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
浅议税收执法风险及防范
方菊芳
(浙江财经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 随着税收征管体系的改革,纳税人的纳税法律意识逐渐增强,财税部门的征管压力越来越大,风险也越来越高。为减少税收执法风险,保护税务执法人员和纳税人的利益,合理征税,合理纳税,必须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 税收执法;风险;环节 税务执法风险是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等税收执法过程中,有可能受到责任追究或遭受损失、伤害的危险。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任何一个行政执法主体都将面临着这样的执法风险,税务机关更是如此。近年来,随着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新征管法及其实施细则等各项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社会法制化程度不断提高,税务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显著增强,以及依法治税的推进,客观上对税务机关的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税务执法风险逐年增大。
一、税收执法环节中的潜在风险1、税务登记环节的风险
税务登记环节是整个税务流程的起始环节,基础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实行信息化管理的今天,如果税务登记资料采集、录入不准确,将产生一系列难以回避的棘手问题。例如,纳税人性质登记错误将使税种、税率、征收方式、税款级次的确定和划分产生紊乱,甚至影响到日后税务稽查中对案件的最终定性。纳税人出于种种目的,在申报登记时,不如实填写有关内容,甚至严重失实。同时,税务机关审核把关不严,未进行实地调查,或虽进行实地调查,但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认为其条件符合,更容易出现税务执法风险。
2、注销税务登记环节的风险
在日常管理实践中,相当一部分企业纳税人注销税务登记存在不规范现象,继而引发一系列涉税问题,形成管理漏洞。如果不及时办理相应的注销手续,就可能不会及时结清所欠税款和税收罚款,也可能不及时缴回所购发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时,因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动行为,并且不需要收到税务部门的注销税务登记证件就可以办理注销工商登记。所以,如果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及时向税务机关通报吊销营业执照的事项,税务部门很可能不会及时办理注销税务登记。这时,就有纳税人继续向税务机关领购发票并利用这些发票从事经营甚至发票违法活动的可能,税务机关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3、发票管理风险
目前,就地税部门而言,除定额发票外,各地对普通发票普遍实行缴票交税的管理办法。税收征管法规明确规定,除外来临时经营户外不得收取发票保证金,这项看似合理的规定实则埋下了巨大执法隐患。一旦纳税人携票走失,税务机关就要承担丢失发票的风险。另外,定额发票实行先税后票,这实际上属于提前征收税款,与税法宗旨不符,名不正言不顺。
我国目前税务征管格局在相当程度上就是以票管税:发票必须从税务机关购买,作为税收扣除凭据必须取得相应的发票(增值税抵扣凭证;消费税扣除上个环节的已纳消费税凭证;出口退税凭证;营业税营业额扣除凭证;所得税扣除项目凭证;个人所得税扣除项目凭证等)。由此,以下行为都会导致极大的执法风险。
(1)税务机关的过失。
税务机关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未按规定期限发售发票;纳税人身份认定有误导致发票发售错误(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身份认定不正确导致不符合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发售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而符合一般纳税人条件的却剥夺其资格而不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等不正常行为),引发风险。
(2)纳税人的违法行为。
大多数纳税人的偷逃税款行为,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发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路口街角公然兜售假发票,通过手机和互联网发布假发票信息的违法现象愈演愈烈。一些新办企业利用开办初期时存在税务机关对其情况不熟悉、监管未到位的情况,采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0的方式,在短期内大量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虚开、骗取或偷逃税后逃之夭夭。一些不良企业利用假发票侵占税基,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成为当前经济活动中的毒瘤,同时给税务机关带来很大的执法风险。
4、纳税评估风险
中国目前实施了5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税前扣除鉴证业务准则(试行)6、5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纳税申报鉴证业务准则(试行)6。实行这两个5准则6可以利用专业的社会中介机构,提高企业关于复杂的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质量,降低和化解这些复杂税务业务的风险。但是,纳税评估是一把双刃剑,纳税评估自身也会产生风险:一是评估工作有疏漏,容易造成税款流失。税务人员在这一环节中最容易出现评估不彻底、不到位,错评估,甚至在评估中做人情,放任税款流失,对属于偷税而该移送稽查立案查处的案件不移送等情况。还有就是评估过程中程序缺位、越位,造成程序违法。二是纳税评估行为的性质是什么,如果纳税评估确认了纳税人的行为无违法状态,但事后又被查出有违法行为时,责任应由谁承担?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
二、对策及建议
为减少税收执法风险,保护税务执法人员和纳税人的利益,合理征税,合理纳税,真正做到使税收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0,必须制定和采取相应的规避风险的措施。
1、完善税法体系,规避制度风险
税法纰漏产生的风险是最大的风险。因此,完善税法体系,修正税法纰漏,是规避风险的治本之策。一是要提高税法层次。建议将一些试行多年,并且已趋于稳定的税种的暂行条例修订升级,上升为法律,增强税法的权威性、规范性、严肃性和稳定性,减少执法风险。二是要修订现行法律法规。修订税法有助于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根本上降低执法风险。三是以法律形式明确税法的解释机关、解释标准等,建立统一的规范性税法解释机制,禁止对税法做扩大解释或类推解释,避免税收执法中的任意性,降低风险。
2、建立健全协助、保护税收的网络
加强与协助和保护税收的部门的沟通合作。与公安、检察、法院等机关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涉税案件的查处情况等。与工商部门密切配合,建立定期联系制度,防止漏征、漏管等发生。通过金融机构定期了解和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的资金流动情况,必要时能进行合理的税收保全与强制措施。在财政、税务、审计、海关等部门建立互通信息网络,实现信息共享。形成全社会的诚信税收网,从而进一步推进税收管理的法治化、信息化、科学化、集约化和社会化,不断提高税收管理的效果和水平。
3、严格税收执法程序
严格按照税法规定的税收征收、管理、检查、处罚、复议分开和制约原则,明确税收征管权的行使界限。细化税收各个环节,明确每一环节的权力与义务,同时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如随程拍摄执法过程,一旦发生纳税分歧即可作为证据,从而防止纳税人转移有利证据。在日常的税收执法工作中,从定岗定责、设计工作流程入
