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第二章 杨陵古迹定稿

2024-07-09 来源:意榕旅游网


第二章历史遗迹

第一节古邰国遗址

第一节 后稷“教民稼穑”地——古邰国遗址

古邰国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村落遗址,传说这里曾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弃“教民稼穑”之地,它现在位于杨陵区李台乡疙瘩庙村以南,渭河岸二级台地上,东至杜家坡村700米,西距法禧村500米,呈东西分布,地势平坦,由北向南为缓坡状。

古邰国遗址(原名疙瘩庙村遗址)1957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至1989年普查后,更名为“古邰国遗址”,由杨陵区设置保护机构,划定范围,竖立保护牌,落实文物员保护。

1986年,杨陵区对陇海铁路以南邰国遗址及其周边地区进行文物普查,发现大面积多层次的古代遗址。遗址灰层高约3米,在未扰乱的灰层中发现有红、黑泥陶器,夹砂灰陶器,附加堆纹和绳纹灰陶器。上层有秦汉云纹瓦当和瓦片。除灰层外,还发现许多灰坑窑址以及长达12米的居住遗址和高约4米、宽约2米的窑穴遗址等。遗址还出土有大小不同的磨制石斧、陶碗、陶釜、陶罐、陶纺轮、骨锄、小铜镜、铜戈等器物。在战国时至西汉的5件陶缶、陶瓮上,发现有“邰市”“邰亭”两组印文。

从灰土层和遗物证明,这是一处从原始氏族到秦汉时代,历时4000多年的居住遗址。

第二节 五泉王上村“杨家陵”——隋文帝泰陵

隋文帝泰陵位于杨陵五泉镇王上村东北约二百米处,渭河以北的三道塬上,当地人称“杨家陵”。其是隋王朝的创立者——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独孤皇后的合葬墓。 隋文帝陵泰陵营建于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属皇家陵园,占地宽敞,规模宏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杨陵区设置保护机构,划定保护范围,设专职文保员进行保护。

泰陵陵园占地559.68亩。今存陵冢呈覆斗性,高25.1米,冢顶平坦,东西长42米,南北宽约33米。陵底残存东西长155米,南北宽153米。陵冢周围的城垣已被毁坏,地面已难看到多少遗迹,唯北城尚有残缺遗迹。经考古勘察,陵垣东西长约592.7米,南北宽约628.9米。陵东南垣下1.25千米处的高台上建有文帝祠一座,称祭坛,宋碑文称“隋文帝庙”。该石碑经风雨剥蚀,字迹漫漶,难以辨认。建国后,平整土地时,发现有砂石柱础。寿面纹、云纹、板瓦、筒瓦等。

陵冢南有清代石碑一通,高约3.5米,宽0.95米,厚0.28米。碑正文隶书“隋文帝泰陵”五个大字,右侧楷书“赐进士及第兵部侍郎兼副御使陕西巡抚毕沅书”,左侧落款为“大清乾隆岁次丙申孟秋知扶风县事熊家振立”。

1986年至1990年,区政府多次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绿化泰陵,使昔日古墓披上绿装。1983年3月,驻区科研教学单位捐树14种2000株,经精心设计,在陵区南面由花木组成541—604字样,

表明了隋文帝生卒年代;左侧栽植电子符号图案,是杨陵农科城迅速发展的象征;右侧栽植农林牧图案,昭示着本区农林牧事业的持续发展;背面栽植12个花坛图案,象征着本区12个科研教学单位;陵顶植人工草皮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陵冢完整。

第三节唐王世民诞生地——唐王洞遗址

唐王洞遗址位于杨陵区李台镇原建子沟中学院内,传说此洞为唐王李世民的出生之地。1958年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现存有木化石、上马石等遗物。1990年9月被杨陵区人民政府公布为杨陵区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王洞遗址为地下窑洞式建筑,形似地窖,均为土质结构。门首有瓦房约一间,窑门上悬挂“太宗悬弧处”木牌一面,窑门为木革子门,窑面宽约2.58米,进深约8米,高约2.4米。窑内有土台一座,土台高约1米,宽约0.9米,长约2.58米,窑坐北向南,有砖砌台阶,现已填平。竖有杨陵区人民政府保护标志牌。

在唐王洞东南约5米处,有一座宫殿遗址。据史料记载为庆善宫后殿,系清代所建,此建筑坐北朝南,建于1.5米的高台上。硬石顶,由筒瓦覆盖,涂朱红,半夹于檐墙之中,因学校建设现已拆除。殿前有上马石三块,均为六边形,上下有刹,第一块通体浮雕莲花图案,其余两块六边形也有阴刻周线,但无任何图案,相传为唐太宗的上马石,现群众将其垒起,形似石塔。在上马石的左边,有碳化木一块,呈碳化状,残高约1.8米,宽约0.5米。碳化木原是一棵树叫“磕磳”树的古木经风吹雨淋蚀变化而成(现存于杨陵区文物管理所库房)。

从宋代开始,后代人为纪念李世民的文治武功,在他的出生地修建“唐太宗祠”,并于明清两代重修。原建子沟中学前身就是清代在太宗祠堂旧址修建起来的“恩义寺”,位于唐王洞的东侧。历史演变,这些历史古迹多有毁坏。

2006年秋,庆善宫(恩义寺)被第八次重新修建。寺庙为东西走向,长 108米,宽22米,占地面积3.6亩(2376平方米)。山门朝东,紧靠杨凌示范区东环路,位于建子沟村南,五胡路南约七十余米,西宝高速公路北约六十米,唐王洞原址以东约二百米处。大殿的设计为全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底层为七间二十一米,高七米,东西垮度十八米,另有外檐三米,共二十一米。二、三层为五间。底层前十二米为大殿,后六米为两层,设为四个大房间。顶部为木结构,青瓦盖顶,访古外观,木刻彩绘,高大雄伟,十分壮观。

