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提出的主要问题说明如下: 一、安全管理
1.“标准”与相应规范的关系
“标准”与其他建筑施工安全技术规范具有同等效力,它的许多条文取之于相应的标准,这是一本安全方面的强制性标准。 2.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批
应由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的技术、安全等相关部门和总工程师审批。
3.安全人员应该按照有关的规定配备。
可按1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配一个专职人员,3万平方米以下配2人,3万平方米及以上配备3人。也可按施工队伍人数比例配备,在施工高峰达到200人的,配一个专职安全员,300人及以下配2人,以上配3人。
4.安全人员的培训
应按照建设部建教[1997]83号文及建人[1999]127号文件规定执
1
行,企业专职安全人员每年培训时间不应少于40学时。 5.班前安全活动的记录
班前安全活动每天都要进行并做记录。
二、文明施工
现场围档的规定的制度依据
现场围档规定源于《建筑法》,具体高度尺寸的规定是根据各地区施工经验制定的。
在建工程能作到分设安全出入口时可否住宿
在建工程不得兼做住宿。这是许多伤亡事故案例给我们的教训。另设出入口虽可使住宿的人另走一条通道,但它还解决不了交叉作业带来的危险。
急救人员的培训范围
凡在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都应经过急救培训,学习常见的急救知识,并掌握急救技术,会实施急救措施。 多个单位、多个单体工程施工时的围档设置
多个单位、多个工程之间可不设转档,但在集中施工小区的最外围应设置围档。
三、“三宝”、“四口”防护
2
(“三宝”指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四口”指通道口、预留洞口、楼梯口和电梯井口)
在建工程如何做到全封闭
在新“标准”中取消平网,改为用密目网式安全网全封闭,这是一项技术进步。一般在多层建筑施工用里脚手架时,应在外围搭设距墙面10CM的防护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高层建筑无落地架时,除施工区段脚手架外转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外,下部各层的临边及窗口、洞口等也应用密目式安全网或其它防护措施全封闭。 现场封闭与脚手架检查表中的外转防护
一个是指用里脚手架施工时的外转封闭,另一个是指外脚手架作业时的外转防护。两者是对不同作业环境提出的全封闭要求。 电梯井内可否用脚手板或钢筋网做防护?
不可以。电梯井应每间隔不大于10M设置一道平网防护层,以兜住掉下去的人。用脚手板或钢筋网会给人造成二次伤害。 防护设施的定型化、工具化
所谓防护设施的定型化、工具化是指临边和洞口处的防护栏杆和防护门应改变过去随意性和临时观念,制作成定型的、工具式的,以便重复使用。这既可保证安全可靠,又做到方便经济。 四、脚手架
双排脚手架作业时,在里侧设置栏杆影响作业怎么办? 脚手架与墙面之间的空隙,应用脚手架或平网封闭,不应设置栏杆防护。
3
双立杆与双排脚手架的区别
双立杆是指当搭设高层脚手架时,采取的加强措施,在规定的立杆的位置上,改用两根立杆以提高立杆的承载能力。比排脚手架是指有内、外两排立杆的架体,可以搭设居单立杆或双立杆。 小横杆的设置位置
在立杆和大横杆的交叉点(即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小横杆,以形成空间格构架整体受力。施工层(作业层)还要在两个节点中间,现增设一根小横杆。 架体内进行封闭
为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当施工层脚手板发生断裂,其下方应有平网防护。当脚手架与墙面有空隙时,也应有封闭措施。 整体提升脚手架和使用条件
必须由建设部组织鉴定合格,并发放使用证的产品,还须由地区的建筑安全监督部门认定,同意使用且发放准用证后,才可使用。 提升不允许使用手拉葫芦
手拉葫芦是按单个起重工作设计的,当超过两个吊点时,其不能保证同步升降,不能用做群体吊装。 7.钢管脚手架立杆的基础垫板
脚手架的基础根据搭设高度的不同做法也不同。当高度在25M以下时,地基夯实找平后,垫5CM厚木板,长度2M的可垂直于墙面放置,长度大于3M的可平行墙面放置;当高度超过25M时,除地基分层夯实达到要求外,还要采用枕木或槽钢仰铺,作为立杆基础
4
的垫板;搭设高度大于50M时,基础应专门设计计算,并根据计算制定做法。 五、施工用电
施工现场是否必须一律采用TN—S系统?
1)用电规范第4.1.1条规定:“在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线路中,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即采用TN系统是有条件的,是施工现场有自己的变压器,并中性点直接接地,已形成独立电网的,采用TN系统比采用TT系统更安全更经济。由于TN—C有一定缺陷,所以要采用TN—S系统。2)规范第4.3.3条规定“当施工现场与外电线路工用同一供电系统时,电气设备应根据当地的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即当施工现场没有独立的变压器,直接采用电业部门低压侧供电时,其保护方式要按当地电业部门规定。有的地区电业部门供电系统的零线带电,采用TN后会有危险。也不允许在同一个电网内一部分采用TT,而另一部分采用TN。 如何理解“未使用五芯线电缆扣分”的规定?
