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遗赠是事实行为还是法律行为?

2023-11-14 来源:意榕旅游网

继承是一种事实行为,被继承人死亡即发生继承效力。继承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前者需要遗嘱和被继承人死亡两个民事法律事实,后者只需要被继承人死亡一项事实。此外,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是指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相互结合,共同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亡。

法律分析

继承是事实行为,即被继承人一旦死亡就发生继承效力,只有继承人作出相应的意思表示或具体的民事行为时,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继承分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法定继承是继承人死亡(事件)引起是事实行为。遗嘱继承必须由被继承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被继承人死亡(事件)两个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引起。是另一个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构成”。另外,民事法律事实构成(简称“事实构成”)是指一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必须因两个以上的民事法律事实的出现才能发生。这些相互结合,共同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民事法律事实的总和,称为事实构成。

拓展延伸

遗赠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

遗赠是指遗嘱中的财产分配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遗赠被视为一种法律行为,因为它涉及到财产权益的转移和法律规定的程序。遗赠的法律性质意味着它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遗赠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它决定了遗产的归属和分配方式,直接影响着遗产继承人的权益和财产状况。遗赠的法律性质及其影响在维护家族财产秩序、保障继承人权益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需要遗嘱起草人在遗嘱撰写过程中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遗赠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结语

继承既是事实行为,也是民事法律行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是继承的两种形式。遗赠作为遗嘱中的财产分配行为,是一种受法律约束和保护的法律行为。遗赠的法律性质对于维护家族财产秩序和保障继承人权益至关重要。遗嘱起草人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以确保遗赠的有效性和合法性。通过继承和遗赠,民事法律事实构成了一种继承关系,决定了遗产的归属和分配方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先死亡;辈份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相互不发生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