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2024-04-27 来源:意榕旅游网
2005年煤炭行业分析报告

一、 行业发展简况

二、 2005年三季度煤炭生产持续增长,全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华东地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煤炭产销同比略有减少,库存增长幅度较大,市场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煤炭市场由去年的供不应求略供过于求转变,各煤炭企业应收帐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煤炭企业市场风险加大。

三、 二、行业上下游影响

四、 冶金、建材、化工等几个重点行业耗煤不同程度的增长带动煤炭需求继续增长。电煤供应和运力不足,导致电力供需紧张。

五、 三、行业国际因素影响

六、 煤炭资源紧缺,煤炭开采成本越来越高,国际上一些国家采取政策限制煤炭的开采,导致煤炭产量下降,煤炭的需求量却持续增加。

七、 四、行业发展趋势

八、 由于政府进一步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煤炭建设投资规模和速度、国际煤炭供需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07年以前煤炭供应紧张情况难以彻底改变,煤炭价格仍将保持高位运行。

九、 煤炭行业分析

十、 一、行业运行及发展状况分析

十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将长期是我国的主要能源。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煤炭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煤炭工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低、安全事故多发、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治理滞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等突出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煤炭需求总量不断增加,资源、环境和安全压力进一步加大。

十二、 (一)行业运行基本情况

十三、 1.行业简况

十四、 2005年1-8月,全国煤炭业累计规模以上企业4956家,其中亏损企业595家,亏损面为12.01%,煤炭业亏损企业亏损总额为10.43亿元.全国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444.69亿元(当年价格),同比增长48.08%,占全国同行业工业总产值的100.00%;全国实现销售收入为3,527.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45%,占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的100.00% ;实现利润348.50亿元,同比增长80.36%,销售利润率为28.06%,占全国同行业利润总额的100.00% 。具体经济指标见下表:

十五、 2005年1-8月全国煤炭行业主要指标

十六、 指 标 量 值 同比增长

十七、 企业单位数(个) 4956

十八、 亏损企业单位数(个) 595

十九、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人) 4195423 5.73

二十、 亏损企业亏损总额(千元) 1043101 56.14

二十一、 资产总计(千元) 794470375 24.28

二十二、 负债合计(千元) 490821581 30.17

二十三、 产品销售收入(千元) 352792833 47.45

二十四、 利润总额 (千元) 34850147 80.36

二十五、 工业总产值(现价)(千元) 344468602 48.08

二十六、 税金总额(千元) 33972469 55.25

二十七、 资本保值增值率(%) 115.81

二十八、 资产负债率(%) 61.78

二十九、 产值利税率(%) 19.98

三十、 资金利润率(%) 16.59

三十一、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1.75

三十二、 成本费用利润率(%) 11.28

三十三、 人均销售率(元) 126134.9

三十四、 产成品资金占用率(%) 10.18

三十五、 分规模来看: 2005年1-8月,全国煤炭行业大型、中型、小型企业分别有103个、418个和4435个,大、中、小型企业资产总计分别占全国煤炭行业总资产的74.54%、13.74%和11.73%;销售收入分别占全国地区煤炭行业销售收入的60.97%、14.76%和24.27%;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煤炭行业利润总额的46.02%、27.75%、26.24%。

三十六、 分经济类型来看: 2005年1-8月,全国煤炭行业私营企业数量最多,有1626家,占全省同行业企业数量的32.81%,其次是集体企业,占31.66%,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最少,只有25家。

三十七、 私营企业的总资产、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占全国同行业的9.83%、9.25%和 8.77%。

三十八、 2.行业总体经济效益分析

三十九、 2005年1-8月,全国煤炭行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为26.40%,同比上升0.52个百分点, 比同行业全国平均水平高0.00个百分点, 比同期全国地区工业企业平 均利润率低2.21个百分点。

四十、 分规模看,2005年1-8月全国煤炭行业大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7.80%, 低于同行业全国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中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33.35%, 低于同行业全国大型企业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小型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8.68%, 低于同行业全国小型企业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四十一、 分经济类型看,2005年1-8月全国行业国有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7.77%,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集体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3.15%, 低于同行业全国

