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
2.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3.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能力目标
1.学习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2.初步鉴赏古代文言散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学习庄子的精神自由以及个性解放的追求。
2.摈弃庄子的虚无主义和绝对自由的哲学思想。
●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的内容。
2.鉴赏本文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借用寓言说理的写作技巧。
3.鉴赏本文想象丰富、意境开阔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对庄子的“逍遥之游”主旨的理解。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对古代文言散文的感悟和理解。
2.问答法。对文中较容易的问题,采用问答法,简捷明快。
3.讨论法。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对“逍遥游”的理解),必须广泛地谈论。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多媒体。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庄子及《庄子》。
2.在诵读基础上,疏通、研习第一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诗仙”李白《上李邕》诗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使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诗人在自由的心态中获得了满足,明显地烙上了战国时期一派名家庄子的印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庄子的一篇奇文——《逍遥游》(节选)。(板书课题)
二、解题
1.庄子简介
庄子(约前369~前286),我国战国中期思想家。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山东曹县)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大体与孟轲同时而稍后。他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做过蒙地的漆园吏。家境贫困,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粟而受到奚落,又以麻鞋布衣见魏王。相传楚威王闻其贤,以厚礼聘之为楚相,遭其拒绝,明确表示:“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霸,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他一生大都从事于讲学、著述,但从游者不多。在诸子百家中,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有“老庄”之称。
2.背景材料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是我国古代社会大变革、大动荡、大战乱的时代,其时周王朝名存实亡,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战争也空前残酷。孟子所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庄子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及统治者深为不满,时时进行尖锐的批判,发出沉痛的抗议;他对自己无力改变这样的社会现实心有不甘,想用自己的一套思想和人生观来影响和改造人们。这正是庄子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主观原因。
3.《庄子》简介
《庄子》(也称《南华经》《南华真经》)一书,计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其中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定内篇为庄子自撰,其余则出自庄子门人及后学之手。《庄子》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在战国时代的丰富和发展,这两个方面都给了后世以深刻、巨大的影响。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他关于道的理论,为中华民族的思维能力的提高作出了贡献;他关于逍遥、齐物的论述是对世俗观念、日常意识的重大超越;他关于生死问题的看法有助于人们破除对死亡的恐惧和焦虑,为后世中国无神论传统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他关于社会政治文化的学说具有反抗专制制度和等级压迫的进步作用,对于人类社会纠正自身的文化偏向,也具有很大价值。从文学价值方面来讲,《庄子》一书展现出来的浪漫主义才力,更为后世称道和借鉴,鲁迅先生说:“其为文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这是很精当的评论。至于书中主观、消极、无为的一面,我们应当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庄子的经历加以理解和批判。
三、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第一自然段
1.投影展示庄子画像,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注意疑难字的读音以及断句和语气。
2.再放录音,学生跟读全文。注意要读准字音,读出古代散文的韵味来。
3.学生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参照注解自己翻译,随时质疑,教师解疑。
出示投影:
(1)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北冥mínɡ 鲲kūn 抟扶摇而上tuán 坳堂āo
蜩tiáo 莫之夭阏yāo 枪榆枋fānɡ 夜舂米chōnɡ
(2)注意下列加粗词以及语句的意义
①怒而飞:振翅而奋飞。怒,通“努”,振奋的意思。
②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动风起,这大鹏鸟就借风力迁往南海。海运,指海的运动,海动必然风起涛涌。
③《齐谐》者,志怪者也:《齐谐》这本书,是记载怪异事情的。《齐谐》,书名。志,记载。“……者……也”,表示判断的句式。
④“谐之言曰”五句:《齐谐》书上说:大鹏迁往南海时,初飞时以翅膀击起水花而上,高达三千里,然后拍击大翼,凭借旋风直上高空九万里。它是乘着六月大风而飞去的。
⑤“天之苍苍”三句:天色深青,难道是它的本色吗?它是高远而没有什么边际的吗?其,通“岂”。至极,穷尽。
⑥“且夫风之积也不厚”两句:水的聚积不深厚,那么它负载大船就没有力量。且夫,承接连词,表示进一层议论。
⑦莫之夭阏:即莫夭阏之,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夭阏:阻挡。
⑧奚以……为:表示反问,哪里用得着……呢?为,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呢。
⑨三餐而反:反,通“返”。
⑩之二虫又何知: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之,此,这。何知,即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四、研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并背诵。
1.指定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生思考: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什么?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什么?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什么?
