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
《选择编辑器》这课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试用)七年级(下)册第二课。新课标实施以来,信息技术的教材也发生的非常大的变化,本册关于word软件的学习教材真正的体现了任务驱动学习法及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的精神,因为整册教材由始至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制作电子杂志”。每一课内容之间环环相扣,逐渐深入。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选择出编辑器word软件。并初步掌握在word中输入文字,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和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方法,其中穿插学习了word帮助的功能。我认为,本课是完成整册教材的基础部分,这节课虽然只是选择编辑器,但是以后所继续完成的每一项任务,进行深入学习的内容都是围绕着本节课选好的编辑器word 软件进行的。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是全册教材的重中之重,为以后完成电子杂志的制作起到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了解文字处理软件的使用要领,初步认识另一种文字处理软件word。
技能目标:1、软件的启动。
2、word文档的保存。
3、word中文字格式的设置。
4、word帮助的应用。
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形成文字格式的美学标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几种文字处理软件的比较,掌握在word 软件中设置格式的方法,选择出目前使用到的比较好的编辑器word,学会对文字进行格式的设置。
教学难点:熟练的运用设置格式的方法对文字进行修饰。
四、说学生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在记事本中对文本进行简单的编辑。部分学生对word软件已有初步了解。对于本课的学习,还存在着一小部分学生认为 word软件曾经接触过,已不再是新鲜内容,学习兴趣不是很浓厚。对这部分学生,在练习时可以分层设计要求。(在练习中体现出来)
五、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的课程特征及学生的特点,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法,类比对照法、“启发式”教学法、“演示法”及任务驱动法等教学方法。
六、说学法
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所以,指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我的学生学生掌握以下几种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操作实践法等。
以上我所列举的教法和学法,都是根据本课的实际需要简要地进行概括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我会对以上的教法和学法进行说明。
七、 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我认为,本课时教学设计应注意围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因此,我把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导入: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我认为导入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唤起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我先转播大屏幕:并向学生说明:各位同学,上一节课我们班级组建了6个编辑部,并且拟订了第一期的编辑计划书,这些计划书也由各编辑部的负责人输入到了电脑里。经过整理,我把各编辑部的名称做了一个列表录入到了电脑,但是老师分别使用了两个不同的文字处理软件,这时显示出记事本输入的“编辑部名单”和word 文档输入的“编辑部名单”请学生比较这两种文字处理软件有什么区别呢,谁能能来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那么大家觉得哪种软件比较好?
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的:让学生在类比对照法的学习下,发现新知识,如:1、学生就会对比出记事本与word软件这两个软件窗口的区别。2、在仔细对照下,又发现了分别录入在两个软件中文字的变化,学生直观鲜明地感觉到word软件里文字的美观,并且还有一些图片把整篇内容修饰的大方得体。word软件中的部分功能带来的强大的震撼力。此时强烈的激起学生“我要学”的欲望。
2、引入课题:大屏幕转播课题名称:选择编辑器(word),那么今天老师就带领同学们去体会word文字处理软件带给我们的喜悦。
(二)探索新知(布置任务,逐个突破重难点)我把这一部分分成五大任务来完成。
任务一:如何启动word?
1、动手尝试,如何启动word。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旨在激发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windows中的软件都具有相同的界面风格和操作方法。
2、学生演示启动word软件的方法。(任选一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
3、教师小结:
(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演示法,边介绍边演示)点出启动word的基本操作步骤。
任务二:启动word软件后,应先建立一个文档,新文档建立好,同学们要学会养成“保存”好习惯!提出:保存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要保存?
这一环节直接从提问入手,激发了学生了解新知识的兴趣,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问题,就会迫不及待探询答案,并求证结果。
任务三、如何设置格式。
1、转播大屏幕,请学生仔细对照分别录入在记事本软件和word 文档中的编辑部的名称,问:你发现了什么?觉得有哪些不同之处?说一说。
学生的新发现很多,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教师的启发式教学法也有了一定的体现。]
2、教师小结:什么是格式,格式包括哪些主要的项目。
3、探索新知:导出问题、布置任务。
(1)、首先,请同学们将你所在编辑部的名称录入到word 文档中。
(2)、分组,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探索如何设置格式,请同学们尝试性的探索设置格式的方法。要求:尝试过后,每组派一位代表演示设置文字格式的方法。(一、二编辑部的同学介绍设置字体、字号的方法,三、四编辑部的同学介绍设置字形、颜色的方法,五、六编辑部介绍设置效果和间距的方法。)(给定8分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的是学生之间合作探究学习法,使学生懂得“集体的智慧无限大”,明白“团结合作”的道理。同时也理解只有动手操作实践才可以得到答案。
4、穿插提出“word帮助功能”,渗透到练习中。
5、学生做新发现的说明。(此环节将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的淋漓尽致)
6、教师小结演示使用“格式”——“字体”设置格式。
由于学生使用了不同的方法进行设置,总结不同的格式设置方法。比较:哪种方法较方便?(学生既熟练的掌握了一种操作方法,也可以对同一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任务四、布置任务,巩固新知
本环节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我的设计意图是,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任务,以前对文字处理不太感兴趣的同学也融入到热烈的课堂设计氛围中来,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并认识在集体中互相协作、互相帮助的重要性。同时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学生在不知不觉的互助学习中知识也得到了巩固。
1、布置任务:让学生把教师机中的编辑计划书复制粘贴到word文档中,并对这份计划书进行格式的设置。并要求设置后推荐出各部认为最好的计划书,上传到老师的机器里,进行评比。(给定时间15分钟))
2、展示分享(展示的成果为各组推荐出认为较优秀作品)
3、组组互评、教师点评。
这一小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所取得的成就感,让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评比最佳作品的热烈气氛中,课堂总结的深入也水到渠成了。
八、 课堂小结:
1、我们今天都学会了什么?
2、整理归纳列出要点。
3、“合作”的重要性。
九、教学反思
在信息化社会中,教会学生学会知识,不如教会学生会学知识。我觉得信息技术最大的特点就是“活”,所谓“活”,即知识“活”,教会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灵活的操作。我设计时,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整篇教学设计肯定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希望各位给予批评指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