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十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材解读】
《二泉映月》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表现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文章根据阿炳的人生经历,开篇简介阿炳的生活环境,写童年时的阿炳中秋之夜在二泉边赏月时师傅告诉他,长大后能从泉水中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接着写历尽人生磨难的阿炳又一次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流水中似乎听到了许多的声音。最后写阿炳用二胡倾吐自己的情怀,终于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对于《二泉映月》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将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置身于情感体验之中,把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情感读懂读透,以获得真真切切的情感熏陶,努力体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教学目标】: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体会阿炳的内心情感,学会用心聆听这首不朽的名曲。
2.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4、5节。感受课文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加阅读积累。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学习他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的理想的精神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二胡曲《二泉映月》
【教学流程】
第一板块: 名曲激情
走进课文
1.欣赏乐曲。
告诉老师,这悠扬的琴声,仿佛让你听到了什么?
(悠扬、婉转、悲伤、凄凉、深沉、优美、高昂……)
2.同学们,一首名曲我们用心去感受的时候,我们听到了苦难、凄凉、抗争和怀念。那文中哪一个自然段集中体现了这首名曲的内容和意境呢?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否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能否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让学生真心学习,至关重要。开课伊始,利用名曲,渲染情境,在动人的音乐中,拉开课文学习的序幕,在形式上吸引学生,在情感上震憾学生,在心灵上呼唤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
第二板块:品读琴声,体会内涵。
1.自由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用“——”划出表现琴声丰富变化的语句。
用“﹏﹏”划出琴声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2.
小组讨论、交流。
★(1)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在怀念…在思索…
(听音乐起始部分,展开丰富的联想来细细品味。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板书:委婉连绵)
★(2)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了…抒发了…
①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板书:升腾跌宕)
②欣赏音乐高潮部分,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所表达的情感。
③指导朗读,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势不可挡”的气势。
★(3)
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①圈出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板书: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②谈谈自己对这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的理解。
③乐曲表现了阿炳的悲、苦、恨、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和生活的爱。
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一—
提问:“他爱”的内容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3.配乐朗读第五自然段,想象当时的情景。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该部分教学,学生在倾听琴声的同时也在倾听着阿炳的心声。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学生与阿炳的情感交流,让学生的心跟着阿炳,跟着阿炳的音乐一同跳跃。有力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板块:读说结合,体会艰辛。
过渡: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样动人心弦的乐曲,默读课文的其他自然段,看看阿炳“积淀已久的情怀”从何而来?
1.学生品读,在有关语句旁写下自己的体会。
2.汇报交流
①
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播放“秀美的惠山”录像片断,朗读相关的语句。
②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海
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强调“倾吐”、“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③坎坷人生的倾吐
指导学生想象阿炳卖艺度日的艰难: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炳?
场景三:就在自己破旧不堪的茅屋里,倒在床上的阿炳,又渴又饿,于是,你又看到
了一个怎样的阿炳?
阿炳有很多心酸的往事,我们也不可能亲身去体验,我们用自己一颗善良而富有同情的心,凭借想象的翅膀走进阿炳。把你看到的最真切的那一幅坎坷的场景写下来。
3.琴弦就是阿炳的心弦,琴声就是他的心声。这长期积淀的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孕育出不朽的名曲《二泉映月》。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场景的铺陈,情境的营造,意境的渲染把学生带进了阿炳那苦难而又不屈的坎坷人生中去了,深切地体会到他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悄然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听说读写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学习精神
1.出示小泽征尔在指挥《二泉映月》后说的一句话: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
提问:小泽征尔要跑阿炳的什么精神?
(板书:对命运的抗争,对光明的向往)
2.让我们用整个心灵再一次感受那动人心弦的《二泉映月》。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必须树立大语文观,打开课堂教学的大门,打破教与学的界限,给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让学生会学、乐学。通过拓展延伸,使阿炳的精神深入
学生的内心。】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深化感受
回家后把你学习《二泉映月》的感受告诉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欣赏这首名曲,使他们和你一样成为阿炳的知音!
分小组搜集阿炳创作的二胡曲《听松》、《寒春风曲》;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等。欣赏这些名曲,想象曲子所表达的内容,体会曲子所表达的感情。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坚持“大语文教学观”,我们不能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借助课外的广泛学习,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本环节的设计正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时空。
二泉映月
倾吐
琴声————情怀
(动人心弦)
(积淀已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