(解说:这三个问题较为浅显,让学生细读课文,力求用原文中词语回答。)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价,明确答案:
问题①:大鹏飞往南冥,需要“海运”。
问题②:野马、尘埃在空中浮游,需要“以息相吹”。
问题③:蜩与学鸠不能远走高飞,是因为“枪榆枋而止”。
3.理清第一段思路
①学生齐读第一段。
②学生自己理思路,自由发表自己意见。
③教师点评本段思路:
本段内容阐明世间万物都“有所待”。首先,作者大笔挥洒,以夸张手法描写神奇莫测巨鲲大鹏,言其背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翼大,“如垂天之云”。这只鸟不止于大,它还要腾空而起,还要乘海风作万里之游,给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其次,作者以“野马”“尘埃”的“以息相吹”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说明万物皆“有所待”。接着,作者以童话般的叙述,写蜩与学鸠对大鹏高飞远行的嘲笑,并以行路备粮的比喻予以反驳,表现了毫无自知之明的可怜和可笑。
④师生共同归纳思路(板书)。
4.根据思路,引导学生背诵。
5.学生齐背第一自然段。
五、课堂小结
本节内容主要是第一段,而万物“有所待”是更好理解“逍遥”的基础,必须抓住意象特征,通彻理解。理清思路,是背诵课文的最佳途径。
六、布置作业
1.熟背第一自然段。
2.预习第二、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检查背诵。
2.研习二、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第一段的背诵情况
1.学生分小组背诵,由另外小组订正。
2.学生齐背第一段。
3.学生听写疑难词语。
二、学生自读、自译二、三自然段
1.听读。听录音带,注意疑难字的读音、朗读过程中的断句以及语气。
2.跟读。(要求:声音低点,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语气来)
3.默读。参照注解自译二、三自然段,有疑难之处,随时质疑,教师巡回指导。
出示投影:
(一)注意下列加粗字的读音。
小知不及大知zhì 朝菌zhāo 蟪蛄huì 穷发之北fà 斥 yàn
沮jǔ 数数然shuó 泠然línɡ 恶乎待哉wū
(二)注意下列加粗词的用法以及句子的意思。
①小知不及大知:见识短浅的小智比不上见识深远的大智。知,即“智”,指智慧才能。
②奚以知其然:凭什么知道它是这样的呢?奚以,即“以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然,代词,这样。
③穷发之北:草木不生的北极荒远之地。
④彼且奚适也:它将要到哪里去?“奚适”,即“适奚”,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⑤此小大之辩也:这就是小和大的区别。辩,通“辨”,区别。
⑥而征一国:能力使一国的人信任,“而”,通“耐”,能。
⑦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世人都非议他,他却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非,形容词意动用法,以……非,非议。
⑧犹有未树也:树,名词用作动词,树立。
⑨旬有五日:“有”通“又”。
⑩恶乎待哉:凭借什么呢?恶,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三、研习二、三自然段
(一)研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思考:
(1)第二自然段具体写了些什么内容?和第一自然段有何联系?
学生分小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朝菌、蟪蛄为小年;冥灵、大椿为大年。
二方比较可知:“小年不及大年”;彭祖以长寿闻名,众人匹之,以小及大,可悲。汤之问棘,点明了“小大之辩”。归纳上文,补充印证。
板书:
(2)问:“汤之问棘”一段话与第一自然段相关内容似有重复之嫌,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对其他同学有不同意见,可质疑,也可予以反驳。
教师点拨:第一自然段中对大鹏的描述出自《齐谐》,《齐谐》是记载怪异之事的,人们会怀疑它的真实性,故而,作者引“汤之问棘”来加以证实;再者,前后两处描写详略不同,描写也有异:对于鹏之背,前者为“不知其几千里也”,后者为“背若泰山”;对于“扶摇”,前者没有描述其形状,后者用“羊角”描其状。其实,这是庄子的有意之笔,通过“重言”(即重复之言)来加重论说的分量,加深读者对“小大之辩”的理解,与开头部分呼应和印证。
明确:并非简单重复,同中有异,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印证,与篇首内容照应。
(二)研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第三自然段内容。(解说:允许学生停留在翻译的基础上)
复述范例:本段作者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以现实社会中四种人的具体论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 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宋荣子已经淡漠了功名,看清了内外荣辱的界限,却“犹有未树”;子列子能御风而行,超然于世,但还是要依赖于风(即“犹有所待”)。这两个人都比众人高出一筹,但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何谓“逍遥”呢?庄子告诉我们:“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怎样才能达到“逍遥”呢?用庄子之言即为“无己”“无功”“无名”。
3.问:作者在本段中阐明了什么观点?作者是如何阐述此观点的?
