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第5期 (总第110期) 湖湘论坛 HUXIANG F0RUM No.5.2006 General No.1l0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 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 谭运宏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湖南长沙410006) 摘要:政治文化支配着人们的政治活动方式,影响社会及其政治体系的稳定和发展,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 的作用。中国政治文化作为政治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经济政治以及当前国际国内的背景等因素,其基本 格局具有多元并存、多元冲突、多元互动、多元融合的特点。立足中国实际,建设先进政治文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06)05—0005—04 一、政治文化的内涵和基本功能 评价,所以,它既能对政治事件和政治行为做出及时反应, 也能迅速引导出公众的某种行为,或以舆论的力量促使政府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政治文化内涵的阐释,虽然不尽相 同,但总的认为它作为社会文化总体的亚文化,是指一个国 做出某种反应。政治舆论也因此被看成是民心所向的“晴 雨表”和施政措施得失的“探测仪”,西方国家还把它当作 是信息时代独立于立法、行政、司法之外的“第四种权 力”。任何一个国家的任何一个阶级和集团,特别是一个国 家中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都会紧紧抓住和利用政治舆论大做 文章。政治心理是民众表达政治愿望的前提和基础。营造健 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 式。其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 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 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政治文化由特定的 政治关系所决定并作为社会政治意识形态而存在,是政治关 康、正确的政治舆论对培育民众的政治心理有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它可以引发民众的政治情感,确立民众的坚定政治信 念和政治态度,促发民众政治心理诸要素的渐进成熟。 2,促进公民的政治参与,决定和影响政治主体的行为 模式。西方学者认为,“对个人来说,政治文化为有效的政 治行为提供调控指南,对集体来说,它提供了保证各种体制 和组织连贯运作的价值观和理性考虑的系统性结构。”这就 是说,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具有多层的影响、决定和制约作 用。就个体而言,它所接受和具备的政治文化能够指导和决 定其政治行为,即政治文化决定个人对政治体系、政治目 的、政治决定、政治现象的态度和感情,既可以促使个体在 政治生活中采取某种政治行为,也可以阻止个体倾向于某种 政治行为。就集体而言,政治文化也可以决定社会全体成员 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政治 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具有潜移默化地作用于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功 能。尽管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中国社会与西方社会之 间,在政治统系及其运作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政治 文化的功能是基本一致的。某种政治文化一旦形成,它就会 始终贯穿于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策等政治生活的一切方 面,并稳定地发挥作用。 1、营造政治舆论,培育民众的政治心理。政治舆论作 为社会变革的先声和理论先导是一个社会政治文化的外在表 现。任何社会政治主体的政治文化,都必然以政治观点、政 治要求和政治愿望等形式表达人们对社会一定的政治关系、 政治现象以及政治行为的态度和意见,其表达结果就是政治 对共同的规范和标准的态度、举止,决定他们对政治体系的 总体看法以及反应模式,还决定着政治领袖们的政治信仰、 政治态度和领导方式,决定政治团体的纲领和主张等。 舆论。政治舆论是一种精神力量,具有支配人们行为的无形 约束力,它一旦被民众所掌握,或被政治组织所接受和利 用,便会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由于政治舆论是对已经发 生或将要发生的政治行为或被揭露的政治事件或政治行为的 从政治社会化角度上看,公民的政治参与及其程度,既 是衡量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以及政策合法性的重要指 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的重要尺度。因 收稿日期:2006一o4一l0 作者简介:谭运宏,男,湖南长沙人,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主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此,政治文化对政治行为的巨大影响和决定作用,往往表现 在公民的政治参与上。政治参与就是公民在政治文化的支撑 和影响下参与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政治文化能为政治参与 当家作主的民主政治制度使人民亲身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 位,“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 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信念和信仰。经过几十年 者提供良好的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联系中国的实际来看,公 民的政治参与不仅取决于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安排,还取决于 的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 到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在中国人民心中已经深深扎 下根,我国人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共产党执政具有较高 的政治认同感。这种政治心态深刻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政治态 公民所处的政治文化背景和公民自身政治文化素质。在当代 民主政治条件下,公民作为参与型政治文化载体所需要具备 的主体素质有:民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等。但与民 主政治所需具备的公民主体素质相比较,我国公民还有很大 的距离。所以,我们必须加大先进民主政治文化意识的宣传 度,说明目前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 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已成为主导型的政治文化。 和灌输力度,用其武装全体人民的思想,努力提高公民的政 治文化素质,不断创造和改善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所必须 的政治文化条件。 3.构建共同的政治信仰,维持有利于统治的政治关系。 政治文化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的统治,并使其统治合法化的 一种工具。