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金坛市2014年高三政治二模试卷分析

2022-04-06 来源:意榕旅游网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金坛市2014年高三政治“二模”试卷分析

一、总体情况

本次考试,政治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客观题66分,主观题54分。试题题型和分值与2013年高考基本一致。试卷关注社会热点和考生生活实际,注重主干知识和能力考查。全市政治平均分79.01分,最高分103分,其中,96分以上15人,84分以上155人,72分以上368人。试题难度并不大。

二、各校考试情况汇总

1、各校总体情况(按常州划线:A+ 92 A 85 B+ 83 B 72 )

学校 华实高 省华中 实高复 市金沙 市四中 市一中 全市 2、频数分析 分数段 [110,120] [100,110) [90,100) [80,90) [70,80) [60,70) [50,60) [40,50) [30,40) [20,30) [10,20) [0,10)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均分 84.75 最高分 97 103 90 88 94 100 103 最低分 36 76 82 48 55 34 34 达B率 64.15% 100% 100% 52.5% 75.64% 83.92% 78.8% 华实高 0 0 7 27 39 20 8 4 1 0 0 0 培训中心 省华中 市金沙 市四中 0 0 1 3 0 0 0 0 0 0 0 0 0 2 39 48 7 0 0 0 0 0 0 0 0 0 0 7 18 11 3 1 0 0 0 0 0 0 2 32 35 8 1 0 0 0 0 0 市一中 0 1 17 60 50 13 1 0 1 0 0 0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各校每题得分情况 题目名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华实高 培训中心 省华中 8 市金沙 市四中 市一中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4-1 34-2 35-1 35-2 36-1 36-2 37-1 37-2 37-3

0 三、典型错误及原因分析 1、选择题

这次试卷选择题有一定难度,少数选择题在选项设置容易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干扰,具体数据如下表: 题号 题号 得分 题号 题号 得分 1 10 75% 19 28 2 11 97% 20 29 3 12 75% 21 30 4 13 94% 22 31 5 14 53% 23 32 6 15 72% 24 33 78% 7 16 25 8 17 26 9 18 27 78% 得分 40.5% 97% 34.5% 25% 59.5% 75% 90.5% 87.5% 84.5% 69% 100% 87.5% 得分 90.5% 53% 84.5% 87.5% 81.5% 65.5% 62.5% 78% 47% 90.5% 44% 59.5% 94% 错误率较多的试题:

(1)1、2、4时政题得分都很低,还需要加强学生对时政的了解。

(2)第5题得分率为%,不少同学对“比特币”不了解,不清楚它是一个虚拟的商品,既然是商品,那么它就是劳动产品,就有价值,只是它不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货币。

(3)第14题得分率为53%,本题考查区分一个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有同学对这个知识点不熟悉,所以漏选了④,第③中“确保”这个词不能用,过于绝对了。 (4)第28题得分率为47%,本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审材料不清,“白色矩形比黑色矩形大”,这并不是真理,所以不能选①。

(5)第30题得分率为44%,本题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对材料理解不清,或是理解错误。 (6)第31题得分率为%,部分学生对C选项不能正确的理解,部分学生错选A选项,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提出质疑,这并不是认识的提高。 2、主观题

从阅卷情况来看,学生在主观题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得分率在58%左右,具体数据如下: 题号 得分1 34 2 1 35 2 1 36 2 1 37 2 3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率 % 62% 39% % 51% % 73% % % 综合归纳各题存在的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34题共两问,第一问考察文化作用的知识,试卷显示出的问题是:

①答题不全面,仅仅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角度来答题,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影响角度。

②个别学生答题不规范。

第二问考查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试卷显示出的问题是:

①仍然有不少学生对知识模块混淆不清,出现了辩证法的知识,唯物史观的知识知识出现的较多。

②有一部分同学都能写出原理和方法论,但是对一观点的评析不能做到一分为二,缺乏逻辑性。

③不能用书本知识作为理论依据去评析观点。 对学科建议:①立足基础,强化知识的记忆。

②二轮复习,帮助学生归纳、整理相关主体类知识网。 ③学生的规范规范答题应进一步指导。

第35题共两问,第一问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能全面地理解和整合试题提供的有关信息并简洁表述;第二问考查学生根据材料运用书本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反映出来学生有以下问题:

①审题不清,题中要求写“可喜变化”,部分学生的答案涉及到“存在的不足”。

②图表分析提炼能力不足。学生读图不仔细,不能完整提取信息。不能完全提炼出材料中反映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③不能将所学知识和材料有效结合,只是机械记忆,生搬硬套,且表述没有深度,不分点回答,或分点太多。

第36题为选修内容,以中美两国关于“医疗改革”来命题,考察了中美两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从答题情况看,学生反映出很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①对于选修部分,学生还是表现出不熟悉内容,对于美国的联邦制表述不准确,另外表述口语化,没有书面知识。建议加强对选修部分主要国家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

②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写出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构划分职权的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③相当部分学生不能联系材料分析。思路混乱,答题规范有待加强。

④审题能力不强,有些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建议加强对主观题的训练。

第37题为探究题,主要问题如下:

①部分学生对哲学知识板块仍然不明确,不能明确的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回答第1问。 ②第2问是要求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来分析对我国如何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启示,一部分学生审题不清,而回答了这两种模式的优缺点。一部分学生思路混乱,层次不分明,不能清楚地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③第3问考察的是从市场的三大主体逐一分析说明解决的措施,很多学生未能认识到这一点,思路不清。

④不能用政治术语回答问题,书写不够规范,缺乏逻辑性,联系材料不够准确、到位。

综上所述,本次考试反映出我们的复习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对知识的掌握不准确,不全面,内在知识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解题的一般方法及规范性还不好,审题能力欠缺,答题不规范,不能进行思维启发等等。

四、教学建议

1、针对《考试说明》,指导学生再一次翻阅教材,做到“回头看”,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基础知识。

2、利用各地信息卷上有关时政热点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主观题,对学生审题能力加强训练(审设问、审材料),让学生掌握从材料中准确寻找到有效信息。

3、对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训练。尤其对经济生活的材料分析题,帮学生形成答题套路,引导学生能从材料中寻找信息、归纳答案。

4、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训练,即要点化、序号化、段落化和术语化。对一些能够避免的人为失分,进行强调。

5.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不要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尤其是遇到熟题时。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