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林书武
提要:本文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跟非比喻性语言的区别为主线,综合考察了国外隐喻研究。文中着重介绍国外学者对隐喻两项(即两部分结构)的分析,以及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并叙述隐喻的认知功能,说明Lakoff的隐喻研究及其创新。
关键词:隐喻、认知
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可以有多种写法。E.Steinhart和E.F.Kittay撰写的概述,扼要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隐喻理论、隐喻研究方法、隐喻的解释,但不涉及文学隐喻研究(见Asher主编,1994:vol.5)。KirstenMalmkjær(1991)在为其主编的百科全书撰写“隐喻”一条中,概述了隐喻研究的两种主要方法“建构论”与“非建构论”,又介绍了“比较说”与“取代说”两种理论,以及从语义、语用的角度研究隐喻的概况。AndrewOrtony(1993)为《隐喻与思维》一书写了一篇“导言”,对该书所收的论文作了概括的介绍,可以看作是对隐喻研究的一种综述,其中提出隐喻研究分为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两大范畴。F.R.Ankersmitetal(1993)在为所编《隐喻与知识》一书撰写的“导言”中,提出关于“认知的真”(cognitivetruth)是评价历来各家理论价值的主轴;也就是说,认为隐喻是某一领域中真的始源,真的传送者,还是把隐喻当作一般看待,换言之,是承认有隐喻真还是否认有隐喻真,这是区分各家理论的重要标志。而M.C.Beardsley在为《哲学百科全书》(主编Paul,1967)撰写的“隐喻”一条中,着重介绍了各种各样的隐喻理论,包括“感情论”、“象义论”等等。我国有青年学者束定芳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7年第1期(总第109期)
(1996)对隐喻研究的历史发展、对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任务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
我们在这里提出以隐喻的归属问题,即以隐喻属于形象语言[比喻性语言]还是属于普通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为主线,对国外隐喻研究进行综述。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把隐喻看作普通语言现象来研究,就是把认知概念引进隐喻研究,这个问题成为认知语言学和当今语言学研究主流派的分水岭。正如MarkTurner(1991)指出的:“有一种研究把
语言研究与文学研究分开;它假定意义与句法分离,句法自主自足;假定语言系统与其他认知系统是自立自主的;假定语言意义(语义)和超语言意义(语用意义)分开,字面语言与比喻性语言分开。认知语言学的许多经验研究,结果都摒弃了上述种种看法”。顺便说一下,本综述不包括文学隐喻研究。1.背景材料
隐喻研究有悠久的历史。亚里士多德说,“隐喻字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属’,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见《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11·年)。亚里士多德的定义,阐明了隐喻非常重要的特点。西方许多研究,例如G.Lakoff的研究,就是根据“隐喻是借一事物谈另一事物”这一重要观点展开的。亚里士多德还认为:隐喻是根据类比的原则所作的隐性比较(implicitcomparison),这就是现代比较说的始源。大体上说来,亚里士多德对隐喻持科学态度,认为隐喻重要,并要求人们掌握隐喻。但隐喻在另一位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眼中却不那么幸运了。他认为隐喻属于花言巧语,至多是修饰性语言,只适用于表达感情;政治辩论、科学论述不宜使用隐喻。然而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一样,柏拉图的观点在西方学术界的影响也很大。从洛克、休谟以至当代许多教科书、文学理论书籍,都把隐喻看作一种修辞格,只起修饰作用。Ogden等人著《意义之意义》(1952)一书,贯串全书的主题就是区分感情语言(比喻性语言)与叙实语言(非比喻性语言)。作者认为这种区分是一个重大发现,而一切语言混乱产生的根源,恰恰是混淆了这二者的界线。国外前几年出版的一本论诗歌隐喻的专著《隐喻:诗歌的逻辑》,也沿用了柏拉图的观点,尽管书中对隐喻作了别开生面的归类与分析(Briggs&Monaco,1990)。
