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茹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吉林 农安 130200)
摘 要:新形势背景下,互联网已经在各个领域普及,信息技术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教育作为社会
发展的动力和保障,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关键词:新形势;信息技术;堂课教学;影响
教育是培养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主要力量的重要渠道,课堂教学则是为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的主要环节。新形势下,信息技术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大量的涉猎,信息化社会已经逐步进入历史的舞台。
一、课堂教学的主要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在课堂教学中被引入和应用,但是效果并不是非常明显。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模式、方法和理念中缺乏创新和改革。
(一)很多学校在教学理念上仍旧保留着传统的教学理念,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不适应
受到传统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旧沿用以教师的“教”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而这一理念与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并不相符。新时期教育改革更加注重的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合理的应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导者,而教师仅仅是辅助和指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学”所占的比例要远远大于教师的“教”所占的比例。从而能够为现代化社会发展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建设者与接接班人。但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仍旧是单一的课堂听课,学生仍旧在被灌输、被动地接受知识。致使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差。
(二)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和适当的技术改革
新形势下的教学改革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利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但是,当前仍旧有很多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做到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导致课堂教学不符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而致使教学发展停滞不前。例如,不少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不是很高,不能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教学设计,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直观的画面和动画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引发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有时只靠教师口头讲授幼儿是无法理解其内容的,这样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学目标达成率也不高。还有很多学校受到教学目标的影响,在课时比较少的情况下,无法将课堂充分的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按时完成教学目标,必须加快课程进度的完成,如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不断进行讲解,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而不能充分的应用到信息技术进行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新形势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一)优化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有的阶段学习科目比较多,内容复杂繁琐,在传统教学
中学生大多是通过枯燥的文字以及一些简单、单调的图例和图表进行辅助学习。学习内容单调、枯燥致使很多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影响了学习积极性。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内容中出现了丰富的视频、动画、音频等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辅助,使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获取知识[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动画,可以将大段的文字描述转变成图像,使学生能够利用极少的时间获得重要信息,从而加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学习。另外,信息技术的利用使教学内容更加的具有创新性,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幼儿园手工折纸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屏幕上播放折纸的实际操作步骤,免去教师每组进行示范的过程,提高幼儿参与度,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率
在信息技术普及之前,学生的学习资源大多来自教材、练习册等单一渠道,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接触到的教学资源都极其有限。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资源多元化,各种学习软件、资料库以及数字图书馆等媒介,使学生能够极其方便地获得学习资料和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及时地进行查缺补漏和自我稳固。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改善了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不再是仅仅单靠课堂时间进行新知识点学习,而是可以通过一些网络课程或者是远程教育学习到课堂教学中没有理解的或者是没有跟上的知识[2]。还能够通过课外学习到有限的课堂教学没有讲到的知识点,从而加强学生的知识面和学习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些网络软件进行课外答疑、请教问题等。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方式多元化、教学内容丰富,且打破了时间、空间对学生学习的限制,使学生能够获得更有利的学习途径[3]。
(三)响应时代发展,加强优质人才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学校是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领域,社会发展方向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方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好改革,致力于紧随时代的步伐。例如: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时期良好的习惯养成可以影响人一生的成就和道路。因此,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提升教学质量,对于培养人才、为学生的长久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不会与社会发展脱轨,使其视野与能力均紧跟社会发展的脚步,从而使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人才的质量更高。
