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探究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2-02-24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经济视野探究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张玉玉滨州市沾化区发展和改革局摘要:在当前经济市场高效、快速的发展背景下,科学判断当前形势,准确认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是欠发达地区的重要转变机遇。因此,本文将以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概述为开篇,着重对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进行探究分析,旨在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关键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地方发展引言:我国金融改革深化发展带动了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不断向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方向前进。但地方金融的短板之处也随之渐渐显现,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区金融的发展进程。因此,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地区经济良性、快速的发展,就成为了当下相关工作人员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鉴于此,本文将对其进行探讨,以期更好地发挥金融服务经济发展的效用。一、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概述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工作中,银行业金融机构仍是中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最大支持者,其所发放的贷款额度总体呈现增长趋势,但是由于过去中小型企业融资渠道较窄、方式单一,因而往往还是会通过民间借贷、民间融资的方式来缓解融资难的问题,由此造成较多的问题。如,一些未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登记且不缴纳税款的企业,通过民间融资贷款的方式将大量资金投入国家宏观调控控制严格的项目,阻碍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还会在某种程度上干扰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而金融在支持地方实体经济发展中,除民间融资借贷问题外,也存有其他问题。首先,部分地方基层政府引进金融机构支持政策的力度较为不足,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建设与其信贷投放数额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产品项目明显单一,且融资担保、法律与金融咨询、信用评级等金融配套的社会中介规模不足,市场培育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地方产业聚集工作难以得到充分保证。其次,在“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背景下,虽然地方政府在降低企业信贷难度与成本、提升信贷服务水平方面重点扶持,但民营、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依旧是当下地方经济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一来,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宣传不够到位,中小企业受惠面较小,加之中小微企业的信贷需求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对接渠道的不畅;二来,银行低端贷款产品种类较少,或贷款额度无法满足中小型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导致中小微企业真正获得贷款的机会大大减少。再者,基层政府未吃透政策,未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扶持计划,也是阻碍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之金融人才数量或质量的不足、在推进企业上市力度、金融指导服务能力等方面还存在水平不足的问题,导致企业对上市融资的认知不到位,未产生积极性,无法达到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进行融资的目1202020年1期总第910期的,财政杠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最后,近年来,在打击逃避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取得了较大成效,有效治理了地方的金融环境。但中小企业对P2P网络借贷、民间高利贷等非正规融资手段的依赖,依旧存有不良贷款率、企业金融等风险,再集合中小型企业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不足、地方政府未解决基础设施、公共事业等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等原因,致使产生地方政府隐形债务、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增强,无法保证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二、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对策1.金融机构与监管一方面,应结合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坚持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进行整体金融聚集区的规划,优化金融营商环境,引进各类金融机构进行金融项目招商。以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国际化大都市进程等作为金融机构建设目标,逐步实现一站式金融服务体系,实施革新式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人才是核心竞争力,要着重引进金融专业人才,以相关扶持政策为基准,大力鼓励地方金融机构利用顾问、兼职等方式进行人才招揽。金融监管方面,应加强机构设置,配备、组建完整的相关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多部门、多企业联合的监管机制,压实行业监管责任,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与风险处理能力,最大限度规避监管,最大限度地保障金融安全。2.金融融资渠道为方便地方中小微企业融资活动与相关对接工作,应优化信息平台,举行政银企对接会或融资对接活动,以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加大信贷政策与相关法规的宣传力度,提升中小微企业对信贷产品与相关服务的利用度。鼓励地方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优化审贷流程与信用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完整的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考核制度,并与项目资金规划、财政资金存放等相关联,在加大信贷投放力度的同时,增强相关监察力度,以确保中小微企业同大企业享有更加公平的借贷权利。