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2022-08-07 来源:意榕旅游网
CHARMING CHINA 综合论坛 论写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陶月利 (焦作艺术学校,河南焦作454001)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70—01  .摘要:古人留下的画技和画论无疑是中国画坛的财富,,哺育了历代大师,无数的画家和理论家。1:1:51]:谢赫的《古画品录》的六法论, 是中国画坛的骄傲和自豪,但六法的生命力绝不能停在过去,它需要进步;需要活力;需要更新。在二十一世纪,它需要有一个崭新的面 孔适应当代中国的特色,来昭示未来的中国画家。审视古人的画技和画论,研究它的历史价值,将其与当今中国画艺术和谐的部分继续保 留,不和谐的部分加以理顺和创新,应是我们当代理论家和画家的共同责任。 关键词:写生;灵感;师法自然 多年的美术教学,使笔者常有机会和学生们一起走出校园, 走出城市,去翻越巍巍绵延的太行山。去把自己的身心融入青 山绿水之间感悟大自然的奥妙;去寻找大自然带来的创作激情 和灵感。通过多年的写生实践,笔者认识到:只有在“传移摹 写”的基础上“师法自然”才能创作出气韵生动、皆极奇妙的 作品。闭门造车无论如何是画不出什么好作品来的 一、传移摹写的重要性 古人在中国画的不断发展中为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技法 和画论,这些技法和画论为当今的国画发展带来了丰厚的文化 底蕴。学习和掌握传统技法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领悟了这 些技法的奥妙,才能为下一步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 概括了古代各种衣纹画法的“十八描”和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 地质结构和树木表皮状态,概括创造出来的“山水皴”法。这 些都是古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根据各种山石的不同地质结构 和树木表皮状态,概括创造出来的表现程式。我们只有通过不 断地对古人的作品的摹写,才能学习到前人绘画的精髓。才能 创新出紧跟时代的笔墨。 二、师法自然 六朝以前山水画还没有单独分科,但是到了隋唐时代,王 维在青绿山水的基础上改革创新,成为水墨一端的创始人。而 王恰创了泼墨画法。张躁在水墨松石的绘画实践中总结出了“外 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画论。而荆浩则在实践的同时,认真总 结前人的艺术问题,进而提出自己别开生面的解决方案。他说: “吴道子有笔无墨,项容有墨五笔,吾当取二人之长,成一家 之体。”从他的《匡庐图》可以看出已经不再用线勾勒,而是 用有笔有墨的“皴法”很好地把客观物象的形态,质地表现出 来。使物象的描绘和性情的抒发在线条和墨色之间融洽地表达 出来。在他的努力下, “成~家之体”终于体现在“皴法”的 创立上。而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的画不仅“和众长为己有”, 上承古人,而且积极富有生机,对后世具有很大的启发。这就 说明时代在前进,艺术更应该跟随时代。要走出传统就要求我 们不仅要有悟性,还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俗话说:书画之妙, 不在于学,而在于悟。这就需要我们走出喧嚣的城镇,走进青 山绿水之中,静心感悟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情感和启发,去积累 大量的创作素材,提高艺术修养。北宋郭熙父子所著的《林泉 高致》中的 山水训》中也认为,山水画家需“身即山川而取 之”,要“饱游沃看”,才能“胸储五岳”,使所画作品磊落 而有新意。这些都说明艺术创作以走进自然为宗旨。只有具有 “师造化”的精神,才能“师古而不泥古”,提高我们的艺术 修养,创作出“笔尖而气壮,景少而意长”的艺术作品。 的画风。可见古今任何画家一旦离开了写生这个师法自然的有 机媒介,哪怕他是最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也只能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它的生命力是不会长久的。我们知道中国山水画特 别讲究“意境”。而意境不是盲目地照抄,不是玩弄笔墨技巧 所能获得的,他是绘画者情感上的升华;是情与境的互相交融 的结晶。