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综合实训》说课设计

2020-05-25 来源:意榕旅游网
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综合实训》说课设计

作者:陈薇嘉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第3期

陈薇嘉

(四川护理职业学院 四川 成都 610100)

【摘要】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和专家叙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护理综合实训》是高职护理专业在跟岗实习前的一门重要课程,本文基于人才培养方案,分别从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课程建设与成效、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七个方面介绍高职护理专业《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说课设计。为《护理综合实训》课程建设、教学诊断和改革、护理人才培养等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职护理 护理综合实训 说课设计

【基金项目】岗前培训在大专护生临床实习前的应用研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教改课题(2017JGY14)。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3-0171-03

课程说课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的一项内容,指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向专家、评委或同行系统概括地口头表述自己对某一门课程的理解、教学设计方案的思路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共同研讨教育教学理论,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在去年我院“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进行了《护理综合实训》课程说课,现介绍如下,可供高职院校同类课程教师参考。

1.课程定位

《护理综合实训》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以护理工作为导向的专业技术课程。涵盖了基础护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救等专科护理领域中重要的综合操作技能。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临床思维的形成及整体护理观念,为跟岗实习打下坚实基础。本课程共有54学时,3学分,在三年制大专护理的第四学期开课,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

2.教学目标

2.1 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职业教育目的、国家政策要求,结合市场调研,护理专业岗位分析,制定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能够为各类人群提供护理、健康教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根据护理职业综合素质指标[2]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评判思维能力、自我学习能力、沟通协调合作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健康教育能力、法律伦理实践能力、职业道德、外语能力、身心素质。结合课程特点,认领对应综合素质指标,最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2.2教学目标内容

2.2.1素质目标

①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慎独严谨的品行。

②具有正确的专业价值观。

③具有较高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素养,有高度的爱心、责任心与同情心,体现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

④具有救死扶伤的精神和爱伤观念,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2.2.2知识目标

①能够全面系统地理解常见疾病所需的护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②能理解常用护理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操作原理。

2.2.3能力目标

①专业能力:能将护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运用于整体护理中。

②方法能力: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社会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健康教育能力;能应对护理操作过程中出现的突发和意外情况,具备现场处理及协调能力。

2.3 教学目标分解

将课程教学目标通过分解,逐级分解到二级教学目标,即教学模块中以及三级教学目标即各个教学单元中。层层分解最终落实到每堂课的教学目标。

3.教学内容

3.1 内容重构

以德能并重、工学交替、渐进式学习为本课程开发理念。整合重构思路如下,将临床护理工作归类为门急诊、病区、手术室、ICU、妇产科五大护理工作岗位群[3],根据岗位群的工作任务与教学目标选取教学内容,整合多学科知识,创设教学任务,突出针对性、适用性,并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案例为基础,由简单到复杂,由小综合到大综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临床综合技能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夯实强化单项技能。

3.2教材的选用

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鞠梅、何平主编,川渝版“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本教材具有专业指向明确情境教学、贴近临床、及时更新临床新标准、配套增值服务的特点。作为教学工具,进行如下处理,整合内容,分解为五大模块,即对应门急诊、病区、手术室、ICU、妇产科护理工作岗位群,配备相应的辅导书,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李映兰、王爱平主编,护理本科规划教材《护理综合实训》等。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增加了超星学习通信息化教学平台的使用。

4.教学设计与实施

4.1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护理专业第四学期学生,在学习特点方面,学生渴望进入临床,学习主动性强,有系统的学习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等护理专业核心课程,但前期课程实训相对强调单科操作的标准性训练,忽视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训,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欠缺,沟通和动手能力有待加强。

4.2教学设计

课程思政,德能同育,将慎独、仁爱等职业道德培养贯穿于教学活动,根据学生认知规律,职业成长规律,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情境,分解教学目标,创设教学任务,按照“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进行设计,增强学生护理综合能力,使学生能胜任跟岗实习。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4]为基础,运用任务驱动法[5]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完成任务,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采用情景教学法,模拟护士工作过程,加深内心体验,启发学生思考,增加学习兴趣。

4.3 教学实施

4.3.1课前

学生以6~8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加课堂教学活动和技能考核。教师通过超星学习通下发典型案例,同一个案例可以指向多个工作任务,小组协作查找资料,提前预习或复习相关内容并熟练操作,为完成任务做前期准备。

