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江汉大学的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思考

2024-02-21 来源:意榕旅游网


江汉大学的定位及办学特色的思考

万玲莉

(江汉大学高教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本文结合江汉大学的实际,探讨地方高校如何实事求是的定位,提出了地方高校形成办学特色的思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定位;办学特色

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890(2004)02-0064-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临的新形势,高等学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一所高校尤其地方高校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办出本校的特色。

一、江汉大学的定位

江汉大学是一所地方院校,总体实力不及重点综合性大学,要确立学校的办学特色,必须首先找准位置。一所高校的定位,就是根据学校自身发展所处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来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实际上是一所高等学校或大学自身理想的一种追求,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的一种期盼。只有定好位,才能创出特色。定位决定这所学校朝什么方向发展,往哪儿走,培养人才的规格、类型是怎样的,专业建设的方向突出的重点是什么,科学研究技术转化的重点是什么,社会服务的重点是什么。

其一,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尤其是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学历越高经济收入也相对高,要求上大学的人就越多。同时,根据国际化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刚刚迈进大众化时期的门坎,繁重而艰巨的任务仅靠名牌重点高校是非常有限的,在我国建设和发展中,重点高校与地方高校相比,所承担培养人才的规格和侧重点有差异,重点高校是以培养高新尖人才为主,它们是研究型高校,承担着发现知识和创建知识的使命,若要那些重点高校为了扩大招生而去牺牲其质量和声誉,对国家是一种损失。地方高校的重点是教学,承担着运用知识技术的职能,显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任务主要得依靠地方高校这个中间层次学校来实现。地方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潜力,扩大招生量,既可为国家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多承担任务,同时也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找到一个极好的出路。这样也促使高等教育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和谐有序。在美国,州立大学成为大众高等教育的主力军。也就是说,地方高校定位的落脚点应当是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地方性和应用型人才。

其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跨度非常大,从载人飞船上天到一些家庭小作坊。可见,国家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那么建设有特色的多层次、多类型、多样化的高等教育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学校只有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选择国家和社会这样大跨度中的某一段,作为学校的服务对象和主要发展方向,满足社会这部分人才的需求。

江汉大学是一所地方院校,不需要象北大、清华看齐,都去培养学术型的人才,而是要培养更多需要的实用型的人才、操作型的人才。江汉大学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可以通过政策对教学倾斜,鼓励和重奖那些对教学全身心投入和关注的教师,充分体现地方高校的教学特色,使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地方高校这个层面上独具特色,成为地方一流。只有这样的定位,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办出品牌特征。

二、江汉大学的办学特色

何谓高校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某种文化积淀、传统和人文精神,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一种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即是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同类学校的优质风貌和办学特征。办学特色一般集中体现在学科建设上,对优化人才培养,提高教学质量作用突出,效果显著。办学特色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并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越是著名的大学,越有自己的特色。纵观世界著名学府,它们是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哈佛大学是培养政治家的摇篮,麻省理工学院出工程师,剑桥大学的物理学科名扬天下,牛津大学的数学学科举世公认。办学特色的成功经验,就是服务社会,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发挥优势。

办学特色对一所高校可能体现在多层面上,如:体现在学校总体方面的治学方略、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体现在教育方面的教育模式、学科和人才特色;体现在教学方面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改革成果等等。在此,笔者认为江汉大学的办学特色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确立“地方特色”。江汉大学与武汉市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地方高校,为武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及科技服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科技创新、理论创新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江汉大学要创地方一流,就必须在“地方特色”上做文章。学校必须“立足武汉、服务湖北、辐射全国、放眼世界”,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科技产业等方面与湖北武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投入,练内功,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和科技贡献上形成江汉大学特有的亮点,使江汉大学的特色人才渗透到湖北武汉的各项重要领域,以实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学校自身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双赢”目标。其二,确立“学科特色”。即构建独具江汉大学特色的学科体系。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发展的龙头和关键,然而,一所高校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学科整体水平的提升,即使是世界著名大学的著名学科,也不可能在本学科的所有领域占据学术的制高点,也是以其在该学科中取得的特色成就而著称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校长,首先是抓住学科建设不放松,选择了化学、物理和电子工程作为冲刺世界一流大学的突破口。后来物理学科产生