当然,坚持要区分字面语言和形象语言的学者,也是有其理由的。他们认为这种区分涉及到一系列意义重大的两分:真对伪,现实对想象,约定俗成对创新,不变的对变化的,稳定对不稳定,非类比对类比,表义对涵义,固定的对动态的,首要的对次要的,等等。说法尽管多种多样,然而万变不离其宗,都是认为字面语言是真实的,首要的;比喻性语言是派生的,寄生的,次要的。比喻性语言的地位已是这样,要是隐喻属于比喻性语言,那么它的价值之低,就不难想象了。
但当代一些学者感到按这种传统观点研究语言现象,许多问题解释不通。他们发现许多人对语言中许多句式、表达式熟视无睹,于
·12·是提出一种Ortony和Malmkjaer称之为“建构论”的研究方法。它认为隐喻在语言中
起重要的作用,话语的隐喻意义和字面意义没有什么根本区别;意义是要构建的,而不是直接感知的,使用语言的非字面意义并未构成一个特殊问题。语言的使用,语言的理解,本质上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建构论原为JeanPiaget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大意是说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建构成认识。其中涉及到有机体的自我调节、适应机制,以及客体被同化到主体的图式等复杂的过程(参见袁毓林,1996;皮亚杰,1995)。隐喻理论借助建构论中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形成自己的相互作用说,用以解释隐喻的形成。这一点,以下还要详谈。
认为隐喻属于比喻语言,这是传统观点;认为隐喻属于普通语言,这种观点是对传统观点的挑战。
2.对隐喻两项(两部分结构)的分析
从形式上来看,隐喻的结构并不复杂。隐喻可以是一个词组、句子。基本的句子形式是“A是B”;一般形式是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式虽然简单,内容却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分析法。
基本式“A是B”中的A和B是两个项;推而广之,一切隐喻都有两个项。试以英语Theskyiscrying(天空在哭泣)为例,被描写的对象(sky),常见的说法是“目标”(target),用来描写对象的词项(crying),常见的说法是“始源”(source)。这也是一般的分析方法,着眼点在描写与被描写的概念上。
值得注意的是:Black认为谚语、寓言或谜语也都可以看作是隐喻(1962:27);Lakoff等人(1989)中有许多谚语的例子,如:“Bigthunder,littlerain”(雷声大,雨点小),也可以看作是隐喻。这里只有比喻的始源,比喻的目标在这里并未出现,而是指人们理解到的意思。Lakoff等人说,这句话的一个意思是:
“无效的努力”。按:这跟汉语中的理解有些不同。汉语的一个理解是“声势很大,但却做得很少”。为什么有不同?Lakoff等人认为是文化不同所致。理解虽然不同,然而都是隐喻,在这一点上却是一致的。
Richards(1936)提出,把A项称为“话题”(topic)或“语旨”(tenor),B项叫做“载体”(vehicle)或“根据”(ground)。他强调隐喻中词项的“冲突”所表示的概念之间的不相容。
Black把A项称作“主体、主项”(princi-palsubject),B项叫做“次件、次项”(sec-ondarysubject)。前者也叫做“语片或框架”(frame),后者叫做“隐喻的焦点”(thefocusofthemetaphor)。Black的命名平淡无奇,重要的是他对隐喻成因的分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发展了Richards等人提出的相互作用说。
对隐喻两项所作的分析,较早涉及到认知领域概念的是Richards。他在《修辞学的哲学》一书(1936:93)中说:“当人们使用隐喻时,就把表示两个不同事物(事物被一个词或短语支撑着)的思想放在一起,这两个思想活跃地相互作用,其结果就是隐喻的意义。这是简明扼要的概述”。又说,隐喻“基本上是思想之间的借用和交际,是语境之间的交易”(同上书:94)。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几个地方都谈起“思想”,这是一个重大进展。试比较亚里士多德的经典定义。在那里“隐喻”只看作是“字”的事情。罗念生译的这个“字”,英语是“name”,即“名称”。所谓“借`属’作`种’”,可以理解为借属名作种名。当然,后人也可以理解为借“属”作“种”,但亚里士多德的确并未明确说出隐喻是借一种思想作为另一种思想。
主要是从Richards开始,对隐喻两项的研究逐渐向认知领域发展。
