、意、行的内在顺序,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向前发展的。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知、情、意、行各有其相互独立性,因此,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常处于不平衡状态。这就要求我们不必恪守一种开端或一般教育程序,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多种开端、多种教育程序。故答案选D。
1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 B.学生的主体性 C.认识的教育性 D.活动的开放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
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简捷性、认识的引导性。
16.“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旨在培养学生的( )。 A.形象思维 B.抽象思维 C.聚合思维 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D
解析:发散思维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一题多解”和“一事多写”都是从各个方向分析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知识模块:中学生学习心理
17.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处于()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
A.自我中心 B.权威 C.可逆性 D.公正
正确答案:B 解析: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外在权威表现出绝对尊敬和顺从的愿望。他们认为服从、听话就是好孩子,否则就是错的,是坏孩子。另一个表现则是对规则本身的尊敬和顺从,即把成人规定的准则,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个阶段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是根据客观的效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故本题选B。
18.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 )。 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
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
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 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利用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考虑好榜样的设置。并非越优秀的榜样越好,而是要通过对榜样的学习使学生有可能达到榜样的高度。过于优秀的榜样反而会造成学生的压力和自卑,不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给学生的建议要尽量具体、可操作,而非越抽象越好;教会学生正确的归因,要尽量将失败归结于内部因素,而非外因。知识模块:中学生学习心理
19.“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反映了( )。 A.激情具有爆发性
B.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 C.应激是一种适应性反应 D.心境具有微弱的特点
正确答案:B
解析: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它可能是愉快或忧郁的,也可能是恬静或朝气蓬勃的。“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体现了心境弥散性的特点。本题选B。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
20.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2—3岁的危机冲突是()。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正确答案:D
解析: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2—3岁属于自主感对羞耻感和怀疑阶段,该阶段的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本阶段幼儿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听、渴望自主的状态,他们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喜欢自己动手,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结合题干,本题选D。
21.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类型。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
22.敏锐、稳重、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是( )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正确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气质的类型。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话少,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
可塑性差。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
23.八年级学生小琳面临的人格发展阶段任务是( )。 A.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B.培养主动感,克服自卑感 C.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D.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正确答案:D
解析:初中生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的人格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知识模块:中学生发展心理
24.( )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 A.班级 B.年级 C.学生 D.班委会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25.“三人成虎”“人云亦云”反映的是( )。 A.从众效应 B.责任分散效应 C.破窗效应 D.期望效应
正确答案:A
解析: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知识模块:中学班级管理与教师心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