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复句关联词语的类型

2022-04-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复句关联词语的类型

一、联合复句 1.并列关系:

表示各分句间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动作是并列平行关系,有的分句分别说明描述几种情况,有的分句表示相对相反或同时发生的几种情况。 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不是……而是、是……不是……。

例: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顺承关系:

表示分句间所表示的事件或动作连续发生。

首先……然后……,起先……后来……,就,便,才,于是,然后,后来,接着,跟着。 例: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关系:

表示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更),而且,并且,况且,何况,尤其,甚至。

尚且……何况(更不用说),别说(慢说、不要说)……连(就是)。 例: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关系:

表示分句所说的事情不能同时并存,而是要从中选择一项。 是……还是,或者(或、或是)……或者(或、或是), 不是……就是,要么(要就是)……要么(要就是)。 例: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二、偏正复句中 5.转折关系:

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 但是(但),然而,可是(可),却。 不过,只是,倒。

例: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假设关系:

表示偏句提出假设,正句说明在这种假设情况下产生的结果。 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就(那么、那、便)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还是、仍然、还) 例:假如产品质量不好,数量再多,也没有使用价值怕。 7.条件关系:

偏句提出一个条件,正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只要……就;(偏句指出充足条件,正句说明具备这种条件便能有的相应结果。)

只有……才,除非……才;(偏句指出必要的条件,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正句指出的结果。)

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总、总是、也) 。(偏句表示排除一切条件,正句说明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的结果。)

例:只有党风正,才能事业兴。 8.因果关系:

偏句说明原因,正句表示结果。

因为(由于)……所以(因此、因而),因此,因而;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例:因为他有坚定的信念,所以遇到困难从气馁。 9.目的关系:

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以便,以,用以,好,为的是; 以免,免得,省得。

例:你快让他进去,以免闹情绪。 10.取舍关系:

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无宁、宁可); 你可(宁愿)……不(不愿)。

病句辨析技巧例谈

如果我们把平时做的病句题(包括历次高考题)进行归类整理,不难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那就是绝大部分病句,都有一个或几个标志性词语或者说是敏感部位,就如同病人都有征象一样,概括起来说即“五个词”和“两个字”。下面就以部分高考题及其他病句为例,谈谈并举辨析的技巧——寻标志,辨病症。 一、五个“词” 1.数量词

例1: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标志:50万朵

病症:搭配不当。“50万朵”后要加“花”。

例2: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报到。(94年全国题) 标志:15日

病症:表义不明(歧义)。去掉“前”或把“去”改为“到县里”。

例3:公园门票定价过高,像世界公园和中华民族园的门票均在50至60元上下。 标志:50至60元

病症:不合逻辑。“上下”改为“之间”。

总结:如果一个句子中有数量词,先看其本身表达是否正确,再参照其前后(紧邻)的内容看搭配是否相符或者表述是否明确。 2.介词

例1: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97年全国题) 标志:在

病症:搭配不当。在……中”应为“从……中”。

例2: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3起饲养员培训班。(97年全国题) 标志:为了

病症:成分残缺。“喂猪”后应补上“的技术”。

例3: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99年全国题) 标志:关于

病症:搭配不当。“关于”改为“对”。

总结:介词和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代词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可做定语、状语和补语,实际运用中很常见,也最容易出错,所以与介宾短语有关的病句在实体中出现频率最高。如果一个句子中有介词,先看它有无宾语,再看搭配是否正确和有无歧义。由他而起的病症,一般是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表义不明(歧义)。 3.否定词

例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睡处不可当风。(94年全国题)

标志:忌、不。

病症:不合逻辑。去掉“不可”。

例2: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标志:防止、不。

病症:不合逻辑。去掉“不”。

例3: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98年全国题)

标志:否认、不。

病症:不合逻辑。“否认”改为“认为”。

总结:此类病句有三大难点:一是像例句中的“忌、防止、否认”,还诸如“禁止、忘、避免”等含有否定义的词语,在辨析中易被忽略;二是否定词与“无时无刻”(一重否定)并用时易弄错;三是否定词用在反问句中,不易辨清正误。遇到这三种情况要仔细寻找,反复思考,确定正误。

