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杀人不会判死刑,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疏忽造成他人死亡的行为。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与间接故意杀人有区别。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案情评价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刑罚。
法律分析
一、因为过失杀人会判死刑吗?
过失杀人不会判死刑。过失杀人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杀人,是指由于普通过失致使他人死亡的行为。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行为人应对自己因主观上的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轻信能够避免他人死亡结果的发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致人死亡区别于间接故意杀人的界限。
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是什么?
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自然人不能成为本罪主体。首先,无论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客观行为,还是社会危害性上看,本罪均不是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对过失致人死亡的结果的预见,要求行为人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辨别能力。年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由于身心发育尚不成熟,知识水平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对自身行为可能造成的危害结果的认识,都有一定局限性,所以,他们是限制行为能力(含责任能力)人,因此,法律上不要求他们对过失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是什么?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在量刑时,应当破除不正当观念,既不能认为杀人既遂的要一律偿命,也不能认为杀人未遂的一律不判死刑。要综合全部案情,正确评价罪行轻重和行为人的人身危险程度,给罪犯以适当的刑罚处罚。
结语
过失杀人不会判死刑,根据《刑法》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过失致人死亡是指非故意或预谋的杀人,由于疏忽造成的死亡。而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可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量刑时,应综合全部案情,评价罪行轻重和人身危险程度,给予适当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一节 犯罪和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三章 刑罚 第一节 刑罚的种类 第三十七条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