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以理论孝:儒家孝道正当性的哲学辩护

2022-01-04 来源:意榕旅游网
管子学刊 2011年第2期 古代学术思潮 以理论孝:儒家孝道正当性的哲学辩护 曾振宇,张文科 (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曲阜273100) [擅薹]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理”既是宇宙起源之实然,又是人伦道德应然之本源。人伦道德源于天理,是天理的社会化外现。“理 便是性”,仁、义、礼、智、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先验性地包容于理本体之中,并因为“理”之先验存在而获得形而上证明,儒家孝论从而实现 了“实质上的系统”. [关■铘]理,孝;朱熹 [中圈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缩号]1oo2—3828(2011)02—0045一O6 在儒家思想史上,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原始 曾经有一界定:“人之有道也,饱食媛衣,逸居而无 儒家在伦理学意义上探讨了“孝应如何行”,却未 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 进一步从形而上学高度论证“孝何以可能”这一关 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键性问题,也就是孝存在之正当性问题。《孝经》 朋友有信。-E3]“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E43仁义 与《春秋繁露》的作者先后从天人关系的层面上, 礼智是天理内在的属性,外显于社会关系准则上 将“孝”论证为“天之道”的自我展现与自我运动, 则具体体现而为人伦道德观念。在理学发展史 是“天”这一宇宙绝对法则在人类社会的彰显。朱 上,正是由于二程将伦理范畴、伦理观念与哲学本 熹起而踵之,从“理”形而上高度为“孝”存在之正 原理论相统一,才标志着宋代理学的最终确立。 当性辩护。 基于此,二程详尽论述了儒家伦理与天理的内在 关系。“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 一、“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 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 以张载为代表的“气本论”和以二程、朱熹为 非礼。无人欲即皆天理。-Es]人的视听言动,离不 代表的“理本论”,二者营垒分明,观点多有抵牾。 开礼之规范,这个礼就是天理。仁义礼智是礼之 张载哲学经常受到朱熹的批评,“《正蒙》之言,恐 具体规定,合礼之言行就是天理之流行,凡“非礼” 不能无偏,,[¨。但是,观点的对立并不等同于思维 即是“私欲”。“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 路向的迥异。张载从哲学本体的高度论证伦理道 天地之间,,-E63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君尊臣卑,既 德之起源,为人伦道德的合法性寻求终极性哲学 然都是“天下之定理”,自然有其当而不可易之理, 说明;二程和朱熹的理本论也是将人伦道德与哲 依循“天下之定理”而行,也就成了人类顺应天理 学本体相“挂搭”,为人伦道德寻觅形而上学论证。 之表现。“礼者,理也,文也。理者,实也,本也。 二者虽然哲学立场不同,但都否认人伦道德是历 文者,华也,末也o"U3礼是文,理是本;礼是理之社 史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而是 会化表达。基于此,程颐进而提出应注重后天道 将其看成是哲学本体先验性内在属性的澄明与凸 德化践履,不断自我超越,实现理想人格境界—— 现。 圣人。“圣人,人伦之至。伦,理也。既通人理之 二程认为:“人伦者,天理也。’,[。]人伦道德源 极,更不可以有加。’,L。 ‘人理”出于天理,通人理也 于天理,是天理的社会化外现。何谓人伦?