4.反义词

例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标志:能否。

病症:搭配不当。“能否”改为“要”。

例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96年全国题) 标志:能不能。

病症:去掉“我们能不能”。

总结:这种类型的病句,要抓住前后的呼应。如果不注意,易误选。比如这样两个正确的句子:(1)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作用。(97年全国题)(2)他能不能如期而来,的确还是个问题。 5.关联词

例1:不管气候条件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93年全国题)

标志:不管……

病症:搭配不当。“不管”应为“尽管”。 例2:对于这个人,我既不了解他,更没见过他。 标志:既……更……

病症:语序不当或不合逻辑。应为“既没见过他,更不了解他”。 例3:一厂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二厂的高,就是寿命比二厂的短。 标志:不是……就是……

病症:语序不当。应为“不是价格比比二厂的高”。

总结:关联词的运用首先是搭配要正确,其次是看它是否符合句意,以及分句的顺序是否正确。较难辨析的是关联词与主语的位置是否正确,解决这一难题的简便办法是:如果一个复句只有一个主语,则主语在前,关联词在后(我不但来了,而且来得特早。);如果一个复句有两个主语(例句3),则主语在后,关联词在前。 二、两个“字”

1.和(包括顿号以及其他表并列的词语)

例1:文件对经济领域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地说明。(94年全国题) 标志:和。

病症: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详细规定”和“深刻说明”互换位置。

例2:某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标志:顿号。

病症:搭配不当。应为“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 例3: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98全国题) 标志:和。

病症:表义不明(歧义)。将“和”改为“、”。

总结:“和”有两种词性,是连词表并列,是介词有主次。如果在一个句子中他的词性不明,就以引起歧义;如果确定是连词,则要注意搭配和语序问题。“和”字在高考病句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要高度重视,重点审查。

2.是(也是、就是、总是等表判断的词语)

例1.近年来日本的金融风波一定程度上是以桥本为首的政府管理不力的结果,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因。 标志:是、也是。

病症:搭配不当或不合逻辑。将其中“原因”改为“结果”。

例2:老年人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由劳累、用脑过度、精神紧张、食盐过多、感冒等诱发的。 标志:是。

病症:搭配不当或结构杂糅。去掉“由”和“诱发的”。

例3:震灾严重的营口市、大石桥镇、海城镇和田庄台镇,今天已是一条条宽阔整洁的马路,一排排新型的楼房。 标志:已是。

病症:搭配不当。“是”改为“拥有”。

总结:此种标志在高考中不常见,平时的训练中却经常遇到,需留点心。如果一个句子有此种标志,只需用紧缩法找主干就可辨明正误。

由此可见,病句是有“征”可循的。以征寻因,依征定病,是我们正确辨析病句简便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一)

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语文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近几年连续考到。《考试说明》规定考查的病句类型有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翻阅大量的高考资料,介绍辨析病句的应试方法,常见的只有一种:做相关的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和大量的高考模拟题,这些模拟题题型千篇一律:把4个句子混在一起,然后按要求选出一个有(或无)语病的句子来。这样编的好处是,可以随处找到大量的现成考题,但弊病很明显——盲目、搞题海战术、没有针对性。做了大量习题后,不少学生还是不清楚各类病句的特征,仗着是选择题,即使不懂也可以蒙,结果往往事倍功半。我这里介绍一种应考方法,就是:先让学生了解病句的六种类型,然后进行强化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样做的好处是:目的明确,针对性强,可强化记忆,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以下分别介绍六类病句的辨析方法,并通过强化训练,巩固所学知识,并附详细答案。最后附自测题,检验学习成效。 一、语序不当

1、多项修饰语语序不当

例①首汽集团今天上午开通电子商务网站,成为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企业。

分析:“第一家国内开展网上电子商务租车的旅游”是多项定语,一般情况下,多项定语中,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词语(如“国内”)应放在指称或数量词语的前面(如“第一家”),故“第一家”应与“国内”互换位置。

例②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在阅览室里许多同学近几天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分析:多项状语排列,顺序应是先时间后处所。故句子应调整为:为了找到充足的资料,写好毕业论文,许多同学近几天(时间)在阅览室里(处所)如饥似渴地阅读着。 2、关联词语语序不当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例③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例④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分析: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③,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④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边。

2、定语和中心语位置不当

例⑤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分析:由句意可知,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故“棉花”应是中心语,与“生产”应互换位置。