Kittay分析隐喻的两项时,就是认为这两项是两个内容域;隐喻的关键特点是意义
的转移,这可以看作是一个变化过程:从一个内容域结构变成另一个内容域结构(见Kit-tay,1989;林书武,1994)。
Lakoff等人(1980)谈到什么是隐喻这一问题时,说人们借助一个概念领域结构去理解另一个不同的概念领域结构,这就是隐喻过程。这就是说,隐喻不仅仅是语言现象,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现象。持这种观点的不单单是Lakoff一人,许多学者也都是这么看的。《牛津国际语言学百科全书》“隐喻”条中就采用了类似观点,说“目标概念领域是作隐喻理解的领域,始源概念领域是用其去比喻地理解目标的领域。概念隐喻就是这两部分的映现”。
我们简略介绍了各家对隐喻两项所作的种种分析。应该说这里不是术语之争,更不是玩弄名词。它显示着一种深刻的变化:即隐喻研究从表层进入深层。这有意义重大的结果:申明隐喻并不仅仅属于诗歌语言,比喻性语言,而是“日常普通思维和普通语言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隐喻是不可取代的;通过隐喻,我们可以理解自身和世界,任何其他思想方式都无法起这样的作用”(参看Lakoff&Turn-er,1989)。
3.对隐喻成因的分析
大家知道,在某种意义上说,语言学的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规范,描写,解释。当今世界许多语言学文献都涉及到解释语言学。隐喻研究也经历了描写和解释两个阶段。过去我们对隐喻进行描写,就是在认定它就是隐喻的基础上进行的。至于它为什么是隐喻,隐喻的成因是什么,换句话说,隐喻的意义从何而来,则很少论及,但现在国外许多学者却几乎集中研究这个问题。
3.1 对隐喻成因的解释很多,大约有10种之多,其中许多种理论带有强烈的哲学意味(参看Beardsley,1967)。论述得较多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论。
·13·3.1.1 取代说(substitutionview):用一个表达式,去取代某个意义相等的、仅取其字面意义的表达式,结果形成隐喻。传统上大多数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都持这种观点。但这种观点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难以确定准确的取代式。
3.1.2 比较说(comparisonview):认为隐喻是两个事物相似性的比较,或者说是明喻的缩略。这种理论符合人们的直觉,当说“A是B”时,往往会脱口而说出那是把A比作B。传统上许多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也都是这么看的。但仔细想起来,说“张三是狼”,是把张三比作狼的哪些特点呢?哪个特点呢?所以Black(1962)认为比较说的缺陷是模糊得近乎空洞。
3.1.3 相互作用说(interactionview):这个理论主要有两种表达方式:1)隐喻是两个语义项之间的相互作用;2)隐喻是把隐喻次项的联想含义应用于隐喻的主项。从这个观点看问题,可以认为隐喻创造相似性;相互作用不仅涉及到始源和目标的名称,而且也涉及到它们的指称对象。创造相似性的隐喻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改变了人们所熟悉的观察目标(所指对象)的角度,从而创造了一个新的观察角度。所以创造相似性是一个认知问题。
由于相互作用说是多个学者发展的结果,又由于它吸收了皮亚杰的建构论,所以有较强的解释力,Kittay,Lakoff等学者在某种意义上说也都是相互作用论者。这个理论是目前较为完善的理论,并且应用于人的认知解释。
但著有《隐喻与认知》这部大部头著作的BipinIndurkhya认为(1992),以前许多学者所阐发的这个观点,在说明认知的原理上是一大进步,但仍有问题。他指出,在这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客体都积极参与。问题是如何理解环境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如果假设有独立于心理的本体和结构,就需要说明在
·14·相互作用中,不同的概念结构是怎样创造出来的;如果假设没有,就需要说明如何拒绝任
意的概念结构。Indurkhya认为这是历来认知的相互作用说所暗含的悖论。他于是提出,相互作用说有两个成分:认知主体和环境现实。认知主体可看作概念网络的拥有者;环境现实可看作有感觉运动资料集和认知关系两部分。认知主体造成认知关系;由于认知关系把经验本体给予环境,所以环境本身是由认知主体决定的,但与这个本体有关的环境结构则是由现实决定的(这通过感觉运动资料的自主结构起作用),所以对认知主体来说是外在的。Indurkhya认为作了这样的说明,就解决了以前多位学者提出的相互作用说所暗含的悖论。应该指出的是:语言学家主要从语言结构探讨人类认知;而其他学科的专家则从各自的领域研究认知机制,共同的努力将加深我们对人类认知的理解。