孟子 就是通天理。圣人是儒家设计出来的理想人格境 [收藕日期]2011—01—11 [作者筒介]曾振宇(1962--),男,江西泰和人,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山东省“泰山学者”。张文科 (1962一),男,孔子研究院副院长。 45 界,要臻于这一生命境界,就必须循“仁”而行: “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乃是人 之道也。”[9 仁是天理之体现,以仁合人,就是将天 理与人道相结合,这正是二程倡导“人伦者,天理 也”思想之目的。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天理与人道在何种意义 上方能合二为一?关键之处在于“存天理,灭人 欲”。天理与人欲范畴最早出现于《礼记・乐记》: “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 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 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 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 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在二程哲学中,“人欲”并 非指人之所有欲望,而是指与天理相背离的人之 欲念,因此这种人欲又叫私欲;与此相对,天理是 公欲,是符合理性精神的、至善至纯的伦理原则。 “公则一,私则万殊。至当归一,精义无二。人心 不同如面,只是私心o-Elo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 公字。-Ell3“公”是仁内含之天理,仁是“公”之具体 实现。朱熹对此诠释说:“人之所以为人,其理则 天地之理,其气则天地之气。理无迹,不可见,故 于气观之。要识仁之意思,是一个浑然温和之气, 其气则天地阳春之气,其理则天地生物之 心。……这不是待人旋安排,自是合下都有这个 浑全流行物事。此意思才无私意间隔,便自见得 人与己一,物与己一,公道自流行。-E123天地之理 是“公道”,“公道”在人心彰显为仁。朱子所言之 “公道”,也就是王夫之所言“公欲”:“天下之公欲, 即理也;人人之独得,即公也。-Els]正当的、合乎理 性法则的情感欲望是天理之显现,那些不合乎“公 欲”精神的、损害他人正当权益的欲望就是“人 欲”。天理与人欲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程颐认为: “不是天理,便是私欲。人虽有意于为善,亦是非 礼。无人欲即皆天理。-D4]朱熹继而认为:“人之 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 天理人欲夹杂者。-El5]二程、朱熹把天理称之为道 心、公心,把人欲称之为人心、私心。“克己则私心 去,自然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礼意已得。-E163只要 克服私心杂念,自然就符合礼之要求,“虽不学 文”,但礼之精神已得于心。“推此义,则一心可以 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耳。”[1 程颢 认为公心与私心区别意义重大,兴邦与丧邦只在 公心与私心之间;程颐则认为,公心是同,私心是 殊,人心各不相同的缘由在于私心存在。“合而听 46 之则圣,公则自同。若有私心便不同,同即是天 心。’,[n]公心又被称之为“天心”,天心是共相,而 且是一种先在性的人类本质上的道德共相。私心 是殊相,私心是天理被私欲遮蔽造成的社会道德 现象,因此私心又被称之为“利心”。 缘此,二程都主张克服私心与人欲,以护守天 理。程颢说:“‘克’者,胜也。难胜莫如‘己’,胜己 之私则能有诸己,是反身而诚者也。凡言仁者,能 有诸己也。必诚之在己,然后为‘克己’。‘礼’亦 理也,有诸己则无不中于理。”[1 每个人最陌生的 对象就是自己,最难战胜的对象也是自己。如果 能克服私心妄念,护守先在性的天理本心,就可反 身而诚,升华为仁者。“人于天理昏者,是只为嗜 欲乱着他。庄子言‘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此言 却最是”[2。。