强化训练题

以下句子都有语序不当的语病,请指出其语病类型并改正。正。

1、文学作品的魅力在于它剥夺了读者的现实感,赋予读者一种可供体验的情绪内容,使读者付出心甘情愿的代价。

2、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

3、我们要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的讲话精神。 4、美国有十五个州禁止黑人在娱乐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 5、这个问题在群众中广泛引起了议论。

6、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各种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7、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8、冲突双方在联合国特使的调解下,经过三天艰苦的谈判,紧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 9、巴西队的小罗纳尔多,这个名字对一般人可能还有些陌生,可对球迷来说却是再熟悉不过了。

10、昨日,已逝女台湾作家林海音的追思会在台北举行。

11、目前,电子计算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12、一块块砖石、一根根钢筋虽然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参天的高楼大厦却是用它们建成的。

13、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今日凌晨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用“长征三号”火箭准确送入预定轨道。

14、这期研究班是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和国家经委联合于今年5月底举办的。 15、核酸是什么?它是不可或缺的现代人健康的营养素。

16、考古、历史工作者对两千年前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 17、民族的、优秀的传统和生动活泼、富有时代感的反映人民生活的作品,当然会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认可。

18、这些天图书馆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书,可把馆长乐坏了。

附 参考答案

1、“心甘情愿”是状语放在了定语位置上,应移到“付出”前,“的”改为“地”。 2、“不仅”“而且”关联的是两个主语“国外教育机构”和“许多人”,“不仅”应放在“国外”前。

3、“正确贯彻”和“深刻理解”应互换位置。 4、“与白人”应放在“平等”前。 5、“广泛”作定语,应放在“议论”前。 6、“用绳子”移在“把动物”前。

7、表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移到表情态的状语“联合”前。 8、“冲突双方”是定语,不能放在状语位置上,应移在“紧张的”前边。 9、应改为“一般人对这个名字”。

10、“女”移在“作家”前,改为“台湾女作家”。

11、并列短语“提高和造就”语序不当,把“提高”与“造就”互换位置。另外,“提高”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

12、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前一分句的主语是“砖石”、“钢筋”,后分句的主语是“大厦”,所以关联词语“虽然”应该放在“一块块”前边。

13、介词结构“用‘长征三号’火箭”与“把一颗气象探测卫星”应互换位置。 14、表时间的介词结构“于今年5月底”应提到表情态的状语“联合”前边。 15、“现代人健康”应放在“不可或缺”之前,再去掉一个“的”。 16、把“两千……”改为“新出土的两千多年的文物进行了……”。 17、“民族的、优秀的”改为“优秀的、民族的”。 18、把“许多”移至“书”之前。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二)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常见有如下六种语病类型。 1.主谓搭配不当

例①:这位建筑师的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已被有关单位采用 并受到国外的关注。 分析:“出色工作”不能被采用,主语“出色工作和独特设计”是并列短语,不能共用一个谓语“采用”。提示:并列短语共做一个成分,易出现搭配不当语病,故应特别注意“和”“与”“跟”“及”“及其”等连词和表并列关系的顿号。 2.主宾搭配不当

例②: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当前非常重要的问题。

分析:主宾搭配不当时,大多情况下,充当谓语的常常是“是”字,做有“是”字充当谓语的习题时,应先找出主语和宾语,看它们是否对等,就知道能否搭配了。例②中的“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动宾短语做主语,宾语是“问题”,这样,句意成了“加强全民环保意识教育是问题”,主宾显然不能对等。可把“问题”改为“任务”。 3.动宾搭配不当

例③: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分析:谓语“加快”与宾语“速度和规模”中的“规模”不搭配,需另配一个动词“扩

大”。注意:这又是并列短语做一个句子成分,出现的搭配不当的语病例子。另外,“并重点建设”句的主语已偷换,成为又一语病。 4.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例④:“9.11”事件后,美国、印度、巴基斯坦三国关系进入微妙阶段,尽管美印巴关系何其暧昧,但美国与印度将走向军事合作的态势已相当明朗。

