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教育笔记:老师,我来

2023-06-25 来源:意榕旅游网

教育笔记:老师,我来

!  案例一:美术活动“瓶娃娃”中,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进行操作活动,佳佳却拿着“眼睛”(圆纸片)左比划右比划不知道该贴在哪里,我看她那么的为难,我轻轻的走过去,握着她的小手,沾上一点胶水,摸在纸片上,贴到了“瓶娃娃”的脸上,我想,这下她应该高兴另外吧!我笑着说:“你瞧,这不是贴好了吗?”她没有声音,我低头一看,她不高兴的看着瓶娃娃,我说:“怎么了?来贴第二个眼睛吧!”我就要拿着她的手去沾胶水,她的手却我的紧紧地,还小小的挣扎着,我说:“怎么了?佳佳?不会没关系的,和老师一起来贴就好了。”她却说:“老师,我会的,我来贴。”说完推开我的手,自己又拿着圆纸片比来比去。案例二:离园时间,小朋友一见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扑上去,牵着手,我一看,有许多的小朋友忘了把自己的椅子翻到自己的桌子上了,我就一个一个的翻着椅子,“老师!”我回头一看,是烨烨,我说:“怎么又回来了?”他爸爸说:“是啊,他说他的椅子没有翻上去,硬拉着我回来。”我说:“没事的,老师来翻就好了。”说着,我就要把他的椅子翻上去,他赶快爬过来,抓住椅子,说:“我来!”他把椅子抓起来,要放到桌子上,可是他把椅子抓反了,椅子怎么也放不到桌子上,我和他的爸爸都要去抓椅子,他往后一退,说:“我来!”说完,他把椅子放到地上,重新抓起来,放到桌子上,高兴地和我说:“老师,再见!”案例三:吃过饭,由于是小班小朋友,桌子上有点脏,我刚要拿布子来擦桌子,玲玲就拿着布子冲过来,大声说:“老师,我来,我今天是值日生,看我的照片。”我怕她擦不干净,就说:“你去和小朋友玩吧,我来就好了!”“老师,我会的,我来!”说完,拿着一个小盆,拿着抹布,学着我和潘老师平时擦桌子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擦起来。反思:陈鹤琴说过:“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的,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让孩子自己在做中学,在做的过程中去取得直接的经验,去获取新的知识。”而在幼儿园《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为孩子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在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的同时,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幼儿园教师在实践这一理念时就要重视幼儿在园生活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有了直接的经验,就能体会到人做事肯定会碰到困难,就能认识事物的性质。曾听人说过一种蝶,叫虎头蝶,是一种极其稀少的蝴蝶,很漂亮,也很大,但数量很少,因为在它破甬而出的时候,要经历艰难的挣扎,很多的幼虫受不了这种痛苦,就死在甬里了。而出来的蝶则都是最大、最漂亮的。有人可怜这种蝶,把甬剪掉一些,幼蝶虽然很轻易的出来了,却活不长久,也飞不起来。原来,幼蝶在甬中的挣扎是在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翅膀更加的强壮,得以生存和飞翔。在我看来,幼儿就如这幼蝶一样,正通过自己的“做”来掌握学习、生活的技能,而老师的好心和不恰时机的指导,就如剪开甬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幼儿的发展。孩子的能力是靠锻炼和培养的,如果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的能力如何得以提高?平时我们总教育孩子要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我们是否提供他们练习的时间和机会?由于是小班的幼儿,有时候会有这样的想法:让他们做,弄得乱七八糟,还不如自己做来得干脆。孩子的潜在能力是很大的,就看我们老师如何去开发,在要求孩子做一件事的同时,应多给他练习的机会,只有放手让孩子去做,孩子成功的机会才会更大。孩子需要鼓励,但却不需要太多的干预。做个旁观者,适时地给予鼓励和帮助,放开自己的手,让孩子能放心大胆的“做”,同时要充分相信孩子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尝试,来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学习技能。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们在自己不断的尝试、失败、思考、再尝试中经历了知识和技能的联结。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习得了直接的经验,并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因为孩子们在做中学会了探索,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更关键的是他们的学习为今后的生活、学习提供了基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