,“克己最难。”【2 又说:“大抵人有身, 便有自私之理,宜其与道难一。”l_2 ]人在社会行为 中,自然会滋生名利欲求。名利欲求一旦孳生,就 走向了与天理本心相乖离的道路。“理与心一,而 人不能会为一者,有己则喜自私,私则万殊,宜其 难一也。”[23]因此,程颐强调“克己则私心去,自然 能复礼,虽不学文,而礼意已得。-E243“敬即便是 礼,无己可克。-Czs ̄以天理本心来制约欲念,以敬 来战胜私欲。“天理无私”-2引,二程认为圣人最高 道德境界是无私无为,心与天理合而为一,言行不 睽离于天理中庸。“圣人无私无我,故功高天下, 而无一介累其心。盖有一介存焉,未免乎私己 也。”E273 从形而上学高度为人伦道德的存在正当性进 行论证,二程哲学的这一思维方式和观点,无疑深 刻地影响了朱熹思想的发展路向。朱熹同样认 为,宇宙本根先验性地呈现出某种道德特性,人类 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及其价值体系存在之合法性可 从形而上学高度得到论证。换言之,在朱熹思想 体系中,理既是宇宙起源之实然,又是人伦道德应 然之本源。天理是一“谷种”,是一百无欠缺的自 在之物,人伦道德自然也是这一宇宙大“种子”的 内在属性之一。“所论‘仁’字,殊未亲切,而语意 丛杂,尤觉有病。须知所谓心之德者,即程先生谷 种之说。所谓爱之理者,则正所谓仁是未发之爱, 爱是已发之仁耳。只以此意推之,更不须外边添 人道理,反混杂得无分晓处。若于此处认得仁字, 即不妨与天地万物同体。若不会得,而便将天地 万物同体为仁,却转见无交涉矣。仁、义、礼、智, 便是性之大目,皆是形而上者,不可分为两 事。-[z83“理者物之体,仁者事之体。事事物物,皆 具天理,皆是仁做得出来。仁者,事之体。体物, 犹言干事,事之干也。-E293理是本体,仁是理在人 安得有是名乎?,,[。。]朱熹以“诚”训“理”,意在说明 理是一“实有”。有其实,故有其名。朱熹把以仁 义礼智信为内涵的理实有化,目的在于为儒家伦 理的合法性寻求形而上学说明。 二程尝言:“天子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 善。-[39]既然理先验性地彰显出“善”这一道德特 性,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中的仁义礼智信价值观念 又是天理内在属性之橙明。那么,沿着这一致思 伦关系中的具体落实;天下万物都完美无缺地凸 现天理之本质,天下万事都以仁为准则。从这一 逻辑思路出发,理成为人伦道德之终极根据,而仁 义礼智信“五常”则是天理之分名。“天理既浑然, 然既谓之理,则便是个有条理底名字。故其中所 谓仁、义、礼、智四者,合下便各有一个道理不相混 路向推导下去,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宇宙万物都 杂。以其未发,莫见端绪,不可以一理名,是以谓 之浑然。非是浑然里面都无分别,而仁、义、礼、智 却是后来旋次生出四件有形有状之物也。须知天 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 理之件数。-E3o]天理浑然不可分,天理与仁义礼智 信“五常”的关系不是本原与派生物之间的关系, 而是本原与属性之间的关系。仁义礼智并非由理 “旋次生出”,理是人伦道德的“总名”,仁义礼智信 则是天理之“件数”。二程曾指明“人伦者,天理 也”,这已从哲学高度将人伦定性为天理内在之属 性,朱熹只是在二程思考基础上继续深入论证。 “问:‘既是一理,又谓五常,何也?’日:‘谓之一理 亦可,五理亦可。以一包之则一,分之则五。’问分 为五之序,日:‘浑然不可分。’-E313“一理”是人伦 道德之总名,“全无欠阙”[3 ,故可“包之”;“五常” 是天理之澄现,“理,只是一个理。……且如言着 仁,则都在仁上;言着诚,则都在诚上;言着忠恕, 则都在忠恕上;言着忠信,则都在忠信上。”[3 3]仁 义礼智是天理落实在每一人伦关系上的“一个道 理”,如果豁然贯通,“便都是一理”[3 。“五常”作 为天理内在属性,本身无形无象,须借助于事亲、 从兄等具体道德行为才能表露出来:“理便是仁义 礼智,曷常有形象来?凡无形者谓之理,若气,则 谓之生也。',[。 ]‘‘仁义只是理,事亲从兄乃其事之 实也。”E36]理是体,事亲从兄是用,仁义道德通过 具体的道德化行为表现出来。“洒扫应对是事,所 以洒扫应对是理。 ̄E37]二程尝言洒扫应对是“形而 上”,朱熹进一步解释说:洒扫应对蕴涵着“所以洒 扫应对”之理,因此理具有客观实在性。仁义礼智 信之体是实,其发见为用也是实。他把道德原则 归结为实有,而以此来规范人们的思想言行,这是 其天理自然思想在人伦道德领域里的贯彻。“理 一也,以其实有,故谓之诚;以其体言,则有仁、义、 礼、智之实;以其用言,则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 之实。故日五常百行非诚,非也。盖无其实矣,又 应先在性地禀受道德属性。“天地以生物为心者 也。而人物之生,又各得夫天地之心以为心者也。 故语心之德,虽其总摄贯通,无所不备,然一言以 蔽之,则日仁而已矣。请试详之,盖天地之心,其 德有四,日元、亨、利、贞,而元无不统。其运行焉, 则为春、夏、秋、冬之序。而春生之气,无所不通。 故人之为心,其德亦有四,曰仁、义、礼、智,而仁无 不包。其发用焉,则为爱恭宜别之情,而恻隐之 心,无所不贯。故论天地之心者,则日乾元、坤元, 则四德之体用,不待悉数而足。论人心之妙者,则 日仁,人心也。则四德之体用,亦不待偏举而该。 盖仁之为道,乃天地生物之心,即物而在。情之未 发,而此体已具;情之既发,而其用不穷。诚能体 而存之,则众善之源、百行之本,莫不在是。-E4o]张 载之气与朱熹之理,究其本质,其实两者在哲学性 质上有相通之处。理与气都是活泼泼的、充满“生 气”的世界本原,理与气都是“天地之心”存在之哲 学依据。正因为理具有此哲学“基因”,才能证明 “天地之心”的客观实有性,有了“天地之心”,便有 了天地之德“元亨利贞”。与此相对应,人伦之德 显现为仁义礼智。人伦之德是天地之心在人心中 的外现,因此人在本质上都完好无损地先在性禀 受了仁义礼智四德。“且以仁言之:只天地生这物 时便有个仁,它只知生而已。从他原头下来,自然 有个春夏秋冬,金木水火土。故赋于人物,便有仁 义礼智之性。,,E413朱熹将五行、四时和五常相配 搭,揭示这三者只不过是天理在不同界域的存在 证明。“缘他本原处有个仁爱温和之理如此,所以 发之于用,自然慈祥恻隐。-E423春华秋实、父慈子 孝,其间道理都一样,皆蕴涵一“仁爱温和之理”。 杨时曾就孟子思想与人论辩,杨时问对方:见到孩 童跌落井中,心中为何会滋生侧隐之情?对方答: “自然如此。”杨时不满意对方这一答复,他认为应 当一直追问下去。譬如,人有恻隐之心是否可能? 何以可能?穷根究底到尽头,就会发现源头活水 47 乃是天理。“盖自本原而已然,非旋安排教如此 也。,,[ 。]既然“天下无性外之物’,[ ,既然天地万物 都先在性禀具仁义礼智信“五常”之德,至少在逻 辑上承认禽兽也禀受了“五常”成为无法回避之问 题。对于这一问题,朱熹作了如下回答:“问:‘性 具仁义礼智?’日:‘此犹是说“成之者性。”上面更 有“一阴一阳”,“继之者善”。只一阴一阳之道,未 知做人做物,已具是四者。 虽寻常昆虫之类皆有 之,只偏而不全,浊气间隔。’,sE4s]“问:‘虎狼之父 子,蜂蚁之君臣,豹獭之报本,睢鸠之有别,物虽得 其一偏,然彻头彻尾得义理之正。人合下具此天 命之全体,乃为物欲、气禀所昏,反不能如物之能 通其一处而全尽,何也?’日:‘物只有这一处通,便 却专。人却事事理会得些,便却泛泛,所以易 昏。’-E46]既然“人物之性一源,”当然禽兽也具“五 常”之德。人兽之别仅仅在于:人能禀受“五常”之 全体,禽兽由于气禀有别,只能得“五常”之偏:“气 相近,如知寒暖,识饥饱,好生恶死,趋利避害,人 与物都一般。理不同。如蜂蚁之君臣,只是他义 上有一点子明。虎狼之父子,只是仁上有一点子 明,其他更推不去。恰似镜子,其他处都暗了,中 间只有一两点子光o-E473朱熹将“性”比喻为El光, 人性得“性”之全和形气之“正”,受日光大;物性得 “性”之偏,受日光小,因而只“有一点子明”。“性 如日光,人物所受之不同,如隙窍之受光有大小 也。”[4。 虎狼有“仁”,蜂蚁有“义”,尽管只“有一点 子明”,但毕竟“有一两点子光”。在逻辑学意义 上,有什么样的大前提,就将推导出什么样的结 论。“理无不善” 。。,既然设定天理先在性地彰显 出道德特性,就必然会得出人类和动物同样皆具 有道德属性的结论来。而假定要否定这一结论, 首当其冲的是,你必须否定导致这一结论的逻辑 前提。 二、孝是“行仁之本” 在孔子仁学体系中,孝是逻辑性出发点。既 然如此,孝也可以说是仁论的内在规定之一。孔 子弟子有若尝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50] 究竟是“仁之本”,还是“人之本”?