分析:关联词语“尽管”与“何其”不搭配,可把“尽管”改为“不管”,或去掉“何其”。

5.介宾短语搭配不当

例⑤:起初他只是为犯罪分子提供窝点,而后来则亲自上阵,打着推销保温材料的名义拐骗妇女。

分析:介宾短语“打着……的名义”搭配不当,可改为“打着……幌子”或“以……的名义”。

6.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⑥:你只要有双聪明能干的手,就能创造财富。

分析:“聪明”与“手”不能搭配 ,应删去“聪明”。

强化训练题

以下句子都有搭配不当的语病,请指出属于哪种类型,并修改。 1.同学们以钦佩的目光注视着和倾听着这位老山英雄的报告。 2.以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包含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它不仅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工具,而且还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4.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长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5.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学校领导和有关组织对他们的双休日是该好好关心一下了。

6.将于7月份推出的“市民卡”,除包含现行“社保卡”所具有的医疗、养老等保险功能外,还可享受各类公共服务。

7.作家罗曼.罗兰与思想家罗素等为数极少的几个知名人士曾发表反战宣言,可是,不仅没有得到积极响应,而且受到许多“欧洲知识精英”的唾骂。

8.印度军方负责人20日称,印度已向巴边境地区派遣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和军用车辆。

9.由于今年冬天气温持续下降,空调市场很火,市家电大楼平均一天的销售额达五十台。 10.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唯心论者的错误观点。

11.目前一些学校成立的学生行为自律仲裁庭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灌输式教育的、别开生面的教育手段。

12.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急的问题。

13.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各种办法,培养和提高中小学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水平。

附参考答案

1、动宾搭配不当。“注视着”与“报告”不能搭配,应删去“注视着”。 2、句子主干是“语文素养是工具”,显然是主宾不搭配,应删去“素养”。

3、介词结构搭配不当,“在……中”应改为“从……中”。

4、主谓搭配不当。“210辆消防车”不会“放弃长假”“坚守岗位”,应删去“210辆消防车”。

5、句子主干是“青年学生是时期”,主宾搭配不当,“青年学生”应改为“学生时期”。 6、主谓搭配不当,应在“还可”前加“持卡者”。 7、关联词语搭配不当,“而且”改为“反而”。 8、动宾搭配不当。“派遣”应改为“调拨”。 9、“销售额”改为“销售量”.

10、动宾搭配不当,“证明”应改为“批驳”。

11、主宾搭配不当:句子的主干成了 “自律仲裁庭是手段”,可把“手段”改为“机构”。

12、动宾搭配不当:“会议中应急的问题”不能“安排”,可以删去“以及会议中应急的问题” ,或 把“以及会议中应急的问题” 改为“指出了会议中应急的措施”。 13、去掉“培养和”。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三)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或赘余,常见的有如下四种情况。 1.主语残缺或赘余

例①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话剧《蔡文姬》定于5 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分析:“由”字句是介词结构,“正在……之中”也是介词结构,都是状语,整个句子没有主语,应去掉“由”字。注意:很多缺主语的语病就是由于有介词结构导致,故有介词结构的句子,应留意有无主语。

例②目前,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利用各种办法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分析:“目前”与“当务之急”重复,应删去“目前”。 2.谓语残缺或赘余

例③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分析:“一系列的工作”缺少与之搭配的动词,应在“建立”前加“完成”。 例④习惯势力使他对罢黜百家感到习以为常。 分析:“感到”多余,应删去。 3.宾语残缺或赘余

例⑤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分析:“针对”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攀升”后加“的情况”。

例⑥法国著名小说家巴尔扎克以毕生的精力完成了小说总集《人间喜剧》的编写。 分析:“的编写”多余,应删去。 4.修饰成分残缺或多余

例⑦我这个人是有度量的,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志也能交朋友。 分析:缺少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应在“和”字后加“与”或“跟”。

例⑧前段时间,常有新闻媒体对中国女子足球队大唱赞歌,过分的溢美之词,滋长了某些队员的骄傲情绪,使之离胜利越来越远。

分析:“溢美”包含过分的意思,“过分的溢美”中的“过分的”多余,应删去。

强化训练题

下列句子有成分残缺或赘余的语病,请改正过来。

1.坝上高原自然条件非常差,终年风沙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所以要彻底改变坝上地区贫穷落后,必须植树造林、防风固沙。

