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2022-08-23 来源:意榕旅游网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教学目标
1、  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  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3、  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4、  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
分析 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
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程资源的准备与开发  
教  、学 预 设 调 控 对 策
【引入】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 实验操作 出现的现象 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饱和溶液也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剂水,或升高温度(一般情况下)
3、 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食盐未全溶,已达到饱和;氯酸钾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   
3页,当前第11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