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钓鱼的启示》快乐练习:同步训练

2023-01-04 来源:意榕旅游网

  【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地读书,通过自主地入情入境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正确认读本课生字。

  2、理解道德只是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为什么实践起来却很难;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来达到质疑、解疑;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初步领会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重难点】

  1、体会 “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词句。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在课前寻找、查阅关于鱼类生活习性的资料,初步了解定时禁捕对保护鲈鱼繁衍生长的意义。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2、读课题,理解:启示的意思,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板书:钓鱼 启示)我们要学会从课题中捕捉课文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方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

  2、反馈并补充板书(在钓鱼和启示中间还写了什么?):放鱼

  3、浏览全文,根据板书,看看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体验情感:

  1、研读“钓鱼”部分:

  师:34年前的一次钓鱼的经历,至今让作者难以忘怀,那肯定是一条很有魅力的鱼!(板画:鱼)它魅力何在?

  生反馈,师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2、研读“放鱼”部分

  (1)师:我喜欢这条鱼,父亲呢,他喜欢吗?何以见得?

  生反馈,师相机指导朗读句子。

  (2)虽然父亲也喜欢这条鱼,但他却对我说——(投影:“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投影:对话的内容)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些句子。体会作者心情的变化。

  3、研读“启示”部分:

  师:尽管没有外人知晓,父亲还是做出了放掉的选择。父亲的选择就是我最后的选择,那条我辛辛苦苦才钓到的漂亮的大鲈鱼最终还是被放掉了。11岁的我极不情愿、却又无可奈何。当然也就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以至于那天发生的事总会在脑海中浮现。(课件:视频回放钓鱼的故事)

  三十四年后呢,他是否明白了父亲的苦心呢?你从哪里读懂的?

  师:老师发现,这一段又提到了当年钓到的那条鱼(投影)

  生反馈,理解“鱼”的含义及启示。

  四、小结:

  读了这个故事,老师想起了法国思想家用孟德斯鸠的一句话(投影:“衡量一个人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别人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鸠”)老师把这句话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勇敢地挑战自我,严于律己,做一个高尚的,有美德的人!

  五、作业布置:

  这条诱惑人的鱼,我们且随它去吧!美味的鲈鱼的大餐是不能享用了,但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丰盛的作业自助餐!(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做作业!)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