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股份合作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7.52%,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股份制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35.11%,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私营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5.91%,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15.84%,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其他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为25.92%, 低于同行业全国的平均水平0.00个百分点。

四十二、 2005年1-8月全国行业分规模、经济类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四十三、 分组名称 公司收益状况 资产经营状况 企业经管状况 负债状况 发展能力

四十四、 产值利税率(%) 资金利润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次) 成本费用利润率(%) 人均销售额(元) 资产负债率(%)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

四十五、 全部 19.98 16.59 115.81 1.75 11.28 126134.9 61.78 47.45

四十六、 大型 17.96 12.2 109.46 1.49 8.25 127001.38 62.18 42.56

四十七、 中型 31.39 27.43 134.78 1.73 23.78 118256.41 62.03 45.51

四十八、 小型 18.45 31.01 142.37 3.18 12.38 129153.04 58.94 62.82

四十九、 三资 23.93 21.84 136.63 2.09 12 954492.43 65.53 86.3

五十、 股份合作 32.15 48.57 176.45 3.43 25.73 125981.66 40.93 98.95

五十一、 集体 22.42 42.15 138.19 3.24 17.48 117369.35 53.82 53.34

五十二、 国有 18.57 12.63 109.42 1.52 8.24 120724.48 64.68 39.16

五十三、 其他 21.4 19.67 119.97 1.84 13.87 114395.88 55.49 53.55

五十四、 私营 16.77 35.36 160.42 3.7 10.76 161212.46 50.7 90.29

五十五、 股份制 25.23 18.3 121.27 1.41 20.9 149741.3 59.5 42.23

五十六、 (二)行业运行总体分析本季度,

五十七、 全国煤炭行业经济运行仍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而华东地区受资源条件的限制,煤炭产销同比略有减少,库存增长幅度较大,市场面临较大压力。同时随着煤炭市场由去年的供不应求略供过于求转变,各煤炭企业应收帐款余额较年初大幅增长,煤炭企业市场风险加大。

五十八、 八月份,全国煤炭累计产量130480万吨,同比增长 9707万吨,增长8.0%,其中国有重点煤矿66031万吨,同比增长5707万吨,全国煤炭社会库存13500万吨,比年初增加3149万吨,增幅30.4%。全国365家主要电厂存煤2700万吨,同时港口库存居于高位,对煤炭市场形成较大压力,冲击着供需双方的底线,促使煤炭市场的机构调整和市场的整合。

五十九、 今年上半年,煤炭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快速增长。截至8月26日,已公布2005年中期报告的11家煤炭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94260.8万元,同比增长44.06%,而平均净利润则达到36729.09万元,同比增长了69.42%。

六十、 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提高主要来自于2004年下半年的煤价上涨。以秦皇岛煤炭市场为例,去年5月份曾有过一次较大价格的上涨,年底11月份有过一次价格上调,累计上涨幅度超过20%。随着煤炭库存上升、煤炭行业固定投资过快以及国内煤炭产能的扩张,我国的煤炭市场价格上涨空间已经不大,煤炭行业增速见顶。

六十一、 库存上升 价格回落

六十二、 今年上半年,我国的煤炭库存开始上升,煤炭市场持续了近3年的供不应求局面现在已逐渐改变,煤炭价格出现下降。随着宏观调控作用的逐步显现,高耗能行业的用电需求明显减速,发电量增长速度出现回落。2005年7月末,国内电厂煤炭库存达到了2357.7万吨,为200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社会库存也达到了两年来的最高水平1.25亿吨,库存量从最紧张时的不到3天,增加到17天。

六十三、 自今年4月价格见顶后,煤价逐渐出现微跌。7月中旬以来,山西、山东、河南、安徽等主要产煤区的煤炭出矿价格下滑,部分地区价格降幅达到10%-20%。秦皇岛煤港主要煤种的价格也较一个月前下跌了5-15元/吨,降幅在3%-5%之间。