4.3.2课中

借助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教学,模拟临床护理工作氛围和工作情境,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医生、护士、病人、家属)在情境中执行角色任务,面对病人病情的变化和健康问题按照护理程序给予恰当处置。处置正确则病人病情趋于好转,反之,则病情恶化甚至死亡。教师则通过观察、监测学生的处置过程并对处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纠正。学生组间体验分享,教师评讲指导,学生小组总结,教师评价。整个过程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运用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引导性反馈,帮助学生知识内化,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综合、灵活运用。培养评判性思维的能力,增进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提升整体护理的能力。

4.3.3课后

利用超星学习通信息化教学平台生成的课堂报告,真实再现课堂教学过程与状态,教师课后进行分析,诊断,改进。智能化数据处理,教学质量可控可测可改。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分阶段开展课后任务,突出针对性。先完成信息化教学平台理论测试,并利用手机端虚拟仿真训练系统重复练习单项操作要点,夯实单项操作流程。后利用开放实训室练习操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外练习录制,并上传操作视频到信息化教学平台。教师通过线上评价再给予反馈。从课前任务发布、到导入新课、小组练习、问题讨论、做课后练习,课程教学数据全程监控,实时反应课程运行的情况,教师及时诊改。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5.1教学团队

课程核心团队教师7人,均毕业于护理学或临床医学专业。其中,硕士2人,本科5人,平均年龄42岁。职称结构合理,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1人,均具有双师资

格。具备现代护理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能力,有丰富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有较高科研能力与学术水平的高素质护理专业教师。为了保证教师能力的持续稳定增长,学院定期送陪教师到本省、全国各大高校、综合医院进修学习,培训交流,在职称晋升、科研等方面均有稳步增长。这种多种途径的培养方式培养了合格的师资队伍。为贴近临床教学的需要,课程团队会吸纳临床一线教师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到集体备课,案例讨论等教学活动中。

5.2教学质量保障

规范各类教学文件,包括有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教案等。在教学资源上,硬件包括有基础护理实训室、妇外实训室、内儿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中心、OSCE考站可完成本课程的开设内容。实验课开出率达到100%。此外,拥有5 所综合性附属医院, 为学生见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实现了教学与护理岗位“零距离”。软件上有高级成人护理教学系统以及超星学习通、云课堂、护理专业资源库等教学平台。实现师生达成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完善本课程的考核办法。本课程以全面考核,突出应用;多种方式,注重过程;尊重差异,促进发展为考试理念。将考核设置为过程考核和期终考核两部分,最终形成学生的整体评价。过程考核包括课堂考勤、小讲课、见习报告、学习通作业等组成。重视过程性考核,以便及时发现问题,修正教学内容与方法。期终以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为评价考核方式。包括护理评估(20 min)、病例分析(30min)、实施护理措施(20min)、健康教育(15 min)4 个考站,除病例分析外其余考站均设置 SP,每个考站满分为 100 分。

6.课程建设与成效

学生方面:通过该课程学习,提升了独立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本课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护理类大赛,以赛促学,并取得较好成绩。

教师方面:团队教师先后申请了多项教改课题,参与多部教材编写,并获得省、校级多项教学奖项。

7.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护理综合实训》教材内容多以专科护理实训加基础护理实训的模式为主,未能真正融合,综合性欠佳,需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能力需求开发教材。客观结构化考试(OSCE)的工作量繁杂,对师资、标准化病人(SP)要求均较高,需考虑如何简化OSCE过程,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孙明婉.说课的综述研究[J].教育科学,2015(2):225.

[2]叶茂,张银,潘红霞.OSCE模式对高职护生核心胜任力的影响[J].医学食疗域健康,2018(473):264-265.

[3]李佛关,张尚民.岗位群、岗位能力与课程群联动实践研究——重庆三峡学院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6(10):146-148.

[4]谭永平.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实施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32):5-9.

[5]沙晶晶,孙雅文,李磊.使用任务驱动法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科技经济导刊,2019(36):179.

作者简介:

陈薇嘉(1984-),女,汉族,四川省成都市人,讲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护理教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