孟子的理解是 “仁也者,人也。-Es13因循这一思路,秦汉之后众多 学者认为“仁”应训为“人”。叶德辉《日本天文本 论语校勘记》认为:“足利本、唐本、津藩本、正平本 48 均无‘为’字。”此外,“其为仁之本与!”之“仁”应训 为“人”。陈善《扪蟊新语》说:“古人多用假借字。 《论语》中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又日‘观 过,斯知仁矣’,又日‘井有仁焉’,窃谓此‘仁’字皆 当作‘人’。”王恕《石渠意见》也说:“为仁’之‘仁’ 当作‘人’,盖承上文‘其为人也孝弟’而言。孝弟 乃是为人之本。”江声《论语埃质》又云:“‘仁’当读 为‘人’,古字‘仁’、‘人’通。‘其为人之本’,正应 章首‘其为人也孝弟’旬。不知六书假借之法,徒 泥仁为仁义字,纷纷辨说无当也。”Es2]敦煌《论语》 写本为“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E53]足证历代 学者之质疑与考证持之有据。基于此,有若这段 话应当理解为:孝悌是人之为人的根基。只有这 样理解,才能与孔子仁论逻辑体系相协调。因为 如果认为孝是“仁之本”,等于承认孝是比仁位格 更高一级的范畴。汉人重训诂,宋儒重微言大义。 二程虽然没有从训诂学角度阐发“仁”与“人”之关 系,但他自作主张地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篡改”为“孝弟也者,其为行仁之本”,不能不说是 一大发明创造。这一“篡改”超越汉代经今古文之 争而与孔子思想遥相呼应,充分体现出二程学术 水平之高深。“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言为 仁之本,非仁之本也。-/s4J程颐从实践伦理的角 度,刻意指出孝是“为仁之本”,而非“仁之本”。 “问:‘孝弟为仁之本’,此是由孝弟可以至仁否? 日:非也。谓行仁自孝弟始。盖孝弟是仁之一事, 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盖仁 是性也,孝弟是用也。性中只有仁义礼智四者,几 曾有孝弟来?仁主于爱,爱莫大于爱亲。故日: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5 仁出自性,“性即 是理”。性涵摄仁义礼智四德,却未出现孝德目。 其中道理在于仁之用为爱,爱自爱亲始,所以孝之 义已隐含在仁之中。“格物穷理,非是要尽穷天下 之物,但于一事上穷尽,其他可以类推。至如言 孝,其所以为孝者如何,穷理。”[5 ]孝存在之合法 性,须从天理层面寻求。既然承认性即理,穷理也 就是穷性。性中有仁,孝存在之正当性也就因仁 存在之合法而获得其合法性。那么,孝何以是“行 仁之本”?添加一“行”字,其哲学与伦理学意义何 在?程颐对此也有一个详细的论证:“先生教某思 孝弟为仁之本。某窃谓:人之初生,受天地之中, 禀五行之秀,方其禀受之初,仁固已存乎其中。及 其既生也,幼而无不知爱其亲,长而无不知敬其 兄,而仁之用于是见乎外。当是时,唯知爱敬而 已,固未始有事物之累。及夫情欲窦于中,事物诱 思想在朱子伦理思想中,得到进一步阐发。“仁是 于外,事物之心Et厚,爱敬之心日薄,本心失而仁 理之在心,孝弟是心之见于事。”[6 ]理落实于人心 随丧矣。故圣人教之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为仁,仁心与人与物相接为孝悌,“孝弟是良心之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矣!’盖谓修为其仁者,必本 发见。 ̄,E633仁与孝是未发和已发、本根与枝叶的关 于孝弟故也。先生日:‘能如此寻究,甚好。夫子 系。换言之,是母与子的关系。“仁是孝弟之母 日:“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亲者不敢恶于人。”不 子,有仁方发得出孝弟出来,无仁则何处得孝 敢慢于人,不敢恶于仁,便是孝弟。尽得仁,斯尽 弟!”[ ] 得孝弟;尽得孝弟,便是仁。’又问:‘为仁先从爱物 基于此,朱熹进一步阐发二程“孝为行仁之 上推来,如何?’日:‘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 本”命题的哲学意义。“仁便是本,仁更无本了。 