六十四、 不但是国内煤炭价格疲软,国际市场上澳大利亚BJ现货价格也出现了显著下跌,从前期的盘整平台52美元/吨下跌到8月11日的47.15美元/吨。出现这种状况,一方面是由于澳大利亚纽塞尔港的运力分配参照上季度实际完成情况,出口商为了获得下个季度运力额度突击抢运出口煤炭;另一方面也昭示国际煤市平衡状态被打破,供求关系向买方倾斜。

六十五、 在11家煤炭上市公司中,只有6家发布了3季度预增公告,且预计增幅范围都是50%-100%这个区间,与2004年全行业124.47%的增速相比,回落较快。

六十六、 投资过快 供给仍将增加

六十七、 近3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3.68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43.8%。2004年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到701.99亿元,同比又激增60.8%。2005年1-7月份煤炭业投资同比增长83.2%,达到455亿元。连续3年的高投入,会对煤炭供给增加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六十八、 8月7日,广东梅州市兴宁煤矿发生123人的矿难后,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产整顿不具备安

全生产条件的煤矿。但是,这只会对短期内煤炭供给构成紧缩,产能的释放很难因此受到控制。同时,这一政策的具体执行效果还有待观察。

六十九、 产能扩张抵御毛利下降

七十、 预计今年下半年,煤炭价格的调整将导致行业利润增速放缓。

七十一、 有两个因素可以判断煤炭上市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一是内部经管水平,这可以从历史业绩中看出端倪。如果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的下降周期中利润波动较小,那么在本轮煤炭行业调整中受到的冲击可能也会相对较小。

七十二、 二是近年的规模扩张,如果未来几年上市公司的生产规模有显著扩张,将可以抵御毛利率下降所带来的风险。其中,兰花科创比较具有代表性。该公司的自有煤矿改造在今年底即将完工,提高设计生产能力大约240万吨;同时公司收购36%股权的亚美大宁煤矿设计产能也达到400万吨,预计在今年9月份投产,为公司贡献显著的投资收益。神火股份收购的新龙煤矿有90万吨设计产能,明年可以带动产量增长,自建的30万吨刘河煤矿和薛湖煤矿在2007年可以陆续贡献业绩。另外,像国阳新能和西山煤电也都有收购集团公司煤矿的计划。

七十三、 (三)多因素促进我国煤炭工业快速发展

七十四、 1.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七十五、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依靠科技进步,走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的煤炭工业发展道路。

七十六、 把煤矿安全生产始终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培育大型煤炭

企业和企业集团为主线,按照统筹煤炭工业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统筹煤炭开发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统筹矿山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煤炭工业体系,实现煤炭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 约型社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七十七、 发展目标。从2005年起,用3~5年时间,建立规范的煤炭资源开发秩序,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初见成效,形成若干个亿吨级生产能力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煤矿安全基础条件有较大改善,煤矿瓦斯得到有效治理,重特大事故多发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矿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控制,煤炭法规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再用5年左右时间,形成以合理保护、强化节约为重点的资源开发监管体系,以大型煤炭基地和大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煤炭供给体系,以强化经管和投入为重点、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以煤炭加工转化、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环境治理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为基础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七十八、 基本原则。坚持发展先进生产能力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加快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培育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促进中小型煤矿重组联合改造,另一方面继续依法关闭布局不合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小煤矿。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着力解决影响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同时抓紧完善法规政策调控体系,提高煤炭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综合治理的原则,促使煤矿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等各项要素到位。坚持国家引导、扶持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帮助企业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又要尊重企业的自主发展权。坚持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推进煤炭企业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保障安全生产和促进健康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坚持煤炭开发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促进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相关产业的联合和煤炭就地转化,带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七十九、 2.强化规划和经管,完善煤炭资源开发监管体系

八十、 加强对煤炭资源的规划经管。煤炭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要改进经管方式,实现由粗放开发型经管向科学合理开发、保护节约型经管的转变。依法科学合理划定煤炭资源国家规划矿区和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的矿区,严格按国家规划有序开发。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划定,由国土资源部研究提出,会同发展改革委共同审定并公布。建立煤炭资源战略储备制度,对特殊和稀缺煤种实行保护性开发。