它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政治信仰。因为政治信仰系 统地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的政治制度和过程、政治目标或理想 的政治境界所持有的态度、信念或价值观。它的本质任务就 是为某个社会所选择的政治制度加以辩护并说明其合理性。 因此,有无坚定的政治信仰不仅是判定一个社会政治凝聚力 和向心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条 件。要使政治文化所具有的这一工具性的功能得以充分发 挥。就必须在一个国家范围内形成人们共同的政治信仰,使 不同民族、不同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阶级阶层的人都接受 它,使社会成员对政治系统的基本问题建立起认同感,并在 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维系这种认同感,培养、教育或训练社会 成员接受这种政治信仰,支持和拥护现行的政治制度和统 治。政治信仰的丧失或迷失必然引起政治主体对政治现实的 冷漠和怀疑,导致对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认同危机,造成政 治组织的政策、方针失去最广泛的拥护和支持,从而影响政 治稳定甚至引起社会的动乱。但是,由于一定的政治信仰是 由一定的政治价值观决定,而政治价值观又是一定政治文化 建设的结果,所以,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政治文化建设,把树 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同现实的社会运动结合起来,认真回答和 解决社会成员对社会变革和对切身利益的关注等一系列问 题,使政治信仰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土壤中,努 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实现人民群众对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高度政治认同,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与特点 当代中国的政治文化成分相当复杂,主要分为三个部 分:一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并逐步确立其主导 地位的新型政治文化,这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主流;二是 在新的条件和环境下历史的逻辑的发展的传统政治文化;三 是外来的尤其是西方的政治文化,这是中西政治文化交流、 碰撞的产物。正是这几种不同的政治文化,构成了当代中国 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 1.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经 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是随着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公有制主体地位 的确立奠定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经济 基础,有利于人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人民 6 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具有持久性,它 并不随旧制度的湮灭而随之消失。我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 治而形成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不 仅长期存在,而且仍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对中国今天的政治生 活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在当代中国,尽管社会主义政治 文化借助国家机器的力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实际贯彻,但 是人们依然无法完全摆脱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控制。中国 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皇权、宗法、人治等观念在中国民众心理 层面上积淀成了“权威崇拜”、“清官思想”、“与世无争” 等复杂的政治意识,致使民众形成了对政治权力的不同程度 的依附性、顺从性,从而极大地影响着中国人民的政治思想 和行为模式,成为现实条件下的一种政治亚文化而在政治生 活的各个层次上与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碰撞和互动。中国传统 文化的存在及其影响表明,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都是其 漫长历史的积淀和凝聚。中国的政治文化有着几千多年的深 厚积累,不可避免地带有传统色彩,以至使得我国现阶段的 政治文化呈现出传统性与现代性并存的局面。 3.外来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西方文化的渗透渊源 于西方各国与中国的交流。最初西方文化以弱势对峙于中国 传统文化,或被其所排斥,或被其所同化。但是随着西方文 化的大举进攻,西方文化开始以强者之势进行渗透,西方价 值观由此促进并加剧了对传统的否定,使中国社会的取向完 全摆脱过去的束缚。新中国成立后,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 思主义虽然占据主导地位,但西方的各种文化思潮以及兴起 于民间的价值观念逐渐在同一时空得到了表达并弥散着各自 的影响。它们的存在使一体化的文化结构和知识分子的知识 权力的合法性受到了巨大冲击和挑战。正是基于此,西方政 治文化对我国政治生活仍然发生着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 持有这种政治文化观念的人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与 西方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制度相适应,其政治文化倡 导政治多元化,主张实行多党制和分权制。虽然其中所包涵 的法治、民主、自由精神等政治文明成果,凝结着人类共同 的政治智慧,值得社会主义国家吸收和借鉴,但在吸取和借 鉴其政治文明成果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批判的精神,往往容 易出现全盘西化的主张和行为。这种主张和行为是与我国社 会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的,并有损于我国主导 政治文化功能的发挥,对我国政治发展必定产生不良影响。 对此,我们不能不时刻引起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特性,中国历史 和现实的经济政治以及当前国际国内背景都在一定程度上导 致了中国当前政治文化的基本格局,使中国政治文化呈现出 以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为主的多元并存、多元冲突、多元互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动、多元融合的特点。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是在相对封闭的 历史环境中独立形成的,其文化形态和民族性格往往融为一 三、努力建设中国先进政治文化 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格局和面临的新形势、新课题.迫 切要需加强先进政治文化建设。