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需要新鲜空气
第六课时 教学目标:1. 引领学生探究呼吸对生命的重要意义;2. 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对人体呼吸的过程有大致的了解;3. 通过比较呼出和吸入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4. 教育学生爱护自己的呼吸器官。教学重点: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教学难点:分辨吸进和呼出的气有什么不同。教学准备:人体呼吸器官的挂图或多媒体课件、模拟呼吸装置。分组实验材料:集气瓶、玻璃片、乳胶管、水槽、火柴、细竹棍。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的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还需要什么呢?如果你们生活在空气污染很大的地方会怎样?” 二、探究内容: 1.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1)体验活动:把手放在鼻子前面,用手掌对着鼻孔,感觉到自己在呼吸。(2)体验活动:感觉我们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3)讲解我们为什么要呼吸,为什么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2. 认识呼吸器官。(1)体验活动:我们在呼吸时,胸、腹部有什么变化?(2)讨论交流:呼吸器官有哪些?在图上标出它们的名称。(3)小结: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呼吸道。肺分左肺和右肺,肺里面有许多肺泡,总数幼.5亿个,如果把肺泡展开,表面积可达55平方米~70平方米。肺泡表面密布毛细血管网。(4)用多媒体课件或教具模拟演示肺如何进行呼吸。(5)计算我们一昼夜需要多少新鲜空气。 3. 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1)讨论:怎样收集这两种气体?它们会有什么不同?怎样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 (2)指导实验操作。(让学生看看书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然后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进行演示。) (3)学生分组实验。(按书上的实验方法进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4)汇报、交流。 实验中出现了什么不同的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我们的猜测正确吗? (5)阅读资料。 让学生阅读教材上提供的资料,并对照自己的猜测,看看是否完全正确,什么地方需要修正。 4. 小结。 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气体交换,如果没有氧气,人体的生命活动就会停止。三、全课总结。四、课后拓展。 如果较长时间呆在人多而空气不流通的房间,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