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门科学性、严密性、逻辑性都很强的抽象性学科,也正因如此,给一些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困难。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长期而又复杂,关键所在还是工作必须落实到实处,真正去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急于求成。 关键词:数学教学;学困生;方法;转化
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只有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有效的转化方式有利于学困生的身心健康,更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谈谈学困生转化问题。 一、调查掌握学困生“困”之所在
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在这笔者主要阐述学生自身因素和教育因素两方面。
1.学困生自身特点分析
不可否认,人的智力在客观上存在差异,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对同样学习内容的接受效果也不一样。研究表明,学困生在认知能力包括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在认知整体水平及各个维度上均落后于一般学生,而且其发展速度较慢,他们在方法性、计划性与总结性三方面表现最差。同时,学困生的解题策略技巧与一般学生相比存在本质差别,他们不能掌握准确灵活的迁移运用方法,因此学困生在对同样内容的接受和巩固方面存在差异。这使得学困生缺乏自信心,接受自己落后的事实,得过且过,不想学,
上课不专心,缺少责任感,没有上进心,不能独立完成作业。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更谈不上自觉性,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对学校的要求置之不理,对家长的期待之心不去回应。 2.教育因素分析
笔者认同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结论,他认为大多数学困生的产生与教育自身有密切的关系。一线教师与其埋怨学生、家长的不是,不如静下心来反思一下,也许这更有实际意义。从教育因素来看:首先,基于我国国情的大班化教学,在这样的大班教学环境里,很多本来就学习态度消极的学困生不愿参与这种人数众多的课堂学习活动,不知不觉把自己变成了听众,错过了课堂上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时机。还有教师上课节奏快,跟不上节拍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欠缺越来越严重。再次,学生在课堂上无法掌握的知识又没有在课外及时进行补充,造成知识链脱节,影响后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恶性循环,没掌握的知识越积越多,漏洞越来越大。因为学困生要弥补的知识漏洞太大,而教师精力有限,只好放弃,任其自然。此外,个别教师教育方法简单,不讲科学,效率不高;或者教生关系紧张,不能做到相互尊重,学生不“亲其师”,当然不“信其道”。 二、优化课堂教学 1.课前抓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讲究方法,变旧传统为新理念。为获得
学困生的信任,我时常和学生谈生活、学习、打算以及对社会新事物的看法等。就在这一次次的交谈中,我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心中的想法。于是,在课堂上我调整了讲课方法,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新的教学内容讲授之前,我提前将学习任务布置下来,有针对性地对几个学困生进行了指导,第二天,再有意识地选个别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并给全体学生讲解,部分学生反响很大。这不仅提高了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而且锻炼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同时,课堂学习气氛浓了,效果肯定好。学困生也和其他同学一样,学习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地参与课堂学习,效果明显。 2.课中抓
数学这门学科难学主要因为它比较抽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注重因材施教,采用直观教学方式方法,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辅助手段,如使用教学卡片、直观教具、投影仪、多媒体等,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深入浅出、化繁为简,把抽象的概念、性质变具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其次,多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仅能够促进其思维,增强其胆识,而且能够使教师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学困生的情感带有很大的矛盾,从内心不愿意落后,非常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同学们的赞许及家长的鼓励。对于学困生的点滴进步,如果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将会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萌发上进心。 3.课后抓
要帮助数学学困生掌握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制订出切
合实际的学习计划,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教师要指导学困生用好课上,做好课堂记录,监督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坚持做好预习、复习等课下功课。要引导学困生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了解、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可用图示法画出知识链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作业布置更要注意分层,要有梯度,为一些学生适当安排基础题和过关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安排一些扩展题或培优题。学困生起初可选基础题做,慢慢地根据自己做基础题的情况而适当提高要求,进而引导、鼓励他们进步,使学生在一个台阶高于一个台阶的过程中提高学习兴趣,对学习数学充满信心。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长期而又复杂的,关键还是把转化工作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教师不能急于求成,要耐心等待转化结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做下去,并努力做好它。 参考文献:
胡先彬.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08,(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