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期限最长为12个月。不应追究刑事责任或期限届满时,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但取保候审措施不会自动解除。
法律分析
取保候审措施不会自动解除。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的期限最长是12个月。在取保候审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拓展延伸
取保候审解除的条件和程序
取保候审解除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措施的限制条件解除的一种法律程序。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告人可以在符合一定条件下申请取保候审解除。取保候审解除的条件包括:被告人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取保候审期间没有违反取保候审的规定;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贪污贿赂等严重犯罪的案件,需要经过公安机关、检察院的审查同意。程序上,被告人需要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法院将依法审查,并根据具体情况作出解除或维持取保候审的决定。取保候审解除的条件和程序,旨在平衡被告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全,确保公正审判的进行。
结语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取保候审措施在特定条件下可以解除。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为12个月,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情况,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取保候审解除的条件和程序旨在平衡被告人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全,确保公正审判的进行。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