学生讨论,教师适当点拨,归纳如下:
本段中阐明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即“无所待”的观点。
作者从自然界的“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进而说明“小大之辩”,但本质相同,即万物皆有所待,不是真正的逍遥。接着,作者从自然界转而写现实社会,现实中的人有高出众人之上者,但仍是有所待,还不是真正的“逍遥”。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
四、探究式阅读
关于“至人”“神人”“圣人”的说法。
一、课文补遗
“至人”“神人”“圣人”说法种种。
说法之一:“至人”“神人”“圣人”境界不同。《全日制高校通用教材•大学语文》对此句的注释是:“至人无己:修养最高的人忘掉自我。神人无功:修养较高的人无意追求功业。圣人无名:有学问道德的人无意追求名声。”《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的注释为:“无己,无我。也就是忘掉一切外物,连自己的形骸也忘掉。庄子认为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才算逍遥游。无功,不追求功。无名,不追求名。庄子认为‘至人’比‘神人’‘圣人’为高。”《先秦文学参考资料》(中华书局1980年)在注释《逍遥游》时也说:“第一句,‘至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能达到任天顺物、忘其自我(所谓‘无己’)的境界。第二句‘神人’,是庄子理想中修养仅次于‘至人’一等的人。……第三句,‘圣人’,本是儒家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而庄子却置于‘至人’‘神人’之下,作为第三等。”
说法之二:“至人”“神人”“圣人”属同一境界。“《逍遥游》全文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总论,论证世间万物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自己追求的是‘无所待’的最高境界。第二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寓言故事,论证第一部分提出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境界。以及通过‘无为’达到这一境界的主张。”(见《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课文鉴赏说明》,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真正的逍遥游是要‘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也就是要达到至人、神人、圣人那样的忘我、无为、无用、无所待的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见《新讲台:学者教授讲析新版中学语文名篇•古代散文中的一道异观》,中央编译出版社XX年)“神游宇宙忘记自身存在的‘至人’,无用无为抛弃功名利禄的‘神人’,隐姓埋名鄙夷是非荣辱的‘圣人’,才达到庄子推崇的‘逍遥游’之境。”(见《寓言•重言•卮言》,《中学语文教学》XX年第六期)
说法之三:含糊其辞,闪烁不定。《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XX年)第21课《逍遥游》的课下注解是:“至人,庄子认为修养最高的人。下文‘神人’‘圣人’义相近。无己,无我,即忘掉一切。庄子认为达到此境界方是逍遥游。无功,无所为,故无功利。无名,不求声名。”“至人”“神人”“圣人”义相近,仿佛是说三者属同一境界。“无己”,庄子认为达到此境界方是逍遥游,那么,“无功”呢?“无名”呢?它们算不算逍遥游?“至人”“神人”“圣人”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些都不得而知。
说法之四:如果把“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三句话看做是运用了“互文”辞格,互文见义,参互理解,情形当会明朗得多。即“至人”“神人”“圣人”都一样,都“无己”“无功”“无名”。或曰,只要“无己”“无功”“无名”,就可以称作“至人”,也可以称作“神人”或者“圣人”。也就是说,无己、无功、无名,共同构成了庄子心目中最为理想的人格特征。庄子认为,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便进入了“无所待”的绝对自由之王国,即“逍遥游”。或曰,能够进入“逍遥游”,便会“无己”“无功”“无名”。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研习二、三自然段,把握作者由对“有所待”的否定提出“无所待”的主张,进而通过浅显短文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