在融资渠道方面,可持续开展上市企业征集令,并与银行、律所、券商等机构共同进行针对上市企业的一对一指导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在上市挂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加速企业上市进度。还可以为企业搭建业务交流平台,邀请专家进行交流座谈,提升上市挂牌工作的相关操作能力。同时也可利用绿色债“盲点”券、中期票据等债务类型融资工具进行融资规模扩大,增加整体融资渠道供给,进一步满足地方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3.金融风险防范鉴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网上借贷风险系数较高等现象,首先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专项整治工作,严格管控网贷机构投资、借款人数与整体规模。针对“套路贷”、高利贷、股权众筹等进行风险监察并加大相关违法违规问题的整治力度。尤其针对非法集资、民间借贷等问题可组织专项整治工作,完善金融企业内部信息共享机制。对于民众也应进行金融风险、金融知识等重点教育,降低其上当受骗的几率,以便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安全发展。其次,整理、优化风险信息识别、风险检测等体系,建立企业风险检测预警与紧急处理机制,重点加强企业债务风险、互联互保风险的排查与解决能力,为今后的金融生态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再者,金融机构应将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工作重要框架,对重要信息、事项等及时报送,对经济实体应具备敏锐观察与分析跟踪能力,及时开展金融风险压力测试。同时,强化“三查”工作对于贷时、贷后的审查力度,杜绝专款挪用于炒股、民间借贷等。最后,应落实相关金融政策,用以规范政府举债金融模式,清晰划分地方与融资公司的债务责任,为融资公司市场化转型、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等提前布置周密的防控措施,杜绝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为金融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4.金融产品创新在进行金融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应积极鼓励企业进行金融产业模式创新、业务项目创新与产品结构创新。而针对中小型企业,要重点强化创新金融服务、金融链等环节,重点开展订单仓库融资、PE份额、信托产品等产品的开发;引入保险服务产业作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培育风险投资、股权基金等多元业态,加速互联网金融、数字金融的发展进程,将“互联网+金融”的理念融合,重点推广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科技产业的发展。促进担保机构发展,以财政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金的进入,有效发展经营管理较好、担保能力较强、风控水平较高的控股担保上市企业,进而扶持地方融资、担保行业的成熟发展。以某市农产品运输企业为例,该市农产品种植面积较大,但均以小农经营为主,资金需求规模较小、分散且交易方式落后,整体产业金融供给不稳定且革新能力不足。后该企业利用金融扶持政策进行非现金结算业务革新,对种植、运输环节引入保险概念,并推广电子支付流程,着重提升自身的金融主体建设力度与信贷规模,进而有效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5.金融生态环境应建立包括土地与房产、承包经营流转、地方集体经济组织股权、林权流转等在内综合、科学、合理的产权交易市场,筹建职能包括评估、交易、登记等内容的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有效降低办理土地与房地产抵押、产权买卖等中介服务费用。同时,建立经济视野形式多样的担保基金,保证风险担保准备金的规模,充实其资本金额;在各类金融担保机构之间建设沟通桥梁,让信用担保倍数计算、风险分摊比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积极培育创业风投管理、专业金融人才培育中心、高新信息技术培训基地等,有效保证地方金融环境的健康程度。金融生态环境中,还应支持地方金融基础建设与民生工程建设。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工作目标,针对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大力改革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工程的建设与改造。将“普惠金融”理念融入地方金融机构中,对于弱势群体给予扶持与需求重视。例如,某地方政府为满足居民的多元消费需求,建设民生工程,针对居家养老、休闲旅游等消费信贷进行大力推进,并支持个人创业与经营性贷款业务,带动居民发家致富节奏,取得了良好成效。6.金融服务推广在金融服务推广方面,应切实提高金融机构为地方提供多种金融服务能力,以便有效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树立“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的信念,确保地方银行业金融机构吸纳的民众存款以一定比例作为贷款资金用于当地经济发展建设。金融机构应将定位准确着力点,不断开发、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大力拓展信贷切入点,有效扶持科技先导型、家庭农场型等现代化地方企业,加大农业水利建设支持,从而提升综合生产、社会服务等能力,推进地方现代化城市发展。力推“以文明做担保、以诚信做抵押”道德信贷工程与“道德信贷金卡”工程,探索符合当地特点的多类型信贷产品与服务方式,将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应届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大龄人员等均纳入小额担保贷款范围中,扩大贷款覆盖面积,有效加强金融机构的公众满意度。三、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有效克服地方金融的短板问题,促进地方金融市场的不断向着“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的方向前进,地方金融机构应扩大产业、项目规模,强化地方经济市场,加快产业集聚效应,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着重深化金融改革工作,加速金融产品创新,扩大金融服务面积,让信贷、融资需求等得到良好的满足,进而达成有效推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的目的。参考文献:[1]来俐飞.浅析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纳税,2017(29):122.[2]郝轩.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西安与成都的对比分析[J].西部金融,2018(12):84-89.[3]袁刚.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J].青海金融,2019(10):9-11.[4]杨一兰.浅析金融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路径[J].经贸实践,2018(20):72.作者简介:张玉玉(1981.12-),女,汉族,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人,学历:本科,职称:中级经济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1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