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场地平整 1.1 平整施工场地:
按设计或施工要求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将余土运到指定弃土场,凡在施工区域内的软弱土层、垃圾、树根、草皮全部挖除并进行妥善处理,做到文明施工。 1.2 修建临时设施及道路:
根据施工安排修建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管线路,并进行试水、试电及修筑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 2 施工测量放线
2.1 做好施工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阅读与校核图纸,校测仪器及测量用具。 2.2 测量验线工作的基本准则:
2.2.1 验线工作应主动:验线工作要以审核施工测量方案开始,在施工的各主要阶段前,均应对施工测量工作提出预防性的要求,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2.2.2 验线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设计图纸、变更、洽商与起始点(如红线桩、水位点等)及其已知数据(如坐标、高程等)必须是原始资料,最后定案有效并正确。
2.2.3 仪器与钢尺必须按计量法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效验。 2.2.4 验线的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主要包括:
(1)仪器的精度应适应验线要求,并校正完好;
(2)必须按规定作业,观测误差必须小于限差,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应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3)验线本身应先行闭合校核。
2.2.5 必须独立验线,验线工作应尽量与放线工作不相关,主要包括:
(1)观测人员; (2)仪器;
(3)测法及观测路线等。 2.2.6 验线方法及误差处理:
(1)场区平面控制网与建筑物定位,应在平差计算中评定其最弱部位的精
度,并实地验测,精度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测;
(2)细部测量,可用不低于原测量放线的精度进行验测,验线成果与原放线成果之间的误差处理如下:
1)两者之差若小于1/2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优良;
2)两者之差大于1/2且小于2位限差时,对放线工作评为合格(可不必改正放线成果,或取两者的平均值);
3)两者之差超过2倍时,原则上不予验收,尤其是要害部位。若次要部位可令其局部返工。
2.3 验线的部位关键环节与最弱部位,主要包括: 2.3.1 定位依据桩位及定位条件;
2.3.2 场区平面控制,主轴线及其控制桩(引桩); 2.3.3 场区高程控制网及±0.000高程线; 2.3.4 控制网及定位放线中的最弱部位。
2.4 测量记录的基本要求: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 2.5 测量计算工作的基本要求: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步步校核、结果可靠。 3 报验与验线
3.1 承包单位应根据“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的要求向项目监理部报送《施工测量方案》。只有当监理部审批认可后,方能按该方案进行施工。 3.2 基础验线时的允许偏差如下:
长度L、宽度B的尺寸(m) L(B)≤30 30< L(B)≤60 60< L (B)≤ 90 90< L(B) 允许偏差(mm) ±5 ±10 ±15 ±20 3.3 轴线的竖向投线,应以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为测站,并事先进行校测,确保其位置正确,投测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每 层 H≤30 m 总高 (H) 30 m< H≤60 mm 60m< H≤90 mm 90mm< H 3 5 10 15 20 3.4 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标高起始线。每栋建筑物应有三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的允许误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标高竖向传递传递的允许偏差 项 目 每 层 H≤30 m 总高(H) 30 m< H≤60 mm 60m< H≤90 mm 90mm< H 允许偏差(mm) ±3 ±5 ±10 ±15 ±20 轴线的对角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 倍,外廊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3.5 检测、桩位保护与复测,以保证桩位及标高的正确性。 4 基槽开挖与回填 4.1 施工准备:
4.1.1 在组织土方工程施工前,承包单位应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并报项目监理部。 4.1.2 定位放线后,方可施工。
4.1.3 应做好施工场地内临时排水系统的总体规划,临时性排水设施应尽量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 4.2 土方开挖:
4.2.1 应根据“土方开挖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
4.2.2 开挖过程中应根据该工程的土质和边坡高度情况,参照下表执行。
临时性挖方边坡值
土的类别 砂土(不包括细纱、粉砂) 坚硬 一般性粘土 硬塑 软塑 碎石类土 4.2.3 注意事项:
(1)基础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进行。
充填坚硬、硬塑性粘土 充填砂土 边坡值(高:寛) 1:1.25~1:1.50 1:0.75~1:1.00 1:1.00~1:1.25 1:0.50~或更缓 1:0.50~1:1.00 1:1.00~1:1.5 (2)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项目,防止超挖;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安排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
(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立即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4.3 土方回填:
4.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成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 4.3.2 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抽除坑穴积水、淤泥,验收基底标高,达到要求后再进行。
4.3.3 回填土料应符合规范要求,本工程外墙1.5米内为2:8灰土。
4.3.4 应分层、分段回填,每层接缝处应做成斜坡,辗迹重叠0.5~1.0m,上下层接缝应错开不小于1m。
4.3.5 土方回填施工时,应压实并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量,确定最小干密度控制值,合格后,才能回填上一层。
4.3.6 承包单位在回填前应按规范要求绘制“回填土取点平面示意图”并报监理,再施工中应严格按此图及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取样、试验工作。
4.3.7当挖方或填方施工完毕,承包单位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应按要求填写“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报验表”报送监理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III 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钢筋工程的质量要求: 1.1 钢筋加工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 目 主控项目 1 2 3 4 5 1 一般项目 3 2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力学性能检测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验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箍筋弯钩形式 外观质量 钢筋调直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1.2 钢筋安装的质量要求: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 目 1 2 3 主控项目 4 5 6 7 8 力学性能检验 抗震用钢筋强度实测值 化学成分等专项检查 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 箍筋弯钩形式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 机械连接和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受力钢筋的品种、级别、规格和数量 质 量 要 求 第5.2.1条 第5.2.2条 第5.2.3条 第5.3.1条 第5.3.2条 第5.4.1条 第5.4.2条 第5.5.1条 ±20mm ±5mm 质 量 要 求 第5.2.1条 第5.2.2条 第5.2.3条 第5.3.1条 第5.3.2条 第5.2.4条 第5.3.3条 ±10mm 1 2 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 外观质量 钢筋调直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箍筋内净尺寸 接头位置和数量 机械连接和焊接的外观质量 机械连接和焊接的接头面积百分率 绑扎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和搭接长度 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 绑扎钢筋网 长、宽 网眼尺寸 长 宽、高 间距 钢筋安装允许偏差 排距 受力钢筋 基础 保护层厚度 柱、梁 板、墙、壳 绑扎箍筋、横向间距 钢筋弯起点位置 预埋件 ±21mm 水平高差 第5.2.4条 第5.3.3条 ±10mm ±20mm ±5mm 第5.4.3条 第5.4.4条 第5.4.5条 第5.4.6条附录B 第5.4.7条 ±10mm ±20mm ±20mm ±5mm ±10mm ±5mm ±10mm ±5mm ±3mm ±20mm 20mm 5mm +3,0mm 3 4 5 6 7 一 般 项 目 8 绑扎钢筋骨架 9 2 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与监理质量控制 2.1 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 2.1.1 材质检验与保管不符合要求:
(1)无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或抄件(复印件)不符合要求; (2)无进场复试报告;
(3)批量不清、超批量、漏检;
(4)化学成分不合格或加工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未作化学成分检验;
(5)机械性能不合格无交待,无加倍复试; (6)运输、储存中钢筋标牌丢失、堆放分类不清。 2.1.2 钢筋锈蚀与污染。
2.1.3 钢筋代用及胡子筋处理不符合要求。 2.1.4 加工成型质量差:
(1)未统一下料,下料不准;
(2)对复杂节点未综合空间相交叉的关系放样; (3)尺寸、角度差、不直不顺、弯点不准,弯钩偏短; (4)不同等级钢筋及进口钢筋,不注意不同弯曲成型半径要求; (5)运输堆放时变形未作修正。 2.1.5 不符合图纸或规范构造规定。 2.1.6 钢筋接头错误:
(1)接头绑扎,焊接型式采用不当; (2)搭接长度不足
(3)错开接头的百分比不符合规范; (4)接头位置不当;
(5)梁柱筋搭接接头处箍筋未加密。 2.1.7 钢筋锚固不符合规范要求;
(1)锚固长度不足; (2)锚固形式不对。 2.1.8 钢筋绑扎不符合要求:
(1)主筋未绑扎到位(四角主筋不贴箍筋角,中间主筋不贴箍筋); (2)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颠倒,特别注意悬挑梁、板); (3)不设定位箍筋,主筋跑位严重;
(4)钢筋绑扎花扣、缺扣、松扣不符合规范要求; (5)箍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 (6)柱主筋的弯钩和板主筋弯钩朝向不对; (7)钢筋接头不错开。 2.1.9 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
2.1.10 有焊接要求的钢筋未做焊接试验。
2.1.11 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证书,或焊工不符合施焊条件。 2.1.12 未按规范规定在现场截取试件做试验。 2.1.13 焊条、焊剂不符合要求:
(1)无出厂合格证;
(2)焊条不符合钢筋等级要求; (3)未按焊条要求烘焙记录; (4)使用受潮酸性焊条不烘焙;
(5)烘焙时间、次数、保温要求等不符合要求。 2.1.14 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 2.1.15 焊接接头不符合要求:
(1)焊接钢筋清理不好,未认真选择好参数(应作工艺试验); (2)对焊接头的端头不垂直、不平整; (3)焊接接头错开百分比不对,距弯点不对。 2.1.16 挤压接头不符合要求:
(1)钢套筒进钢筋长度不足;
(2)压痕数量不够,分布不匀,深度不足,套管压裂; (3)接头弯折角大于4º,或超过7/100。 2.2 钢筋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 2.2.1 钢筋原材的质量控制:
(1)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出厂质量证明书、检验报告,如为复印件,应加盖原件存放单位的公章,注明原件存放处,并有经办人签字和时间。 (2)钢筋进入现场后,监理工程师应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勒令承包单位将其清退出场。
(3)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现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形象,应要求承包单位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4)监理工程师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进场复验报告,对于复验不合格的钢筋应责令承包单位清理出现场。
(5)监理工程师对单位工程用于承重结构的钢筋和连接接头试件须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次数不得少于试验总次数的30%。
2.2.2 监理工程师在巡检过程中,应要求焊工(机械手)持证上岗,并进行抽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钢筋焊(连)接。
2.2.3 监理工程师必须充分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各结构部位设计钢筋的品种、规格、绑扎或焊(连)接要求,特别应注意结构关键部位配筋的特殊处理,对有关配筋变化涉及到的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通知单和工程洽商记录,应及时标注在相应的结构施工图上。
2.2.4 对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进行外观检验,不合格的要求返工。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钢筋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机械性能试验报告单(应按规范要求批量进行),对于不合格规范要求的应责令承包单位进行返工处理。
2.2.5 在钢筋绑扎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到现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以“监理通知”形式通知承包单位改正。
2.2.6 在承包单位质检合格的基础上,对承包单位报验的部位进行隐蔽工程验收。
2.2.7 对于以下几点构造措施,监理工程师应加强检查:
(1)框架节点箍筋加密区及梁上有集中荷载处的附加吊筋,不得漏放。 (2)具有双层配筋的顶板和墙板,应要求设置撑筋和拉钩。悬挑结构负弯距钢筋应保证到位,采取措施防止踩压错位。
(3)钢筋保护层的垫块品种、规格、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应正确、固定可靠,孔洞周边钢筋加固符合设计要求。
2.2.8 浇筑混凝土前,监理工程师应二次验筋,如有问题及时通知承包单位,修整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IV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
1.1 模板安装工程的质量要求见下表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 目 主控 项目 1 2 1 一 般 项 目 4 2 3 预埋件、预留孔插筋 模板支撑、立柱位置和垫板 避免隔离剂沾污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 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质量 模板起拱高度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位置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质量要求 第4.2.1条 第4.2.2条 第4.2.3条 第4.2.4条 第4.2.5条 3mm 3mm 5mm +10,0mm 洞允许偏差 预留洞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外露长度 中心线位置 尺寸 轴线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2mm +10,0mm 10mm +10,0mm 5mm ±5mm ±10mm +4,-5mm 6mm 8mm 2mm 5mm 模板5 安装允许偏差 截面内部尺寸 层高 垂直度 基础 柱、墙、梁 不大于5m 大于5m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1.2 模板拆除工程的质量要求见下表
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的规定。
项 目 1 主控 项目 2 3 一般项目 1 2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 后张法预应力构件侧模和底模的拆除时间 后浇带拆模和支顶 避免拆模损伤 模板拆除、堆放和清运 质 量 要 求 第4.3.1条 第4.3.2条 第4.3.3条 第4.3.4条 第4.3.5条 2 模板工程的质量通病及监理控制 2.1 模板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 2.1.1 模板施工不符合要求
(1)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不能保证; (2)无模板设计方案;
(3)整体性、密闭性达不到规范要求; (4)未按验收规范对模板工程作同步验收。
2.1.2 轴线发生位移:
(1)轴线定位错误;
(2)墙、柱模根部和顶部无固定措施,发生偏差后不作认真矫正,造成累积和误差;
(3)不拉水平和竖向通线,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 (4)支模刚度差,拉杆太稀,间距不规则; (5)不对称浇灌混凝土,挤偏模板;
(6)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用铁丝拉结捆绑,变形大; (7)模板与脚手架拉结。 2.1.3 模板体系产生变形。 2.1.4 标高传递发生偏差。 2.1.5 接缝不严、接头不规则。 2.1.6 隔离剂涂刷不符合要求。
2.1.7 模板自身清理、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2.1.8 封闭的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口、浇捣口。 2.1.9 斜模板支设不符合要求。 2.1.10 拆模使混凝土受损:
(1)支模不当影响拆模;
(2)支模中遗漏预埋件、预留孔洞; (3)合模前与钢筋及各专业未协调配合。 2.2 模板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 2.2.1 审核模板工程的施工方案:
根据主体工程的结构体系、荷载大小、合同工期及模板的周转情况等,综合考虑承包单位所选择的模板和支撑系统是否合理,提出审核意见,审核中要重点审定。 2.2.2 对进场模板规格、质量进行检查。
2.2.3 审查承包单位报送的模板隔离剂(脱模剂)的有关资料。
2.2.4 墙、柱支模前应先在基底弹线,以校正钢筋位置,并为合模后检查位置提供准确的依据。
2.2.5 为防止胀模、跑模、错位,造成结构断面尺寸超差、位置偏离、漏浆造成
蜂窝、麻面,模板支撑应符合模板设计要求及施工方案规定。
2.2.6 对模板拼缝、节点位置、模板支搭及加固情况,应认真检查,防止漏浆及缩颈现象。
2.2.7 梁、板底模当跨度≥4m时应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一般起拱高度宜为1/1000~3/1000。
2.2.8 预埋件、预留孔洞的位置、标高、尺寸应复核;预埋件固定方法应可靠,防止位移。
2.2.9 模板在下列情况下要开洞:一次支模过高,浇捣困难;有大的预留洞,洞口下难以浇筑;有暗梁或梁穿过;钢筋密集,下部不易浇筑。
2.2.10 合模前钢筋隐验已合格,模内已清理干净,应剔凿部位已剔凿合格;合模后核验模板位置尺寸及钢筋位置,垫块位置与数量,符合要求才能浇筑混凝土。 2.2.11 模板涂刷隔离剂时,应清除模板表面的尘土和混凝土残留物,再涂刷,涂刷应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 2.2.12 混凝土整体结构的拆模控制:
(1)整体式结构承重模板,应控制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达到下表规定的强度时方可拆除: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板 >2,≤8 >8 梁、拱、壳 悬臂构件 ≤8 >8 - ≥50 ≥75 ≥100 ≥75 ≥100 ≥100 (2)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其棱角不因拆模而损伤;