2.国际社会认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走出当前人口剧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的困境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3.由于《古文观止》具有特色,经久不衰,至今仍不失为一部有价值的选本。 4.四十年代出现了电子计算机,成为所需要的信息开发工具。 5.我国将于五月十二日至六月十日在本土向太平洋南纬七度零分、东经一百七十度三十三分为中心,半径七十海里圆形海域范围内的公海上,发射运载火箭。 6.好书好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干,要仔细咀嚼,才得其妙。

7.除此之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8.个别医生不讲医德,索要“红包”,医院领导对此并非不无责任。

9.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

10.学生应该重视课前预习,在预习中发现问题,上课时就可以向老师提出质疑。

11.为了避免学校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现象,这个学期,学校对学生加强了组织纪律教育。 12.旧北京城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设计的基础上,经元、明两代的建造经营,最后完成的典型。

13.英国《观察家报》9月30日报道,该报已经获得了本。拉登与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并对纽约世贸中心和华盛顿五角大楼实施自杀性攻击直接有关的“关键证据”。 14.在全球经济衰退的情况下,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出口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全年进出口总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7.5℅。

15.对于那些情节严重的犯了罪的干部,我们必须依法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16.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17.清华希望建立这样一种国际间技术转移平台,沟通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渠道以及国外先进技术向国内转移。

18.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19.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20.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订单的减少,直接导致了以加工型为主的珠江三角洲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

附 参考答案

1.“改变”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应在“贫穷落后”之后加“的面貌”。

2.缺谓语,“走出……困境”是动宾短语,与“未来发展”应构成并列关系,故应在“未来发展”前加动词“走向”。

3.缺主语,去掉“由于”。

4.缺主语,把“了”改为“的”,使“电子计算机”做主语。 5.“为中心”缺少介词“以”,应在“向”后加“以”。

6.缺谓语,“好比”前后短语应对应,“慢慢品味上品的牛肉干”是动宾短语,应在“好书”前加“读”。

7.赘余,去掉“我的”。

8.缺主语,在“就过早地离开了我们”前加“他”。 9.赘余,去掉“以上”。

10.去掉“提出”或把“质疑”改为“疑问”。 11.去掉“不再”,或把“避免”改为“使”。 12.缺谓语。“在中国”前加上“是”字。

13.缺介宾短语中的宾语。应在“自杀性攻击”后加“的事件”。 14.成分赘余。去掉“同比”。

15.成分赘余,去掉“依法”或者去掉“法律”。 16.成分赘余,应去掉“切忌”或去掉“不要”。

17.缺并列短语中的谓语,应在“以及”之后加动词“使”。 18.缺动词,在“贵州高原”后加“栖息”。 19.缺宾语,应为“完成了······工作”。 20.缺主语,去掉“由于”。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四)

糅。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主要有两种:句式杂糅和前后牵连。 1.句式杂糅

同一句话可以有不同的说法。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到一起,形成杂

例① 这家工厂之所以造成年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领导不善于经营管理,二是由于工人的基本素质太低。

分析:有两种修改方法:(1)保留“之所以……是由于”这种句式,可去掉“造成”和“主要原因有两个”;(2)保留“造成……的原因”这种句式,可去掉“之所以”和两个“由于”。句式杂糅的修改方法是,选其中一种句式。 2.前后牵连

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连成一句。

例②马恩列斯的著作不容易翻译得好,它要求翻译人员具有相当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才能胜任。 分析:例②把“它要求具有……水平”和“具有……才能胜任”硬连在一起,应去掉“才能胜任”或去掉“它要求”,在“具有”前加“要”。

强化训练题 1.“天之骄子”——清华学生刘海洋为什么会用硫酸、火碱泼熊?这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2.空军飞行员王伟的飞机被美机撞毁,他不幸葬身大海,他的死是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而死的。 3.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改善所致。

4。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5.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搜集到大量石制工具,其中有砍刀器、石核等是用石英沙岩打制而成。 6.如何才能让大家都富起来呢?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7.这次网络短训班的学员,除北大本校人员外,还有来自清华大学等15所高校的教师、学生和科技工作者也参加了学习。

8.《2003年高考资训》 的主编人员是由教育部有关部门的领导、高考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等到组成的。

9.进入新千年后,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城市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10.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具有益人心智、怡 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不可小视。

11.我还想强调一点,无论考查哪类文体,我们都得在切切实实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上下功夫。 12.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13.各高等院校为了杜绝投机取巧的现象不再发生,纷纷贴出告示:考试作弊者一经发现,一律开除学籍。