礼,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故君子“亲亲 若说孝弟是仁之本,则是头上安头,以脚为头,伊 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能亲亲,岂不仁民?能仁 川所以将‘为’字属‘行’字读。盖孝弟是仁里面发 民,岂不爱物?若以爱物之心推而亲亲,却是墨子 出来的。‘性中只有个仁义礼智,何尝有个孝弟 也。”,[卵]儒家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实践伦理,重视 来?’它所以恁地说时,缘是这四者是本,发出来却 道德践履与心证是儒家思想得以薪火相传的前 有许多事;千条万绪,皆只是从这四个物事里面发 提。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是先验性的存在,但在 出来。如爱,便是仁之发,才发出这爱来时,便事 后天社会化进程中,由于受到情欲名利的诱惑,先 事有;第一是爱亲,其次爱兄弟,其次爱亲戚,爱故 在性的仁心逐渐丧失。因此,人的一生就是“求其 旧,推而至于仁民,皆是从这物事发出来。人生只 放心”的一生。仁在社会化进程中的初始表现形 是个阴阳,那阴中又自有个阴阳,阳中又自有个阴 式是孝,因此,“求其放心”首先应当从孝做起。亲 阳,物物皆不离这四个。 而今且看:如天地,便有 亲——仁民——爱物,在儒家仁学逻辑结构中,孝 个四方;以一岁言之,便有个四时;以一日言之,便 是逻辑性起点。 有个昼夜昏旦;以十二时言之,便是四个三;若在 在仁与孝的关系上,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观点。 人,则只是这仁义礼智这四者。如这火炉有四个 针对程颐所言“谓行仁自孝弟始。盖孝弟是仁之 角样,更不曾折了一个。方未发时,便只是仁义礼 一事,谓之行仁之本则可,谓之是仁之本则不可”, 智;及其既发,则便有许多事。但孝弟至亲切,所 朱熹评论说:“此语亦要体会得是,若差了,即不成 以行仁以此为本。如这水流来下面,做几个塘子, 道理。.Essl添加一“行”字,贯通孔子仁学体系全 须先从那第一个塘子过。那上面便是水源头,上 部,使人豁然开朗、上下澄明。“爱是仁之发,谓爱 面更无水了。仁便是本。行仁须是从孝弗里面 是仁,却不得。论性,则仁是孝弟之本。惟其有这 过,方始到那第二个第三个塘子。-[6s]理是仁之终 仁,所以能孝弟。仁是根,孝弟是发出来底;仁是 极根据,仁是孝之本源,孝是水流经的第一个“塘 体,孝弟是用;仁是性,孝弟是仁里面事。”[59]“仁 子”,“仁民爱物”是第二个“塘子”。如果认为孝是 是性,孝弟是用。用便是情,情是发出来底。论 仁之本,那就是本末倒置,“头上安头,以脚为头”。 性,则以仁为孝弟之本;论行仁,则孝弟为仁之本。 值得注意的是,朱熹在阴阳理论的基础上论证“仁 如亲亲,仁民,爱物,皆是行仁底事,但须先从孝弟 作为孝之本源何以可能”的过程中,彰显出中国文 做起,舍此便不是本。-E6o]“本只是一个仁,爱念动 化中颇具特色的“数字崇拜”现象。在中国传统文 出来便是孝。程子谓:‘为仁以孝弟为本,论性则 化中,数字被赋予了广博而深厚的文化意蕴,宇宙 以仁为孝弟之本。仁是性,孝弟是用。性中只有 间的一切存在实际上都是数的存在,是数的陈列 个仁义礼智,曷尝有孝弟来。’譬如一粒粟,生出为 与表现方式,宇宙间的一切人和事都逃不出数的 苗。仁是粟,孝弟是苗,便是仁为孝弟之本。又如 规定。“天之数,人之形,官之制,相参相得也。人 木有根,有干,有枝叶,亲亲是根,仁民是干,爱物 之与天,多此类者,而皆微忽,不可不察也。”[6。 是枝叶,便是行仁以孝弟为本。-[613仁是体,孝是 “备天数以参事,治谨于道之意也。-E6;1与董仲舒 用,两者有体用之别。在《孟子》一书中,“心”字凡 特别推崇“三”和“五”不同,朱熹非常强调“四”这 121见,而《论语》“心”字共6见,由此可见“心”范 一数字的文化意蕴,认为天地万物之理都以“四” 畴在孟子思想体系中之地位。孟子之“心”有着特 的形式呈现出来:天地有四方、一岁有四时、一El 定的涵义,主要指“良心”、“本心”,孟子德性之心 有昼夜昏旦、人有仁义礼智、火炉有四角……。缘 49 此,朱熹进而认为,孝是仁之先发,“孝弟固具于 仁。以其先发,故是行仁之本。,,[ 8]与此同时,孝 也是义礼智三德之先发。“孝弟不特是行仁之本, 那三者皆然。如亲亲长长,须知亲亲当如何?长 在之正当性辩护。