3.2 我们以上从理论观点的角度,叙述了各派对隐喻成因的解释。下面从语义、语用两方面介绍隐喻成因的解释。
3.2.1 语义解释。总的看法认为隐喻是语义异常,语义破格。JonathanCohen认为:单单使用语义理论而不诉诸语言使用的理论,就可以说明隐喻。他说明隐喻是各种各样系统破坏语义规则的结果,这是解释隐喻的基础。具体地说,删除语义特点的规则,可以作为说明直接来自词语意义的隐喻意义的手段。但删除哪些语义特点呢?Cohen说,词语的语义特点依其重要性递减而排列,删除最重要的语义(即上位语义),就得到隐喻意义(见Ortonyed.,1993)。另两位学者SanGlucksberg&BoazKeysar断然拒绝那种认为隐喻是隐性比较的看法,因为他们认为隐喻根本不是比较,而是表层意思,更确切地说,是类内添加意思,即在词语所表示的范畴上添加新的同类意思。这派学者认为:从字面意义转换成隐喻意义,是规则类型的转换使然,恰恰是这些规则类型的转换可以解释隐
喻。
3.2.2 语用解释。另一些学者认为:只从语义角度出发而不考虑使用隐喻的语境,那就无法理解隐喻,甚至无从确定某表达式是不是隐喻,所以他们提出语用学的解释理论。Searle提出要区分句子(或话语)意义和说话人的意义。前者可以等同后者,但二者也可以不相等,甚至是另一种意思,而隐喻意义则总是指说话人的意义。Searle说,如果词语按其字面意义解释不通,那就要寻求隐喻性的解释,也就是要寻求说话人的意义。他在“隐喻”一文中提出八项解释隐喻的原则,该文因而成为语用解释理论的重要文献(见Ortonyed.,1993)。D.Davidson“隐喻的意思是什么”(1979)也是一篇重要论文。他在此文中认为Searle的理论可圈可点。他对于隐喻成因的解释,也可作如是观。他说,“区分词语的意义和人们使用词语去表达的意义,我依靠的就是这种区分。我认为隐喻属于语言使用的范围,概莫能外。”另一些学者在基本赞同Searle观点的同时,也对其理论进行某些修正与补充。T.L.Morgan在“隐喻的语用学”一文中说,Searle主张如果对话语不能做字面意义上的解释,就必须寻求隐喻性解释。这种说法太泛,太模糊,因为它不能区分隐喻、错误的说法、反话,以及许多其他间接言语行为(见Ortonyed.1993)。SamuelR.Levin在“语言,概念,世界:隐喻的三个领域”一文中表示愿意接受Searle关于句子意义和说话人意义的区分,认为这种区分在理论上有用,但认为理解隐喻的机制要复杂得多。仅举一例。隐喻是有方向性的,“张三是狼”,并不等于“狼是张三”,Searle的区分不能解释隐喻是有方向性的这一问题(见Ortonyed.,1993)。4.隐喻的认知功能
隐喻的认知功能可分几方面来谈。隐喻首先是观察世界的途径。Black认为隐喻有
时起“认知工具”的作用,Schon等学者说隐喻能提供观察世界的新方法,提供看待事物的新角度。这又可以从正反两面来说明,一方面,一些隐喻实际上构成科学理论;通过这些隐喻,可以看到现实的一些构成因素。另一方面,隐喻提供一种框架,限制有时甚至危险地控制人们构建人在其中生活的世界的方式(见Ortonyed.,1993)。
隐喻的另一个认知功能是能创造新的意义,表达出新的思想。美国学者Boyd力陈隐喻在阐述新的科学理论时有时是必不可少的,认为有一类构成理论的隐喻。理解隐喻的时候,就获得了一些新意。Boyd承认隐喻可能缺乏语言准确性,而许多人认为科学陈述需要准确。但他认为这种不准确,只是指称上的不准确,一般指称词都有不准确的情况,不单单是隐喻才不准确。隐喻可以表达新思想,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一个特例而已。形成并且传播新思想,使用字面语言常常不能完成。他认为科学上隐喻的一些用法,纯粹是注释性的,“原子结构是微型的太阳系”这一说法就是一例(见Ortonyed.,1993)。HughG.Petrie&R.S.Oshlag对于这一点,表述上有些不同,但意思是一样的。他们说,隐喻的主要功能是使人们理解新概念,方法是从较熟悉的隐喻载体出发,逐步接近新概念。隐喻,或类似隐喻的说法,是从已知达到未知,从而认识未知的桥梁(见Ortonyed.,1993)。RichardE.Mayer从推理的角度说明隐喻的认知功能。他在一篇论述“启发性隐喻”的论文中说,隐喻性模型可以推导出新领域的概念知识。要解决科学问题,事先要有进行关于事物性质推理的能力。而启发性隐喻,能成功地提供作为这种推理基础的陈述(见Ortonyed.,1993)。
对隐喻的认知功能进行充分研究的学者,基本观点是认为比喻性语言跟普通(非比喻性)语言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DavidE.Rumelhart的观点颇具代表性。他说,在理解
·15· ¨
