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电梯工程作业指导书
12.1井道安装工程
12.1.1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利用液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1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导轨支架和导轨安装工程。
12.1.2作业准备:
12.1.2.1编制施工方案,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2.1.2.2电梯井道测量完毕,其宽度、进深、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底坑按设计标高做好地面及支撑柱。
12.1.3技术要求:
12.1.3.1井道内已按要求搭设好脚手架,符合有关的施工技术、安全要求。
12.1.3.2井道测量已完毕,并符合要求。
12.1.3.3井道施工要用36V及以下的低压电照明,保证足够的照明亮度。
12.1.3.4厅门口、机房脚手架上、井道壁上无杂物,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人、
物坠落。
12.1.3.5预埋铁牢固可靠,无遗漏,位置尺寸正确,预留孔洞的位置及几何尺寸正确。
12.1.3.6吊装导轨时有良好的通讯联络设备。
12.1.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确定导轨支架位置→安装导轨支架→安装导轨→调校导轨。
12.1.5施工程序:
12.1.5.1确定导轨支架位置 没有导轨支架预埋铁的电梯井道,要按照图纸要求的导轨支架间距尺寸及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来确定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位置。当图纸上没有明确规定最下、最上一排导轨支架的位置时,按以下方法确定:最下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底坑地面以上1000mm的位置;最上一排导轨支架安装在井道顶板以下不大于500mm的位置。在确定导轨支架位置的同时,还应考虑导轨连接板(接道板)与导轨支架不能相碰,错开的净距离不小于30mm。若图纸没有明确规定,则以最下层导轨支架为基点,往上每隔2000mm设一排支架,如遇到接道板可适当放大问距,但最大不大于2500mm。导轨支架的布置满足每根导轨两个支架,或按厂方图纸要求施工。
12.1.5.2安装导轨支架。根据井道壁的不同建筑结构确定不同的安装方法。
1.电梯井道壁有预埋铁:按安装导轨支架的垂线检查预埋铁位置,并清除预埋铁表面混凝土,若其位置有偏移,达不到安装位置要求,可在预埋铁上补焊钢板。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长度一般不超过300mm。当长度超过200mm时,端部用不小于φ16的膨胀
螺栓固定于井道壁上,加装钢板与预埋铁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要求三面满焊。
2.电梯井道壁为混凝土现浇结构且无预埋铁,采用膨胀螺栓直接固定导轨支架。使用的膨胀螺栓规格符合电梯厂图纸要求,若厂家无要求,膨胀螺栓的规格不小于φ16mm,打膨胀螺栓孔时位置准确且垂直于墙面,深度适当。遇到墙内钢筋时,适当调整打孔位置。一般以膨胀螺栓被固定后,护套外端而和墙壁表面相平为宜。若墙面垂直度偏差较大,可局部剔凿,使之和导轨支架接触面间隙不大于1mm,然后用薄垫片垫实。待导轨支架就位.并找平找正后,将膨胀螺栓紧到位。
3.电梯井道壁为砖墙结构,不宜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导轨支架,一般采用剔凿孔洞(孔洞内大外小,深度不小于130mm),用混凝土灌注导轨支架的办法(采用灌注法安装导轨支架时,导轨稳固后不能碰撞,常温下经过6~7d养护.达到强度后才能安装导轨);或采用穿钉螺栓在井道壁内外侧固定钢板(厚度不小于16mm),将导轨支架焊接在钢板上。
12.1.5.3安装导轨
1.从样板架上放基准线至底坑,基准线距导轨端面中心2~3mm,并进行固定。
2.在底坑固定好导轨底座,并找平垫实,其平整度偏差不大于1/10OO。采用油润滑的导轨,需在立基础导轨前将接油盘放置好。
3.检查导轨的直线度偏差不大于1/6000,且单根导轨全长偏差不大于0.6mm,不符合要求的导轨可用导轨校正器校正或更换。不能校正的导轨可用于上下端站处,但不应影响电梯运行舒适感。
4.导轨端部的榫头连接部位加工面的油污毛刺、尘渣等均清除干净后。才能安装。
5.在梯井顶层楼板下挂一滑轮并固定牢固,在顶层厅门口安装并固定一台O.5t的卷扬机。在每根符合要求的导轨榫头端装好连接板,吊装导轨时采用U形卡或双钩勾住导轨连接板。若导轨较轻且提升高度不大,可采用人力,用直径不小于16mm的尼龙绳代替卷扬机吊装导轨。若采用人力提升导轨,需由下而上逐根立直。若采用小型卷扬机提升,可将导轨提升到一定高度,与另一根导轨连接,安装导轨应注意,每节导轨的凸榫头应朝上,并清洁干净。以保证导轨接头处的缝隙符合规范的要求。导轨吊运时扶正导轨,避免与脚手架碰撞。
6.导轨在逐根立起时,用导轨压板将其与导轨支架略加压紧,待调校后再紧固。
12.1.5.4调校导轨
1.用钢板尺检查导轨端面与基准线的间距和中心距离,如不符合要求,应调整导轨前后距离和中心距离,然后再用导轨尺进行调整。将导轨尺端平,井使两指针尾部侧面和导轨侧工作面贴平、贴严,两端指针尖端指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无扭曲现象。