(3)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
(4)大模板墙体施工,在常温下墙体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2MPa,冬期施工全现浇混凝土应达到受冻临界强度4 MPa后方可拆模。
V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
1.1 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的质量要求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1 水泥进场检验 硅酸盐水泥》GB175等的规定。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3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1个月)时,应进行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量氯化物的水泥。 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和有关环境保主 控 项目 2 外加剂质量及应用 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氯化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混凝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混凝土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有关规定,根据混凝土3 混凝土中氯化物、碱的总含量控制 4 配合比设计 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要求进行配合比设计。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其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专门规定。 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一般项目 1 矿物掺合料质量及掺量 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合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1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2 粗细骨料的质量 拌制混凝土宜采用饮用水;当采用其他水3 拌制混凝土用水 源时,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4 开盘鉴定 定,其工作性应满足设计配合比的要求。开始生产时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作为验证配合比的依据。 5
1.2 混凝土施工工程质量要求
项 目 质 量 要 求 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³的同配主控项目 1 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m³,同一配合比混凝土每200 m³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小于一次; (5)冬期施工还应留置转常温试块和临界强度试块; (6)对预拌混凝土,当一个分项工程连续依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拌制前,应测出砂、石含水率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材料用量,提出施工配合比。 供应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量大于1000 m³时,其交货检验的试样每200 m³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7)建筑地面的混凝土,以同一配合比,同一强度等级,每一层或每1000 m³也按一批计。每批应至少留置一组试块。 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1)同一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同一配合比,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每单位工程不得少于两组抗渗试块(每组6个试块); 主控项目 2 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 (2)连续浇筑混凝土每500 m³应留置一组抗渗试件(一组为6个抗渗试件),且每项工程不得少于2组;采用预拌混凝土的抗渗试留置组数应视结构的规模和要求而定; (3)留置抗渗试件的同时需留置抗压强度试件并应取自同一盘混凝土拌合物中。取样方法普通混凝土中第(2)项; (4)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 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4中表7.4.3的规定: 主控项目 3 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差 水泥、掺合料 ±2% 粗、细骨料 ±3% 水、外加剂 ±2% 注:a.各种衡器应定期效验,每次使用前应进行零点校核,保持计量准确; b.当遇雨天或含水率有显著变化时,应增加含水率检测次数,并及时调整水和骨料的用量。 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试件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4 初凝时间控制 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一般项目 2 施工缝的留置和1 处理 施工缝的位置应在混凝土浇筑前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后浇带的留置和浇筑 后浇带的留置应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缝的处理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按施工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2)混凝土浇水养护的试件: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3 混凝土养护 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 (5)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注:a.当月平均气温低于5°C时,不得浇水; b.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c.混凝土表面不便浇水或使用塑料布时,宜涂刷养护剂; d.对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气候条件按施工技术方案采取控温措施。 2 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及监理质量控制 2.1 混凝土工程的常见质量通病 2.2.1 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
(1)材质与试验不符合要求:
①水泥无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或出厂合格证内容项目及手续不全,批量不符合规定;
②砂石级配不合格,含泥量超过规定或其他指标不符合规定; ③外加剂无法定单位鉴定,无许可证;
(2)搅拌、计量、配合比与试块不符合要求: ①无试验室试配或不经过试验室,乱用经验配合比; ②试配与材料、试块不一致、不交圈; ③计量不准,无专人管理无开盘鉴定: a.无秤(用体积比、铁锹比、眼睛估); b.有秤不用(无管理制度); c.秤坏了或不准或被砂石垫死;
d.无秤量加减砂石措施(秤旁要有砂石堆、铁锹)或不每车过磅; e.加水无计量、砂石含水量不测或不扣除砂石含水量,无坍落度测试与记录;
f.散包破袋水泥不计量,整袋水泥不抽检; g.外加剂无计量措施; h.无配合比标牌;
i.现场配合比未换算成每盘用量(加小车、秤盘重量); j.换算正确与否无人检查。
④搅拌不均匀(时间太短),搅拌不当(加引气型外加剂搅拌时间过长、过短均不宜);
⑤试块留置数量不符合规定:
a.标养试块数量不足(每层、每100盘、每100m³、每工作班不应少于1组),未留置备用试块;
b.缺同条件试块(冬施、拆模、防水混凝土); c.接头、留缝混凝土缺试块;
⑥试块养护不标准(标养箱,20±3ºC水中);
⑦未做汇总统计分析或不按规范规定的要求和条件做数理统计分析; (3)施工缝留置与处理不符合要求: 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出现不应有的施工缝; ②无合理安排浇筑混凝土停歇时间而出现施工缝; ③不留施工缝又无缓凝措施; ④施工缝位置又不符合规范规定。
(4)混凝土浇筑不符合要求:
①浇筑混凝土无卸料平台(尤其是墙、柱混凝土),混凝土用吊斗直接入模造成卸料分层过厚、振捣失控、不匀、漏振、模板变形、跑浆;
②浇筑混凝土不分层或分层不清造成漏振、重振、易出不应有的施工缝; ③泵送混凝土,无有效控制措施,坍落度过大,浇筑混凝土太快,造成一次浇筑过厚,振捣失控,模板变形;
④接槎未铺设同混凝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接槎砂浆不与混凝土浇筑同步;接槎砂浆厚度失控。
(5)混凝土浇筑施工中不对称浇筑混凝土,将模板挤偏,造成变形; (6)在钢筋密集处,浇筑混凝土不符合要求: ①未采用相应粒径的粗骨料混凝土;
②未采取模内外振捣或采用分段支模浇捣办法; ③未事先与设计洽商适当改变钢筋排列、直径、接头等。 (7)采用商品混凝土不符合要求:
①无商品混凝土通知单,混凝土小票、强度等级与设计要求未验证; ②现场不做坍落度检验或无检验记录;
③出罐时间过长,混凝土已初凝,现场随意加水; ④混凝土不合要求时,不立即交涉、采取措施或退回; ⑤现场不留试块;
⑥泵送管内被清洗的混凝土也用于工程(应废弃);
⑦冬施中机具及泵送管路保温不好造成混凝土入模温度不符合要求。 2.1.2 混凝土工程外观常见质量通病:
(1)蜂窝 (2)麻面 (3)孔洞 (4)露筋 (5)烂根 (6)缺棱掉角(7)洞口变形 (8)错台 (9)裂缝 (10) 混凝土浇筑不实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裂缝的特征综合见下表:
裂 缝 的 原 因 裂 缝 的 特 征 (1)水泥凝结(时间)不正常 (2)水泥不正常膨胀 (3)混凝土凝结时浮浆及下沉 (4)骨料中含泥 混凝土材料方面 (5)水泥水化热 面积较大混凝土凝结初期出现不规则裂缝 放射形网状裂纹 混凝土浇筑一、二小时后的钢筋上面及墙和楼板交接处断续发生 混凝土表面出现不规则网状干裂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1~2周出现等距离规则的直线裂缝,有表面的也有贯通的 浇筑两三个月后逐渐出现及及发展,在(6)混凝土的硬化、干缩 窗口及梁柱端角出现斜裂纹,在细长梁、楼板、墙等处则出现等距离垂直裂纹 (7)接槎处理不好 (1)搅拌时间过长 (2)泵送时增加水及水泥量 从混凝土内部爆裂,潮湿地方比较多 全面出现网状及长短不规则裂缝 易出网状及长短不规则裂缝 (3)配筋踩乱,钢筋保护层减沿混凝土配筋和配管表面发生 薄 (4)浇筑速度过快 浇筑1~2小时后,在钢筋上面、在墙与板、梁与柱交接处部分出现裂缝 施工方面 (5)浇筑不均匀,不密实 (6)模板鼓起 (7)接槎处理不好 (8)硬化前受振或加荷 易成为各种裂纹的起点 平行于模板移动的方向,部分出现裂缝 接槎处出现冷槎裂缝 硬化后出现受力状态的裂纹 (9)初期养护不好 过早干浇筑不久表面出现不规则裂纹 燥 初期受冻 微细裂纹。脱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返白,空鼓等 (10)模板支柱下沉 在梁及楼板端部上面与中间部分下面出现裂纹。 (1)温度、温度变化 类似干缩裂纹,已出现的裂纹随环境温度、湿度的变化而变化 (2)混凝土构件两面的温湿度在低温或低湿的侧面,拐角处易发生 差 使用及环境条件 (3)多次冻融 (4)火灾表面受冻 表面空鼓 整个表面出现龟背状裂纹 (5)钢筋锈蚀膨胀沿钢筋出现沿钢筋出现大裂缝,甚至剥落,流出锈大裂缝、甚至剥落、流出锈水水等 等 (1)超载 结构及外(2)地震、堆积荷载 力影响 (3)断面钢筋量不足 (4)结构物地基不均匀下沉 2.2 混凝土工程的监理质量控制
2.2.1 审核承包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应特别注意混凝土的生产、输送、浇筑顺序、施工缝的设置。
在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应对混凝土搅拌站、水泥库、砂石堆场的布置通盘考虑。砂石堆应分隔开,砂石相互不得混杂;有一定的储备量,能保证混凝土连续生产。
2.2.2 对混凝土生产设备及施工机具进行检查:
(1)搅拌机的配备应能满足混凝土浇筑量的需要,且应有备用搅拌机;搅拌机的加水系统应准确可靠。
(2)原材料必须过磅,计量装置应校核准确。 (3)振捣棒(器)性能应可靠。
(4)测量混凝土坍落度及制作试块的试模应配套,应有备用件。 2.2.3 对材料的质量控制:
(1)按照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及标准对原材料分批进行检查,并审核承包单位报
在梁与楼板受拉侧出现垂直裂纹 柱、梁、墙等处发生45°斜裂纹 构件受拉力出现垂直裂纹 发生45°大裂缝 送的水泥复试报告单。
(2)散装水泥要按品种分仓贮存,袋装水泥要存放在离地面300mm以上的木隔板上,按品种分批存放;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0袋,避免受潮结块。
(3)外加剂要按不同品种及各自的要求贮存,防止混杂。 (4)拌制混凝土用水,应检查是否符合相应的标准。
2.2.4 审查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配合比应送取现场的水泥、砂、石试验,应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室计算试配合格的正式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才能准许作为混凝土开盘签定的依据。
2.2.5 监理工程师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水电暖通专业以及混凝土浇筑准备验收认可后,承包单位方可开机搅拌,浇筑混凝土。 2.2.6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理:
(1)对混凝土拌制的检查:
①监理工程师对混凝土的拌制过程,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抽查内容有:原材料计量及加水量控制应准确;
②加料顺序及搅拌时间应符合规范要求,测量坍落度,随机取样制作试块。 (2)混凝土的浇筑、接槎、振捣的控制:
①混凝土的浇筑顺序和方法,事先应周密考虑。对于大体积、大面积混凝土的浇筑,分层、分段要合理;层、段间的间隔时间要计划好。在前一层、段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后一层、段的混凝土,振捣器要插入到下一层。
②对配筋密集和预埋件较多的部位,应认真操作,振捣密实,并避免碰动钢筋及预埋件。
③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的检查:施工缝的留置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确定,应符合规范要求。
(3)混凝土的养护检查: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派专人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4)混凝土质量的检查和缺陷的修整:
①以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强度,作为检查混凝土拆模强度的标准。 ②对拆模后的混凝土结构,检查其偏差是否超过规范要求。
③当发现混凝土结构存在蜂窝、麻面、露筋甚至孔洞时,承包单位不得自行修整,要做好详细记录,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然后根据缺陷的严重程度,区别对待,
进行整修。对于影响结构性能的缺陷,必须会同设计单位共同研究处理。
(5)混凝土的冬期施工:
①钢筋冷拉可在负温度下进行,但不宜低于-20ºC,冷拉控制预应力较常温时提高30N/mm²。钢筋焊接应在室内进行,如在室外,温度不宜低于-20ºC,焊接完毕,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②混凝土的配置时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每立方米混凝土最小用水泥量不宜少于300kg,水灰比不应大于0.6。水泥应预先放入暖朋内存放,使水泥保持在0ºC以上,搅拌时的骨料不得带有冰雪及冻团,搅拌时间比常温时长。
③混凝土冬期运输应有保温措施,浇筑前应清除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加热养护前混凝土温度不得低于2ºC。为利于低温下混凝土硬化,混凝土内宜渗入无腐蚀钢筋作用的外加剂。
④冬施混凝土质量检查除按一般混凝土检查要求外,还应检查外加剂的渗量,混凝土养护期间室外气温及周围环境温度每昼夜至少定时(2、8、14、20时)定点测量四次,并按冬施技术措施规定采取正确的养护侧温。
目 录
一、土建监理实施细则
1、定位放线测量和土方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2、高强预应力管桩和预制方桩工程监理实施细则 3、钢筋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4、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5、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7、楼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8、屋面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9、墙体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0、门窗工程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1、钢结构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2、玻璃幕墙施工质量监理实施细则 13、进度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14、投资控制监理实施细则
人工挖孔桩监理细则
1. 监理依据
1.1 设计文件、图纸、规划管理部门核准的建筑物红线及测量部门提供的座标点和水准点; 1.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1.3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1.4 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 1.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01); 1.6 监理规划
2. 监理的主要任务与职责 2.1 施工准备阶段
2.1.1 认真熟悉图纸和有关设计文件,地质报告。
2.1.2 审核承包人施工技术方案,督促检查其每道工序(重点抽查关键工序)施工交底情况及交底文件,审核承包人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1.3 检查承包人现场施工准备情况是否与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2.1.4 复核或监测承包人的桩位放线定位情况。
2.1.5 对桩基所用材料进行预控:检查所用材料出厂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复验报告、混凝土试配单等(详见建筑材料监理细则)。 2.2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2.2.1 测量控制:安装提升设备时,使吊栏的粗绳中心与桩孔中心一致,作为挖孔时粗略控制中心线用,挖进时吊大线锤,控制中心线;用尺杆找圆心,以地面基准点测量孔深。要保证桩位、垂直度和截面尺寸正确。 2.2.2 人工挖孔桩施工允许偏差: 护壁形式 砼护壁 套管护壁 2.2.3 挖土
● 挖土应分层进行与护壁施工紧密配合。
● 一般挖深1m为一施工段,挖土次序先挖中间部门后周边。如遇不良地
基,如淤泥、流砂时,挖深可减少到300、500mm;可随挖,随验,随浇砼护壁,或采用钢护壁,或采取降水措施等。
●要注意相邻挖孔高差的影响,一般相邻桩底连线坡度宜小于45,岩石强度较高时可适当放宽。
。
桩径偏差 (mm) ±50 ±20 垂直度允许偏差 (%) 0.5 1 桩位允许偏差(mm) 单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 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边桩 50 100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 和群桩基础中间桩 150 200 2.2.4 砖护壁制作: (略) 2.2.5 砼护壁制作:
● 要严控第一圈护壁施工质量,井圈中心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20mm,井圈顶面应比场地高出150-200mm;壁厚比下面井壁厚应增加100-150mm;
●护壁厚度,拉结钢筋,配筋,砼强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砼护壁石子粒径宜小于50mm;塌落度50-80mm;
● 上下节护壁搭接长度,不少于50mm; ● 每节护壁应在当日施工完毕; ● 护壁模板拆除宜在24h以后进行;
● 发现护壁有蜂窝、漏水现象,应及时补强,以防造成事故; ● 同一水平上的井圈,任意直径的极差,不得大于50mm;
● 挖至设计标高时,孔底不应积水,终孔后,应清理好护壁上淤泥和孔
底残碴,然后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应立即封底和浇筑桩身砼,一般成孔到浇筑砼时间,宜小于2d,对软质岩石宜为1d; 2.2.6 人工挖孔桩基底验收:
● 对基底岩性检查,主要根据设计要求,是否进入中等风化岩、微风化岩或强风化岩及其入岩深度,对扩大头尺寸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 会同地勘单位对基底表面岩状走向,夹层情况进行鉴定和验收。 •可根据风钻进尺速度,钻孔声音及钻出的石料进行分析。 •钻取岩芯,进行试验;