比喻性语言和非比喻性语言的基础过程中,二者没有任何平行的心理因素;换句话说,理解前者跟理解后者的过程是相同的。他以儿童学习语言为例说明这一点:儿童在用旧词说明新事物或新情况时,就已进行一种隐喻扩展。有时候这些扩展符合词的常规用法,人们就觉得他已学会了用法的更多内容;有时跟常规用法不一致,成年人很快就说孩子用法有误。如说“开口”,“开门”,“开窗”等等都正确(从“开口”到“开门”“开窗”已是隐喻扩展),而“开碟”则不正确1。根据这种观点,隐喻不能看作是某种需要解释的“语言破格”,“背离常规”,相反,要把它看作是语言习得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比喻性语言根本不是一种特殊语言。硬要说它是的话,跟着而来的结论必须是它要在充分掌握非比喻性语言之后才能发展,但实际情况是儿童几乎从学会说话时起就使用比喻性语言。这又如何解释呢(见Ortonyed.,1993)?5.Lakoff与认知语言学
隐喻是多学科研究的对象,可以从哲学、心理学、语言学以至人工智能的角度去研究。限于专业知识,我们只能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隐喻。这里我们说说Lakoff的隐喻研究跟认知语言学的关系。
研究隐喻的学者当中不乏语言学家,但形成理论系统、对语言学影响较大者,当推GeorgeLakoff。当隐喻囿于传统观点的研究时,Lakoff的研究无疑是另辟蹊径,给隐喻研究开辟了一个新天地。
5.1 Lakoff关于是否存在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区别的判断。他认为:语言中充满了隐喻或隐喻性表述;他考察了大量英语语料,发现英语的许多表述式,都来自基本的隐喻。他把这种基本隐喻,叫做隐喻概念。例如“争论是战争”(ARGUMENTISWAR),“时间是金钱”(TIMEISMONEY),等等。这种隐喻概念,能派生出若干种日常语
·16·言的表达式,并且是成系统的,因而也叫做隐喻概念系统。据Lakoff&Johnson(1980)的
统计,日常(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是源于隐喻概念(中文评介参见赵艳芳,1995)。而另一本书,即Lakoff&Turner(1989),是论述诗歌隐喻的;书的末尾有隐喻索引,一共有近100个隐喻,其中不少是隐喻概念(或称概念隐喻)。例如“生命是旅程”(LIFEISAJOURNEY)这一隐喻概念,就能产生出19个日常语言的表达式。又如“死亡是离去”(DEATHISDEPARTURE),能产生出14个日常语言的表达式。再加上另一位学者M.Reddy在另一篇论文中所说的“管道隐喻(conduitmetaphor)能产生出100个英语表达式(见Ortonyed.,1993),源于隐喻概念的表达式在英语中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实际上在大多数说话人的日常语言中,语言隐喻很常见。
还有,隐喻在人们进行思维和叙述的过程中起中心作用。状态、变化、目标、时间关系、因果关系等等都用隐喻的方式来表示。Lakoff认为:隐喻的焦点根本不在语言,而在人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一个概念领域,或者说概念领域之间的映现。所以说隐喻绝对是日常语言中的中心问题;跨领域的映现这一原则,也适用于诗歌语言,不过其映现过程更为复杂罢了;实际上诗歌语言隐喻就是日常语言隐喻的扩展。基于这种认识,Lakoff不承认有比喻性语言与非比喻性语言之分,从而否定了语言认知机制有独立的模块分系统的说法,而认知语言学恰恰认为语言认知是个综合系统。
5.2 Lakoff关于语义性质的判断。语义问题,历来都是个复杂的问题。从哲学上来说,主要有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语义观的对立。但这两种观点,Lakoff都不同意;他尤其反对客观主义语义观,对它提出激烈的批评。Lakoff(1987)认为,主题就是阐述他的语义观。概括地说,他提出经验论语义观,即通过
自我或许多他人的身体经验(他特别采用了embodiment[体现]这个词),判断上下、前后、里外等等,形成直接理解;需要间接理解的场合,又通过人脑的加工,区分典型与非典型,基本层次与上位层次和下位层次,对事物进行范畴化,表现为语义。Lakoff强调隐喻的作用,正是着重说明人脑(通过想象与推
2
理)在语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语义的基础,不是客观的真值条件,而是说话人对于情景的构建,这已成为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共识,而Lakoff对于隐喻的研究,对此共识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客观主义语义观基础脆弱,还可以从下例中看出来(见下图,采自Indurkhya1992)。
