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有效结伴策略的研究
作者:王倩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2018年第09期
摘 要:儿童的同伴交往与游戏密不可分,儿童通过游戏发展结伴关系,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学会与同伴相互理解和帮助,学会协商、合作。中班幼儿处于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社会性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变化,针对这一特殊时期,基于童心素养理念,探寻有效策略,促进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的有效结伴行为。
关键词:童心素养;同伴交往;结伴行为;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9-075-2
皮亚杰曾指出:“一般的同伴交往和具体的同伴冲突是儿童发展视角转换能力的必要条件,是儿童摆脱自我中心的前提。”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4~5岁是幼儿获得有效交往技巧的关键期,到了这个阶段,随着认知水平的发展以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同伴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多,而游戏是幼儿表达情感、反映思想、熟悉社会的一种手段,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特别是角色游戏更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角色的扮演同样促使他们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幼儿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学会与同伴相互理解和帮助,学会协商、合作等交往技能,这也是“童心素养”交往目标体系中重要的价值体现。 一、现状调查与分析
从中班幼儿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出发,相对小班而言,中班幼儿非常喜欢象征性游戏,他们在游戏中常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特定角色。其次,中班幼儿能与同伴合作与互助,并逐步形成了分享、谦让等行为。但在角色游戏中,幼儿的结伴行为显然还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1.幼儿的结伴意识有待提高。
在角色游戏观察过程中,有些幼儿更多地喜欢独自游戏,很少注意或关心他人的接近或他人的游戏或在近处观察同伴的活动。
案例一:85°点心店中,一名幼儿担任老板,他在游戏中负责售卖货架上的糕点,以吆喝的方式来促销新鲜出炉的蛋糕!另一名幼儿担任糕点师,专心独立地制作自己的手工月饼,完成后则在一边观察老板的行为,并没有与老板商量如何兜售自己制作的月饼。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述案例表明,幼儿的结伴意识并不是很强烈,他们更多的是各自游戏,显然不主动结伴。
2.幼儿的结伴能力有待提高。
幼儿个性差异、语言能力(礼貌用语)、结伴方法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异性。具体从结伴表现8个行为维度来衡量:主动结伴、在老师的要求下结伴、愿意接受同伴的邀请、不愿意结伴(拒绝)、没有主动结伴意愿、在结伴过程始终保持融洽和谐关系、中途出现矛盾、半途终止结伴行为。通过观察有着显著的差异。
案例二:娃娃家角色游戏开始了,一幼儿担任娃娃家的爸爸,他始终长时间在煤气灶上翻炒各类小菜,小嘴巴里嘀咕着撒盐放糖,不与他人交流。另一名幼儿邀请他做水果沙拉来喂宝宝,但是他仍然在翻炒小菜,并不搭理他人。这时候,老师以小客人的身份介入游戏中,鼓励幼儿一起照顾宝宝,幼幼之间才有了初始的简单交流。
在上述案例中,显而易见,该幼儿的结伴能力是较弱的,在没有成人的介入下,始终独自游戏,不愿意表达,也不接受他人的交往邀请。 3.幼儿的游戏水平差异很大。
幼儿的游戏水平能力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幼儿结伴行为的表现,在同一游戏中幼儿也存在着游戏能力差异性,恰好这种差异性的体现促成幼儿结伴主动或被动。
案例三:建筑工地工作开始了,小A建议大家猜拳来分配游戏任务,并建议以公园主题为搭建内容,两名幼儿负责搬运积木,两名幼儿负责用围合的方式搭建公园外墙,大家商量着在公园里搭建小路、摆放汽车、小树等道具。一边的小S却自己围了个方形后,一直观察他人,不知所措。
在上述案例中,小A游戏水平相对较强,她以“猜拳”的方式分配游戏任务显然获得了大家的赞许,她的结伴意愿相对较强,相比之下,幼儿小S游戏水平相对较弱,只是在一旁过多地观察,不与他人交流,结伴意愿较弱。
显然幼儿交往行为的差异性很大,五岁左右是幼儿交往的关键期,我们若能抓住这关键期,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基于此,我们以中班角色游戏为载体,围绕着如何增强幼儿的交往意识、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进行了实践研究,形成了以下几个指导策略。 二、有效策略促成长
1.完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交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地教学所需要地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中班幼儿的知识经验范围和游戏的需要,为他们创设丰富的游戏情境,激发游戏欲望,从而激发幼儿交往的兴趣。
案例四:娃娃家的两名幼儿因游戏材料发生了纠纷:小A先拿到了铲子就站在煤气灶前烧菜。小C也想烧菜,就拿了把勺子,在锅里翻炒着,两个人为了争抢炒锅开始争吵起来。 在此情况下,教师就需要提供不同性质的游戏材料丰富游戏环境,特别是大量提供半成品及废旧物品,引发幼儿对作品做出充分的假想。材料环境的丰富性也可使角色游戏更为生动和丰富,同样是烧菜情境,幼儿就可以充分利用废旧盒子自制小锅,用海绵块代替年糕等菜品,这样为幼儿结伴交往创造更多的空间机会,促进交往。 2.丰富游戏内容,促进同伴交流。
丰富的游戏内容促使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更好提高游戏水平,特别是幼儿自主设计的游戏主题内容,以幼儿的角度及自身经验,能更好的促进同伴间交流。幼儿在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中,学会与同伴相互理解和帮助,学会协商、合作等交往技能。
案例五:建筑工地游戏开始一会,大家都很快的搭建完成自己的任务。小A建议大家以“大马路”为搭建内容,与本月学习的马路主题相关,她的建议很快受到了其他工作人员的肯定,一会小D建议,大家工作辛苦,可以选举一位幼儿去甜品店买饮料,有趣的设想很快就实施了。
一学期的游戏经验积累,促使幼儿很快完成工作任务,细心的幼儿发现搭建太快是存在问题,因此以小领导的角色来建议大家搭建喜欢的主题内容,并在游戏中迁移生活经验加入了跨区域的有趣设想,促进同伴交流意愿强烈 3.教师的有效指导,促进有效结伴。
《指南》中也指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在他人帮助下和平解决”。因此,教师在游戏时应提高观察能力,当幼儿出现冲突时并且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要及时介入进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冲突。在介入时,教师应巧妙地运用提问、建议、角色介入等方式,尽量减少高高在上的垂直介入。 4.有效评价,增强结伴意愿。
角色游戏的讲评对于发展幼儿的游戏经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提高幼儿结伴意愿,因此,游戏结束后,教师应给予适当的评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案例六:角色游戏结束后,进入评价环节,我请幼儿分别说说自己担任的工作以及发现的问题。很快,甜品店的老板提出,甜品店的生意不好,没有小客人光顾,自己也吆喝招揽客人,可是小客人都跑去了大舞台!
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了情境再现的方式,先请老板现场模拟招揽顾客的情境;其次,我对游戏进行了评价,并让幼儿积极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幼儿建议开展打折、送外卖等促销活动。这种评价,为幼幼之间的互动搭建了桥梁,为幼幼结伴创造了有利条件。
通过上述策略,经过一年的追踪观察,幼儿有效结伴行为数据显著上升。幼儿在结伴、互动中获得了自我发展的契机,获得了满足感和快乐,提高了其社会性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教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