八十一、 完善煤炭资源经管与生产开发的经管制度。各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要综合运用煤炭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法律法规等手段,加强对煤矿开发建设和煤炭生产的监督经管。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登记经管工作,纠正、制止一切越权审批和以招商引资为由越权配置煤炭资源的行为。煤炭开发规划和资源经管工作要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编制煤炭生产开发规划、矿区总体规划时,必须征求同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规划的重要依据。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在编制煤炭资源勘查规划、矿业权设置技术方案时,必须征求同级发展改革(煤炭行业)主管部门的意见,并作为批准煤炭资源勘查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技术方案的重要依据。产煤地区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落实煤炭行业经管职能部门,并充实和加强煤炭经管力量,健全和完善经管制度,强化煤炭资源和生产开发经管。

八十二、 加大煤炭资源勘探力度。加大煤炭资源勘探资金支持力度,研究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周转资金,增强煤炭资源保障能力。由国家投资完成煤炭资源的找煤、普查和必要的详查,统一经管煤炭资源一级探矿权市场,在此基础上编制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技术方案;依据矿区总体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技术方案,实行煤炭资源二级探矿权和采矿权市场化转让,转让收入要按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经管,并用于煤炭资源勘探投入,实现滚动发展。健全煤炭地质勘查市场准入制度,培育精干高效、装备精良的煤田地质勘探队伍。严格执行勘查技术规程,进一步完善储量评估制度,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质勘探精度,保障地质勘查质量,为合理规划和开发煤炭资源奠定基础。

八十三、 合理有序开发煤炭资源。进一步完善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规范煤炭矿业权价款评估办法,逐步形成矿业权价款市场发现机制,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经管。

八十四、 煤炭矿业权资产化要与科学的生产规划相结合,按照“统一规划、集中开发、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有序进行。严格矿业权审批,对国家规划矿区内的煤炭资源,凡未经国家批准开发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技术方案的,一律不得办理矿业权的设置。保障矿区井田的科学划分和合理开发,形成有利于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煤炭开发秩序。加快 修订煤矿设计规范,严格开采顺序、开采方法和开发强度经管,禁止越层越界和私挖乱采。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开采难采煤层和极薄煤层。煤矿新建和改扩建工程必须按照隶属关系,依法取得同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审查批准,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设施“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

八十五、 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修订煤炭生产矿井资源回采率规范和经管办法,凡设计回采率达不到国家规定规范的煤炭开发建设工程,一律不予核准,不予颁发采矿许可证。建立严格的煤炭资源利用监管制度,对煤炭资源回采率实行年度核查、动态监管,达不到回采率规范的煤矿,要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仍达不到回采率规范的,依法予以处罚,直至吊销采矿许可证和煤炭生产许可证。加快完善煤炭资源税费计征办法,研究将煤炭资源税费以产量和销售收入为基数计征,改为以资源储量为基数计征的技术方案,并在条件成熟时实施;同时,要积极探索多种激励约束机制,促使煤炭生产企业节约煤炭资源。健全煤炭生产企业资源储量经管机构,落实储量经管责任,完善煤炭储量经管档案和制度,严格执行生产技术和经管规程。

八十六、 3.加快结构调整,加强煤炭供应体系

八十七、 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按照煤炭发展规划和开发布局,选择资源条件好、具有发展潜力的矿区,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为依托,加快神东、陕北、晋中等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形成稳定可靠的商品煤供应基地、煤炭深加工基地和出口煤基地。国家继续从中央预算内基建投资(或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以资本金注入等方式,重点支持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应积极改进金融服务,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切实支持符合国家

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条件的煤炭开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煤炭企业上市融资,按照国家规定发行企业债券,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和发展。

八十八、 促进煤炭与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要与煤炭外运和水资源等条件相衔接,与相关产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相协调。要加大投资力度,改革铁路和港口投资体制,鼓励企业法人、非公有资本参股建设和经管,抓紧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出煤通道和北方煤炭下水港口,提高煤炭运输能力,从根本上缓解交通运输对煤炭供给的制约。按照政府引导和企业自愿的原则,鼓励煤电一体化发展,加快大型坑口电站建设,缓解煤炭运输压力。鼓励大型煤炭企业与冶金、化工、建材、交通运输企业联营。火力发电、煤焦化工、建材等产业发展布局,要优先安排依托煤炭矿区的工程,促进能源及相关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煤炭产业与下游产业协调发展。

