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 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3. 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一、 资料链接
1. 作品资料
《战国策》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因长于说事而著名,是一部国别体史书,杂记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共33卷,约12万字。上接春秋,下接秦并六国,记事约240年。《战国策》还有《国事》、《国策》、《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原著者名字不可考。
2. 背景资料
两千年以前的战国时代,诸侯割据,群雄纷争,各个国家或者为了使自己更强大,或者为了“转危为安,运亡为存”,争相养士,利用这些人在内政外交上出谋划策,“扶危持倾”。文章中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让我们由一斑见全豹。
战国末年,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
第一课时
二、 初读文章
1.给加横线字注音。
唐雎 ( ) 韩傀( ) 免冠徒跣( ) 以头抢地( ) 缟素( ) 色挠 ( ) 寡人谕矣( ) 聂政 ( )
2.朗读课文,注意文章中的停顿。
方法链接: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就是根据标点符号来确定句与句之间停顿的长短,语调的抑扬;一是句中短暂停顿,它是以词或词组为单位,根据句子成分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划分的语气停顿。
三、疏通文意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的意义。
① 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
② 唐雎不辱使命
③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④ 长跪而谢之
⑤ 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⑥ 岂直五百里哉
⑦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⑧ 否,非若是也
⑨ 请广于君
⑩ 大王加惠
第二课时
2. 疏通课文大意,试翻译下列句子。
(1)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2)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4)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5)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6)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7)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8)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
(9)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第三课时
四、深入探究
1.文中秦王和唐雎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2.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的“潜台词”。
方法链接:按词典的解释为“台词中所包含的或未能由台词完全表达出来的言外之意”,用句通俗的话讲就是“话里有话”。 人们经常用“潜台词”表达自己内心的不便明说的想法,而人们虽然听到了这个意思,却有苦难言。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真实的内心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是掌握台词的一把钥匙。要善于挖掘潜台词,潜台词挖掘好了,人物的动作也就出来了。找到了潜台词,也就找到了人物的真正的思想感情,塑造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等表达方式,也就有了依据。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与臣而将四矣
3.本文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
4.请同学们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5.为什么说唐雎没有辜负使命? 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
五、 拓展提高
1.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
2.去年春天,在东南亚地区流行的“禽流感”,为人类的生命健康敲响了警钟。请就此拟写两条电视公益广告,提醒人们增强卫生健康意识。
附参考答案及解题思路
二、1.jū guī xiǎn qiāng gǎo náo yù niè
三、1.很 虽然这样 辱没,辜负 违抗 轻视 道歉 听从 难道只是 曾经 像这样,如此 扩充 恩惠
2.(1)况且秦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着五十里的土地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作是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
(2)现在我以十倍的土地,请求给安陵君扩充地盘,而安陵君却不听寡人的,这是否轻视我吗?
(3)先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
(4)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5)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
(6)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击到宫殿上。
(7)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之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加上我将会成为四个人了。
(8) 秦王变了脸色,长跪着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
(9)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
四、1.秦王:骄横,狂暴,狡诈阴险
唐雎:机智勇敢,不畏强暴
2.你最好把你们的土地割让给我们,不然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
3.明确: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苍鹰击于殿上。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明确: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
4.(1)“挺剑而起”反映了唐雎不畏强暴、宁死不屈。(2)“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虽然如此。要与下文形成转折。表现了唐雎是一个沉着冷静,干脆利落的人。
5.秦王要求用五百里土地换安陵君的封邑,实际是要并吞安陵。而在当时这是不可抗拒的。唐雎奉命出使,凭着自己的机智勇敢,面对横蛮狡诈、色厉内荏的秦王,不畏强暴,敢于斗争,不被威势压服,最后使秦王放弃了易安陵的打算。唐睢维护了本国的尊严,出色地完成了使命。说话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启示: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 言之有理即可。)
五、1.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国攻打宋国
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
2.讲究卫生,预防疾病
为了你和他人的健康,请注意公共卫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