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2023-02-02 来源:意榕旅游网


新课改中的困惑和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给小学数学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每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虽然各地都在深入学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领悟其理念与精髓, 并使课改呈现出“喜人”的一面。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陈旧滞后的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教学方法等很难使教师对新课程、新教法获得全新的认识。因此课改中又出现了让教师陷入迷惘的一面。就我个人在日常教学中的实践来说,我也对一些现状产生了不少困惑,经常思考该如何解决。

第一, 关于“合作学习”的困惑。

在目前的教学形式中很多教师很喜欢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无疑,“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生学习方式之一,也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引入课堂。因为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能给予学生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但是很多时候“合作”都只是流于形式,盲目跟从,学生没有得到真正发展,没有触动他的心灵,教师的教学也没有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有这样一个实际案例:某教师在执教第一册 “物体的认识”。教师导人新课后,立即请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可以分成几类,并说说每一类有什么特点?”(学生带来了许多实物,如球、药盒等)此时课堂上就会发现除了有个别优生还能说几句,其他的学生有的当听众,有的在玩盒子,有的去捡掉在地上的球……到全班交流时只有个别学生回答说:“圆柱(实物)是长长的,圆圆的。”教师看着学生举起来的茶叶罐,也只好“嗯”了一下。最后老师在评课时说:“我已经按照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充分的玩,充分的说,并进行了合作讨论,可学生就是不配合,课堂里乱糟糟的。怎么办?” 试问,这样的讨论合作有实效吗?

在这里,我认为有5点成功的已有经验值得大家注意借鉴:

1、不能搞大量浅层次、低水平操作,例如,不要动辄搞小组讨论,有些问题可以马上由学生回答的就无须进行小组讨论。

2、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明确分工、互助性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工作要落实到位,不能搞形式上的合作。否则,形式上分组,几个同学围在一起,给人以‘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造成新的两极分化。

3、合作交流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没有经过个体精思而匆忙的展开讨论如无源之水,表达的见解既不成熟,也不具备深度,更谈不上个性和创见。

4、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

5、教师要对学生活动进行有效监控和及时引导。

在已有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又产生了一些新的困惑。例如,就“小组讨论”而言,究竟什么是这一方法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异质分组”、“同质分组”又各有什么样的优点与局限性?其次,什么是采取“小组讨论”最为恰当的时机?还有,我们又应如何去处理在“小组学习”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困难或问题,如“学生在一起会聊天,但不会讨论”,“学生的讨论经常偏离主题”,“学生说的别人听不懂”,“运用讨论的方式,学习的进度就会很慢?”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时常会遇到的困惑。

第二, 关于“情境教学”的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素材,创设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启发学生灵活思考的情境,是很有必要的。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使其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有的教师没有深入的理解情境教学的真正含义,使得“情境”看上去更像“形象+习题”的简单拼合。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的说“小朋友,今天米老鼠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高了起来。可接下来的教学却另人感到乏味:首先是米老鼠头像+复习题,接着是米老鼠头像+例题,然后是米老鼠头像+巩固练习,最后是米老鼠头像+小结。这样简单的给各环节的学习内容套上米老鼠的“外衣”,就能叫情境吗?这只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包装”。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

也有的老师认为创设情境就得依赖于多媒体,这样才能显示教学理念的“先进”。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情境都适宜用多媒体呈现。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某位教师用多媒体生动的演示了把圆锥形杯里的水向等底等高的圆柱形杯中倒的过程。我想,如果这里让学生亲自动手量一量,再倒一倒理解会更加深刻。可惜的是,多媒体的使用,替代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对于学生,只能是隔靴搔痒了。

实质上,我们看到许多课堂都有这样的倾向:先创设一个所谓的“情境”,再钓鱼般的引出问题,然后就将“情境”抛在一边,直接去解决问题了。

针对这些实际情况,我有两点思考:

1、怎样避免“情境教学”成为课堂上无意义的情节?如何做到既吸引学生,又能很贴切的为教学内容服务?