•用点荷载仪对石块进行现场检测,测定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静载荷试验。 2.2.7 钢筋笼制作:
●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要注意桩上部加密箍及桩身加劲箍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密箍及桩身加劲箍的设置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焊工应持证上岗,焊接样品应抽验。 ● 钢筋笼施工允许偏差 项次 1 2 3 4
2.2.8 砼桩身浇筑
●浇筑桩身砼时,必须通过溜槽,当高度超过3m时,应用串筒,串筒末端离孔底高度不宜大于2m;砼宜用插入式振捣器振实,每浇筑1-1.5m高度振捣一次。
●桩身砼应连续浇筑,每次浇筑量不宜过小,成桩时间不应过长,砼塌落度宜控制在60-80mm。
项目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或螺旋筋螺距 钢筋笼直径 钢筋笼长度 允许偏差(mm) ±10 ±20 ±10 ±50 2.3 安全技术措施:人工挖孔桩安全事故多,成桩时间不应过长,砼塌落度宜控制在60-80mm。
2.3.1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电葫芦宜用按钮式开关,使用前必须检查其安全提吊能力。
2.3.2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深度超过10m时,应有专门送风设备,风量不宜少于25L/S; 2.3.3 孔口四周必须设置护栏,一般高0.8m。
2.3.4 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离孔口,不得在孔口四周1m的范围内放土;机动车通行不得对井壁安全造成影响。
2.3.5 施工现场一切电源、电路的安装和拆除,必须由持证电工操作;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孔上电缆必须架空2m以上。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以下的安全灯,并遵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 2.3.6 对易坍孔土层,采取可靠的护壁措施。经常检查桩孔护壁施工质量和变形情况。 2.3.7 对运土吊筐绳经常检查其质量,是否牢靠。防止掉土、掉石砸伤井下施工人员。 2.4 桩基质量检测与工程验收,桩基工程验收主要是对成桩质量检测和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
2.4.1 成桩质量检测可采用可靠的动测法。对于大直径桩,还可以采取钻取岩芯,预埋管超声波检测,检测数量根据具体情况,由设计确定,设计无要求时,可由有关方面共同商定。(一般可按总桩数5-10%)
2.4.2 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方法,可用静载试验法或高应变动力试桩法。检测数量:静载法,一般不宜少于桩数的1%,且不得少于3根,桩总数50根以下的可选2根:高应变动力试桩法,一般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并不少于5根。
当进行桩基施工质量总体评价时,随机抽样桩数,由有关方面共同商定。 2.4.3 工程验收技术资料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桩基施工图,图纸会审纪要,设计变更单及材料代用通知单等。 ● 桩位测量放线图,包括工程桩位线复核签证单。 ● 成桩施工记录和质量检查报告。 ● 单桩承载力检测报告。
● 基坑挖至设计标高的基桩顶标高图。 ● 材料质量证明和试验报告。
● 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及执行中变更的情况等。
安装工程预留预埋件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安装工程预留预埋阶段普遍存在的质量通病就是漏留孔洞、漏埋套管或者预留预埋位置不准确,造成管道或设备安装时,只好去凿墙钻洞,不但劳民伤财,还会影响使用功能甚至破坏结构,留下不少质量隐患。因此,监理单位应加强预留预埋阶段的质量控制,以期提高安装工程乃至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下面笔者谈点对该问题的粗浅认识。 1 质量通病的成因
(1)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深度不够是目前施工图纸普遍存在的问题,该画的大样图没有画,该标注的尺寸未标注或随意套用图集。比如设备基础、卫生间等部位未画大样图;在没有确定设备、器具型号、规格的情况下随意套用标准图集来确定预留孔洞位置。
(2)安装单位对预留、预埋工作不够重视。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工作量比较少。有些安装分包单位为了节省管理费用,连安装施工员、安装质检员都不配备,只安排几个安装工人配合土建进行预留预埋;有些安装分包单位干脆将预留预埋工作以很低的单价再劳务分包给“游击队”。 (3)总承包单位、安装分包单位各自为政。项目总承包单位没有做好土建与各安装工程分包单位的协调工作,大家各自为政。比如有的总承包单位为了赶进度,对各安装单位配合土建进行预留预埋的时间作出不合理的限定,致使安装工人盲目追赶,难免忙中出错。如模板工安装框架柱模板时,也不管水电班组接地电阻测试点设置了没有。
(4)技术组织措施准备不善。
1)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迟迟不能确定安装工程的分包单位,很多分包单位是在项目工程图纸会审前几天才匆匆选定。因此,图纸会审时他们往往还来不及把设计施工图看上一遍,更难指望他们能审查出设计上的纰漏了。
2)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会议“走过场”。笔者参加过甚多的图纸会审会议,可真正用于“会审”的时间都很短促。会议从业主开场白致词、设计单位念设计说明、各专业分组审图到会议结束,一般就那么短短二三小时,而且往往不能认真专心对待,导致本该在会审时解决的问题未能得以解决。安装单位只好按图施工或者凭经验进行预留预埋,安装时再根据实际需要去扩孔、移孔。
3)未按相关要求进行预留预埋。安装单位不按相关的设计要求、施工规范、技术规程及工艺标准的规定进行预留预埋,而是自以为是、凭自己的经验施工。比如:设计要求给水管道穿楼板处应设置钢套管,钢套管应比给水管大两号,安装单位认为大两号浪费材料只预埋大一号的,结果安装管道时上下层套管位置不在一条垂直线上,只好返工重来;在楼板中暗设的电线导管,施工规范要求管路长度超过20m并有一个弯曲时,应在中间增设拉线盒,安装单位却不按要求增设。
2 监理质量预控
(1)督促建设单位或者总承包单位在图纸会审前一个月左右,选定安装分包单位,包括必须经过深化设计的特殊专业(如安防、综合布线等)承包单位。在图纸会审时,所有的参建单位都应到位。
(2)督促建设单位在图纸会审前,至少在预留预埋前确定设备、器具的型号、规格,以便确定其预留孔洞的位置和尺寸。
(3)对安装分包单位的承包资质进行严格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1)审查分包单位的企业资质等级是否符合本工程等级要求,若属特殊行业,是否具备特殊行业施工许可证。
2)审查分包单位近三年的业绩情况,特别应关注其是否具有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3)审查分包单位派往本工程的技术管理人员和特殊作业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和岗位证书。
4)协同业主、总包单位到安装分包单位所在地了解情况,杜绝虚假资质挂靠行为;到其承包的在建工程进行实地考察,以确认其技术能力确实能够承建本工程。 (4)监督所有参建单位认真对待图纸会审:在会审前要求各安装单位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自审,总承包单位应组织各安装单位进行内部会审。安装单位要核查: ①整套安装施工图是否完整,特别是室外或小区综合管道、线路平面布置图;②建筑、结构与设备安装有无矛盾,各专业之间有无“碰车”:③设备房的安装检修间距、运行维护走廊、运输吊装空间是否满足要求;④各层公共走廊、管井、竖井是否容纳得了各专业的管道、线槽或桥架;⑤楼板厚度是否能够满足管路敷设的要求;⑥卫生间预留孔洞、设备基础位置、尺寸是否已明确标注出来;⑦单位工各种进户管的位置、方向是否与小区管线布置总图一致;⑧该提供的大样图、轴测图有无提供,该标注的尺寸有无标注。
(5)督促所有参建单位都要制定出本专业的施工方案,审核施工方案是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否已提出配合主体结构进行预留预埋的质量保证措施。 (6)要求各专业安装单位对施工图进行如下“加工”:
1)将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所补充、修改的内容在施工图上一一标注出来。 2)在原施工图的基础上,画出本层所应敷设、预留、预埋的内容,包括对称部分最好也绘制出来,方便施工。
3)参照土建施工图,在安装施工图上画出墙中心线与梁中心线不重合的墙体位置和搁在楼板上的分隔墙位置,以免预埋电线导管或预留孔洞时出现位置偏差。
4)绘制大样图,包括暗管明箱做法大样图;穿楼板(基础、墙体)钢套管做法大样图;暗设于混凝土内的钢管与盒(箱)连接做法大样图;卫生间局部等电位做法大样图;进户防水套管做法大样图等等。
(7)要求各安装单位在预留预埋前对安装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交底时力求详尽,不得有“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规范进行施工”等套话,而应将设计要求、规范规程规定及应达到的质量标准一一交待清楚,使安装工人操作起来心中有数。 (8)严格控制设计变更。有的建设单位为了美观要求将雨水管埋进框架柱内,这种变更更有可能危及结构安全,这时作为专业监理工程师须提请建设单位办理好设计变更手续后方可准许;否则不得随意变更。
(9)搞好总承包单位、各安装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在每周监理例会上,要求各安装单位提出将要施工的主体结构部位的预留预埋位置,明确划分出总包、分包各自应承担的施工安装内容。比如地下室通风管道穿越剪力墙的位置已经设计变更,例会上通风安装单位就要提出预留洞变更情况,这样就可避免土建单位仍按原图预留洞口。
(10)要求各安装单位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就应驻扎施工现场设立项目部,项目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等技术管理人员配备齐全并到位司职。
(11)分专业编制安装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细则中应有预留预埋阶段的行之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 3 质量控制措施
(1)做好预留预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工作:
1)监督各安装单位严格执行“三检”制度,通过自检、互检、专检对预留预埋工程进行隐蔽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报请项目监理部复验。
2)设备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在安装中位已履行了“三检”后,再到施工现场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准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3)预埋在回填土、混凝土内的承压管道应经管道强度及严密性试验,非承压管道应经通球、通水、灌水试验,确认无渗漏后方可隐蔽。