14.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是航天飞机在降落的时候,机身穿孔使温度极高的空气进入左翼造成的。

15.作为一个翻译工作者,一方面要学好外语,一方面要学好本民族语言也是非常重要的。

16.在绍兴为鲁迅先生塑像,是由巴金等著名作家发起,海内外敬仰鲁迅的人士集资30万元铸造的。 17.拍摄《锦绣河山》的电视节目由凤城电视台和方正集团联合录制,目前双方的各项准备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18.全国人民之所以怀着十分喜悦的心情迎接党的十六大,是因为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分不开的。 19.人类获得知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给自己创造幸福。

20.2000年奥运宣传画设计的应征者大多是以大学里的青年师生为主,企业里的设计者也有。

附 参考答案

1.句式杂糅。“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反思”和“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反思”是两个句式,可去掉一种句式。

2.最后一句可改为“他是为了……”或“他的死是为捍卫祖国尊严的。”

3.句式杂糅。可改为“中国人不爱喝牛奶主要是……所致。”或“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改善。”

4.“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或“是党风不正在作怪”两种句式可选一种。 5.可改为“其中的砍刀器……而成的。” 6.“关键……”一句改为“关键的问题是知识。”

7.“还有”一句可改为“还有来自……工作者”或“清华大学等……学习”。

8.改为“……主编人员是教育部……记者等。”或“《2003年高考资训》是由教育部……等组成的。” 9.可改为“由于……等问题”或把“了”改为“的”。 10.去掉“不可小视”或去掉“具有”。

11.改为“我们都得切切实实……能力。”或“我们都得在自己的……功夫。”

12.去掉“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或改为“常常有被破坏的危险。” 或去掉“的危险”。 13.前后牵连。去掉“不再发生”,或把“杜绝”改为“使”。 14.去掉“造成的”,或去掉“的原因”。

15.前后牵连。去掉“也是非常重要的”。

16.杂糅。把“铸造的”改为“完成的”,或把“为”改为“的”。 17.去掉“拍摄”。

18.去掉“分不开的”,在“取得”后加“了”。 19.去掉“为了”,或去掉“的根本目的”。 20.去掉“以”、“为主”。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五)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有两种情况:指代不明、费解或有歧义。 1.指代不明

例① 电影《英雄》试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

分析:“其”是指电影还是小说中的画面?不明确。 例② 俄罗斯芭蕾舞剧团在深圳的首次演出,受到特区各界观众的热烈欢迎,恐怕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演出。 2.有歧义。

例③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是15日以前还是15日这天去汇报?表义不明。

强化训练题

下列句子有表义不明的语病,请改正过来。 1、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2、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3、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4、文件规定,离退休年龄不到5年的职工,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企业领导批准,方可办理“内退手续。

5、昨天,我们三个科技小组的成员都参加了省里的知识竞赛。

6、时隔两日,在距离这一地点40公里的林场,又一只野生东北虎出现,并把一村民咬成重伤后死亡。

7、车上一个男子拿出两支红黑铅笔,用100元人民币套住铅笔猜赌。

8、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 9、台独分子进行分裂活动,为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所反对,他们是爱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10、自从天河市党委发出通知以来,短短几天内市教委图书馆就收到了许多出版社赠送的图书,工作人员又高兴,又忙活。

11、我有一个女儿,同许多年轻的妈妈一样,愿意把孩子打扮得漂亮些。

12、粮库主任失职,使40吨小麦霉烂变质,上级领导决定给他行政记过处分,并赔偿部分损失。、

13、榆林市一中学生田小飞在全市作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14、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15、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附 参考答案

1、有歧义。“看不上”有两个含义:一是收视效果差,收看不到,二是打得不好,看不起。

2、有两种理解:一是政府发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即允许有交易市场存在;二是取缔交易市场。

3、有歧义。一种理解为警察对围观者表示愤慨;一种是警察对报案人表示愤慨。 4、“离退休年龄”是指“距离退休年龄”还是“离休退休年龄”,表义不明。

5、是“三个科技小组”还是“三个成员”,不明确。应把“三个”移到“成员”前。 6、有歧义,死亡的是村民还是老虎?不明确。

7、“两支红黑铅笔”是指带有红黑两色的铅笔有两支还是一支红一支黑?不明确。 8、有歧义,是鲁迅关注少儿的文艺创作还是鲁迅从事少儿文艺创作? 9、“他们”指代不明,是指台独分子还是民众?