对大卫王之星(图(a))如何认识?可以认为它是两个等边三角形(图(b)),可以看作是一个六边形(菱形)和六个三角形(图(c)),也可以看作是三个平行四边形(图(d))。这取决于人们的观察(或称构建),而客观主义语义观则断言只有其中一种是正确的。这不符合人的认知。当然,认知要有客观基础(在这里就是首先要有那个“大卫王之星”图形。如果没有,那么一切都无从谈起)。但已有了客观基础,怎么看,那是另一个问题了。Lakoff的语义观,正是强调人通过隐喻而达成语义的想象因素。
5.3 Lakoff对一些语言现象的解释。Lakoff通过对隐喻的研究,表明自己属于认知语言学派。国内有的文章说他是生成语法学派对立派的骁将。这其实是经过一个发展过程的。起初,他听过乔姆斯基讲述音位学与形式系统,拥护乔姆斯基,但不久就有了分歧。主要有两点:不同意乔姆斯基把句法跟意义分开,认为意义是句法的一部分;不同意乔
姆斯基把语言看作数学形式系统。Lakoff在22岁时写了一篇论文“生成语义学刍议”,论述乔姆斯基那时排除在语言学研究之外的语义;两人的分歧,端倪已见。到1987年,随着乔姆斯基《略论名物化》的发表,两人的分歧公开化(详见叶蜚声,1982)。
从那时以来,Lakoff走上了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道路。总的来说,他主张以认知为背景,深入研究语言形式,研究线性次序、距离、大小、存在的程度等其他种类的模式或空间要素。具体说明的语言现象有:方位词,模糊限制词,语言的相似性,为什么说话多以我为参照点,说明英语“with”一词的性质,等等。应该说,Lakoff对这些语言现象的研究并不如R.Langacker的研究深入和系统(关于后者的研究,见沈家煊,1994),但那是因为他的研究重点不同所致。看来Lakoff的研究范围更广泛,这跟他的兴趣广泛,并且具有诗人气质有关。
·17·注释:
1.原文这几个“开”都用open,接着说“openthe
light”不正确。但汉语可以说“开灯”,故这里换成“开碟”。
2.“体现”一词,汉语中主要有两个义项:具体的体现
和抽象的体现。Lakoff指的是实实在在的身体体现。
参考文献
Ankersmit,F.R.&J.J.A.Wooij(eds.)1993.
KnowledgeandLanguage,vol.Ⅲ:MetaphorandKnowledge.
Dordrecht/Boston/London:
KluwerAcademicPublishers.
Aristotle.1954.RhetoricandPoetics.NewYork:
TheModernLibrary.
Asher,R.E.(editorinchief).1994.TheEncyclo-pediaofLanguageandLinguistics,vol.5.Oxford:PergamonPress.
Beardsley,MonroeC.1967.Metaphor.InPaul
Edwards(editorinchief),TheEncyclopediaof
Philosophy,
vol.
5.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Publishers.
Black,M.1962.ModelsandMetaphors.Ithaca:
CornellUniversityPress.Briggs,J.&R.Monaco.1990.Metaphor:
PaceUniversityPress.Cooper,D.Davidson,
E.
Blackwell.
1986.Metaphor.
Oxford:
BasilInThe
LogicofPoetry.AHandbook.NewYork:
¨
London:KluwerAcademicPublishers.Kittay,E.F.1989.Metaphor:ItsCognitiveForce
andLinguisticStructure.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Kovecses,Z.1990.EmotionConcepts.NewYork:Springer-Verlag.
Lakoff,G.&M.Johnson.1980.MetaphorsWe
Liveby.Chicago:Press.
Lakoff,G.1987.Women,Fire,andDangerous
Things:WhatCategoriesRevealaboutthe
Mind.Press.
Lakoff,G.&M.Turner.1989.MorethanCool
Reason.AFieldGuidetoPoeticMetaphor.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Langacker,R.W.1988.ReviewofLakoff:Wom-en,fire,anddangerousthings.Language64:384-395.
Levin,S.R.1977.TheSemanticsofMetaphor.