2.浅析《庄周家贫》在写作方法上有何特色。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2.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第1题,学生自由口述,作一般检查。
第2题,抽一至两名同学简析,然后教师评价、归纳、明确:
《庄周家贫》是一则寓言,既体现了《庄子》以寓言见长的特点,又体现了庄子散文的又一特色:写得幽默、辛辣,表现了很高的讽刺艺术手腕。
二、鉴赏本文的写作技巧及艺术特色
1.学生根据自己找出的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句子,简析文章的艺术特色。
(解说:可以给学生作一些提示,如从比喻时选材的特点、夸张、拟人达到的效果等方面去分析,以避免学生无从下手)
2.学生分小组交流看法,统一意见,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陈述本组的分析情况。
3.教师点拨
①看奇特的描写
文中的描写奇妙莫测,运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如“大鹏徙南冥”的寓言,对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夸张描写,创造出了一种雄奇深邃的境界,无形中联系了普通人的生活经验,调动了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把作者心目中那种为一般人难于理解和想象的高远哲学境界,变得易于理解和想象了。蜩与学鸠、斥 的两则寓言故事,庄子则以拟人手法,寥寥数语,将其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一方面说明小虫小鸟局限于自己促狭的活动天地;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和大鹏一样,也是自得其乐适性逍遥的。这几则寓言故事,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了神奇莫测、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形象。
②探大胆的构思
文中的想象不仅体现在具体形象的描写上,更主要的表现在整个文章的构思上,那“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不知其几千里也”的鸟的雄伟,那“以11千岁为春,11千岁为秋”的大椿的长寿,固然令人咋舌,但更令人神往的却是庄子用来说明观点的奇特的事物、奇特的境界和奇特的用意上。在庄子的笔下,鱼可以化而为鸟,冲天飞起;鸟可以自视甚高,互相嘲笑;人可以有俗人、至人、神人、圣人之分,他所想象的境界也是独一无二的,那“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境界,又有谁能创造得出呢?那种境界的人格化、具体化,使人明知其假,宁信其真。庄子随心所欲想象出的物事、境界,并非空言诳人,而是其构思匠心的必然体现。他极写鹏之大、椿之寿,一则造成一种声势,一种氛围,引人入胜;二则形成一种对比,一种暗示——以鹏之大暗示人之小,以椿之长寿暗示人生之短暂。大鹏乘风而飞尚且要有所待,人生的不自由不言而喻。重负之下,立言、立功、立德、立名还有什么意义,争名夺利根本没有价值,而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无己”“无功”“无名”。
③析隐蔽的情感
庄子看透了人间的沉浊肮脏,沉溺于纯洁无瑕的幻想王国中,否定了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世人,醉心于动物、植物与神仙的世界里。为此,文章的大部分篇幅都在写虚的、空的、幻想的、非人世的事物,似乎做到了“无己”,但是,在虚幻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那就是作者深深的苦闷,对人世间的绝望,追求逍遥却无法摆脱人生的羁绊。他把“至人”的境界写得那样不可企及,其实不正隐约露出他追求逍遥而不可得的苦恼、失望吗?他虽然提出“无己”,物我不分,却发自内心地认为“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由此可见他对智慧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可见,这个一心要飞离人世的作者要否定的不是人生社会,而只是人生社会的黑暗和肮脏。
4.师生共同归纳文章的艺术特色。
①借用寓言说理,生动透彻。
②想象奇特丰富,意境开阔。
③构思大胆奇妙,叹为观止。
三、初探对“逍遥之游”的理解
1.如何理解作者塑造的大鹏形象?