10、句意应该是出版社送来了许多图书,故应把“许多”移至“图书”前。 11、谁同年轻的妈妈一样,是我还是女儿?表义不明。 12、“并赔偿”一句前加上“责令”,可消除歧义。

13、歧义,“一中学生”是“一个中学生”还是“一中的学生”,表义不明。

14、“报销差旅费……”一句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你单位报销,一种是我们解决。 15、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你一个人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种是两个人都说: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常用虚词辨析集锦

不必 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比较:除非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对对于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说来\"。

跟同 和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

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下面的例子是重复同一形容词谓语,\"固然\"插在中间。

这样做,好固然好,可就是太费时间了。,这种机器,笨重固然笨重,但用处还是很大的。|钢铁厂离我们这里远固然是远点儿,不过交通还算方便。

2.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刻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是、可是\"。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考上了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固然每个画家别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

8.固然虽然

(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

(2)\"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关于

[介]表示涉及的事物。 (a)关于+名。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材料。|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运输问题,我想再说几句。|他写的小说不少,有关于解放战争的,也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b)关于+动/小句。

关于兴修水利,乡领导正在全面规划。|关于学校增加招生名额,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c)\"关于…的\"+名。

关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关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消息 比较:关于对于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

(2)\"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对于中草药,我很感兴趣(=我对于中草药…)。 (3)\"关于…\"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 …\"加上名词才能。

关于文风问题|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I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还又

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洗了一次还想洗一次。|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即使 尽管 虽然

(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尽管 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难免

[形]不容易避免。

(a)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I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难免犯一些错误)I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难免被人误会)

(b)可以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c)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d)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这是难免的事情I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偶尔 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让被 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任凭 无论 不管'

任凭:(1)听凭;(2)无论、不管。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任凭多大

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连词\"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始终 一直

(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我一直等到十二点。|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往往 常常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请你常常来|我一定常常来|他希望常常去 这几句里的\"常常\"都不能换成\"往往\"。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我们常常演出。|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小刘常常上街。

未免

[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a)未免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这房间未免小了-点。|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b)未免+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c)未免+动+得…;动+得+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未免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一概 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一律凭票入场。|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以致 以至

以致:[连]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以至:○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2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用心的写生,~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 习题: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 [\" 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由于、由

(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 (2)\"由\"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习题:(1)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答案:[\"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

(2)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

[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只要 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只有\"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条件都不行。

只要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只有打青霉素,你这病才能好。(其它药都不能治好) 为了、为

(1)为了:表目的,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句子或者短语,注意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2)\"为\"后面一般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从而、进而

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2)进而:进一步 (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目的,应改为表示层进的\"进而\"] (2)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 [\"从而\"用得对]

基于、鉴于

(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1)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2)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既然 既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例: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

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例:天色逐渐暗下来了。 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例: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例: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例: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例:他办事很干脆。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例: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临时工。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例: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例: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例: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例: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例: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例:我简直不相信。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例:教师处处关心学生。 到处:各个地方。例:到处都找不到他。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例: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例: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例: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例: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例:原来是你啊!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发奋发愤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虽然上次考得很糟,但他决心发愤图强\";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如\"表态很好,接下来要看发奋努力\"。 接受 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构、财产、人员等。 违反 违犯

违反,指不符合(规则、规程等),如\"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民主法则\"。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宪法\"\"对于违犯刑法的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哥儿们义气\"。\"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 振动 震动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钟里面的摆的运动都是振动\"。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制服 治服

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如\"制服歹徒\"。治服,是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面世 面市

面世,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面市,一般指商品上市。 不肖 不孝

不肖,品行不好(多指子弟)。不孝,对父母不敬。 坚苦 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严格 严厉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严厉,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等)。 关照 关注

关照,关心照顾。关注,关心重视。 传诵 传颂

传诵,多用于美名。传颂,多用于事迹。 日趋 日益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给予 给以

给予,给,也作\"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给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 越发 更加

越发,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更加,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面貌 面目

面貌,相貌、模样,可指人,也可指事。面目,相貌、模样,多用于人,往往指不好。

终身 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终生,一生(多就事业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