2.如导轨尺贴不严或指针偏离相对水平线,说明导轨存在扭曲现象,则用专用垫片调整导轨支架与导轨之间的缝隙,使之符合要求。导轨支架和导轨背面间的衬垫以3mm以下为宜,且垫片数量不超过3片;在3~7mm时,要在衬垫间点焊;当超过7mm时,要垫入与导轨支架宽度相等的钢板垫片后,再用较薄的衬垫调整。调整导轨使其端面中心与基准线相对,并保持规定间隙,同时也要调整两导轨间距。两导轨端面间距偏差在导轨整个高度上应符合规定。修正导轨接头处的工作面,用钢板尺或刀口尺靠在导轨接头处工作面,塞尺检查。
3.导轨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
4.两导轨的侧工作面和端面接头处的台阶不大于0.05mm,对台阶应沿斜面用刨刀刨平或用油石进行磨平,修整长度大于300mm。
5.导轨调整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各导轨支架连接部位的垫片、螺栓、螺钉应点焊并刷防锈漆。
12.1.6劳动组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做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人员等应持证上岗。
12.1.7材料准备:
12.1.7.1电梯安装前必须进行开箱检查,并填写检验记录。应有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安装及使用说明书等;电梯及辅助设备的铭牌齐全,外观检查无损伤及变形。如果是进口产品,则需提供原产地证明和商检证明,配套提供质量合格证明、检测报告及安装、使用、维护说明书的中文文本。设备安装前,应根据使用说明书进行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
12.1.7.2电梯导轨、导轨支架、压道板、接道板、导轨座及相应的连接螺栓等规格、数量要与装箱单相符。
12.1.7.3使用的型材应有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12.1.8设备机具配置:
电气焊机具、电锤、扳手、对讲机、小型卷扬机、滑轮等。
12.1.9质量标准:
12.1.9.1主控项目
1.导轨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图要求。
2.导轨支架在井道壁上的安装固定可靠。预埋件符合图纸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等)固定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其连接强度与承受振动的能力满足电梯产品设计要求。
12.1.9.2一般项目
1.两列导轨顶面间距偏差应为:轿厢导轨0~+2mm;对重导轨0~+3mm。
2.每列导轨工作面(包括侧面与顶面)与安装基准线每5m的偏差均不大于下列数值: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0.6mm;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为1.Omm。
3.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对重导轨工作面接头处不应有连续缝隙,局部缝隙不大于0.5mm,导轨接头处台阶不应大于0.05mm。如超过应修平,修平长度每端应大于150mm。
4.不设安全钳的对重(平衡重)导轨接头处缝隙不大于1.0mm,导轨工作面接头处台
阶不大于0.15mm。
5.限速器张紧装置与其限位开关相对位置安装正确。
12.1.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2.1.10.1安全要求
1.井道施工特别是吊运导轨时,仔细检查吊具、卷扬机等设备,确保安全。
2.电动工具必须使用漏电保护器,其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3.厅门口处必须设立警告牌:“井道危险,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井道施工,严禁落物”。
12.1.10.2环保要求
1.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现场加强噪声、废水等的长期监测,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并做好记录。监测设备应经校准、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3.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包括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分类存放和分类处理等,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4.夜间加班动用机械时,要按现场规定动用机械设备,要有预防扰民措施。
12.2电气系统安装工程
12.2.1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利用液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1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12.2.2作业准备:
12.2.2.1编制施工方案,并经主管部门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2.2.2.2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12.2.3技术要求:
12.2.3.1机房的门窗完全封毕,并完成装饰、粉刷工作。
12.2.3.2正式电源已接至机房,其控制方式、容量及电源箱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12.2.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安装控制柜→配置线槽、线管→放电缆、配线→安装电气开关→安装指示灯、按钮、操作盘→导线敷设及连接→安装井道照明。
12.2.5施工要求:
12.2.5.1安装控制柜。
1.根据机房布置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的具体位置,要求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与设备的距离不小于500mm。控制柜的基础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通常用10号槽钢或混凝土制作控制柜的基础以便于配线,其高度为50mm~100mm。
2.控制柜与槽钢底座采用镀锌螺栓连接固定,控制柜与混凝土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固定,多台柜并列安装时,其间无明显间隙且柜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12.2.5.2配置线槽、线管
1.机房和井道内的导线都使用线管、线槽保护,不易受机械损伤和较短分支处可用蛇皮软管保护,金属电线槽沿机房地面明设时,其壁厚不得小于1.5mm。
2.机房内配置线槽尽量沿墙、梁或楼板下面敷设,线槽的规格依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线槽内敷设导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超过线槽总截面积的60%。敷设线槽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
3.线槽采用射钉和膨胀螺栓固定,每根线槽固定不应少于2点。底脚压板螺栓稳固,露出线槽不大于lOmm,安装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2/1000,全长最大偏差不大于20mm。
4.并列安装时,应使线槽盖便于开启,接口平直,连接板严密,槽盖齐全,盖好后平
整,出线口无毛刺,位置准确。梯井线槽引出分支线,如果距指示灯、按钮盒较近,可用金属软管敷设;若距离超过2m,用钢管敷设。线槽、箱和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1mm。
5.机房和井道内的线槽、线管、随缆架、箱盒与可移动的轿厢、钢丝绳、电缆的距离:机房内不小于50mm,井道内不小于20mm。
6.切割线槽需用手锯操作,拐弯处不允许锯直口,应沿穿线方向弯成90°保护口,以防损伤电线电缆。线槽接头严密并做明显可靠的跨接地线。
7.安装金属蛇皮软管不得有机械损伤、松散,敷设长度不超过2m。金属软管安装平直,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
8.金属软管安装固定点均匀,间距不大于lm,不固定端头长度不大于0.1m,固定点用管卡子固定。管卡子用膨胀螺栓或塑料胀塞等方法固定,不允许用塞木楔的方法来固定管卡子。
9.金属软管与箱、盒、槽连接处,使用专用管接头、护口连接,金属软管安装在轿厢上防止振动和摆动。与机械配合的活动部分,其长度满足机械部分的活动极限,两端可靠固定。
10.轿顶上的金属软管,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金属软管内导线电压大于36V时,要用黄绿双色绝缘、截面不小于4mm2多股铜芯软导线焊接保护地线。
12.2.5.3放电缆、配线
1.首先用2条不小于φ16的膨胀螺栓(视随缆重量而定)固定随缆架,以保证其牢固。
2.若电梯无中间接线盒时,井道随缆架应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1/2+1.5m的井道壁上。随缆架安装时,应使电梯电缆避免与选层器钢带、限速器钢绳、限位开关、缓速开关、感应器和对重装置等接触或交叉,保证电缆在运动中不发生卡阻。轿底电缆架的安装方向应与井道随缆架一致,并使电梯电缆位于井道底部时,能避开缓冲器且保持不小于200mm的距离。轿底电缆支架和井道随缆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芯电缆为500mm,16~24芯电缆为800mm。若多种规格电缆共用时,按最大移动弯曲半径为准。随行电缆的长度应根据中间接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余量确定。保证在轿厢镦底和撞顶时不使随缆拉紧,在正常运行不蹭轿厢和底坑地面,镦底时随缆距地面100~200mm为宜。在挂随缆前应将电缆自由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安装后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多根电缆安装后长度应一致,且多根随缆宜绑扎成排。用塑料绝缘导线将随缆牢固地绑扎在随缆支架上,其绑扎应均匀、可靠,绑扎长度为30~70mm。不允许用铁丝和其他裸导线绑扎,绑扎处离开电缆架钢管100~150mm。
3.扁平型随行电缆可重叠安装,重叠根数不超过3根,每两根之间保持30~50mm的活动间距。
4.扁平型电缆的固定使用楔形插座或专用卡子。
