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不给退款时,消费者可以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消协投诉或起诉,以欺诈解除合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有欺诈行为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于价格欺诈行为,经营者利用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购买不符实际价值的产品。消费者应主动维权,选择适当的赔偿方式保护自己的权益。欺诈行为需符合经营者故意、行为和消费者错误判断三个要件。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应限期整改并处罚款。
法律分析
一、消费欺诈,如果商家不给退款怎么办?
可以先和卖家协商,协商不成的,立即到消协投诉或者到法院起诉,以欺诈解除合同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消费者在购买的商品时遇到欺诈或对接受服务不满意时,如与商店协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也可以不经协商直接向消协投诉,投诉可以拨打12315热线投诉。发现消费欺诈要主动维权、敢于维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提出3倍赔偿,还是要求500元赔偿,有力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什么是价格欺诈行为?
(1)价格欺诈行为的含义。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2)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表现。根据国家计委发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的标价行为或采取的价格手段。
三、如何认定消费欺诈行为?
认定为欺诈行为应当符合以下要件:
一是经营者有欺诈的故意。经营者有欺骗他人并且希望通过欺骗行为获利的明知而为之的主观心态。
二是经营者有欺诈的行为。经营者作出通过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式使事物表象与客观真相不符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三是消费者因为经营者欺诈的行为陷入错误判断,即欺诈的行为与错误判断之间存有因果关系。
所谓的价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信息误导消费者,让其购买与实际价值不符的产品。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应该责令其限期整改,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罚款。
结语
消费欺诈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此我们应当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商家不给退款,我们可以先与卖家协商解决,如果无法达成一致,可以立即向消协投诉或者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除合同并要求损失赔偿。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若有欺诈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损害赔偿责任。在面对价格欺诈行为时,我们应认清其具体表现,并通过相关法律规定来认定和处理。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应追究其责任,限期整改,并处以相应的罚款。我们要敢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积极维权,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也维护了市场的公平和诚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二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制定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明确进入和退出平台、商品和服务质量保障、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四十六条 除本法第九条第二款规定的服务外,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可以按照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为经营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提供仓储、物流、支付结算、交收等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为经营者之间的电子商务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不得进行标准化合约交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二章 电子商务经营者 第二节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 第三十四条 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修改平台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应当在其首页显著位置公开征求意见,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有关各方能够及时充分表达意见。修改内容应当至少在实施前七日予以公示。
平台内经营者不接受修改内容,要求退出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阻止,并按照修改前的服务协议和交易规则承担相关责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