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2023-06-04 来源:意榕旅游网
素质教育探讨之———

历史教学与多媒体运用

大河中学 吴胜军

摘要 如何采取更好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初中历史教学值得探讨的问题。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历史课堂,使课堂教学手段发生巨大的变化,已逐渐成为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手段;历史教学;教学手段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步入初中历史课堂,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开始发生转变,使初中历史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技术,能把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集于一体, 将历史文字材料、历史图片、历史过程等配以视频、音响和动画效果,更“真实”地再现历史。多媒体技术运用与历史教学,契合了初中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征,让教学信息图文并茂、声像并举,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效提高课堂效率。结合本人的历史课教学实践,就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运用谈谈我的肤浅看法。

一、弄清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关系 我想毋庸讳言大家都明白: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为历史教学服务,多媒体技术必须能够更好地配合历史教学。如果能达到这一目的,则课堂上无论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多么简约,我们都不能认为是失败;如果达不到这一目的,则老师在课堂上无论使用了多么先进的技术,制作了多么精美华丽的课件,我们也不能认为是成功。

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时,一定要注意与教学目标、目的相结合,力求简约实用、配合得当。正如我们经常评介美术作品时所说:“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一样,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也应该是平淡自然的,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使用才是最好的使用。

二、明白多媒体技术在历史学科教学中的作用 1、 利用多媒体能让历史教学“活”起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的渠道得到极大的拓宽,教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学习效果。

初中历史教材侧重趣味性,以历史人物事件过程性知识为主,理论分析要求不高,它的编写符合初中学生重直观感、逻辑分析能力不足的生理、心理特点。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通过展示文物图片、文献资料、历史地图、历史现象的模拟动画以及历史纪录片等多种信息,把不可再现的历史现象重新直观、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内容形象化、棘手的事物简单化、平板的形象立体丰满化,缩短时空的距离,使学生在学习中见其人、睹其物、闻其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极大地优化了教学目标,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注意力集中与否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传统的单一死板的接受性学习,容易使学生厌倦,丧失对原本兴味盎然的历史学科的兴趣。而融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影像

为一体的多媒体演示教学,可将灿若群星的历史人物、图片绘画、新闻报道、知识竞赛、游艺活动、影视的收听收看等融入历史课堂,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体察感悟历史,进而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幽索隐、深化知识、发现规律。在调动学生有意注意的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以直接兴趣为基础的无意注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能改变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历史知识的特点之一是过去性和不可再现性,这也是历史教学面对的难题之一。单纯的文字信息使人感觉枯燥乏味;生动的历史场景靠语言很难再现;动态的历史活动过程静止到地图上就成了死的线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内容的联系,历史进程中的多向因果关系,不同时空史事之间的联系,用语言进行线性描述不易让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可以很方便地解决这些问题。音像资料的播放可以让学生随机进入历史情境,亲眼“目睹”当时的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历史地图上的行进路线和事件发展态势可以动态展示,使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发展过程;散乱的知识点可以整理成立体的结构图示,使学生一目了然。

以前教师只能靠语言讲授的内容可以用多媒体的简洁地进行直观展示,通过音、形、画面给学生综合的印象,远比单纯的声音印象要深得多。如结合每一节的教学任务,通过直观影视图等资料的展示,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引导学生顺利进入教学内容,理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脉络和线索,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等;对综合性比较强的问题,如经济增长、政治斗争等问题,也可以制成形象、直观的图片对学生进行讲解。在初中阶段,学生认识问题的方法多数还是以直观的感性认识为主,而充足的形象直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而充分的展示和运用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将有百利而无一害。而运用了现代教学手段以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的效率都将大为提高,学生的视野也将空前开阔,历史资料匮乏等问题将有效缓解,从而真正使培养学生的能力成为可能。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不待言。 3、能增加历史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历史是什么?历史是过去的一切。”但正因为他是过去的一切,是不能再现的,对于形象思维正活跃的中学生来说,历史有时又成了一门枯燥的学问。而多媒体技术却可以以其独有的功能,把历史上的有些细节和片断生动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既能有效地通过直观的听觉视觉感知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弥补了教师教学手段的不足。而大量形象生动的音像素材在历史课堂上的运用,对提高学生兴趣所产生的作用更是毋庸讳言。而这些鲜活的材料、海量信息的出现,无疑会使学生进入更自觉的学习、更主动地思考之中。

4、能开辟学史“第二课堂”,扩大学史视野。 学生学习历史本来就是多渠道的,其中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影响不可小视。这些作品若尊重史实、立论公允,对学生是有益的,应当鼓励学生观看。但相当数量的“戏说”式作品随意演绎歪曲历史,给学生以错误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认识,对历史知识所知不多、分辨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无益甚至有害。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便利,选择一些历史影视作品和可看性强的历史实况纪录,课外组织学生观看或租借给学生在家庭电脑上观看,并组织一些观后讨论。这种第二课堂的历史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扩大学生的学史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素养。作为鼓励,也可以作为一种考查方式,按比例计入学生学期成绩。 三、把握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原则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或者说在制作历史教学课件时要注意哪些事项,遵循哪些原则哪?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把握和操作: 1、目的性原则。

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必须为历史教学服务,围绕历史教学展开。而历史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历史课程标准》说得非常清楚,就是: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而具体到每一节课,课标也为我们制定了非常具体的目标,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只要认真研究、准确把握,就一定能很好地完成这一教学目标。过分地追求课型的华丽只会因文伤义,起不到历史教学应有的目的。 2、实用性原则。

记得一位专家说过:“最好的技术就是没有技术。”运用在课件设计中也是这样。我们在设计教学、制作课件时,必须要围绕历史课堂教学的目标和需要进行运作,绝不能为了展示课件的先进,脱离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去追求课件制作的先进和华丽。能用简单的手段展示的就尽量不要复杂,能用简单的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就不要FIASH,毕竟历史教学是为了传授历史知识而不是为了展示课件制作技术的高超。我们在一线教学中也常常看到,技术含量越高的软件,制作难度越大,掌握起来难度越高,需要教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越长,这对于在一线教学中消耗了大量精力的教师来说,如果处理不好又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在课件制作时,一切从实用出发,从易从简,不但可以节省教师大量的精力,还能大大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性,进而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普及与推广。

3、简洁性原则。

简洁的原则也是美的原则,“大道自然”“绚烂之极,趋于平淡”都说明一个道理:自然是美、简单是美。我们在进行历史教学课件制作时,其实也应遵循这一原则,简简单单,平平常常,教学需要时间,不需要时可以少用或不用。就像在看李连杰的武打片时,和对手过招前总是凝神静气,任由对方上蹿下跳都毫不为所动,而一旦出手则招招致敌,绝不拖泥带水,为追求动作的华丽好看而做无用功。我想历史教学也应该是这样,达到目标的教学就应该是成功的教学,实现目的的技术应用就是最好的技术应用。否则任你课堂怎样华丽,也只能是花拳绣腿而已。 总之,只要明确了历史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关系,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于简约自然中找到教学与技术的结合点,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一定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开拓一片新的天地。

总之,随着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确实有其他教学手段无法代替的优势,但这并不是意味着它能包办一切,它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手段。教师要从历史教学的实际出发,当用则用,不当用则不用。使用时要注重科学性,要使多媒体的运用做到“适时、适度、适当”,恰到好处,从而进一步减轻教师的负担,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多媒体教学现状的分析》肖文雅, 范庆彤, 张培 -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06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教育研究 2002(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6

4、赵呈领、杨琳、刘清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7 5、《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刘和海, 王清 - 教育与现代化,

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