八十九、 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打破地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加快培育和发展若干个亿吨级大型煤炭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使之成为优化煤炭工业结构、建设大型煤炭基地、平衡国内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和“走出去”开发国外煤炭、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转换经营机制,提高经管水平。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价值矿区的资源开发由国有资本控股。鼓励发展煤炭、电力、铁路、港口等一体化经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到境外投资办矿,带动煤炭机械产品出口和技术、劳务输出,提高我国煤炭工业的国际竞争力。

九十、 进一步改造整顿和规范小煤矿。各产煤地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快中小型煤矿的整顿、改造和提高,整合煤炭资源,实行集约化开发经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兼并改造中小型煤矿,鼓励资源储量可靠的中小型煤矿,通过资产重组实行联合改造。积极推进中小型煤矿采煤工艺改革和技术改造,规模以上煤矿必须尽快做到壁式正规化开采。继续淘汰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规范、不符合环保要求和浪费资源的小煤矿,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小煤矿。

九十一、 加快提升煤炭生产和设备制造技术水平。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高

产高效矿井建设,提高煤矿装备现代化、系统自动化、经管信息化水平,淘汰落后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推动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大力推进中小型煤矿机械化,加快培育和发展面向小型煤矿的综合服务机构,形成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通过关键技术引进、技贸结合、合作制造、市场换技术等多种方式,提高煤炭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和制造能力,促进重大装备制造国产化。加强企业、科研机构和各类院校的联合,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九十二、 规范煤炭市场秩序。深化煤炭流通体制改革,改革电煤价格形成机制,运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法规,合理调整煤炭企业与发电企业的利益关系。继续推进煤炭订货方式改革,鼓励供需双方自主衔接、签订长期供货合同。

九十三、 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以网络技术为平台,有利于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体自由交易的现代化煤炭交易体系。严格煤炭经营企业资格审查,取缔无证非法经营活动,清理煤炭运销环节乱收费、乱罚款,依法打击掺杂使假和偷骗税款等不法行为。

九十四、 4.坚持综合治理,强化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 系

九十五、 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煤矿安全监察体制,提高监察的权威性和有效性,强化煤矿安全执法检查。落实地方人民政府煤矿安全监督经管职责,建立地方人民政府领导分工联系本地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认真实行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强化煤炭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精简企业经管机构,加强一线经管力量;坚持煤炭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机构派驻制度,严格执行煤矿领导干部下井带班作业制度。严格外包工程队伍资质经管和现场经管。建立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

九十六、 加大煤矿安全投入。按照企业负责、政府支持的原则,完善中央、地方和企业共同增加煤矿安全投入的机制。各类煤矿要按有关规定提取生产安全费用。国家继续从预算内基建

投资(国债资金)中安排资金支持煤矿安全技术改造。对国家支持的煤矿安全改造工程,地方财政要积极安排配套资金,专项列支,并与中央资金同时到位。各级财政、审计和煤炭行业经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煤矿安全资金专款专用,安全改造工程顺利实施并发挥效用。

九十七、 提高瓦斯防治技术水平。成立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设立国家瓦斯治理和利用(煤层气)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瓦斯防治科技攻关,立足于推动煤矿安全生产科技进步,从根本上扭转瓦斯事故多发的现状,加快瓦斯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救援、瓦斯煤尘防爆、瓦斯抽采利用技术的研究。抓紧制订和实施全国煤矿瓦斯治理总体技术方案,尽快使煤矿瓦斯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财政、税务部门要尽快制订实施办法,对瓦斯(煤层气)抽采和利用实行税收优惠。煤炭企业要严格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的经管,建立健全危险源辨识技术体系、瓦斯抽采和监测监控体系、灾害预警救援体系,切实防范重特大瓦斯事故的发生。