4)隐蔽工程检查验收记录必须填写详细,将隐蔽项目名称、内容、部位、图纸、规范及验评标准要求、检测情况—一记录下来。
(2)严格执行混凝土浇筑审批程序。在主体结构、地面垫层混凝土浇筑前,总承包单位应要求各安装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在“混凝土浇筑审批表”上签字,以示对本专业的施工质量履行了自检工作;项目总监应要求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混凝土浇筑令”上签署意见。这样才能确保各专业安装工程已按设计、规范要求进行施工。
(3)重点部位进行旁站监理。地下室、高层建筑的转换层、屋面层是安装工程的重要部位,管道多、线路多,预留预埋时容易出现 “碰车”或错、漏。此外,第一个标准层也应列入重要部位,因为控制好第一个标准层的施工质量,可以防范安装单位出现“惯性错误”。这些重点部位,监理单位应派安装监理员进行旁站监理,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其它技术管理措施:
1)要求安装单位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看管,并在混凝土终凝前再次校核孔洞位置,以保证预留孔洞不挪位。
2)要求安装单位准备多套预留孔洞的模具,不得为了周转模具而过早拆模,破坏孔洞周边的混凝土强度。严禁用烧结砖做预留孔洞的模具。
3)要求安装单位对露出楼地面的管道进行保护、对管道敞口处进行临时封堵,以免堵管。
钢结构施工监理细则
一、 编写依据
1、钢结构工程施工合同,监理合同; 2、钢结构施工规范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GJ78—91); 《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 24:90); 3、其他相关规程、规范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02); 《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 其他有关施工及安全生产的规范、规程和规定。 4、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洽商 5、公司质量体系文件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了解施工合同所包含内容,明确监理范围;
2、收集本工程所需的相关技术文件,并组织监理人员进行学习(特别是对规范中的强制性条文的掌握);对施工所涉及的各种报验手续(报验单)的正确填写进行必要的了解; 3、熟悉图纸,检查图纸设计深度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核对图纸上构件的数量和安装尺寸,检查构件之间有无矛盾等;对图纸进行会审,将发现的问题汇总,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了解和掌握各种代号(材料、焊接、螺栓型号等);
4、了解与审核施工工艺,在技术上是否合理,构造是否便于施工,图纸上的技术要求按加工单位的施工水平能否实现等;
5、掌握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包括工厂加工、组装和现场的安装);确定检验方法和手段,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对需进行复试的材料,掌握在现场取样的方法;
6、参加设计交底,要求设计单位对工程的工艺、质量及制作和安装作进一步的明确。 三、事前控制
1、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 1)、是否涵盖了合同与图纸所包括的全部内容; 2)、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操作人员、质量检查员的资质和必需、有效的上岗证件; 3)、准备使用的加工、安装设备,测量仪器的型号、数量是否满足施工需要; 4)、施工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加工、运输情况; 5)、准备采用的施工工艺是否合理,便于现场作业; 6)、现场施工环境的影响问题(场地的运输通道;材料和构配件的临时堆放地等); 7)、施工安全的预控及应急措施; 2、对外加工单位进行考察; 1)、加工单位的相应资质; 2)、操作人员是否有上岗证,其技术水平能否保证对产品的加工质量; 3)、加工设备和能力是否能保证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4)、其产品检验方法、手段是否先进;检验设备(和工具)是否正常(有相应的在有效期内
的检定证书); 5)、现场的施工场地是否满足需要。 3、审批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 1)、与总计划进度进行相比较,是否符合总进进度计划; 2)、与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是否符合现状; 3)、分析现场的总的施工力量是否满足进度计划的需要, 4)、提出建议,提醒应重点考虑的部位及施工工序,重点保证的关键部位等内容。 4、对原材料的控制 主控项目:
钢材、钢铸件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进口钢材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和合同规定标准的要求。
焊接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
钢结构连接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栓连接副、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钢网架用高强度螺栓、普通螺栓、铆钉、自攻钉、拉铆钉、射钉、锚栓(机械型和化学试剂型)、地脚锚栓等紧固标准件及螺母、垫圈等标准配件,其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和设计要求。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出厂时应分别随箱带有扭矩系数和紧箍轴力(预拉力)的检验报告。 1)、了解原材料的进货渠道,是施工单位进货还是建设单位供货,以便根据不同情况协助材料的进场检验工作; 2)、材料进场必须有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合格证、检测报告、中文标识等);现场应查看是否与图纸相符,外观质量及规格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之内;钢材的代用必须由设计单位确定; 3)、按规定应复试的钢材必须有复试报告,并按规定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 4)、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和扭剪型高强度连接副应有扭距系数和紧固轴力(预拉力)检验报告,并按规定做进场复试,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注:对高强度螺栓的识别、检验和相关检验报告等,需进行必要的学习); 5)、防火涂料应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 四、事中控制 1、钢结构制作 一般要点 1)、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铁锈、油污等清除干净;钢材表面锈蚀、麻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一半; 断口处如有分层缺陷,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处理。 2)、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mm的缺棱,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物等。 3)、剪切和冲孔时应注意工作地点的温度。 4)、矫正、弯曲和边缘加工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加工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明显的凹面和损伤,表面划痕深度不宜大于0.5mm。 6)、磨光顶紧接触的部位应有75%的面积紧贴。 7)、精制螺栓孔的直径应与螺栓公称直径相等,孔应具有H12的精度。主强度螺栓、半圆头铆钉等孔的直径应比螺栓杆、钉杆公称直径大1.0~3.0mm,螺栓孔应具有H14的精度。 8)、板迭上所有螺栓孔、铆钉孔、均应采用量规检查,其通过率应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9)、制作的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 2、钢结构焊接 主控项目:
焊工必须经考试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持证焊工必须在其考试合格项目及其认可范围内施焊。
设计要求全焊透的一二级焊缝应采用超声波探伤进行内部缺陷的检验,超声波探伤不能对缺陷作出判断时,应采用射线探伤,其内部缺陷分级及探伤方法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析法》GB11345或《钢溶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合质量分级》GB3323的规定,且达到验收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值。 一般要点 1)、焊条(剂)和粉芯焊丝使用前,必须按照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焙,焊丝应除净锈蚀和油污。 2)、首次采用的钢种和焊接材料,必须进行焊接工艺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 3)、厚度大于34mm的普通碳素钢和厚度大于30mm的低合金钢,工作地点温度低于0℃时,应进行预热。 4)、多层焊接应连续施焊,其中每一层焊道焊完后应及时清理,如发现有影响焊接质量的缺陷,必须清除后再焊。 5)、要求焊成凹面的贴角焊缝,必须采取措施使用使焊缝金属与母材间平缓过度。 6)、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申报有关负责人查清原因,订出修补措施后,方可处理。 7)、严禁在焊缝区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8)、对接和T形接头的焊缝,应在焊件的两端配置引入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型式应与焊件相同。 9)、焊缝金属表面焊波应均匀,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瘤、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 10)、焊接完毕后应清除熔渣及金属飞溅物,并在焊缝附近打上钢号代号。 11)、按钢结构的重要程度分三级进行焊缝质量的检验。 12)、焊接H型钢的翼缘板拼接缝和腹板拼接缝的间距不应小于200mm,翼缘板拼接缝长度不应小于2倍板宽;腹板拼接宽度不应小于300mm,长度不应小于600mm。 焊缝质量检验 1)、钢结构的焊缝质量分三级,各级检查项目、检查数量和检查方法见有关规定。 2)、外观检查
