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一些探索
2024-08-25
来源:意榕旅游网
对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一些探索 李建文(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榆林分局,陕西榆林719000) 摘要:随着我国煤矿生产技术不断提高,采煤技术的运用对煤矿开采企业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煤矿事故也一直连续不断,这 就要求煤矿企业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不能忘了运用良好的对策来优化煤矿的采煤技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本文介绍了目前 大多数煤矿企业使用的采煤技术,分析探讨了安全管理煤矿采煤的问题,并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强化措施。 关键词:煤矿采煤技术;安全管理;强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F406.8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0155(2015)04—0049-01 1煤矿采煤技术 1.1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 缓倾斜煤层开采技术包括缓倾斜厚煤层开采和缓 倾斜薄煤层开采。对于缓倾斜厚煤层通常运用一次性 开采技术来实现开采工作。千斤顶的安全作业可使用 一次性开采技术来保护,但是加强结构强度这一工作 不能忽视。只要满足了强度要求,才有可能避免发生 滑倒等状况,另外也要防止出现定量焊接开裂或者四 连杆变形等情况,进而提高开采工程的安全可靠性。 使用抛煤机来开采缓倾斜薄煤层,因为其具有体积较 小、功率较大以及高效率安全开采等优点。为了安全 有序地进行煤矿工程开采工作,应开发一套适合薄煤 层开采的煤机综采液支架和与之相匹配的技术。 1.2填充开采技术 填充开采技术主要是对采空区用其他材料进行填 充,进而缓解作业面的压力。然而此技术需要依靠填 充物来进行地压管理工作,从而避免出现围岩崩落和 地表下沉的情况,进而创设一个良好的填充开采环境。 1.3深层井开采技术 深层井开采技术在煤层开采过程中主要应用在煤 层岩石抗压力低、冲地压较低和地热危害性很大的地 段。主要工作点涵盖防治冲击地压、瓦斯与热害,调节 矿压和设置井巷与深井的通风等。因此在进行开采 前,为了保证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要重点做好深井围 岩的情况和深井周围的环境变化状况以及应力场的分 布规律的研究,依据分布规律找出合适的深井巷道迅 速开挖办法和运用设施,从而安全高效的开采深井。 1.4硬顶煤和硬顶板的开采技术 硬煤顶采矿技术是综合型的开采技术,它是由高 压注水压裂与爆破顶煤深孔这两项技术组成。然而此 技术没有很强的冒放性,块度也是很大块的被开采出 来。因此要想让硬煤顶采矿技术顺利的实现顶煤破裂 与顶板控制,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工作。 使用研究埋深和低压小来完成控制的控制技术就 是硬顶板技术,它依靠岩层的定向水力压裂和使顶板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李建文(1965一),陕西铜川人,中共党员,本科毕 业,现在陕西煤监局榆林分局任职。 倾斜等很多迅速处理技术。此技术通常结合步距垮落 技术,从而实现安全生产和迅速地使煤顶出现破碎,既 可以确保随时实施开采工作,又保证了煤顶回收率。 2煤矿采煤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2.1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很多企业仍然应用传统安全管理方法,没有 很好地健全技术管理的安全性,更没有合理的安全管 理制度,通常都是运用企业里面的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人员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技术来监督施工现场,但是在 制度方面这种监督办法存在严重缺陷,没有量化的管 理办法,造成无法拥有权威的检查结果。另外,安全检 查人员也无法得到制度上的保证,造成检查力度不强, 没办法得到我们想要的检查效果。 2.2工作人员缺乏安全生产意识 多数煤矿企业职工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员工素质 相对都较低,具体来说,就是基层的管理者通常来自于 一线生产工人,尽管他们能胜任工作,对于管理的相关 知识却并不熟悉了解,很难在企业中发挥应有的效用, 这样就为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而高层管理者。对于 煤矿安全管理实质没有真正深刻理解,因而安全生产 责任制也不能很好地从上到下地落实,采煤生产效益、 安全管理关系处置不善。一线的生产职工缺乏高水平 的文化素养,对于采煤生产中需要理解与遵守的相关 安全作业规范及标准不能科学理解,有的还认为采煤 中存在危险是正常的。对于煤矿企业发展而言,必须 提高其员工整体水平以及管理能力的培养,让安全意 识贯穿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过程中,促进行业的发展。 2.3安全教育培训缺失 尽管一些煤矿企业会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职工如何安全生产,不过实际效果却不佳,主要因为一 些煤矿生产企业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不仅仅忽 视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还不断地进行裁员,缩短办公 人员的人数,减少开支,从而使其大多数的煤矿工人要 身兼数职,很多教育培训的开展也只是单独停留在形 式上,没有一个很好的贯彻落实。不断的延长工作时 间,降低工作效率。在企业发展中,建立完善的培训机 制是极其重要的,缺乏有效的进步空间,将大大降低员 工的责任心以及安全意识,影响企业长久发展。 (下转第93页) 49 场安全生产实际相结合的实训演练基地,不仅在理论 上、政策上要对学员进行教育培训,而且更应注重在实 学、实训、实战上加大培训力度,使每一名员工真正的 能听懂、听会,在企业现在或是将来的安全生产面前都 能做到游刃有余。培训工作要敢于创新,以有利于提 高职工安全素质和技能作为衡量标准,坚持学以致用, 应当根据本地区煤矿的现实情况和发展要求,突出安 全培训的针对性、适应性和前瞻性,拓展培训空间,增 强培训效果。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行教考分离 严格按照国家安全教育培训的要求,教师应定期 的技术支持与补充。技术的提升不仅仅需要工作人员 业务操作水平的提高,更需要拥有先进的设备仪器作 为支撑。