九十八、 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素质。建立和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组织和引导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全面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特别是采掘工人的素质和安全生产技能。对煤矿负责人和主要工种依法实行强制性安全培训,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纪律等现象。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煤矿采煤等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和特殊工种人员实行职业准入,持证上岗,严格技术岗位人员配备规范。教育部门要加强与煤炭行业的合作,将煤炭行业有关专业纳入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要与大型煤炭企业合作,尽快恢复或设立一批煤炭职业技术学校。要引导有关大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煤炭行业市场需求培养懂安全、有技术、会经管的煤炭专业人才。要通过设立煤炭专业奖学金、减免学费等措施,鼓励学生报考煤炭专业。

九十九、 5.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

百、 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发展。

百一、 发展改革委要制定规划,完善政策,组织建设示范工程,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推动

洁净煤技术和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洗煤、配煤和型煤技术,提高煤炭洗选加工程度。积极开展液化、气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加快低品位、难采矿的地下气化等示范工程建设,带动以煤炭为基础的新型能源化工产业发展。采用先进的燃煤和环保技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百二、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按照高效、清洁、充分利用的原则,开展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矿井排放水以及与煤共伴生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鼓励瓦斯抽采利用,变害为利,促进煤层气产业化发展。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则,发展与资源总量相匹配的低热值煤发电、建材等产品的生产。修改制定配套法规、规范和经管办法,落实和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理。在煤炭生产开发规划和建设工程申报中,必须提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方案,并将其作为核准工程的条件之一。

百三、 保护和治理矿区环境。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要严格实行建设工程“三同时”制度。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矿区生态环境和水资源保护、废弃物和采煤沉陷区治理。研究建立矿区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明确企业和政府的治理责任,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逐步使矿区环境治理步入良性循环。对原中央国有重点煤矿历史形成的采煤沉陷等环境治理欠账,要制订专项规划,继续实施综合治理,中央政府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煤炭企业按规定安排配套资金。

百四、 大力开展煤炭节约和有效利用。

百五、 积极引导合理用煤、节约用煤和有效用煤,努力缓解当前煤炭供求紧张状况,解决煤炭产需长期矛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抓紧完善产业政策和产品能耗规范,限制高耗能工业的发展。优化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鼓励发展新能源,努力减少和替代煤炭使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广先进的节煤设备、工艺和技术 。强化科学经管,减少煤炭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的损失和浪费。制定有利于节约用煤的经济政策、技术规范和法规,利用经济、法律

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行全面、严格的节煤措施,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煤和合理用煤的良好环境。

百六、 6.制订和完善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健全煤炭工业法规政策调控体系

百七、 加强煤炭法制建设。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完善配套法规,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煤炭法规体系。尽快修订煤炭产业政策,完善办矿审核制度,严格准入规范。制订严格的煤炭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规范,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推动煤炭产业升级。加强煤炭执法队伍建设,依法规范煤炭市场秩序,为各类煤炭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煤炭企业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技术政策和行业规范、规范,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技术经管规章制度,规范矿井设计、施工、技术改造、生产和加工利用等方面的行为,深入开展安全质量规范化活动。

百八、 切实减轻煤炭企业负担。各地要根据国家关于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的有关政策,加快分离煤炭企业办社会职能。严格按照1998年国务院关于改革国有重点煤矿经管体制的规定,切实落实原中央财政对国有重点煤矿增值税定额返还和所得税返还政策。加快增值税改革步伐,落实对已公布取消的各类基金和收费工程的清理、整顿措施,减轻煤炭企业负担。

百九、 促进煤炭企业接续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有关规定,研究建立煤炭产业积累煤矿衰老期转产资金制度,筹集资金专项用于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完善煤炭成本核算制度,保障煤炭企业增加接续资源,开展资源勘查,保护和治理环境,发展接续产业。重视煤炭合理开发与矿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制定相关扶持政策,促进矿业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支持资源枯竭矿区经济转型。