2、多媒体在哪些情况下适合为情境教学服务?在哪些情况下可以用其他的方式配合情境教学更好?

第三,关于“数学教学模式变革”的思考。

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公理——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新课标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开内容。过去,“导入——讲授——巩固——作业——小结”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五环节教学法,历来把学生封闭在教师划定的圈子里,于是就进行了教学改革,开始了“自主教学”,尝试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思考的空间,于是又产生了“创造情境——活动尝试——师生探究——巩固反思——作业质疑”这样的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模式,可问题又来了,这样的模式虽然使学生的主体性大大增强,可这种教学模式能否成为日常教学中常规的教学模式吗?曾经有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过去,当我遇到一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思考,老师就开始讲解了,我有一种被拖着走的感觉。现在,教师给了我们较充裕的思考和活动时间。但是,当我们经过思考和讨论还无法解决问题时,是多么渴望老师讲解啊!可是老师很多时候都认为大家都会了,讲的就变的非常少了,甚至不讲了。”

鉴于此,我觉得需要思考的是:

1、如何平衡这两种教学模式,防止走向极端,使之达到最优化?

2、有些教学思想或模式虽然先进,但是否一定适合每个班的不同学情?应该用什么方法来分析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模式?

第四,关于“开放教学”的困惑。

由于实施了新课改,“开放式教学”的口号喊的很响,一时间,课堂中处处可见“开放”的身影。相信很多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尝试过开放式教学,在学生的课本上、课外练习中也大量出现了一种新的题型“开放题”,开放题固然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大有帮助,但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在课堂中“驾驭”好开放题的教学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我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课堂中的开放题教学时常遇到这样3个问题:

1、 “开放”以后如何“收”?学生乱了怎么办?

2、 开放题教学必然会占用一定的时间,那么,我们如何在宝贵的40分钟里完成规定的教学

任务?如果时间相矛盾怎么办?

3、 一些好学生在面对开放题时会遇到新问题,不停的发问怎么办?

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然对教学产生干扰,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第五,关于“表扬方式”的困惑。

在数学课上,尤其是在低年级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出现:当

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学生答对了时,教师说:“你答对了,真聪明!大家一起表扬他!”。然后教师就“鼓动”全班学生对着那位回答对了的学生,边拍掌边竖起大拇指喊:“棒、棒、你真

棒……”。有时这样的表扬一节课会出现十几次。对这种当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个人认为,对学生好的评价不等于过多地表扬 。

表扬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信心,是课堂教学评价时必需的,但应有一个“度”,同时,表扬也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教师可投以一个赞许的眼神、 一个会意的微笑或轻轻地抚摸一下他的头等来表示对他的赞赏,不必过多地“兴师动众”,有时过多的外在刺激,反而不利于学生形成持久的内在动力。再说,不算太难的问题答对了,就给予过多的、如此隆重的“表彰”,长期以往就有可能导致学生虚荣心的增长,容易“迷失自我”,不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客观的认识。

也许每个教师每天,甚至每节课都在表扬学生,可是,想过没有,什么样的表扬方式才是最恰当的呢?

对于此方面,我的困惑是:数学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方式如何能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避免表扬过程中的“失衡”现象,怎样避免千篇一律的老套方式?

面对如此复杂的课改,在经历长期传统教育的一线老师究竟该怎样来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我们千万次地追问,不停的思考着。其实,在日常工作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在教学中难免会碰到一些问题或困惑,我们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来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到问题的症结。

迷惘中——我们要坚持学习和反思;反思后——我们要勇于在实践中创新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与实施,虽然轰轰烈烈,但毕竟是在起步阶段,在进一步探索中。我们相信课改一定能够成功。因此我们在反思的基础上还要不断实践,要勇于创新。相信小学数学教

师会很快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从而迈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可以预见,我们的数学教学也会更精彩、更生动。

注:本文获“江苏省教育论文评比三等奖”

“玄武区优秀教育论文评比二等奖”

2004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