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享有国家正式事业单位编制、有着公办教师身份的同事相比,常高强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特殊”。
“编外教师”常高强的苦恼文 / 《新产经》 郭师绪
周口市位于中国河南省的东南部,相传这里是伏羲故都、老子故里,素有“华夏先驱、九州圣迹”的美誉,被中华全国伏羲文化研究会誉为“中华文化发祥的重地”。周口也是人口大市,2014年末全市总人口1136.35万人,是当年首都北京人口总数量的一半还多。教育成为这里人们永恒的话题。
从周口市区向东约60公里,郸城县一所中学的门外,编外教师常高强清楚记得自己第一次站在这里的情形,全新运动装、跑步鞋,兜里还悄悄地放了一支早就买好的红色口哨——这是体育老师的标配。2015年8月31日,常高强在这里正式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
前的临时教师则基本都被转正或清退。
其实,不论是民办教师还是代课教师,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属教师队伍中的编外人员。与其他享有国家正式事业单位编制、有着公办教师身份的同事相比,常高强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特殊”。“没有编制,没有身份,虽说是跟学校签了合同,但也可以随时走人。干得不好,学校说不用就可以不用。”常高强说。
在许多人眼中,教师是一个幸福的职业,不但受到家长与学生的尊重和爱戴,还能享受到其他上班族所没有的暑假和寒假。然而,这一切,对于常高强而言,却仅仅是镜花水月,那是只有在编老师才拥有的福利和待遇。对他来说,假期的到来意味着连基本工资甚至都无法得到保障。
为了在学校中赢得认可,相较于那些有编制的同事,常高强往往要付出更多努力。可是,工资收入却没有随着他付出的增加而上涨。他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学校目前只有一名在岗的体育教师,全校的体育课教学都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虽然一周要上20节课,一个月下来就是80节,但工资却仅有2000元,连在编教师的基本工资都不够。“普通在编老师每个月工资能高出我一倍,甚至更多。”常高强说。
对此,常高强有些无可奈何:“没有‘铁饭碗’,就必须更加努力工作。只有提高班级成绩,让领导看到我的教学成果,才可能不面临被辞退的风险。”除了拿到手的工资少,作为民办教师,其他待遇也比公办教师少了不少。常高强算了一笔账:“在编老师有‘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公费培训、绩效奖金等福利,但对于我,这些都可望而不可及。”此外,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也是常高强心中挥之不去的隐忧。
常高强只是我国众多编外教师中的一个缩影。在给《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中,智学就指出,“对个别省的调查发现,代课教师实有数量少则在1万~2万人,多的近3万人。他们大都分布在正式编制教师不能去、交通不太便利、经济又不发达的偏远山区教学点或小学。工资水平不等,多的月工资在1300~1400元,少的只有几百元”。
根据智学的调查,低廉的工资让有的代课教师为了生存不得不兼职其他工作。而从学历上看,这些代课老师中有高中毕业生、中专毕业生、大专毕业生及少量本科毕业生。有些在小学或教学点任教的代课教师大都承担着多科教学任务,但从教学的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2014年某市对全市的在职初中
身份:教师?不是教师?
像常高强一样的编外教师,在我国具有一个庞大的群体。2015年3月,时任河北省教育厅师范教育处处长的智学在给《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中指出, 根据调查测算全国仍有代课教师20多万人,主要集中在农村中小学。而根据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所载,“中小学中不列入国家教员编制的教学人员”被统称为民办教师。有媒体报道,随着1985年教育部要求全国不再允许出现新的民办教师,不少民办教师成为了别人口中的“代课教师”,而此
25
转型中国CHINA IN TRANSITION
和小学教师进行本体知识的摸底测试,发现不及格的教师大都是农村小学或教学点的代课教师,还有个别教师成绩在个位数。
“代课教师一般居住在本村或附近村庄,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能过得去就可以。他们获取外部教育教学信息的渠道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还有的是其他教师去中心学校开会获得。代课教师外出培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智学说。
禁而不止的编外教师
对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的编外教师,其实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的50年代的民办教师,那时全国的中小学还都是公办性质。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的民办教师曾是农村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据统计,1977年,全国民办教师数量曾多达491万人。
1979年10月,国务院决定将全国136个边境县的8万余名中小学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由此揭开了党和政府妥善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序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1990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和各级人民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通过整顿教师队伍、中师招收民办教师、“民转公”等形式,使民办教师从1977年的491万人减少到1990年的280万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2年8月,国家教委、国家计委、人事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善和加强民办教师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提出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关、转、招、辞、退”五字方针。
1994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争取到20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解决民办教师问题从此有了历史性的转折。
1997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26
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通知,各级人民政府也加大了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工作力度,使民办教师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999年至2000年,全国约有25万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民办教师逐渐退出讲台。
然而,随着民办教师的退出,新的“代课教师”问题又浮上水面。2016年3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农村脱贫致富基础在于教育。民办教师问题解决后,随着农村教育需求增长,又出现代课教师问题,可以探索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来加以解决。
而在此之前的2011年,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央编办就曾联合下发《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的指导意见》(教人〔2011〕8号),要求各地制定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保障相关经费落实到位,并把妥善解决代课教师问题的工作情况作为各级地方政府工作考核评价和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
可是,由于基数庞大,面临问题复杂,时至今日,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依然有不少像常高强一样的编外教师活跃在讲台之上,而他们面临的问题却也丝毫不减当年。
“农村代课教师之所以禁而不止,根本原因是教育发展对教师资源的刚性需求与政府提供的师资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长期存在,这表现在财政与编制两个方面。”智学表示。通过分别对经济发展发达、欠发达县以及省级或国家级贫困县进行实地调查,智学发现,由于从2006年起,中央针对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实施了特岗教师工作计划,其教师需要问题基本得到解决。而没有实施这一计划的地区,因财政困难和社会关系复杂等因素使得教师队伍缺编难补。“地方政府在
教师供给上存在缺编难补、空编不补、有编乱补的问题,致使农村学校代课教师问题难以根治。”智学说。
现实与理想的距离
作为一名编外教师,由于缺乏身份上的认同感,走出学校大门的常高强有时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无业青年。像其他收入微薄的编外教师一样,为了生计,常高强也趁着假期发展起了自己的第二事业。由于学校操场属于公共用地,可以免费使用,常高强便利用暑假开办了篮球培训班。尽管是个人开班授学,但常高强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为此,他制定了本校学生免费、外校学生收费的价格标准,而这也令他首次招生就收到了10几名学生。可是,由于他的学生本身并没有收入来源,因此即便是收费,价格也很低廉。本不充裕的收入还要扣除器械与其他费用支出,之后便已所剩无几,但常高强依然很满足。在他看来,重要的不是挣钱,而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是的,常高强的确是有理想的,他依然渴望那份名正言顺站在讲台上的工作。对于常高强而言,理想与现实,只隔了一个“编制”的距离。为此,他决定报考“特岗”,以此为自己争取一次转正的机会,而这也是其他众多编外教师相同的选择。然而,面对河南省“特岗教师”5:1的录取比例,即便是这样一条道路也绝非坦途。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