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较多,如何实现多部门与组织的协调关系一直以来是各方人员高度重视的课题。为了弥补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用并推广BIM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措施之一。本文即从建筑工程管理的角度入手,结合建筑工程管理特点以及主要内容,分析了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面临的问题,然后从BIM技术的应用角度着手,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运维阶段中的具体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建筑工程管理现存问题的关键对策,借助于对BIM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关键词:BIM;工程管理;应用
1 BIM 技术概述及特点 1.1 BIM的概念
BIM,即建筑的信息化模型,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主要利用三维数字的相关技术,对建筑物建筑工程进行中所具备的各个真实数据、信息进行模拟,为后续的施工设计与建设形成更加协调、统一的信息模型,彻底的实现了设计工作与施工工作相统一的工作形式,全面保障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与工程的进度[1]。 1.2 BIM的特点
首先,随着科技与时代的发展,传统模式的设计图纸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建筑施工行业的需求了,越来越复杂的建筑工程也无法使设计与施工人员根据平面图形就能想象并建筑。BIM技术刚好能够弥补这一点不足,它能够以三维视图的形式将项目的整体构造展现,并完全实现信息共享;
其次,可协调性,应用BIM技术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完善其中的配合、协调性工作,并针对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相对优化的策略。
最后,可模拟性。BIM技术的该项特征不仅表现在建筑施工项目中的模拟设计与模拟施工方面,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模拟现场无法操作的工作与状态。 2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的现状
BIM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字信息仿真模型,对建筑物施工的相关真实进行进行反应。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搜集各种建筑信息,并存储于数字资料库中,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数据库中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实现信息的共享,以这种信息化处理手段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有效应用。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所构建的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量非常广泛,包括建筑物的几何图形信息,空间信息和地理方面的信息等,这种信息建模规模可以控制,通过这种信息建模可以对工程施工的顺序、位置、精度、质量等情况直观反映。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BIM技术的应用还处于初阶阶段,很多企业在这方面的投入不足,这方面的人才也是相当缺乏的。多数建筑企业在BIM技术应用中还处于探索阶段,或者是进行了小范围的应用,进行了某一道工序的应用,其全面应用还未能实现。因此,在我国建筑业中,BIM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深入,应用面不够广泛,这种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开发企业与施工企业BIM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和信息化意识有待加强。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作业层的人员对此项工作普遍存在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动力欠缺的现象。
2、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通过机房改造、硬件升级、软件开发采购等措施。但施工企业目前难以筹措大量资金进行信息化建设和维护。
3、专业人才数量不足,配备少。人才的收入相对也偏低,BIM软件操作需要既懂得软件的操作又懂得土建设备等相关专业的知识,能够去理解、优化设计与施工不同阶段的侧重点从而满足相关单位的需求。
4、政府和行业主管的政策支持缺失。对于BIM信息化建设工作,职能部门只提要求,不提政策扶持,在标准制定方面也没有引导,使得市场上信息化软件兼容性、运行稳定性、易用性均无相关标准。 3 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研究 3.1 对建筑性能的优化作用
应用BIM技术,能够在将数据与信息转化为实际的三维模型,使设计的成果与样貌更加全面、立体的展现出来[3]。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对该模型的不断研究与探讨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进行较为优化的改进,保障设计的完善性;而对于建筑施工的工作人员而言,应用该项技术能够通过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发现设计图纸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提出控制与盖上的方式。 3.2 充分的完成场地数据情况的分析
有效的利用BIM技术,能够利用数据创建建筑物的模型机构,进而全面改良设计的实际效果。在建筑施工的数据中,主要包括的信息有建筑物、施工地区环境、地理等方面。应用BIM技术能够直观的显示出地表曲面中的各个高程数据信息。该种显示形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帮助设计与施工的工作人员找到设计内容中所存在的部分错误或不够精准的数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不仅如此,BIM还能在较大程度上分析高程信息,构建与之相对应的三维模型,能够更加精准且有效的辨别出不同的地理形式与环境特征,使得其整体的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
3.3 BIM在工程设计阶段中的有效应用
建筑工程在实际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耗费的时间与精力都是巨大的,且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建筑的设计方案与建筑的实际操作会存在一定的矛盾,进而在较大程度上阻碍施工建筑的整体进度。比如,设计人员在对施工建筑进行方案设计时,忽略了其中的环境影响,那么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环境存在某一处的不足,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而设计图稿的修改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此反复,会让整个施工项目都耗费巨大的资源。而有效的利用BIM技术,能够将工程的实际状况进行模拟,设计工作者能够在图稿设计之初,便对施工现场具备相对全面的了解,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设计的优良性,极大程度的降低对人力、物力、时间的消耗。 案例分析与总结:
项目概况:杭州萍水路某商业项目,总建筑面积82000平方米,其中地面16层,约54000平方米;地下室28000平方米,共三层地下室,埋深15.6米。地下室底板下存在一条地铁联络线。项目采用一桩多用半逆做法施工,施工工艺复杂,设计强度大。
采用BIM设计初衷:商业地产业态丰富,有写字楼,有商铺,有酒店式公寓,功能复杂。通过BIM建立信息化,竣工后可移交物业继续智能化管理。 实操的经验教训:
BIM设计能够通过可视化管理,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很多各专业相碰撞的技术
问题,指导施工。针对具体的施工方案可进行模拟,进行可行性分析。但也存在不足,由于采取了半逆做施工,无法做到设计图纸的那么精确,许多问题随着施工进展逐步暴露,BIM模型需要重新按实去调整,调整过程中对施工进度的跟随程度并不紧密,主要是因为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性不够。
随着市场环境、政策方向的调整,业态也随之作出相应变化。随之而来的技术调整导致BIM设计成果无法在施工阶段具有指导性,往往需要建筑设计院进行修改后BIM重新建模,检查分析,时效性不够。
现阶段严重缺乏懂设计懂施工,能合理判断,优化建议的复合型人才。 结束语:
BIM技术目前在我国的推广和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相继出台和建设主管部门的引导与支持,未来必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必然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在建筑新技术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在深入研究BIM技术利弊的同时,提前做好人力物力准备,主动将BIM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施工中,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上抢占先机,走在建筑行业发展浪潮的前列。 参考文献:
[1]李欣兰,黄玮征 . 建筑工程 BIM 应用价值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J]. 建筑经济,2016,37(4):105-110.
[2]杨震卿,张莉莉,张晓玲等 .BIM 技术在超高层建筑工程深化设计中的应用 [J]. 建筑技术,2014,45(2):115-118.
[3]王春涛,陈留兵.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