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过失犯罪需要承担哪些责任?

2020-06-30 来源:意榕旅游网

过失犯罪的责任与刑事责任相关,行为人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但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未能避免。过失犯罪的量刑较故意犯罪轻,因缺乏主观故意而减轻处罚。此外,过失犯罪还可能承担民事或行政责任。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社会危害,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造成危害结果。中国刑法以处罚故意为原则,过失犯罪为例外。在大陆法系中,犯罪过失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导致危害结果。

法律分析

一、过失犯罪要承担什么责任

犯罪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类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规定为犯罪,行为人才承担相关刑事责任,例如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般来说,过失犯罪的量刑都会比照故意犯较轻而定,因为缺少了主观故意,可以对其适当减轻处罚。

所以,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是表现在主观意志上,而是体现在客观的一个效果上,此类犯罪都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过失犯罪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外,有可能还要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或者行政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

【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二、过失犯罪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行为人本来应该也能够正确地认识一定的行为与危害社会的结果之间的联系,进而正确选择自己的行为,避免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但他却在自己自由意志的支配下,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利益采取了极不负责的态度,从而以自己的行为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因此,国家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过失犯罪的行为人对自己严重不负责任的态度支配之下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三、犯罪过失的含义

犯罪过失是犯罪故意的对称。刑法上行为人在犯罪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关于犯罪过失的概念与范围,各国刑法规定和刑法理论中并不完全一致。在中国刑法中,犯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可以分为疏忽大意过失和过于自信过失两种。中国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行为人才负刑事责任。这表明中国刑法以处罚故意为原则,以处罚过失为例外。在大陆法系刑法中,犯罪过失一般是指行为人对构成犯罪的事实,因欠缺注意,以致发生危害结果。

结语

过失犯罪的责任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进行规定的。过失犯罪包括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两种类型,只有在造成了严重社会危害的结果时,才被视为犯罪。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一般较轻,因为缺乏主观故意。除了承担法律规定的刑事责任外,过失犯罪还可能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行为人应当正确认识行为与危害社会结果之间的联系,并负责选择行为以避免危害。过失犯罪是犯罪故意的对称,是一种心理状态。在中国刑法中,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危害社会结果,由于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而没有预见或轻信能够避免的心理态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四十七条 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