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班幼儿的拍球动作特征分析与指导建议

2024-01-01 来源:意榕旅游网
中班幼儿的拍球动作特征分析与指导建议

作者:王惠涵 林媛媛

来源:《动漫界·幼教365(管理)》2019年第12期

拍球是幼儿园中常见的户外活动之一,能够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和动作发展,也有益于幼儿认知能力和社会性的发展。4-5岁是拍球动作发展的转折时期,幼儿从低水平向较高水平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在实践中,要及时科学地指导幼儿拍球并不容易,这与教师有关幼儿拍球特征的认知不充分有关:若教师不能科学认知幼儿拍球的一般水平,则可能对幼儿提出过高的要求;当教师不能科学认知幼儿拍球的重点、难点,则无法对幼儿进行具体动作的指导。本研究将对38名幼儿拍球活动录像进行初步分析,对一些关键特征进行统计与描述,以期归纳中班幼儿拍球动作特征,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建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以某幼儿园中班38名幼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21名,女孩17名,年龄4.5-5周岁。所有幼儿均无身体疾病,身高与体重属于正常范围。通过晨间活动对幼儿进行参与式观察,并录制幼儿拍球的视频,每名幼儿有两次机会,取拍球次数多的视频作为分析样本。录像结束后反复观察原始视频,对每一个幼儿的拍球动作进行定性描述,利用Excel软件对视频进行分析与编码,形成不同身体部位的动作发展特征与序列。 二、幼儿的拍球动作分析

研究者将从幼儿的手部动作、脚步动作、球的高度、球感四个方面展示对拍球动作的分析。

(一)幼儿手部动作的分析

中班幼儿的拍球动作尚处于初步学习阶段,拍球的姿势并未固定(详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班上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使用单手进行拍球,熟练者甚至能够拍到100以上,自由控制自己拍球的数量,而不熟练者的拍球数只能达到个位数。双手拍球、一拍—抱的幼儿有6人,这6名幼儿仍处于探索阶段。

部分序列法认为动作发展的次序是由该动作在身体各个部分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它主要描述出现在胳膊、躯干或腿部等特定身体部位的特殊身体特征。对幼儿拍球的手部动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可以发现,幼儿在拍球时主要用手的哪个部位,也会对拍球的熟练度产生较大影响(双手拍球、一拍一抱尚处于拍球的学习阶段.与拍球动作有较大不同.故不在下文的讨论范围内)。如表2所示,在拍球时,使用手臂与手腕共同发力的幼儿能够对球施加更大的力,使球弹起的高度更高。他们中的大部分人能够正确掌握发力方式,使拍球的动作流畅协调。使用小臂与手腕交替发力的幼儿还处于摸索阶段,他们在拍球时的手腕动作较为僵硬,上下摆动幅度较小,球弹动的高度较矮,幼儿在球停止弹动后也自然停止了拍球动作,并不能自由决定拍球的个数。单纯手腕发力的幼儿则是利用手腕甩打小球,由于小臂动作小,幅度并不大,所以拍球的空间小,力度也不够,较难控制小球。

使用手指與球面接触的幼儿能够更好地利用手指控制球的方向,掌握拍球的节奏,使拍球更平稳。在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使用手指拍球的幼儿能够控制球,拍球数量远远领先。使用手指与手掌心交替拍球的幼儿还处在摸索阶段,他们的手指力度较小,经常要使用手掌将球弹起,又要用手指调整球的方向,往往会出现一边拍球一边追球的情况。使用手掌心拍球的幼儿拍球水平最差。

(二)幼儿脚步动作的分析

通过对幼儿脚步动作的分析可以发现,当幼儿能够将球控制在身体范围时,说明其具备了较好的操控技能,拍球的数量也会实现质的飞跃。当然,幼儿拍球的脚步动作是与手上动作紧密关联的,只有幼儿手部能够实现良好的控制,使球的落点稳定,才能够不移动脚步(详见表3)。

(三)幼儿拍球的高度分析

对幼儿排球的高度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幼儿拍球的力度,从而对拍球力度进行更好的指导。幼儿拍球的高度情况如表4所示。研究发现,幼儿拍球的高度越高,拍球的数量也越多。这可能是因为弹动的高度越高越有利于幼儿掌握按拍的时机,幼儿越能够在最高点拍球。在篮球活动中存在高运球与低运球动作,但对幼儿来说,低运球的时间过短,动作过快。如表4所示,大部分幼儿拍球高度都低于腰部,这说明幼儿的拍球力度较轻。 (四)幼儿球感的分析

幼儿的球感与其拍球水平息息相关。通过对幼儿的球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幼儿的球感水平分为五种:球感好,拍球协调;球感较好,手部动作与球偶尔不在一个频率上;球感一般,手部动作与球不在一个频率上;球感较差,球无法有节奏地弹起;球感差,无法使球弹起,球一拍就掉。幼儿的球感情况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看出,能够达到水平一致的幼儿并不多,大部分幼儿拍球时的手部动作与球不在一个频率上,拍球动作不够和谐。这与幼儿球感差、不熟悉球的弹性规律有很大关系。 三、对教师指导幼儿拍球动作的建议