它的艺术魅力远远超出了画面本身所给人的感受、启 迪,而能让人见到“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品出“言有尽而 意无穷”的韵昧。比如:马远的山水画《寒江独钓图 画面采 取了大面积的留白,只在水面上画了寥寥数笔的水纹和一叶扁 舟及一个垂钓的老翁。其绘画语言极其朴素,但却能使观画者 随其画外音而深入其境,而此“境”绝非画中之“境”,而是国 画家不断地深入生活、体察自然、感悟自然,大量地收集素材 溶于自己的J隋感之所在。可见走进自然去写生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山水画从明清以后,仍然盛行文人画画风。画家的 数量虽多,但多偏重于对前人的笔墨风格的继承,缺乏对前代 的革新、创造精神,呈现出衰败的局面。比如:清初“四王” 的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推崇元人的笔墨,虽然在笔墨 技法上有很深的功力,但由于脱离生活,对自然山水缺乏自我 的真实感受,其作品缺乏创造性,致使“四王”中无一人跳出 宋、元的绘画圈子。笔法当随时代。这种局面亟待我们去改革 创新,开拓新的绘画风格,走出新路。然而画法上的突破、意 境的高上,不但要求我们继承传统,也要求我们不断深入生活, 去大自然中写生, “搜尽奇山打草稿”搜集大量的素材,和创 作灵感,增强自身的文学修养和艺术修养。笔者认为写生时应 该灵活运用各种“皴”法,画出自我的感觉,还可以结合装饰 总结 在绘画艺术的创作中,勇敢地去探索新路,以形成自己的 绘画语言和风格。要探下身子去求法探骊,不能溺于成法中无 以自拔。当今,笔者认为:我们最怕的就是为了绘画而绘画, 为了技法而技法,为了追求画面的时髦而舍弃了本应该追求的 绘画的实质。作为绘画者,我们必须去继承、理解、研究、发 掘、汲取、古代民族文化,来不得半点历史虚无主义和狂妄自 大,没有古代的传统绘画技法和画论的指导,我们只能永远停 留在蒙昧时代,我们只有识古、通古、研古、融古、传古、化 古,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一位画家修养的高低决定了自 己作品内涵的深浅。当代艺术家们若能真正领略了石涛画语录 里的“纵使笔不笔.墨不墨,画不画,自有我在”并努力做到这 些,不断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累积经验;不断更新创作观念; 不断丰富作画技巧;不断增加知识修养和道德修养,彻底摆脱 笔墨的程式化,开阔视野,才能充分展示自我个性,创作出具 有时代精神的新的形、质、量,新的传神和新的意境的艺术珍品。 总之,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是气韵、意境、构图、笔法、设 、意味和西方绘画的特色进行仓 乍。力求形成自己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四 三、锐意创新 目前,山水画界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存 在于一些初学者的作品中也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小有成就的画家 的作品之中。第一,就是盲目照抄自然,没有任何艺术手法上 处理。第二,就是走老路,没有任何笔墨新颖之处。第三,就 是玩弄技法,追求画面的时髦,而缺乏艺术内涵。笔者认为: 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只有静下心去认真思考,潜心于青山绿水 中去感悟,去聆听大自然给与我们的灵性和艺术感召力。才能 对当前这些不良现象有所改变,才能画出好的作品,妙的作品。 北宋前期的山水画家范宽,他早年学李成、荆浩。然而学来学 去,成了一套公式,虽然技法上有所得,但只能是步大师的后 尘。后来,他饱游大山名川,从中领略了大自然的雄伟壮丽, 才感觉到前人的画法,无不得益于大自然的感召力。于是,他 改变了学习方式,定居在山林之间。这时,他才真正感悟到了 前代大师作画的要领,形成了他“落笔雄伟老硬,真得山骨” 色的完美结合,这种完美的结合不仅需要我们汲取传统的营养, 更要我们师法造化不断地去自然中领悟作画的要领。只有具有 “搜尽奇山打草稿”的精神才能达到厚积薄发;才能达到面目 新异;才能创作出新的紧随时代的笔墨来。让我们走进青山绿 水间,去感悟自然的灵性,努力把山水画提高到一个崭新的艺 术境界。 参考文献: 111洪再新, 《中国美术史》,2000.12 [21赵力、贺西林, 《中国美术史图录简编*,2004.6 13]贺西林、赵力, 《中国美术史简编》,2003.8 【4】李新生, 永恒艺术魅力的探究》,1999.8 15]王宏建,《艺术概论》,2000.1 [61阎安, 《石涛画传》,2006.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