“理便是性”,仁、义、礼、智、孝 等伦理道德观念先验性地包容于理本体之中,并 因为理之先验存在而获得形而上证明。儒家孝论 的思辨性增强了,逻辑性提高了,孝由一普通的伦 理范畴上升为哲学范畴,儒家孝论从而实现了“实 质上的系统”。 [参考文献] [11[28][3o][36][37][38][4O][581朱熹.朱熹集[M].成 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3126、2464、1885、1992、1989、2876、 3542、1808. 长当如何?‘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 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这便是长长之道。事 君时是一般,与上大夫言是一般,与下大夫言是一 般,这便是贵贵之道。如此便是义。事亲有事亲 之礼,事兄有事兄之礼。如今若见父不揖后,谓之 孝弟,可不可?便是行礼也由此过。孟子说:‘孩 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 兄。’若是知得亲之当爱,兄之当敬,而不违其事之 之道,这便是智。只是这一个物事,推于爱,则为 仁;宜之,则为义;行之以逊,则为礼;知之,则为 [23[5][6][7][8][9][1O][11][14][16][17][181[19][2o1 [21][22][23][24][25][26][27][54][55][56][571程颐、程颢. 二程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1.394、144、77、1177、182、391、 144,153,144,18 134,145,367,42,128,66,1254,18,143,1271, 1271、125、183、157、3i0. 智。”[6们因此,孝摇身一变又成为仁义礼智等等所 有伦理观念的逻辑起点。如果缺乏了孝这一逻辑 性环节,整个伦理体系将中断与坍塌。“人若不孝 弟,便是这道理中间断了,下面更生不去,承接不 [3][4][51]焦循.孟子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7. 386、347、234. [1z][15][29][31][32][33][34][35][39][41][42][43] [44][45][463[47][48][49][59][6O][61][62][63][641 [65][683[693[7O]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 1986.111,224,2510,100,100,100,2519,2168,2159,383,383, 383、56、56、60、57、58、68、2867、471—472、472、474、461、474、 2870、460、2870—2871、459. 来,所以说孝弟仁之本。,,[ 孝是仁之“先发”,符 合二程的观点。但是,将孝提升为仁义礼智四德 之“先发”,却是朱熹的发明。孝不仅是“行仁之 本”,也是“行义之本”、“行礼之本”和“行智之本”。 三、结语 [13]王夫之.张子正蒙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5.165. [5O][52]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10、 13. 通过反反复复的“找”(冯友兰语),我们终于 [53]李方录.敦煌《论语集廨》校证[M].南京:江苏古籍出 版社,1998.14. 发现了深藏于儒家孝论背后的逻辑线索,也就是 冯友兰所说的“恢复一条龙出来,,[n]:以孔子儒家 为代表的原始儒家探究了“孝应如何行’’,却未回 答“行孝何以可能”?朱熹在《孝经》与《春秋繁露》 [66][67]曾振宇.春秋繁露注说[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 社,2009.223、220. [71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 社,1982.绪论. 作者论证基础上,进而从“理”形而上高度为孝存 (责任编辑:陈青荣) 5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