5.电缆接入线盒留出适当余量,压接牢固,排列整齐。电缆的不运动部分(提升高度1/2+1.5m)每个楼层要有一个固定电缆支架,每根电缆用电缆卡子固定牢固。当随缆距导轨支架过近时,为了防止随缆损坏,可自底坑向上每个导轨支架外角处至高于井道中部1.5m处采取保护措施。
12.2.5.4安装电气开关
1.电梯常见电气开关包括电子式选层器(井道信息系统)、缓速开关、限位开关、感应开关以及安全回路中一些保护开关,如:限速器动作开关、安全钳动作保护开关、限速器张紧轮下落保护开关、缓冲器动作保护开关、轿厢超满载开关、厅门轿门关闭开关、轿厢安全窗保护开关等。电气选层器系统是由双稳态开关与相应的继电器逻辑电路组成。双稳态磁开关装置是由装在轿顶上的磁性开关和装于井道内对应每个层站的各永久磁钢或磁条所组成。
2.当轿厢运动时,产生反映轿厢位置的信号。永久磁性材料安装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井道信息架上,其极性应按选层器的各个不同功能而安置。对于不同的电梯控制系统,起选层作用的双稳态磁开关装置的布置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显示电梯位置的楼层信号部分基本相同。由于不同的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和测试距离均不同,实际值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永磁体与磁开关的相对间隙为8~12mm。强迫缓速开关安装在井道的两端,当电梯失控驶向端站时,首先要碰触强迫减速开关。
3.强迫减速开关在正常换速点相应位置动作,以保证电梯有足够的换速距离。一般交流低速电梯(1m/s及以下),开关的第一级作为强迫减速,将快速转换为慢速运行。第二级应作为限位用,当轿厢因故超过上下端站50~100mm时,即切断顺方向控制电路。快高速电梯在短距离单层运行时,因未有足够的距离,需在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之后加设一级或多级短距离减速开关,这些开关的动作时间略滞后于同级正常减速动作时间。当正常减速失效时,该装置按照规定级别进行减速。各种安全保护开关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且不得采用焊接,安装后进行调整。缓速开关、限速开关应使其碰轮与碰铁可靠接触,开关触点可靠动作,碰轮沿碰铁全长移动不应有卡阻,且碰轮略有压缩裕量,当碰铁脱离碰轮后,其开关应立即复位,碰轮距碰铁边不小于5mm。
12.2.5.5安装指示灯、按钮、操纵盘
1.指示灯盒安装横平竖直,其误差不大于1mm,指示灯盒中心与门中心偏差不大于5mm。
2.埋入墙内的按钮盒、指示灯盒,其盒口不突出装饰面,盒面板与墙面间隙应均匀,且不大于1mm。厅外楼层指示灯盒应装在厅门口上0.15~O.25m的厅门中心处(指示灯在按钮盒中或钢门套中的除外);呼梯按钮盒应装在厅门距地1.2~1.4m的墙上,盒边距厅门200~300mm;群控、并联电梯的呼梯盒装在2台电梯的中间位置。
3.在同一候梯厅有2台及以上电梯并列或相对安装时,各层门指示灯盒的高度偏差不大于5mm;各呼梯盒的高度偏差不大于2mm,与层门边的距离偏差不大于10mm相对安装的本层指示灯盒和各呼梯盒的高度偏差均不大于5mm。
4.具有消防功能的电梯,必须在基站或撤离层设置消防开关。消防开关盒装于呼梯盒的上方,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6~1.7m。各层门指示灯、呼梯按钮及开关的面板安装后与墙壁饰面贴实,不得有明显的凹凸变形和歪斜,并保持洁净,无损伤。
5.操纵盘面板可采用螺钉固定或搭扣夹住固定的形式,操纵盘面板与操纵盘轿壁间的最大间隙应在lmm以内。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指示信号清晰、明亮、准确,遮光罩良好,不能有漏光和串光现象。按钮及开关灵活可靠,不能有卡阻现象。
12.2.5.6导线的敷设及连接
1.穿线前将电线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
2.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电梯电气安装中的配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导线。穿线时不能损伤绝缘或有扭结等现象,并留出适当备用线。
3.导线按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弱电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若在同一线槽中敷设,其间要加隔板。
4.在线槽的内拐角处要垫橡胶板等软物,以保护导线。导线在线槽的垂直段,用尼龙扎扣扎成束,并固定在线槽底板上。出入线管或线槽的导线有保护措施。
5.导线截面为6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与电气器具的端子可直接连接,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并涮锡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
6.导线接头包扎时,首先用橡胶(或自粘塑料带)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l~2个绝缘带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尽可能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用黑胶布包扎,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用黑胶布封严密。