(下转第75页)
)96)5新西部62008.16期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经营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对财会人员的素质要求
朱丽涛
(呼和浩特市120医疗急救指挥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摘 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财会人员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适应时代的要求,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首先,财会人员应该具备三大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第二,财会人员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现代会计理论、计算机、外语等,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关键词> 财会人员;知识经济时代;素质要求 一、财会人员要有时代意识
时代意识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宽泛、时限极其严格的一个术语。在这里,我们不打算给它一个精确的定义,仅从会计工作的实际谈谈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三大意识0。
1、发展意识
会计自诞生之日起,就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十九世纪中叶爆发了工业革命,确立了工厂制度。工厂制度的建立一举解决了现代会计赖以存在的四大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并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有利于加强工厂管理的成本管理会计的方法。随后,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股份有限公司取代了原始的工厂制度而成为占绝对优势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一变化,使得会计对/受托责任0的处理凸显出来,并由此形成了以对外报告为专职的财务会计和以对内报告为主旨的管理成本会计。
2.创新意识
目前,人类正处于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阶段。知识经济,其实质就是高技术经济、高文化经济、高智力经济,是一种区别于以传统工业为支柱产业、以稀缺自然资源为主要依托的新型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既给传统的会计的发展、创新带来了机遇,与此同时,也给它提出了全方位的、严峻的挑战。
3、开放意识
开放是我国的一项深入人心的基本国策。但就会计领域而言,在较长时间内,我国实行的还是计划经济体制,会计只是充分反映经济活动,监督经济过程的卑微角色,而不能成为/民众利益的看门狗0和/国家不花钱的经济警察0,根本担当不了主导社会资源流向和主导社会财富分配的重任。
二、财会人员要有广博的知识面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对人的能力的挑战,而人的能力又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度。要想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名合格财会人员,必须有相关的知识作基础。1、通晓专业理论
按高标准要求,一名出色的财会人员必须有宽厚的会计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鉴于目前财会队伍素质不高的实际情况,我拟将会计专业理论分成几个层次,并依据这些理论与会计实务关系的远近,提出程度有别的具体要求和建议,与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同仁
共勉。
第一、了解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人们(认识主体)把握会计事物(认识客体)的途径、手段、工具和方式的总和。会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具体来说,主要有逻辑方法、实证方法、比较方法和系统科学方法。
第二、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会计理论和比较会计理论。会计基本理论主要是研究会计学的质的规定性,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会计学和会计工作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收益、费用、资金、营运资金、会计报表、合并报表、存货、递延资产、制造成本等。二是会计工作质的规定性,如会计本质、会计属性、会计职能、会计对象、会计地位、会计任务等等。这些是最为基础性的理论问题,构成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
第三、掌握会计应用理论。会计应用理论是研究会计工作量的规定性的理论,它主要研究会计工作的运行规则及完善问题,对会计实务有着直接的影响和指导作用。会计应用理论致力于解决的问题有两大类:一是财务通则、财务制度、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会计规范的完善问题;二是财务通则和财务制度的存废问题。会计应用理论是会计基本理论的具体化,是联系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和纽带。
2、擅长计算机操作
笔、纸、算盘是传统会计工作的/老三件0,随着电子技术的应用,这/老三件0即将完成其历史使命,进入历史博物馆。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互联网络的开通,预示会计工作的手段、工具、条件的一场革命。事实上,电子计算机现在已部分地取代了笔和算盘,估计在财会工作中完全实现计算机化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3、能用外语交流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如果语言不通,只有依靠翻译才能进行交流。带翻译除了增加交际成本和极不方便外,还会因为翻译人员的气质、语言风格、讲话技巧、文化修养、会计专业知识与当事人的差异而影响交流效果。语言也是猎取新知识的工具。在/知识爆炸0的社会里,要掌握国外会计领域的新知识、新动向、新趋势,不懂一种外语,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懂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外国语言的人,就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很难成为卓有成效的财会人员。一些富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已率先在这方面向自己的员工提出了明确要求。
(上接第96页)
手,对执法岗位实施有效的责任考核,强化日常的税收执法监督。从细微处着手,注重防微杜渐,防范税收执法人员因一时的疏忽懈怠而酿成大错,减少不必要的税收执法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段光林.风险管理理论对降低税收执法的启示[J].税务研究,2008.5.
[2] 靳东升.依法治税完善税收行政执法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3] 贺炎.浅议税收征管风险[M].税务研究,2006(6).=作者简介>
方菊芳(1983-),女,浙江台州人,浙江财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税收理论与政策.
5新西部62008.16期)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