第四节西农标志性建筑

3号教学楼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三号教学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是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它在开发大西北的呼声中诞生。该校坐落在黄土高原上,居高临下,它的标志性建筑是现在的三号教学楼。民国元老于右任亲勘校址。1934年4月20日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学大楼(即现北校区三号教学楼)在张家岗隆重奠基。爱国将领杨虎城手书奠基,民国委员戴季陶亲题“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名。

三号教学楼底部是“凹”字形,正面的下部呈宽阔的三层,上部是三层宝塔型,共七层。建筑用的材料除砖块是当地烧制外,钢筋、水泥、玻璃等都是进口。当初,这些材料都是从上海运到兴平,西农师生历尽艰辛从兴平辗转运回。这栋主体三层,塔楼四层,整体七层的建筑在周原大地巍巍屹立,在一望无际的关中平原上雄伟峻拔,卓然超群。据说当时整个西安城内尚无七层高的建筑,可谓“西北第一高楼”。

(“西北第一高楼”)

如今,在西农校园里,历史最为悠久、造型独特别致、巍为壮观的建筑物当属三号教学楼了。在学校正式确定的纪念徽章的棱形图案上,正中是金色的麦

穗,象征农业教育科技,麦穗下是三号楼造型图案,代表学校悠久的历史。由此可见其在西农人心目之中的位置。

第五节区内其它重点文物

姜嫄遗址

姜嫄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龙山)、西周、东周、秦汉时期的古遗址,位于杨陵区揉谷镇姜嫄村南50米处。东距村口50米,北距陇海铁路2.5千米,西至永康村,南距渭河1.5千米,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00米。遗址文化层内涵丰富,到处可采集到陶片,有夹砂灰陶片、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可辨器形的有罐、甑、鬲等。姜嫄遗址内涵丰富,地层叠压清楚有序,跨时代区域性较长,对于研究关中平原过渡地带新石器及西周遗址的分布、区域类型和文化谱系等有重要价值。

川云关遗址

川云关遗址位于杨陵区李台街道办胡家底村,相传是商朝武将黄飞虎反叛朝歌,扶周灭纣西奔时突破重围的第三关。川云关城楼南凭渭水安栏,北借瓮塬为障,地势险要,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穿云关城楼系明清建筑,门洞东西长10米,南北宽3米,高2.5米,由于积水冲刷,淤泥所致,门洞约2米部分埋入地下。西门门上阴刻楷书“川云关”四个大字。城楼上方部为砖、土、木混式结构,硬山脊,简瓦卷边,雕梁画栋。房北前侧有一圆门,房前原有栅栏。据当地人讲漆水河曾经从这里流过,现漆水河距此约500米。这里曾是官兵把守通往西部的要道,门前有抛锚桩,整个建筑古朴典雅、精雕细琢。川云关城楼虽历经战乱,年岁久远,但仍保存较为完好,现为香客所占用。

马援祠遗址

马援祠属于清代寺庙遗址,它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毕公村。祠中有很多马氏后裔缅怀先祖所立下的石碑。中国杨凌马援故里海内外联谊总会也设立于此。祠里供奉着马援、马融、马超三位著名历史人物。在马援祠内,立着一块马援故里碑,为康熙三十六年所立功德碑。碑高1.86米,碑首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碑额印刻篆书“皇清”二字,碑文记述了马融、马援、马超的生平概况。如今,海外马姓族人把杨凌马援祠当成了宗族圣地。台湾、马来西亚等地华人多次来到杨凌祭祖。在马援祠前,就立着两块祭祖纪念碑。马援祠已经成为杨凌和海外华人联系的一个纽带。

唐镜照寺遗址

镜照寺始建于唐代。它的来历是一个美丽的传说:隋大业间,山西太原留守李渊起兵太原,准备推翻隋暴政。李渊率兵过武功雍塬见此地景物形胜,便歇马停宿。一日,夫人窦氏晨起篦头,手中铜镜隐映出一座古寺。窦氏大为惊异,转身眺去,却见对面幽谷寂静,祥云萦绕,并无一物。李渊反隋建唐,窦氏贵为皇后。她将此感应告于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孝心崇厚,遂母愿在此建造了一座气势巍峨的寺庙。因镜中照现佛寺,故名:镜照寺。镜照寺现位于杨陵大寨街道办陈家沟谷底,依塬傍水,树木郁郁。清光绪二十三年《重修镜照寺碑》载:“清初,寺前后左右,地亩治产一百零八亩。东止河心,西止塬边皂角树,南止后塬沟,北止五神庙。”由于连年战乱和缺乏保护,现在寺址规模已很小。

背阳观遗址

背阳观遗址系明代寺庙遗址,位于杨陵区五泉镇曹家沟村北之半沟坡上。东西长约400米,南北宽约100米,紧挨湋河,南靠沟,依山建筑,为二阶台式。由高向低,第一台为平地,第二台东西排有八孔窑洞,其中五孔窑洞内绘有道教故事壁画,完整保存。遗址地面有可见石头铺就之登山曲径台阶数段。遗址东、西、北三面有500余亩地的柏树林,湋河在脚下流过,环境极为幽静。现存遗物有石碣三块,明嘉靖、万历、天启各一块,均为维修记事。

杨凌还有马超岭、小灵山、疙瘩庙等其它一些景点遗址,可供人们前去游玩欣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