(一)教师要重视幼儿对拍球动作规范的认知需要

一是要注重基本动作的概念教学。动作技能是一种程序性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派认为,程序性知识的前身就是陈述性知识,它通常提供程序所需的材料,理解某个过程的条件也需要陈述性知识,教师先进行概念教学更有利于幼儿懂得“怎样去做”,从而有利于幼儿在练习时达到“会做”的水平。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室讲解篮球拍球动作要领,使幼儿明白手部动作、脚步动作、身体姿势、球的高度的注意要点,可让幼儿用自己的图画和符号表达动作要领,加深印象。

二是要做正确的动作示范。正确的拍球姿势是上体稍前倾,双脚开立。五指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部位及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按拍球时,以肘部为轴,前臂和指、腕向下用力,按拍球有力。向下按拍时,手臂要伸直,当球由地面弹起时再随球向上移动。手应随球上下迎送。球反弹起来要将高度控制在腰部位置。 (二)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动作特征予以个性化辅导

一是要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拍球特征,耐心地对处于不同拍球阶段的幼儿给予针对性指导。针对幼儿还不会使用手指拍球的情况,教师应不急于让幼儿拍球,可以让幼儿一手捧球、一手摆出拍球姿势,在球静止的状态下拍球,并提醒幼儿只能用手指触球,手掌是不能碰到球的。通过直接触球练习,幼儿可以逐步体会到用手指拍球的感觉。针对幼儿球感较差的情况,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滚球、抛球、击地传球等练习,提升幼儿的球感。针对幼儿控制球的落点不稳定的情况,教师可以在幼儿面前放置呼啦圈,提醒其拍球不要超出呼啦圈的范围,使幼儿学会定点拍球。针对幼儿拍球较低的情况,教师要让幼儿尽可能采用高运球姿势,手指用力,使球弹起。等幼儿掌握高运球动作后,才可尝试低运球动作。

二是要丰富练习形式。除了让幼儿直接练习外,教师还可以使用变化练习法、条件练习法来丰富练习形式。如在空中拉上小铃铛,幼儿尝试传递球,使球反弹撞击小铃铛。也可以放置篮子,让幼儿以传递球的方式将球送入篮子里。这两种方式都能够让幼儿体验到:按拍球的部

位不同,球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也不同。变化练习法和条件练习法能够让幼儿进行针对性训练,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教师要把握好体育活动的“趣”与“量”

一是要避免机械训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型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教师可能会陷入另一个误区,即过分重视幼儿拍球动作细节,要求幼儿重复训练直至练会正确动作。虽然我们要在幼儿拍球练习时给予正确的指导,但也要考虑幼儿的特点。幼儿的大肌肉动作还处在发展之中,即使能够听得懂教师的指导语言,但在练习时也不一定能够一下子做到教师所要求的动作。另外,幼儿的注意力和坚持性较差,没有办法长期练习定点拍球,如教师要求他反复练习直至练会练对为止,那么他一定会觉得枯燥乏味,对拍球失去兴趣。

二是要结合游戏进行身体素质练习。《指南》中围绕幼儿的身体素质提出了“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和“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的发展目标。拍球动作是操作性技能,本身的运动负荷与强度也不大。在幼儿拍球动作的练习中,我们应加入身体素质的练习,并结合游戏,提高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可以通过闯关的方式,增设独木桥、钻洞、钻圈、三角锥,让幼儿带着小球过独木桥,滚过山洞,呈“S”型拍球,最后投入篮筐中。这些游戏可以增加难度,使幼儿既能体会体育游戏的快乐,又能达到一定的锻炼量。

总之,幼儿教师对拍球动作的指导应建立在对拍球动作的正确示范和对幼儿拍球动作特征的理解上,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根据幼儿的不同动作特征提供相应的指导。教师要结合身体素质练习,为幼儿提供游戏化的练习方式,考虑运动强度与密度,达到一定的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祝大鹏.儿童动作发展的理论、方法、测評与发展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f自然科学版),2015,14(04):15-21.

[2]刘天姿.3-10岁儿童拍球动作发展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7. [3]Greg Payne,耿培新,梁国立.人类动作发展概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4]尹秀峰.体育教学目标的习得性能本质类型和结构体系的研究——从学习结果类型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目标的领域划分模式[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3.

[5]徐霄霄,篮球运动对5-6岁幼儿粗大动作发展的实验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9. [6]雷园园,周龙祥,王国祥,基于粗大动作发展的幼儿功能性动作训练方案设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44(01):122-126.

[7]刁玉翠,董翠香,李静.4-9岁儿童基本运动技能与其自我知觉的关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7,32f04):326-331.

[8]徐哲哲.大肌肉动作练习对3-4岁幼儿感知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9]姜淑艳.运动过程中自我感觉与生理负荷指标的制定[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 1,27(1):87-90.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健康中国”理念下的幼儿体能课程科学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19BTY076)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