Baltimore:
JohnHopkinsUniversityPress.
MacCormase,E.R.1985.ACognitiveTheoryof
Metaphor.Cambridge:MITPress.
Malmkjaer,Kirsten.(ed.)1991.TheLinguistics
Encyclopedia.LondonandNewYork:ledge
Ogden,C.K.&I.A.Richards.1952.TheMean-ingofMeaning:AStudyoftheInfluenceoftheScienceofSymbolismuponThought.(TenthEdition)London:Routledge&KeganPaulLtd.
Ortony,A.(ed.)1993.MetaphorandThought.
(2nded.)Cambridge:Press.
Richards,I.A.1936.ThePhilosophyofRhetoric.
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
Ricoeur,Paul.1978.TheRuleofMetaphor(La
Métaphorevive).TranslatedbyRobertCzernywithKathleenMacLaughlinandJohnCostello.Routledge&KeganPaulLtd.Rudzka-Ostyn,Brygida(ed.).
Cognitivephia:
Linguistics.
1988.
Topicsin
Amsterdam/Philadel
CambridgeUniversity
Rout-Chicago:
TheUniversityof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cago
D.1979.Whatmetaphormeans.
SheldonSacks(ed.).OnMetaphor.ChicagoandLondon:TheUniversityofChicagoPress.Gumpel,L.1984.MetaphorReexamined—ANon-AristotelianPerspective.IndianaUniversity
Press.
Hausman,C.R.1989.MetaphorandArt.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Hawkes,T.1977.Metaphor.Bristol;J.W.Ar-rowsmith.Hiraga,M.K.&J.Radwanska-Williams(eds.)
1994.Specialissueonmetaphorandiconicity,JournalofPragmatics,vol.22,No.1.
Indurkhya,B.1992.MetaphorandCognition-An
Interactionist·18·Approach.
Dordrecht/Boston/
'
JohnBenjaminsPublishingCompany.
Turner,M.1991.ReadingMinds:TheStudyof
EnglishintheAgeofCognitiveScienc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Princeton
郭承铭,1993,认知科学的兴起与语言学的发展。《国
外语言学》第1期。
胡壮麟,1993,认知与语篇产生。《国外语言学》第2
期。
黄 奕,1985,认知过程的语言。《国外语言学》第3
期。
林书武,1994,《隐喻:其认知力及语言结构》评介。
《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5a,《隐喻与象似性》简介。《国外语言学》第3期。
1995b,《隐喻与认知》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4期。
1996,《语言的隐喻基础》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
皮亚杰,1995,《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北
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85,雷 贾肯道夫《语义学和认知》。《国外
语言学》第4期。
1994,R.W.Langacker的“认知语法”。《国外语言学》第1期。
石毓智,1995,《女人,火,危险事物
范畴揭示了
思维的什么奥妙》评介。《国外语言学》第2期。束定芳,1996,试论现代隐喻学的研究目标、方法和
任务。《外国语》第2期。
徐烈炯,1993,Chomsky的心智主义语言观。《国外
语言学》第1期。
叶蜚声,1982,雷柯夫、菲尔摩教授谈美国语言学问
题。《国外语言学》第2期、第3期。
袁毓林,1996,认知科学背景上的语言研究。《国外语
言学》第2期。
赵艳芳,1995,语言的隐喻认知结构
《我们赖以
生存的隐喻》评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3期。收稿日期:1996年8月20日
通讯地址:100731 北京建内大街5号,中国社会科
学院语言研究所
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国外语言学研究室和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
举办的第六届国外语言学研讨会于1996年11月15—17日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召开。大会主题有两个:1)语言和认知;2)形式主义语言学的新发展。参加会议共有60余人,33人在大会和小组会上宣读了论文,赵世开、陆俭明等5位先生对国内和国外语言研究作了即席发言。这次会议有两个特点:1)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国内学者和境外学者的沟通;外语界学者和汉语界学者的沟通;语言学界和其他学科的沟通;语言学内部的沟通。2)从收到的论文看,务实的论文比以前多。会议认为今后还需努力的是:外语界的学者要更注重务实;汉语界的学者要更密切地注视国际语言学发展的最新动态。
(赳 赳)
启 事
本刊自97年第1期入编《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免收作者版面费,并免费提供作者引文率统计资料。凡只愿文章发表在本刊而不登载于光盘版上的作者,请在来稿上声明。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