虽然在某些煤矿企业,领导极其重视管理安 全以及采煤技术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乏资金,也很难 在实际开采中提升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 3加强煤矿采煤技术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安全检查制度 所谓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就是指企业要对职工 的职业责任感进行大力宣传,将安全生产管理细化到 每个职工身上,责任制的落实需要付诸采煤生产的每 个环节,要严格处理有过失的责任人,在企业中培育良 参加培训深造,开阔视野,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生产工艺 和管理经验,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掌握国家最新的安 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时更新教学理论。同时还要深入 本地区事故多发煤矿进行现场调研,避免培训内容与 现场实际安全生产相脱节现象,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 异地组织其教学工作。煤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该加 强对各级培训机构的监管,定期检查教与学的情况,严 把培训质量关,严格实行教考分离,采取必要的手段、 措施,杜绝存在漏培、假培、关系培等违规现象。 3.4狠抓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企业各级从业员 工的安全意识 一是煤矿监管部门要依法强化对煤矿企业各级从 业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加大对国家有关煤矿安 全生产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督促各级 员工知法守法,恪守“红线”意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人员的现场组织协调能力、 对各生产系统合理布局能力和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能力等安全管理知识培训,使取得安全资格证和实际 管理水平形成统一。二是加强煤矿企业自身从业人员 的安全教育培训,真正使工人既熟悉井下开拓布局情 况和操作技能,掌握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和预防 能力,懂得简单的自救和互救知识,又能严格按煤矿 “三大规程”作业,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观念,由“要我 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避免或减少“三违”行为,从 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I [1]涂景德.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培训教材 [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刘国兴.浅谈如何加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J].煤矿安 全,2003。6. [3]黄喜贵.煤矿安全培训的必要性及对策[J].能源技术 管理,2005,03. (责任编辑:张春玲) (上接第49页) 2.4安全管理资金缺乏 现阶段,随着企事业单位的不断改革与创新,煤矿 企业的经营、盈亏都由企业自身来承担。企业要想获 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在技术上以及管理上超越其他 同行业的发展水平,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备 好的安全管理氛围。除此之外,煤矿企业也要加强在 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好安全检查 工作。做好安全制度建设工作,同时使员工拥有安全 学习的地方或者能享受到信息资源服务,真正把安全 检查制度落实到位,进而做到加强采矿安全管理。 3.2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意识 煤矿企业应该时刻不忘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宣传, 让企业上下都能够有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当企业管 理者和职工都有了全面的安全意识,那么安全生产管 理工作才会得以改善。另外,采煤生产的安全管理不 能只依靠领导和管理者,每个职工都应该积极投入到 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当企业职工的安 全生产及管理意识大大增强以后,相火的安全防范工 作才能做到位,管理效果才会突出。 3.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体系 煤矿企业应该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不断对职工的 职业素质进行教育,对他们的专业能力进行培训。在 这个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应该是教育培训的关 键,对员工实施培训时,要把不安全生产管理会带来的 后果当作重点,要摒弃经济效益高于一切的观念,杜绝 不按规章制度或者不依据规范实施操作的行为。 3.4加大安全管理资金的投入 在煤矿安全建设中资金的大量投入可以收到很好 的效果,对于通风设备等要及时检查、定期维修,及时 更新,保证不会因设备老化而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 生。 4结语 今后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 重要性,遵守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制,把先进的企业管理 模式运用到煤矿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管理中,从而促进 煤矿开采与安全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剑.关于煤矿采煤技术及安全管理的几点思考[J]. 能源与节能,2013,10:35—36. [2]万恒州,等.强化煤矿技术管理初探[J].科技创业家, 2013,l8. (责任编辑i陈凌霄)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