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2、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板书:成功
师:大家肯定有许多成功的体验,你能给同学们说说吗?(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成功的事例。)当你们做某件事成功时是什么心情?(兴奋、激动)
2、个人成功的滋味是那么美好,那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取得成功会怎样呢?(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读课题:我们成功了)
3、师:我们干什么成功了?(申奥成功)关于奥运你知道些什么?
老师讲解申办奥运会的知识,使学生了解到申奥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非常值得骄傲的事。
举办奥运会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我们中国在1993 年的时候,就开始申办奥运会了。在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最终投票中,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悉尼。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到了2001年7月13日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了!北京申奥成功,是整个中国的成功。这次竞争是体育的竞争,也是经济的竞争,环保的竞争,文明素养的竞争,国际形象的竞争。 “我们赢了”,不仅是北京赢了,申奥赢了,更是中国赢了,中华民族赢了!
现在,让我们再来自豪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我们成功了!”(再读题目两遍,一遍比一遍有感染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得知北京申奥成功这个喜讯,全国人民载歌载舞,激动万分。现在就让我们去看看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吧。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感悟。
2、交流:你有什么感觉,想说些什么?(高兴、自豪、骄傲、开心……)
3、带着这种感情自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三、感悟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段内容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读句子。
师:你读懂了什么,又读出了什么问题?
2、指导理解“不约而同”“涌”
(1)什么是“不约而同”?(没有事先约定,但做出了相同的事。)在这儿指做
什么事情,它表示什么意思?
(2)并练习用“不约而同”说句子。
(3)理解“涌”:就是像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
师:能不能把“涌”换成“走”呢?(“涌”表现了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
4、为什么把北京写成“欢乐的海洋”?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街头到处都是庆祝的人们,就像海洋一样看不到边;人们在呼喊,像水声;人群在动,像潮水在汹涌)
5、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欢乐、激动的心情。
三、走进“天an门”和“中华世纪坛”
1、想想:课文中主要写了那两个地方的欢乐场景?
(板书:天an门广场 中华世纪坛)
2、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an门广场多热闹啊,学生齐读。
出示:“天an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人很多(几十万、聚集)听到激动的欢呼。
3、指导朗读,想象自己身处天an门广场。读出激动、欢呼的情绪。
指名读——小组读——全体朗读。
4、老师带大家参加了北京天an门广场的狂欢队伍,中华世纪坛又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呢?
读第三自然段,你又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人们的喜悦?(人如海,歌如潮、拥抱、泪水尽情流淌,欢呼、歌唱)
5、指导朗读。
四、结合实践,拓展延伸
1、“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祖国的每一个儿女都为申奥的成功而感到自豪和激动,让我们用自豪的语气读一读这句话吧。
指导朗读,读出自豪的语气。
2、2008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大家一定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奥运会的事,那么请大家找找有关中国与奥运会的资料,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
我认为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朗读的指导,形式多样的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在教学中,把读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本文虽短小但感情充沛,令人振奋。基于这点考虑,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范读与指导读的作用。
上课伊始,我以让学生谈个人成功事例开头,一下子就把学生高兴、激动的情绪调动起来了,朗读课题非常成功,有很多学生在读课题时就挥起了双手,显得特别激动。给课文的朗读起了一个很好的开头。
在学习过程中,我借助了图片渲染气氛,并且采用了富有激励性和鼓动性的语言,学生的情绪一直特别高涨,整节课的朗读特别成功,是为课堂的重彩之处。
但是我的教学设计存在着容量过大,形势过多的缺陷。导致教学时间稍显紧张,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今后在设计时,一定要避轻就重,拣大丢小。不至于给自己辛苦的劳动留下缺陷和遗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