①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
②教师在学生意见的表述后,加以深化。
作者从原则上否定了大鹏,认为它的展翅高飞还要凭借海运,并非真正的逍遥。但是,作者又义正辞严地驳斥蜩与学鸠的嘲笑,强调指出有“小大之辩”,并且三次浓墨重彩,不避重复地描绘大鹏的雄伟形象,热爱之情跃然纸上,这是为什么呢?(给学生思考、回答的时间,以便拓展学生的思维)也许作者在才能无双、向往着逍遥却又无法逍遥的大鹏的形象里,正隐藏着自己难言的苦情。什么苦情呢?我们不妨作出这样的比较想象:一只大鹏在茫茫北冥中冲天而起,一颗心灵在深深苦闷中挣扎而出,幻想的翅膀张开了,怒而飞向“无何有之乡”;有所待的大鹏失败了,那么心灵呢?有所求的心灵能在那污浊黑暗的广漠之野找到慰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雄伟的大鹏形象所体现的正是作者欲飞的理想和无法飞走的悲哀。
2.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①学生可以根据前面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从大鹏形象的探求中得到点启示;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3.教师评析:
“逍遥游”如果望文生义地解释这三个字,就是自由自在地遨游。而读完全文后,大家不免会产生疑问,如何才是“自由自在地遨游”?怎样才能做到呢?下面从两个方面来浅析一下:
①解“逍遥”之含义。
“逍遥”二字旧作“消摇”,郭庆藩《庄子集释》引文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是一种闲适自得的心理状态。细品课文之后,不难发现,“游”主要有两层含义:a.无限的思维空间。既然摆脱了仁义是非的束缚,思想就可以自由遨游了,庄子称之为“游心”,是超脱功利和现实境遇的神游。b.自由无碍的心境。“逍遥”之“游”,没有世俗的羁绊,也没有孔子那种不得已而“游”的不平情绪,就可以真正做到无所忌惮,“安时处顺”的畅达,保持淳朴真实的自然心态。摆脱了世俗标准,心理状态成了唯一的尺度,如此自由的心境,人何以能不“逍遥”呢?
②析“逍遥”之层次。
作为“逍遥游”的象征,庄子在文中运用他所擅长的“寓言”方式塑造了多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或者说最具有观念意义的是斥 、大鹏和至人,表现了庄子对“游”的三个不同层次的认识:“小知”“有待”和“无穷”。斥 之流不知大鹏的九万里图南之志,朝菌等“小年”之物不知“大年”,它们虽然也有“决起而飞”“腾跃而上”的快乐之游,但根本无涉于“逍遥”,这是最低层次的“游”。宋荣子、列子都是世人中的佼佼者,可谓超凡脱俗了,但仍未达到逍遥之游,原因就在于“有待”。而真正的“逍遥游”是彻底的“无待”之“游”,即“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这才是真正的“无穷”之“游”。
四、德育渗透
提问:学习本文之后有何启示?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的思想观点?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从高远之志、厚积之力、小大之辩到无待之游的描述,给人的启示是远大的志向应当通向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而不应局限于“一官”“一君”的现实功利,人应该有精神自由、个性解放的追求,这些都是庄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而对于庄子思想中的虚无主义、绝对自由以及遁世避患的全身意识等消极因素,我们则应当摈弃。作为新世纪的弄潮儿,同学们应该积极进取、奋力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课文总结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表现了庄子的人生观——“无待”之境。比喻之奇特,联想之丰富,意象之变幻,文字之跳跃,真可谓妙笔纵横,别具一格,无愧鲁迅先生“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评价。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全文。
2.就文章的艺术特色中的某一点,写一篇300~400字的鉴赏片断。
●板书设计
●延伸阅读
翻译下面两段文字。
1.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
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也?’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地,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2.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参考答案:
1.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找监河侯借粮。监河侯答应说:“可以,我将要征收租税,等收下后,我借给你三百金,你看好不好?”
庄周听到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昨天上你这里来,听见有在路中间呼喊的声音。我回头去看,原来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喊。我问它道:‘鲋鱼,来吧!您是干什么的?”它回答道:‘我呀,是东海的居民。(今天不幸,落到这步田地)您或许有一升半斗的水,可以救活我,使我活命吧?’我说:‘可以,我将要向南去游说吴越的君王,引过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可以吗?’鲋鱼听了这话,气愤得变了脸色,说道:‘我离开了我惯住的地方,我没有地方生存。现在,我只要一点水就能活下去。您却说这种空话,你不如干脆及早地到干鱼店里去找我吧!’”
2.庄子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而劳累你了。”
庄子手把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为了留下骨骸而显示尊贵呢,还是宁愿拖着尾巴活着在泥水里呢?”两位大臣说:“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将拖着尾巴生活在水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