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这首小诗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节写我给窗前的小树画个红红的太阳。第二节写我给树上的小鸟画好吃的谷粒。第三节写我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它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教学时通过朗读启发学生想像,产生共鸣,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境,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感牾真情,自然地表达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要为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神笔马良〉〉。(老师讲述故事)
师:听完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觉得马良很勇敢,他能与贪官做斗争。
生:我觉得马良很聪明,他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把贪官沉入海底。
生:我觉得马良很善良,他总是给穷人们画画。
生:;老师,我也想有一枝这样的神笔。
师:(板书:假如)假如你们有这样的神笔,会做哪些事呢?
["文章不是无情物",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人文。我以〈〈神笔马良〉〉的故事开场,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又使学生一开始便置身于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产生了“未入诗句先入境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课件出示:一个小孩双手托着下巴,靠在窗口。)我们先来听听这位小朋友的心理话。(师配乐朗读课文)
师:(读完后)小朋友,这是一首多么动听的诗歌,它就藏在书中108页。(学生迫不及待地打开书)
[轻缓的音乐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入课文。一个“藏”字更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
师:同桌读读听听,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指名分小节朗读,检查是否读通。)
[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通过倾听,互相检查,提高读书效率。]
师:自己默读课文,边读边找,这位小朋友给谁画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培养阅读的能力,有目的地读,让学生养成在读中思考的习惯。]
三、品读课文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合作努力把课文读正确、通顺了。现在老师请你把自己喜欢的一小节美美地读一读,边读边想像。(学生津津有味地读起来。然后指名回答。)
第1小节
师:读着读着,你好像看到什么?
生:我看见小树快活地成长。
师:刚才谁用心去听了?听着听着,你们仿佛看见什么?(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举手。)
生:老师,我仿佛看见满树都是绿油油的叶子。
生:我仿佛看见小树长得很茂盛,长成一棵大树,像一棵大伞。
生:我看见小树长得直直的。
师:这都是太阳带来的呀。
生:我仿佛听见树叶在风里沙沙,唱起了欢快的乐曲。
生:我看到小树正在向太阳公公问好。……
师:是呀,有了这个红红的太阳,小树长得多好,多快乐啊!你能读出小树的那种心情吗?(“我能!”“我能!”教室涌动着激情。
第2小节
师:你读后有什么感受呢?
生:我觉得小鸟很高兴,因为它吃到了好吃的谷粒。
生:我好像看见了小鸟正在吃着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在一旁给他讲故事。我小时侯吃饭时,妈妈也经常给我讲故事。(师:那时你觉得怎样?)我觉得非常幸福。
生:我看见小鸟靠在鸟妈妈的怀里,吃着谷粒。
生:(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课文里的插图只画出一半,我觉得还要画出另一半。
师:那你还要画什么呢?
(这下,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要画许多好吃的谷粒;有的说要画一只面带笑容的小鸟;有的说鸟妈妈抱着小鸟;还有的说旁边还要写上一句话:谢谢你,送给我好吃的谷粒。……)
第3节
生:老师,我喜欢第3节。(为什么?)我觉得西西最需要帮助。我家隔壁有个男孩就是瘸腿,我看他很痛苦,不能跑步,不能和朋友做游戏,很孤单。
生:(这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有一次暑假,我不小心,把脚扭伤了,难受极了。只能坐在那儿,不能和朋友们一起玩。
师:是啊,现在西西的腿好了,能站起来了。你想他此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生:他想给书中的“我”写一封感谢信》
师:他会写些什么呢?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选择一段读给小组中的同学听,大家互相欣赏。)
师:听了小女孩的心里话,你觉得假如我们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应该给谁画呢?
生:我们应该给需要帮助的人、动物等画》
生:老师我想起了一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全班学生齐说,“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师:你们的话太让我感动了,对,我们应该心中装着爱,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我们看看,我们的身边谁需要帮助。(一分钟后,一只只小手纷纷举起。)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活泼可爱的鱼儿画一条清清的小河。让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不再因河水污染而生病。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绿油油的草地,画一层保护层。让小草快快长大,不用再担心会被人们踩坏。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动物园里的动物画一片茂密的森林。让它们能快活地生活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山区的孩子们画许许多多的钱。让他们能像我们一样,背着书包上学去。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老爷爷画一口洁白而坚固的牙齿。让他们能吃到美味的食品,不再为咬不下东西而苦恼。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盲人画一双明亮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见蓝蓝的天空,鲜艳的花朵,看见这个美丽的世界。
生: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有爸妈的孩子画上爸爸妈妈。有了爸爸妈妈,有了家的感觉,多么幸福啊!
师:小朋友,听了你们刚才的话,老师又一次感动了,。你们的心中都充满爱,让我们,回家,把说的写下来好吗?(有个学生说,老师我要配上图。)好,星期四的班队课上,我们办一次诗歌展览会。(就这样,在学生热情高涨中下课。)
反思评价
一、放飞想像的翅膀
阅读是一中他人无法替代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训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阅读者将获得他人所无法取代的心灵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我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并诊视学生在学生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将美读与想像紧密结合起来,开启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们在听读,自读过程中想像,在诵读中放飞想像的翅膀,以读传递各自感受……入情入境,体味诗意,于文本的诗情画意间,既培养了语感,又获得了审美熏陶。我们听到了孩子们的充满稚趣的独特见解,显示了孩子们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
二、生命在苏醒、活跃
语文具有工具性,同时又具有人文性。因此,语文课,就要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美好人性。课程中蕴涵的美好人性,只有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才能实现其育人的价值。学生心中,原本就有着一切美好人性的萌芽和火苗,教师的责任,就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唤醒这种沉睡的人性,不断地去培植这种柔弱的人性,使之慢慢地滋行起来、强壮起来、挺立起来。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意味着认同之后的超越,意味着尊重之后的创新。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的“对话”。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不露痕迹却不忘引导。课堂上当学生说出,“我看到鸟妈妈一边唱着歌儿,一边给小鸟喂食。”“我要给课文画上另一半图”“假如我有一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没有爸妈的孩子画一个爸爸、妈妈。有了爸爸妈妈,有了家的感觉多么幸福!”我一次次感动了,课程也字学生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重新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正是在这一次次的超越和创新中得到了激活、喷发。
语文课的理想境界是学生在课堂里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在课堂活动中,师生的生命都在苏醒、活跃、成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真善美等,形成并享受真正的语文生活,这才上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课堂教学,才上理想的语文教学。
三、预设与开放的和谐统一
每堂课教学,我们既要有课前的预设,又要开放地纳入灵活的成分,对于师生对话中出现的即兴创造的火花,教师敏锐地捕捉住它,并把它引燃,使不同的体验有一个交流的机会,从而超越预先设定的目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