普通碳素结构钢焊缝的外观检查,应在焊缝冷却至工作地点温度以后进行,低合金结构钢应在完成焊接24小时以后进行;
焊缝金属表面焊坡应均匀,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渣、焊瘤、咬边、烧穿、弧坑和针状气孔等缺陷,焊接区不得有飞溅物。焊缝外观检验的质量标准应符合规定; 焊缝 位置、外形尺寸及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施工图和规范要求; 3)、无损检验
3、钢结构螺栓连接 一般要点 1)、高强螺栓必须经试验确定扭矩系数或复验螺栓预拉力。 2)、高强度螺栓连接,必须对构件摩擦面进行加工处理,处理后的摩擦系数应符合设计要求。 3)、处理好摩擦面的构件,应有保护摩擦面的措施,并不得涂油漆或污损。 4)、高强度螺栓板面接触应平整。 5)、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时,安装前应逐组复验所附试件的摩擦系数,合作后方可安装。 6)、安装高强度螺栓时,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业。 7)、高强度螺栓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穿入方向宜一致,便于操作,并不得作临
时安装螺栓用。 8)、安装高强度螺栓必须分初拧和终拧两次拧紧,每组螺栓的拧紧顺序应从节点中心向边缘施拧,其处露丝扣不得少于2扣。 9)、永久性的普通螺栓连接应符合:1)每个螺栓不得垫两个以上的垫圈,或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丝扣应不少于2~3扣并应防止螺母松动; 2)任何安装孔均不得随意用气割扩孔。
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
1、每一杆件在节点上或拼接连接的一侧,永久性的螺栓数目不宜少于两个。对组合构件的缀条,其端部连接可采用一个螺栓。 对抗震结构设计,每一杆件在节点上或拼接连接的一侧,永久性的螺栓数目不应小于三个。 2、高强度螺栓应采用钻成孔,孔径应符合有关规定;
3、在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构件接触面的处理方法应在施工图中说明;
4、普通螺栓和高强度螺栓通常采用并列和错列的布置形式;螺栓行列之间以及螺栓与构件边缘的距离,应符合相关规定。 普通螺栓的施工要求
1、安设永久螺栓前应先检查建筑物各部分的位置是否正确,精度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尺寸有误差时应予调整;
2、精制螺栓的安装孔,在结构安装后应均匀地放入临时螺栓和冲钉,临时螺栓和冲钉的数量,应计算确定,但不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每一节点应至少放入两个临时螺栓,冲钉的数量不多于临时螺栓数量的30%。精制螺栓的安装孔,条件允许时可直接放入永久螺栓。扩孔红的A、B级螺栓孔不允许使用冲钉;
3、永久性的普通螺栓,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并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 4、螺栓孔不得采用气割扩孔; 高强度螺栓连接与施工 一、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包括一个螺栓、一个螺母和一个垫圈。
二、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连接和承压型连接两种。前者在荷载设计值下,以连接件之间产生相对滑移,作为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后者在荷载设计值下,以螺栓或连接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承压型连接不得用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构件连接、承受反复荷载作用的构件连接和冷弯薄壁型钢构件连接。在高层钢结构中都是应用摩擦型连接。摩擦型连接在环境温度为100 — 150℃时,设计承载力应降低10%。 三、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施工
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验收与保管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应按批配套供应,并必须有出厂质量保证书。运至工地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副应及时检验其螺栓楔负载、螺母保证载荷、螺母及垫圈硬度、连接副的紧固轴力平均值和变异系数,检查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 µ 的检验以钢结构制造批(单项工程每2000T为一批,不足者亦视作一批)为单位,由制造厂和安装单位分别进行,每批三组。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运输、装卸、保管过程中,防止损坏螺纹。应按包装箱上注明的批号、规格分类保管。在安装使用前严禁任意开箱。 2、高强度螺栓连接构件栓孔的加工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栓孔应钻孔成型,孔边无飞边、毛刺。连接构件的栓孔孔径、栓孔孔距应符合相关规定。
连接处板迭上所有的螺栓孔、均用量规检查,其通过率为:用比孔的公称直径小1.0MM的量规检查,每组至少通过85%;用比公称直径大0.2-0.3MM的量规检查,应全部通过。凡量规不能通过的孔,须经施工图编制单位同意后进行扩孔或补焊后重新钻孔。 3、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安装和紧固 若两个被连接构件的板厚不同,为保证构件与连接板间紧密结合,对由于板厚差值而引起的间隙要做如下处理:间隙d≤1.0MM,可不作处理;d = 1.0-3.0MM,将厚板一侧磨成1:10的缓坡,使间隙小于1.0MM;d>3.0MM,应加放垫板,垫板上下摩擦面的处理与构件相同。 安装高强度螺栓时,应用尖头撬棒及冲钉对正上下或前后连接板 的螺孔,将螺栓自由投入。安装用临时螺栓,可用普通标准螺栓或冲钉。临时螺栓穿入数量应由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述规定:1)、不得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2)、至少应穿两个临时螺栓;3)、已穿入部分冲钉,则其数量不得多于临时螺栓的30%。
高强度螺栓施工时,先在余下的螺孔中投满高强度螺栓,并用扳手扳紧,然后将临时螺栓逐一换成高强度螺栓,并用扳手扳紧。在同一连接面上,高强度螺栓应按同一方向投入,应顺畅穿入孔内,不得强行敲打。入不能自由穿入,该孔应用铰刀修整,修整后孔的最大直径应小于1.2倍螺栓直径。
安装高强度螺栓时,构件的摩擦面应保持干净,不得在雨中安装。摩擦面如用生锈处理方法时,安装前应以细钢丝刷除去摩擦面上的浮锈。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施工所用的扭距扳手,班前必须校正,其扭距误差不得大于±5%。校正用的扭距扳手,其扭距误差不得大于±3%。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应分为初拧、终拧。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距为施工扭距的50%左右,复拧扭距等于初拧扭距。终拧扭距等于施工扭距。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拧紧亦分为初拧、终拧。大型节点亦分为初拧、复拧、终拧,直至拧掉尾部梅花头。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终拧的,取终拧扭距为0.13 •PC •D(PC :高强度螺栓施工预拉力;D:高强度螺栓螺杆直径)。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在同一天内完成。螺栓拧紧按一定顺序进行,一般应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
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对于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先用小锤(0.3KG)敲击法进行普查,以防漏拧。然后对每个节点螺栓数的10%(不少于1个)进行扭距检查。检查时先在螺杆端面和螺母上画一直线,然后将螺母拧松约60º,再用扭距扳手重新拧紧,使两线重合,测得此时的扭距应在0.9TCH — 1.1TCH范围内。
如有不符合规定的,应再扩大检查10%,如仍有不合格者,则整个节点的高强度螺栓应重新拧紧。扭距检查应在螺栓终拧1小时以后,24小时之前完成。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检查,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断为合格。对于不能用专用扳手拧紧的,则按上述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检查方法办理。 在高空进行高强度螺栓的紧固,要遵守登高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拧掉的高强螺栓尾部应随时放入工具袋内,严禁随便抛落。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要配合钢结构的吊装速度。从目前情况看,每人每日约可紧固100套高强螺栓,可参考此数字来安排施工人数。 4、钢结构安装 一般要点 1)、构件在工地制孔、组装、焊接和铆接以及涂层等的质量要求均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 2)、构件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被破坏的涂层部件以及安装连接处,应按照有关规定补涂。 3)、装卸、运输和堆存,均不得损坏构件和防止变形,堆放应放置在垫木上,已变形的构件
4)、矫正,并重新检验。 5)、确定几何位置的主要构件应吊装在设计位置上,在松开吊钩前应作初步校正并固牢。 6)、多层框架构件的安装,每完成一个层间的柱后,必须按规定校正; 继续安装上一个层间时,应考虑下一个层间安装的偏差值。 7)、设计要求顶紧的节点,相接触的两下平面必须保证有70%紧贴。 8)、各类构件的连接接头,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和焊接。 9)、垫铁规格、位置正确,与柱底面和基础接触紧贴平稳,点焊牢固。坐浆垫铁的砂浆强度须符合规定。 10)、栏杆安装后须作强度检验。 11)、构件中心和标高基准点等标记完备清楚。 12)、结构表面干净,无焊疤、油污和泥沙。 13)、结构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钢结构吊装
一、钢结构吊装准备
1、编制钢结构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内容包括:计算钢结构构件和连接件数量;选择吊装机械;确定流水程序;确定构件吊装方法;制定进度计划;确定劳动组织;规划钢构件堆场;确定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特种施工技术等。
选择吊装机械是钢结构吊装的关键。选择吊装机械的前提是:必须满足钢构件的吊装要求;机械必须保证供应;必须保证确定的工期。
吊装流水程序要明确每台吊装机械的工作内容和各台吊装机械之间的相互配合。其内容深度,要达到关键构件反映到单件,竖向构件反映到柱列,屋面部分反映到节间。对重型钢结构厂房,柱子重量大,要分节吊装。 2、基础准备和钢构件检验