(下转第184页)
【作者简介】 潘茹(1976-),女,本科,研究方向:信息化技术,学前教育。
发明与创新179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百家论苑·时安慰产妇,耐心等待胎盘娩出。不要借助缩宫素等药物调
节,而应将新生儿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指导新生儿与产妇早接触、早吸吮,不少于30分钟。
分娩后:产后1-2天医护人员与产妇夫妇一起回忆分娩时经过,让产妇尽量回忆分娩过程中正面的感受,让产妇对分娩过程更多地留下美好回忆。
二、如何实施人文关怀
(一)在平常理论教学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定期加强对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培训,班级中组织学生举办交流活动,强化助产专业学生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要求从每一个细微之处考虑。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在教学时对学生多关怀,让学生在相互关怀的环境中学习,学会对别人表达关心,帮助学生做到以人文理念对待他人,在各个方面更好更快地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导部分,将自己定为班级的普通成员,融入班集体,平等对待学生,帮助困难学生,充分的尊重学生,真诚地与学生沟通。
(二)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将人文关怀教育作为提升助产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载体和手段,比如讲解沟通技巧、加强服务礼仪培训、讲解正确处理护患关系的方法手段等,将人文知识贯穿于护理教学各个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互相扮演“患者”,学会换位思考,让护生体验分娩的疼痛,切身体会产妇的感受,增强同理心,增强团队成员之间的默契。
(三)在临床教学中,告知学生“以病人为中心”,要做到四到位;首先心到位,培养学生高度责任心;其次说到
位,与产妇加强沟通,做到解释工作,与产妇多沟通多做健康教育;然后做到位,动作轻容,产科护理技术过硬;最后管理到位,用心检查,抓落实。与病人近距离的接触,可以唤起学生对患者的关爱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激发和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和修养。
(四)让助产专业学生提高助产技术,让更多的产妇分娩回归自然,更安全、更舒适。
总而言之,对分娩产妇进行针对性的人文关怀可增强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降低分娩疼痛感,引导产妇调整心态还可降低产后出血率。医学不是冰冷的技术主义,而是注入温暖的良心科学。我们作为医护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生命的工程师,更是培养生命的按摩师,人文关怀的培养可以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受到更人性化的护理,让我们携手培养更多的温暖接班人,共同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凌玲,陈璋,池东东,等.护理实训渗透人文关怀教育的
实践与反思[J].卫生职业教育,2020,38(20):61-62. [2] 张秋实,马荣华,朱桐梅.母婴护理技能训练中人文关怀
教育的实践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0(4):15-16.
[3] 蔡梦影,付可心,郭英.高职院校护理教育中融入人文关
怀理念地探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42-44.
[4] 彭巧.心理护理在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
报,2014,16(3):130-132.
(上接第179页)
三、新形势下加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在现代化教育中,信息技术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主要教育技术,因此,必须加强教师信息技术的掌握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当代,各个领域都通过互联网技术不断的改革和发展,并取得不菲的成就。教育行业作为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基础,也应该紧跟时代的进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新。因此,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及和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微课是在互联网背景下新发展的一种技术,其具有问题集中、主题突出的优点,可以用最少的时间学到最精的知识。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只靠教师口头讲授幼儿是很难理解的,如食物消化的过程,如果用动画的形式把食物从进入口腔开始到最后形成粪便的动画过程呈现给幼儿,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趣,更易于幼儿的理解和记忆。而视频的时长要简短、内容集中,保证教师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也能完整的看完一个视频。视频的内容要精湛、不能太快,要确保能够一步一步地指导教师进行操作和学习,即使那些对现代信息技术比较陌生的老教师也能够通过微课的学习而学会操作信息技术软件,从而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的熟练应用。
(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
1.学校要创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多接触信息技术手段,培养其在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提倡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多利用互联网进行知
识的传递、情感的交流以及信息共享。从而营造浓厚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2.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能够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能够积极地思考,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自然而然的接受并认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具有较高的学习主动性以及浓厚的互动学习氛围。
3.家长要充分的了解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激励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
四、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中具有着重要的影响,不仅能够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加强优质人才的培养。因此,通过采取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意识等策略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至关重要。参考文献
[1] 黄丽芬.对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及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的几点思考[J]. 数码设计(上),2020(1):242.[2] 王川飞.对乡镇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几点思
考[J]. 新课程·中学,2019(3):95.
[3] 毕海滨,张宝.关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
几点思考[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5):117-119.
184发明与创新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