目前来看,建设中国先进政 治文化的根本任务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努力改变能影响政治行 体,传统文化意识的积累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它在政治变迁 中,需要人们给其找到适当的位置。因此,我完全赞同国内 一些政治文化研究者的看法,即政治文化的发展问题主要并 不在于大量革除陈旧的模式和价值现,而是更多地取决于能 够成功地发现用什么方法使得传统有助于实现当前的政治目 标,而不是阻碍这些目标的实现。建设先进政治文化,不能 割断历史、拒绝历史,应该正确把握和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 的关系,实现政治文化的现代化,为政治发展提供强大的 为模式的心理积淀,推进政治文化发展,加快政治文化现代 化的进程,构建新型的政治文化体系。 1.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在政治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这就是要 坚持用占指导地位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特别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 设.保证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价值导向,促使社会 主义政治制度的健康发展。建设先进政治文化,必须坚持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这是由中国 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现状决定的。马克 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最具革命性和批判 性的思想武器,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的政治文 化才能沿着科学的方向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着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社会主 义基本理论问题的解决,人们达成了对以社会主义本质论为 核心的政治制度根本价值的共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又提出了“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社会主义价值取 向体系,为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建设提供了前进方向和判别标 准。但是,由于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多元结构模式制约了人 们对主导政治文化的政治认同,影响了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的政治情感和信念。因此,为了改善这种不利状 况,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同时,还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2.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同传统政治文化以及西 方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促进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和世界 优秀政治文化的中国化。建设中国先进政治文化,必须借鉴 人类历史上的一切文明成果,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 中西文化的结合,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能整合 人们思想并为人们所认同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体系。 对待我国的传统政治文化,我们要看到它与现代化在某 些层面上的融合性,比如,传统儒学作为系统的政治学说, 贯穿着“安国家、定社稷、序人民”的求治心理,同时它 重视人际关系、伦理道德、风俗文化,有着广泛的社会基 础。此外,儒家倡导的“天下定为一尊”的思想,铸就了 视国家统一为当然、分裂割据为异端的政治心理和文化观 念。这种基于强烈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基础上的爱国主义, 对整合、凝聚社会具有广泛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 的根基,也是我们不可断然抛弃的遗产。当然,传统政治文 化与现代化之间必然存在碰撞和磨擦。特别是在我国向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和 整个社会的深刻变革,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呈现较为明 显的非同步性,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阻滞作用会现得更加突 出。但是,在政治发展的动力中,传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 素,因为传统不仅是历史的存在,而且它并没有随着历史的 消逝而远离现实,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存在于现实社会当中。 动力。 对待外来西方政治文化,我们也要用辩证的眼光加以审 视。历史与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都离不开对其他 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封闭只能导致落后,这是文明演进 的必然规律。政治文化作为整个文明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的发展同样也必须遵循人类文明的整体发展演进的规律。 当今世界具有多样性,也是开放的,同质政治文化已经取代 了异质政治文化。与此同时,中国政治文化也面临以美国为 首的西方文化强势、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挑 战。因此,正确处理本国政治文化与外来政治文化之间的关 系,不仅是世界政治文化变迁的客观要求,也是当前的一项 重要任务。在这种历史条件下,我们建设先进政治文化,既 要反对全盘西化论,又要反对国粹论;既要正确认识西方政 治文明与西方霸权主义的关系,又要正确区分政治现代化与 西方化的概念,最终推动中国从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 会转化,实现政治现代化。我们要按照积极发展代表中国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对西方政治文化作出科学的分析和 过滤,努力使世界优秀政治文化在新形势下,新环境中实现 新的升华,为促进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提供必要的支持。 3.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水平,健全政 治参与机制 构建参与型的政治文化。中国先进的政治文化 是一种“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法治型政治 文化,又是一种人民当家作主、公民自主参与型的政治文 化。因此,首先必须努力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水 平。如同一般文化一样,大部分的政治文化来自于对公民的 教育与训练,来自于人们对政治活动情况的系统的了解。