7.引进控制盘柜的控制电缆、橡胶绝缘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控制盘柜压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排列整齐,用小线或尼龙扎带分段绑扎,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8.导线终端应有清晰的线路编号,导线压接要严实,不能有松脱、虚接现象。
12.2.5.7安装井道照明
1.井道照明在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每隔7m(最大值)装设一盏灯。井道照明电压采用36V安全电压。有地下室的电梯采用36V安全电压作为井道照明。
2.井道照明装置暗配施工时,在井道施工过程中将灯头盒和电线管路随井道施工预埋在所要求的位置上,待井道施工完毕和拆除模板后,进行清理接线盒和扫管工作。
3.明配施工时,按设计要求在井道壁上划线,找好灯位和电线管位置,用φ6膨胀螺栓分别将灯头盒固定在井道壁的灯位上,并进行配管。
4.从机房井道照明开关开始穿线,灯头盒内导线按要求做好导线接头,并将相线、零线做好标记。
5.将塑料台固定在灯头盒上,将接灯线从塑料台的出线孔中穿出。将螺口平灯底座固定在塑料台上,分别给灯头压接线,相线接在灯头中心触点的端子上,零线接在灯头螺纹的端子上。用兆欧表测量回路绝缘电阻大于O.25MΩ,确认绝缘摇测无误后再送电试灯。
12.2.6劳动组织:
根据工程工期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计划,做到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配备的施工人员等应持证上岗。
12.2.7材料准备:
12.2.7.1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要求
12.2.7.2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控制柜应有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CCC”认证标识等
12.2.7.3型材无锈蚀,并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螺栓、螺母、接线端子等规格应符合要求
12.2.8设备机具配置:
电焊机、电锤、电钻、开孔器、压线钳、尖嘴钳、剥线钳、万用表、兆欧表等。
12.2.9质量控制及检验:
12.2.9.1主控项目
1.所有电气设备及导管、线槽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必须可靠接地;接地支线分别直接接至接地线干线接线柱上,不得互相连接后再接地。
2.导体之间和导体对地之问的绝缘电阻必须大于1000Ω/V,且其值不得小于:动力电路和电气安全装置0.5MΩ;其他电路(控制、信号、照明等)0.25MΩ。
3.随行电缆严禁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
12.2.9.2一般项目
1.主电源开关不能切断下列供电电路:轿厢照明和通风;机房和滑轮间照明;机房、轿顶和底坑的电源插座;井道照明;报警监控装置。
2.线管、线槽的敷设整齐牢固,线槽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线槽净面积60%;线管内导线总面积不大于线管内净面积40%;软管固定间距不大于1m,端头固定间距不大于O.1m。
3.接地支线采用黄绿相间的双色绝缘导线。
4.控制柜(屏)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的要求。
5.轿厢顶部的接线盒必须有专用接地线。
6.机房内的配电屏、控制柜的安装布局合理,横竖端正,整齐美观。
7.电气装置的附属构架,电线管、槽的非带电金属部分的防腐处理无遗漏。
8.机房和井道内按产品要求配线。软线和无护套电缆应在线管、线槽或能确保起到等效防护作用的装置中使用。护套电缆可明敷于井道或机房内使用,但不得明敷于地面。
9.随行电缆的安装符合下列规定:
(1)随行电缆端部固定可靠。
(2)随行电缆在运行中避免与井道内其他部件干涉。当轿箱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随行电缆不得与底坑地面接触。
12.2.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2.2.10.1安全要求
1.电气安装人员持证上岗。
2.电梯随行电缆上端固定可靠,放、收电缆时密切配合,以防电缆滑落伤人。
12.2.10.2环保要求
1.遵守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废弃物、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和危害。
2.现场加强噪声、废水等的长期监测,指定专人负责实施并做好记录。监测设备应经校准、检定合格、在有效期内。监测方法执行国家或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及标准。
3.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包括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分类存放和分类处理等,以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伤害。
4.夜间加班动用机械时,按现场规定动用机械设备,要有预防扰民措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