基础准备包括轴线误差量测、基础支承面的准备、支承面和支座表面标高和水平度的检验、地脚螺栓位置和伸出支承面长度的量测等;
柱子基础轴线和标高是否正确是确保钢结构安装质量的基础,应根据基础的验收资料复核各项数据,并标注在基础表面上
基础支承面准备的两种做法:1)、基础一次浇筑到设计标高;2)、基础预留标高(约50—60mm),安装时做足。
应按规范要求检查基础支承面、支座和地脚螺栓的允许偏差;
钢构件外形和几何尺寸是否正确,关系到结构安装能否顺利进行。为此,在吊装之前应根据规范的有关规定,仔细检验钢构件的外形和几何尺寸,如有超出规定的偏差,在吊装之前应设法消除。此外,为便于校正钢柱的平面位置和垂直度,行架和吊车梁的标高等,需在钢柱的底部和上部标出两个方向的轴线,在钢柱底部适当高度处标出标高控制线,对于吊点亦应标出,便于吊装时按规定吊点绑扎。 3、验算行架的吊装稳定性
吊装行架时,应保证行架上、下弦角钢的最小规格满足相关规定,否则,在吊装过程中行架将引起较大的变形,失去稳定性。因此,在吊装之前需要进行加固。 二、钢结构吊装 1、钢柱吊装与校正
当钢柱经起重机吊至与吧定位置并插进锚固螺栓临时固定后,经过初校,待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方可使起重机脱钩。钢柱的垂直度用经纬仪检验,如有偏差,用螺旋千斤顶或油压千斤顶进行校正。在校正过程中,随时观察柱底部和标高控制块之间是否脱空,以防校正过程中造成水平标高的误差。
2、吊车梁吊装与校正
在钢柱吊装完成经调整固定于基础之上后,即可吊装吊车梁。钢吊车梁均为简支梁形式,梁端之间留有10mm左右的间隙。梁的搁置处与牛腿面之间留有间隙,设钢垫板。梁与牛腿用螺栓连接,梁与制动架之间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吊车梁吊装前必须:1)、密切注意钢柱吊装后的位移和垂直度的偏差;2)、实测吊车梁搁置处梁高制作的误差;3)、认真做好临时标高垫块工作;4)、严格控制定位轴线。
吊车梁的校正主要为标高、垂直度、轴线和跨距等。标高的校正可在屋盖吊装前进行,其他项目的校正宜在屋盖吊装完成后进行,因为屋盖的吊装可能引起钢柱在跨度方向有微小变动。
检验吊车梁的轴线,以跨距为准,与吊车梁上沿长度方向拉通钢丝,再用铅锤检验各根吊车梁的轴线。亦可用经纬仪在柱子侧面放一根与吊车梁轴线平行的校正基线,作为校正吊车梁轴线的依据。
吊车梁跨距的检验,用钢皮尺量测,跨度大的用弹簧秤拉测。
吊车梁标高校正,主要是对梁作高低方向的移动,可用千斤顶或起重机等。轴线和跨距的校正是对梁作水平方向的移动,可用撬杠、钢楔、花篮螺栓、千斤顶等。吊车梁安装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规定。
三、钢行架的吊装与校正
行架多用悬空吊装,为使行架在吊起后不致发生摇摆,和其他构件碰撞,起吊前在离支座的节间附近用麻绳系牢,随吊随放松,以此保持其正确位置。行架的绑扎点要保证行架的吊装稳定性,否则就需在吊装前进行临时加固。 钢行架的侧向稳定性差,如吊装机械的起重量起重臂长度允许时,最好经扩大拼装后进行组合吊装,这样不但可提高吊装效率,也有利于保证其吊装的稳定性。行架临时固定如需用螺栓或冲钉,则每个节点处应穿入的数量必须由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得少于安装孔总数的1/3;2)、至少应穿两个临时螺栓;3)、冲钉穿入数量不宜多于临时螺栓的30%;4)、扩钻后的螺栓(A级、B级)的孔不得使用冲钉。 钢行架要检验校正其垂直度和弦杆的正直度。行架的垂直度可用挂线锤球检验,弦杆的正直度可用拉紧的测绳进行检验,其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定。 四、钢网架吊装 1、高空拼装法 1)、拼装支架搭设
拼装支架是在拼装网架时,支承网架、控制标高和作为操作平台之用。支架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取决于安装单元的尺寸和刚度。大跨度网架覆盖面积大,支架需要量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满堂红支架(脚手架)为好。支架的位置必须对准网架下弦的支承节点,支架间距不宜过大,以免网架安装过程中产生多大的下垂。支架高度要方便操作,如用千斤顶调整标高,则支架上表面距枉驾下弦节点80cm左右为宜。 支架上表面的施工操作面应满铺脚手板,便于杆件的摊放和施工人员的操作,存在施工部位,应挂安全网,以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坠落事故发生。由于网架的安装速度较快,应配备相应的架子工将已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部位的脚手架及时拆移,保证安装的持续进行 2)、大型网架为多支承结构,支承结果的轴线与标高是否准确,影响网架的内力和支承反力。因此,支承网架的柱子的轴线和标高偏差应小,在网架拼装前应予以复核。为保证安装的准确性,应预先在各柱子顶部放出标高控制线
高空拼装一般采用搭设拼装支架作为网架的安装平台,支架多为钢管脚手架搭设,支架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取决于安装单元的尺寸和刚度。大跨度网架覆盖面积大,支架需要量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满堂红支架(脚手架)为好。支架的位置必须对准网架下弦的支承节
点,支架间距不宜过大,以免网架安装过程中产生多大的下垂。支架高度要方便操作,如用千斤顶调整标高,则支架上表面距枉驾下弦节点80cm左右为宜。支架上表面的施工操作面应满铺脚手板,便于杆件的摊放和施工人员的操作,存在施工部位,应挂安全网,以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坠落事故发生。由于枉驾的安装速度较快,应配备相应的架子工将已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部位的脚手架及时拆移,保证安装的持续进行 3)、网架安装应前对柱子的轴线进行复核,并在各柱子顶部放出标高控制线; 4)、网架杆件在吊运至施工面时,应避免因集中堆放,使局部荷载过大引起支撑架的跨塌; 5)、确定拼装顺序时用避免误差积累并便于拼装,另外也要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吊装机械的性能。拼装顺序一般从建筑物的一端的两角开始向另一端以两个三角形同时推进,待两个三角形相交后,即按品字形逐榀推进,最后在另一端的正中闭合。每榀屋架的拼装顺序,在开始的两个三角形部分是由屋脊部分开始分别向两边拼装,两个三角形相交后,则由交点开始同时向两边拼装。 6)、屋架拼装后,下方有支架者,用木方顶住中央竖杆处,用千斤顶顶住屋架中央下方进行标高调整。其他屋架则随装随拧紧高强螺栓,与欲拼装好的屋架连接。由于螺栓孔径大于螺栓直径,故高强螺栓需随拼装随拧紧,否则会加大网架的下垂。 7)、如屋架轴线有误差,可将倒链挂在柱子上端,同时拉动屋架上下弦进行矫正 8)、网架拼装完毕并全面检查后,拆除全部支顶网架的方木和千斤顶。考虑到支承拆除后网架中央沉降最多,应按中央、中间和边缘三个区分阶段按比例的下降支承,下降支承时要严格控制同步下降,避免由于个别支点受力而使这些支点处的网架杆件变形过大甚至破坏。 防腐涂料处理 钢构件表面处理
构件表面的除锈方法分为喷射、抛射除锈和手工或动力工具两大类。构件的除锈方法与除锈等级应与设计文件采用的涂料相适应。手工除锈中ST2为一般除锈,ST3为彻底除锈。喷、抛射除锈中SA2为一般除锈,SA21/2为较彻底除锈,SA3为彻底除锈; 钢结构的油漆
钢结构的油漆应注意下述事项:
1、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当设计文件对涂层厚度无要求时,宜涂装4—5遍,涂层干漆膜厚度应达到以下要求:室外应大于125µM,室内应大于100µM。涂层中几层在工厂涂装,几层在工地涂装,应在合同中规定。 2、涂料施工应先做样板,通过质量验收后再大面积展开。
3、配置好的涂料不宜存放过久。涂料应在使用的当天配置。稀释剂量、的使用应按说明书的规定执行,不个随意增加。
4、涂装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要求。当产品说明书无要求时,室内环境温度宜在5——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结构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雨雪天不得在室外作业。涂装后4小时之内不得淋雨,防止尚未固化的的漆膜被雨水冲坏; 5、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安装焊缝处应留出30——50mm暂不涂装; 6、涂装应均匀,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 防火涂料处理
1、 防火涂料的选择必须符合图纸要求,必须已在消防局备案的产品; 2、 防火涂料施工必须由专业施工单位进行;
3、 防火材料进场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 4、 施工单位应提供施工方案和施工及管理人员名单;
5、 对须做防火涂料部位的基层进行验收,对不符合施工的因素进行处理;
6、 涂料的厚度必须达到要求,在大面积施工前,必须先做样板,达到验收标准后,
经相关方验收,再进行大面积实施;
7、 对有基层和面层的涂料,须对基层的验收通过后,方能进行面层施工; 8、 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通过后,方可通知专业验收单位验收。 五、事后控制
相关资料:按DBJ01-51-2003《建筑工程资料规律管理规程》整理: 施工物资资料 1)、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表(A4监) 2)、材料、构配件进场检验记录(表C4—1) 3)、材料试验报告(通用)(表C4—2) 施工记录 1)、隐蔽工程检查记录(表C5—1); 2)、预检记录(表C5—2) 3)、交接检查记录(表C5—4) 4)、构件吊装记录(表C5—15) 5)、焊接材料烘培记录(表C5—17) 施工试验记录 1)、(超声波探伤报告)(表C6—15) 2)、(超声波探伤记录)(C6—16) 3)、(钢构件射线探伤报告)(C6—17)。 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附1:验收方法
一、 安装前钢结构检验 1)、锚栓基础检验 2)、用经纬仪测定跨度及间距轴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用水平仪测检基础平面标高和倾斜度; 4)、检查基础锚栓:锚栓埋设位置,锚栓伸出长度及螺纹长度,锚栓垂直度,锚栓丝扣有无损坏。
1、钢柱检验: 1)、用钢尺检查柱子总长度; 2)、用刚尺检查柱底至牛腿面长度; 3)、检查柱底与基础锚栓,牛腿面与吊车梁、柱与托架、柱与屋架、柱与柱间支撑之间连接孔位置、孔径与孔距; 4)、用钢角尺检查柱底平面、柱顶平面、牛腿平面的平整度; 5)、拉麻线(或钢丝)检查柱子挠度。 2、钢吊车梁检验: 1)、检查吊车梁头线。检查时,用两根木制直尺靠在吊车梁两端中心线,目测两端直尺是否在同一垂直线上; 2)、用钢尺检查吊车梁长度; 3)、用钢尺检查吊车梁高度; 4)、用钢尺检查吊车梁两端底脚孔距及两端面连接板孔距; 5)、用麻线(或钢丝)检查吊车梁侧向挠曲度; 3、钢屋架、行架检验 1)、用钢尺检查屋架(或行架)跨度; 2)、用麻线(或钢丝)检查屋架(或行架)平面挠度;
3)、检查屋架与柱子的联结点尺寸:
a、如嵌入式屋架,应检查屋架上弦两端的螺栓孔与柱子的相应螺孔是否相符; b、如搁置式屋架,应检查两端支座板的中心线、螺孔孔径和孔距; c、有气楼和檩条的屋架,须检查气楼连接孔与檩托的位置与间距。 4、支撑检验 1)、用钢尺检查各类支撑长度和高度; 2)、检查各类支撑的孔径和孔距; 3)、用麻线检查各类支撑的挠曲值。 5、摩擦面检查
必须检查摩擦面处理后的质量,必要时须测试摩擦系数,使之达到设计要求。 6、检查钢材和其他材料的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