在 当代中国,一方面,随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为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水平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另一方面,由于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和 文化素质低下等原因,公民政治冷漠心理较为普遍地存在, 他们的参政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广大的普通民众整日奔波 于生活的劳碌中而少有参与民主政治的精力、时间和热情,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在政治参与方面宁愿被动接受政府行为的 影响而不是积极地去影响政府的决策。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 制约新型政治文化的建构。所以,必须提高公民的受教育水 平及其文化素质,强化公民参与政治活动的意识,并且不断 提升其参政、议政等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能力,为建构先进 政治文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员素质保障。不仅如此,还要 设法促发公民独立政治人格的形成。因为,中国原本是一个 “家国同构”的伦理本位社会。不可否认,这个由放大的家 庭所组成的社会,在维系整个统治体系的 (下转第38页) 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孔、墨,犹尘垢也”。庄子思想与他原本的佛学思想合流, 他在《齐物论释定本》中说,“端居深观而释《齐物》,乃 与《瑜伽》、《华严》相会”。于是虚无主义在章太炎思想中 发展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这也使俱分进化论走向完备。一方 见与痴固相依,其见愈长,故其痴亦愈长。” ‘ ‘ 俱分进化 论终于发展到彻底、完备的形态。 参考文献: 面,他以佛教思想指责进化之说纯系“根识迷妄所成”之 “幻象”,“所谓进者,本由根识迷妄所成,而非实有此进。 ……[1]章太炎.革故鼎新的哲理——章太炎文选[M].上海: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且有机物界,世见其进化之幻象也,而无机物界,并此 [2]章太炎.章太炎政论选集(上)[M].上海:上海远东出 版社,1996. 幻象亦不可睹。”…(哪 “他又以庄子的相对主义和不可知 论,用自然现象来证明进化确实是一种“迷妄”,“今月之 明,不能加于古月,今潮之盛,不能过于古潮,安得所谓进 化者?”…( ‘从早期的进化与退化并存,到人类社会善 恶、苦乐双向俱演,再到彻底否定进化的现实存在,章太炎 来了个釜底抽薪。另一方面,他觉得《俱分进化论》中 “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说得不够彻底,在1910年发表的 《辨性》中他更正为人类智识也是智愚俱演的,“我见者, 与我痴俱生。……痴与见不相离,故愚与智亦不相离。…… [3]侯外庐.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l993.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5]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章太炎卷[M].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6]侯外庐.中国启蒙思想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3. 责任编辑:曹桂芝 (上接第7页) 稳定,保证中华民族绵延统一中曾经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处在由亲缘关系或准亲缘关系所编织 的政治参与机制。建设中国先进的政治文化离不开高效协调 运转的政治参与机制。政治文化需要在政治参与的有序运转 中,推进自身的完善和现代化。结合中国的实际,完善政治 参与机制,应当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实现政治参与公 开化。只有在政治公开的过程中,人民才能形成和培育出一 的这个大网之中的每一个个体,只有依附在这个庞大的社会 关系网中才能获得生存资源,从而使其普遍丧失了独立的人 格。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依附型 的政治人格和政治心态与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是背道而驰 的,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个体能力的发挥也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在建设先进政治文化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公民的独立 个现代公民所具有的与社会主义现代政治要求相适应的政治 理想、政治价值、政治情感、政治心理等。政治公开的程度 不仅反映了政治文明的水平,而且表现为政治文化的形态。 政治人格,这既是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也是推进政治、社 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政治公开程度越高,政治参与机会越多,政治参与作用就越 大。二是健全政治参与的监督性。不受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 其次,要努力刨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围。良好的政治环 境是培养政治参与意识的土壤。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二 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伟大成就,在国家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形成了有法可依 的局面。但也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任务仍 腐败,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监督者的人民群众,其 力量越大,则越能防止政治权力的执行者滥用权力,防止腐 败现象和官僚主义,使他们对权力的行使符合人民的意愿。 三是扩大政治参与的社会性。政治参与的程度显现着社会民 主化的程度,因为作为民主,其本身就意味着广泛参与,尽 管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体制、整个国 民的素质和观念、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因而参与的方式在 然十分艰巨、繁重。维持政治稳定。创造良好的政治参与氛 围,形成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 政治文化的内容结构,是建设当代中国先进政治文化的一项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会有所不同,但没有参与就没有民主,这 是无可非议的。我们应当通过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推动民主 化进程,培养全体人民的政治共识和政治文化的一致性.从 而使权力者与政治参与主体之间实现政治沟通,达到观点、 态度、行为方式的一致。 重要任务。我们要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 的程序和制度,拓宽同群众联系、对话的渠道,提高公民参 政意识和参政水平,保证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生 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切实的体现。这是我们国家长 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责任编辑:周育平 最后,要不断完善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相适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