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电子工程促成了举世闻名的硅谷,硅谷出了名,是斯坦福的功劳。硅谷的辉煌也创造了斯坦福的明星,从而标志着斯坦福大学步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香港科技大学建校十多年,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研究,其学术成就得到国际公认。苏州大学是一所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建校历史近百年,始终坚持地方特色,紧密结合江苏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点发展蚕丝学科,该学科是目前全国唯一的实现了从种桑、养蚕到丝织、印染、服装设计和制作一条龙的特色学科群,近几年又加大投入和创新,学科建设又跃上新的台阶,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江汉大学目前整体学科水平相对较弱,应该避免贪大求全,对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重点应当从武汉市的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的需要出发,一方面要看清这个区域最需要的学科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发挥学校已有的学科优势,有选择地集中相对优势力量,有重点地进行学科布局,积极拓展并创建具有潜在实力和优势的新兴学科,力争建设若干“特色学科”。目前江汉大学在学科方面的基本定位为多科性,培养应用型人才。根据武汉市在本世纪前20年规划,将进行传统产业改造和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着力构建华中地区“五大产业基地”和“五大功能中心”等构想,显然为江汉大学构建“特色学科”,直接为武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提供了良好机遇。江汉大学在工学、文理学、商学、艺术学等学科具有一定优势,学校合并仅一年时间,首先重点抓了学科建设,已有企业管理、美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文艺学等五个学科被评为市级重点学科;分析测试中心、艺术综合实验室、病理与病理生理实验室等被评为市级重点实验室;近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城市规划两个本科专业、汽车制造与维修专科等专业已通过湖北省办学水平评估。因此,学校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科学规划,有针对性地重点投入,规范建设,拓展新的学科群,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久的将来,江汉大学特色学科的成就一定能在同类高校中崭露头角。另外,江汉大学的女足专业社会影响好,艺术类招生年年火爆,这些都是江汉大学作为地方高校的特色,值得加以优化建设。

其三、形成独到的办学理念。一般来说,特色鲜明、办学成绩突出的高校,都具有鲜明的办学理念。牛津大学在800多年发展中,以19世纪以前的“牛津学究”为载体,形成了献身

上帝、献身学术的精神,并形成了求实、辨证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这些便构成牛津大学办学特色的基础,并成为其办学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教学与实践并重”的办学理念,是该校形成办学特色的依据。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校长,在任期间,提出了威斯康辛思想,根据他的这种思想理念,他把大学办到整个州,为整个州服务,他要求大学教授的皮靴上一定要有牛粪,而且威斯康辛州大学在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引领了美国这个领域的发展。独到的办学理念是一所高校的精神与灵魂的标志和象征,而且常常作为一种优良的传统和实力影响着这所学校的未来以及社会。江汉大学是一所合并不久的地方综合性高校,新一层的领导班子,务实求真、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凝念办学理念,提出了“十五”或近十年、二十年的办学理念和校训,“富才厚德,人文化成。”要求教师:“爱生情怀、渊博学识、精湛教艺、高尚人品。”要求学生:“爱国诚信、笃学业精、强心健体、善勇奋进。”期盼这种务实育人的精神,将成为江大人奋斗的理念。

其四、敢为天下先,不断创新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敢为天下先,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体现。世界上办学成功、特色鲜明的大学,都是与时俱进,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斯坦福大学,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学术尖端”战略,即以特殊待遇招揽尖端人才,把有条件的系科率先办成学术顶尖,而且率先实行产学研结合,发展大学科技园———硅谷区,迅速闻名全美及世界。北京大学“兼容并包”敢为天下先的教育精神一直受国内外大学所崇尚。多年来,江汉大学作为地方高校,面临武汉重点高校林立的现实,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适应新经济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做了一些尝试。合并前的某一分校,如:1995年,通讯专业针对所学知识滞后于科技发展的问题,采取与湖北省邮科院联合办学,试行“3+1”模式,即大学一、二、三年级在校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四年级,到邮科院一边理论教学一边现场实践,同时参加邮科院导师手上正在做的课题项目,学生反映效果好,普遍认为比在学校上课的学习质量好多了;从1996年至2000年,学校将通信专业连续五届的学生试行“2+2”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校完成主要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程,后两年在深圳微豪多媒体网络有限公司,结合IT产业前沿科技知识和成果,一

边授课一边进行工程实践,96级学生直接参与该公司4项重要开发项目的研究,还为该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一定的社会效益。这些参与合作培养的学生该公司几乎全部录用。这些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一方面推进了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另一方面适应了市场的需要,培养出了在当今有用武之地的人才,同时也缓解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地方高校更要敢于创新,敢为人先,丰富所多彩培养模式,形成自己的特色。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