百十、 提高矿工劳动保障水平。

百十一、 加强煤矿质量规范化基础工作,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改善作业环境,减轻矿工劳动强度。改革煤矿工作制度,将矿工入井时间缩短到八小时以内,并尽快实行四班六小时

工作制。加强煤矿劳动保护用品的研发,煤炭企业必须为井下工人发放必需的劳动保护用品,不断提高劳动保护水平。加强对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监督检查,做好煤矿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防治工作,保护矿工身心健康。全面贯彻落实《工伤保险条例》,各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煤炭企业参加工伤保险的具体办法。各类煤炭企业都应为矿工办理工伤保险,切实维护矿工的合法权益。

百十二、 提高矿工生活质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根据井下矿工的劳动强度和风险、生产环境等情况,制订或提高煤矿工人艰苦岗位津贴规范。各类煤炭企业应根据效益情况,逐步提高矿工收入水平。继续采取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解决历史形成的矿区危房、棚户改造问题。

百十三、 发挥中介组织作用。进一步培育和规范中介市场,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行业统计、技术服务、安全评价、市场开发、信息咨询、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咨询,规范企业市场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

百十四、 煤炭工业健康发展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大局。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做好贯彻落实工作,抓紧制订和落实各项具体措施。发展改革委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和指导协调,认真研究解决煤炭工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

百十五、 (四)我国煤炭业矿权制度不合理

百十六、 煤炭开发秩序的混乱现象,说到底是目前产权制度不合理造成的。矿业权真实价值的缺失,带来了经管者对资源宝贵性的长期忽视。资源配置方式未能真实地反映资源获得成本,造成了煤炭行业发展的散乱无序和低效。

百十七、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矿产资源都是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无偿划拨给煤矿开采。

虽然现在实行了矿产资源有偿使用,但由于先开采后交费,实际上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加之煤炭资源价格以政府定价为主,远低于目前真实的市场价格,只要搞到资源就意味着“一夜暴富”,致使无序开发的局面愈演愈烈。很多企业包括个人在利益驱使下,非法开采行为十分猖獗,也造成一段时间里安全事故激增。

百十八、 而一些煤商以承包、拍卖等方式拿到煤矿后,往往不求长远发展而只顾眼前利益,掠夺性的开采资源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也加大了安全生产的压力。

百十九、 如果给购买矿产权设置较高的门槛,通过资产公司评估等法律手续将矿产权卖给企业,那么,矿主为了财富的最大化,就必然会实行有计划地开采而不是滥采滥挖。同时,矿主为了自身财富的安全而不仅仅是工人的安全也会尽量保证开采的安全。只有在这些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因素作用 下,小煤矿的问题才能根本解决。

百二十、 (五)我国进口煤炭增长五成 同比下降17.5%

百二十一、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今天公布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中国今年前八个月累计进口煤炭一千六百七十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四点七;同时前八个月累计出口四千八百三十万吨,同比下降百分之十七点五。

百二十二、 八月份,中国煤炭进口仍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当月进口完成一百七十六万吨,同比增长百分之五十点四,出口本月完成五百九十三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继续呈现萎缩走势,下降了百分之七点五。

百二十三、 统计显示,中国煤炭资源继续保持了稳定增长的势头,一至八月份累计完成十一万六千一百六十吨,同比增加百分之十点四。全国煤炭市场供需形势保持基本平衡,煤炭市场的需求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市场价格仍处在高位回调的过程当中。

百二十四、 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统计,八月份全国流通环节原煤价格指数与七月份相比继续回落了一点六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提高八点二个百分点,比年初回落了零点八七个百分点。

百二十五、 八月份中国煤炭市场总体还是保持着前几个月的发展态势,需求相对放缓,同时运输相对宽松,价格还在进一步回调。目前夏季用煤、用电高峰期已基本结束,煤炭市场又将进入冬季用煤高峰期前的调整阶段。

百二十六、 考虑到近期国际煤炭市场价格也在走低,势必将影响到中国煤炭市场价格,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煤炭市场价格还会继续小幅回调一段时间。而国内煤炭需求依然强劲,且近期国家整顿非法煤矿的力度加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煤炭的供给量,预计煤炭价格也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行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