使用五芯电缆主要来源于TN—S系统。由于工作零线与保护零线分设,所以必须用五根线。不允许使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根导线代替,因为两者的绝缘程度、机械强度、抗腐蚀以及载流量都不匹配,不符合敷设要求。
怎样理解“标准电箱”?
配电箱是分级配电的中枢,开关箱是用电设备的直接控制设施。
5
因此,电箱是安全用电的关键,必须符合标准的规定。所谓“标准电箱”不单看其形式或制作厂家。当制作材料、电器装置参数的选择、线路的固定、进出线位置、端子板的设置等符合用电规范的规定,就叫标准电箱。 六、物料提升机
标准中包括的物料提升机形式
架体为门型或井字型,以地面卷扬机为动力,吊篮沿导轨做垂升降,起重量在2000kg以下的运载物料的升降机,都为标准所包括。标准中不包括采用扣件式钢管搭设的井架型的架体,因为这些形式的提升机,在安全使用或架体计算上都不尽合理,今后应逐渐淘汰。 龙门架两组缆风绳的设置
当架体设计超过20M时,就设两组缆风绳。因顶部有天梁可使两立柱一起共同受力。当设置中间缆风绳时,先应将两立柱做临时连接。在主体结构增高的同时,应用连墙杆将架体与建筑物连接,当满足用一组缆风绳条件时,中间缆风绳即可拆除。 禁止吊篮使用单根钢丝绳提升
龙门架(井字架)由单根钢丝绳提升吊蓝,其设计不合理。钢丝绳尾端固定在天梁上,吊篮设动滑轮时,提升钢丝绳客观存在力仅为提升重量的1/2;而当钢丝绳尾端直接设在吊篮上,则钢丝绳受力增加了一倍。相应的滑轮直径及卷扬机工作能力也应加大,设计上不合理,稳定性差。在使用中,由于架体的高度超过主全结构施工部位,架体的稳定只能依靠四角张拉的缆风绳。龙门架(井字架)因制造与
6
安装精度差,绝大多数提升机不能保证吊篮上导靴与导轨之间的合理间隙。由于吊篮内装载的物料不均衡,使得吊篮在运行中左右摇晃,冲撞架体,增加了架体的磨损和不稳定性,再加上单绳提升吊篮运行速度加快,从而加剧了架体的不稳定性,给使用带来了不安全因素。 架体外侧用网封闭不会影响司机视线
规定用立网防护,是防止吊篮运行中发生的落物伤人事故。用立网防护未规定必须使用密目式安全网,可采用小网眼的安全网防护。因此,不会影响司机视线。 对讲机联络方式
“标准”把提升机分为高架和低架两种,对联系方式要求并不完全一样。高架提升机由于提升高度大,超越了司机视线,为了便于各层联络,所以规定要用双向通讯工具棗对讲机,以保证升降的准确和作业安全。
七、人货两用电梯
1.“未加配重载人”如何理解?
本条规定是专指正常运行的、有配重的电梯,不包括原设计中就无配重的电梯。有配重的电梯在安装、拆除过程中,有时处于无配重运行,除荷载按50%考虑外,还要求只能运载两名安装工人和必要的工具,不能作为政党梯笼载人上下,以防止发生事故。 八、塔吊
力矩限制器的现场检查
力矩限制器是塔吊安全作业的最关键的安全装置之一,必须灵敏
7
可靠,保证准确无误。电子式的力矩限制器,因其仪表显示值不能作为超载报警的依据,必须在每次安装后,以实际幅度和吊重进行标定。塔吊每次重新组装后,在试运行的同时,应检验其安全限位装置的可靠性,并做详细记录。当塔吊安装时间不长,即做安全检查,并在确认安装调试可靠时,可免做试验。 塔吊检查规定要有卷筒保险
针对塔吊在使用中的不安全问题,建设部1980年在杭州安全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塔吊在使用中应具有“四限位两保险”。其中卷筒保险是为避免由于塔吊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造成钢丝绳不能按顺序排列,而越出鼓筒被绞断股,而发生事故提出来的。对于某些型号的塔吊,设计合理不会发生此类故障的,则可不再加设。 关于上人爬梯设护圈问题
按照相关规范规定,当扶梯设于结构内部时,自由通道小于1.2M,可不设护圈;当扶梯通道高度距离大于5M时,从平台2.5M处开始设置护圈;符合不设护圈要求的塔吊,可不设护圈。 九、施工机具
电焊机要加装二次防触电装置
交流电焊机的空载电压可达到50~90V,是不安全的,发生伤人事故相当严重。为防止此类事故发生,按GB10235?/FONT>88规定,除在一次侧加装漏电保护器外,还应在二次侧也加装防触电保护装置。此装置可以把空载电压降到35V~24V以下,完全能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8
搅拌机操作手柄保护装置
自落式400升的老式搅拌机,出料时要转动手柄轮,当操作人员在出料口作业时,必须将手柄轮固定,否则会给作业人员带来危害。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